中医心脏病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心藏象学说

第一节 心藏象的解剖基础及含义

心血管系统是由心、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其中心在该系统中为主导地位,是整个心血管系统,乃至循环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素问·灵兰秘典论》有云:“心者,君主之官。”现代医学发现心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通过节律性收缩,像水泵一样把从静脉吸入的血液不断地推送至动脉,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对此就有描述,如《灵枢》中记载“心主脉”,就是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

脏象是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通过对象的观察,可以推测脏的状态。历代中医都十分重视这种以表知里,司外揣内,以象测脏的方法,故将以研究脏腑为中心的学说,称为脏象学说。脏象学说中的脏,是化生和储藏精气的内脏,即心、肝、脾、肺、肾,《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可见脏在脏象学说中的重要地位,这其中心又居首。脏象学说中的心,在中医文献中有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之别。血肉之心,即指实质性的心脏;神明之心是指脑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功能。中医学把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属于心,故有神明之心的说法。正如李梴在《医学入门·脏腑》所说:“有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是也。”

心位于胸腔纵隔内,外面包围着心包。前方平对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后方平对第5~8胸椎。约2/3在身体正中线的左侧,1/3在正中线右侧。心的前方大部分被肺和胸膜遮盖,仅下部一小区域借心包和胸骨体、肋软骨相邻。心的两侧与纵隔胸膜、胸膜腔和肺相邻。后方有食管、迷走神经和胸主动脉。下方为膈,上方与出入心的大血管相连。在《内经》《难经》《医贯》等中医文献中亦有较为明确的记载,心位于胸腔偏左,居肺下膈上,《类经图翼·经络》云:“心居肺管之下,膈膜之上,附着脊之第五椎。”

心的外形似倒置的圆锥体,稍大于本人的拳头。心可分为心尖、心底、两面和三缘。心尖朝左前下方,由左心室构成,位于左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1~2cm。活体上此处可摸到心尖搏动。心底朝右后上方,大部分由左心房构成,与出入心的大血管干相连。心的胸肋面,朝向前上方,大部分由右心室构成。膈面朝向后下方,邻接膈,大部分由左心室构成。右缘垂直向下,由右心房构成。左缘钝圆,主要由左心室构成。下缘接近水平位,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中医对人体心脏的重量、颜色、结构,以及心腔的血容量等均有一定的认识,只是较为粗略而已。古代医家提出心脏呈尖圆形,色红,中有孔窍,外有心包络围护,心居其中。正如《类经图翼·经络》所记载:“心象尖圆形,如莲蕊……外有赤黄裹脂,一是为心包络。”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藏神。由于心的主血脉和主藏神功能起着主宰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作用,故称心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的生理特征是为阳脏而主通明。心的阴阳气血是心进行生理活动的基础。心气和心阳为心脏的功能状态,主要推动血液运行。心血和心阴是心脏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可濡养心神。

一、心之气血阴阳
(一)心气

心气是心之精气,表现为心主血脉,主神志的功能活动。泛指心的功能活动,也可特指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亦指心的精气,《灵枢·脉度》:“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心气与宗气、营气关系最为密切。

宗气贯注于心脉之中,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因此,凡血液的运行、心搏的力量及节律等皆与宗气有关。宗气充盛则脉搏徐缓,节律一致而有力。反之,则脉来躁急,节律不规则,或微弱无力。《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手),脉宗气也。”虚里穴发于左乳下,相当于心尖搏动的部位,可以依据此处的搏动来测知宗气的盛衰:若其搏动正常,是宗气充盛之象;若其搏动躁急,引衣而动,是宗气大虚;若其搏动消失,是宗气亡绝。目前在临床上更多的是从脉象来测知宗气的旺盛和衰少。由于宗气助心脉之血气运行,所以宗气不足往往会导致血行瘀滞,凝而留止的病理变化。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因其富有营养,在脉中营运不休,故称之为营气。由于营气在脉中,是血液组成的重要部分。营与血关系密切,可分不可离,故常将“营血”并称。营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之精化为水谷之气:其中由精华部分所化生的为营气,并进入脉中运化全身。《素问·痹论》说:“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可见营气由水谷之精所化生,进入脉中,循脉运行全身,内入脏腑,外达肢节,终而复始,营周不休。

营气的生理功能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两个方面。营气注于脉中,化为血液。《灵枢·邪客》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营气与津液调和,共注脉中,化成血液,并保持了血液量的恒定。营气循血脉流注于全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得到营气的滋养。由于营气为全身脏腑组织提供了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营气的营养作用在生命活动中非常重要。如《灵枢·营卫生会》说:“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二)心阳

心阳主要是指心血管系统的一些功能表现,这些功能和“心气”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心阳除了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的一些功能活动外,并能宣通卫外之阳。

心位于胸中,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故称为阳脏,又称“火脏”。火性光明,烛照万物。心喻为阳脏、火脏,其意义在于说明心以阳气为用,心之阳气有推动心脏搏动,温通全身血脉,兴奋精神,以使生机不息的作用。心主通明,是指心脉以通畅为本,心神以清明为要。心脉畅通,心神清明,需要心阳的温煦、推动、升散和兴奋作用。心阳能推动和鼓舞人的精神活动,使人精神振奋,神采奕奕,思维敏捷。因此,古代医家把心喻为人身之“日”,如清·高士宗《医学真传·头痛》说:“盖人与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火之阳,日也。”唐宗海《血证论》也说:“心为火脏,烛照万物。”实际是强调心以阳气为用,以及心阳的温通血脉和兴奋精神的作用:若心的阳气不足,失于温煦鼓动,既可导致血液运行迟缓,瘀滞不畅,又可引起精神委顿,神志恍惚。

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命火),君火在上,如日照当空,为一身之主宰;相火在下,系阳气之根,为神明之基础。命火秘藏,则心阳充足;心阳充盛,则相火亦旺。君火相火,各安其位。

(三)心血

心血是心所主之血,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在心气的推动下,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亦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血旺则血脉充盈,面色红润,精神饱满;心血虚则心悸健忘,惊惕不安,失眠多梦,面色无华。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素问·调经论》强调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血液在脉中循行于全身,所以将脉称为“血府”。脉起着约束血液运行的作用,血液循脉运行周身,内至脏腑,外达肢节,周而复始。血循脉而流于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为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提供营养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保证。

水谷精微和肾精是血液化生的基础,它们在脾胃、心、肺、肾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一系列气化过程,得以化生为血液。《灵枢·决气》指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为赤,是谓血。”《诸病源候论·虚劳精血出候》说:“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

血液的化生是在多个脏腑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脾胃为血液生化之源。营气和津液是血液化生的主要物质基础,而营气和津液都是由脾胃运化转输饮食水谷精微产生的。因此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健与否,饮食水谷营养的充足与否,均直接影响着血液的化生。心肺的生理功能在血液的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和津液,由脾向上升输于心肺,与肺吸入清气相结合,贯注心脉,在心气的作用下变化而成红色血液。清·张志聪《侣山堂类辨·辨血》说:“血乃中焦之汁……奉心化赤而为血。”说明心脏的生理功能参与血液的生成,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明确提出“心生血”。此外,《灵枢·营卫生会》说:“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指出了肺脏在化生血液中的重要作用。由于认识到肺脉化生血液流向全身,故在十二经脉中指明手太阴肺经的起点始于中焦,并为脉诊寸口的原理奠定了基础。肾藏精,精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肾中精气充足,则血液化生有源,同时肾精充足,肾气充沛,也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有助于血液的化生。

血液运行于脉道之中,循环不已,流布全身,才能保证其营养全身生理功能的发挥。血液的正常运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是多个脏腑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

1.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血属阴而主静,血的运行需要推行的动力,主要依赖于气的推动和温煦作用。明·虞抟《医学正传·气血》说:“血非气不运。”若气的推动和温煦作用减弱,则可见血运迟缓、四肢发凉;但若只有阳气的推动、温煦作用的促进而无阴气的宁静、凉润作用的调控,血液的流动必见过速,脉流薄疾。因此,阴阳二气的协调,方可促使血液运行不息,并保持一定的速度。

血运行于脉道之中,而不致逸出脉外,需要得到一定的控摄,这种控摄主要依赖于气的固摄作用。清·沈明宗《金匮要略编注·下血》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因此,气能控摄血液按一定轨道运行。气的推动与固摄作用之间、温煦与凉润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是保证血液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

血行脉中,脉为“血府”。《灵枢·决气》称脉管具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的功能,因此,脉道的完好无损与通畅无阻也是保证血液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其次血液的质量,包括清浊及黏稠状态,都可影响血液的自身运行。若血液中痰浊较多,或血液黏稠,可致血行不畅而瘀滞。此外,尚需考虑病邪的影响。阳邪侵入,或内生火热,可发生阳热亢盛的病理变化,阳盛则推动血行力量太过,血液妄行,或脉道受到损伤,则易使血逸脉外而出血。阴邪侵袭,或寒从中生,也可发生阴寒偏盛的病理变化,阴盛则脉道涩滞不利,易使血行缓慢,甚至出现瘀血。

2.血液的正常运行

与心、肺、肝、脾等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全身,心脏、脉管和血液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心气的充足与推动功能的正常与否在血液循行中起着主导作用。朝百脉,主治节,辅助心脏主管全身血脉。肺气宣发与肃降,调节全身的气机,随着气的升降而推动血液运行至全身。尤其是宗气贯心脉而行血气的功能,更突出了肺气在血行中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是保证血行通畅的一个重要环节。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可以根据人体各个部位的生理需要,在肝气疏泄功能的协调下,调节脉道中循环的血量,维持血液循环及流量的平衡,同时,肝藏血的功能也可以防止血逸脉外,避免出血的发生。脾主统血,脾气健旺则能控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血逸脉外。

由上可见,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肃降、肝气的疏泄是推动和促进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脾气的统摄及肝的藏血是固摄控制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而心、肝、脾、肺等脏生理功能的相互协调与密切配合,共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行。其中任何一脏的生理功能失调,都可以引起血行失常的病变。例如,心气不足,血运无力,可以形成血瘀;肺气不足,宣降失司也可以导致血瘀;脾气虚弱,统摄无力,可以产生多种出血病证;肝失疏泄,肝气上逆可致出血,抑郁不畅可致瘀血等等。故《温病条辨·治血论》说:“故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确是临床中治疗血行失常的指导原则。

(四)心阴

心阴是指心之阴气,与心阳相对而言,心之宁静、内守、濡润的一面,并可制约过亢的阳热。心阴能促进心的宁静、内守、抑制与制约阳热的功能。

心脉畅通,固然需要心阳的温煦和推动作用,但也须有心阴的凉润和宁静作用。心阳与心阴的作用协调,心脏搏动有力,节律一致,速率适中,脉管舒缩有度,心血才能循脉运行通畅。心神清明,固然需要心阳的鼓动和兴奋作用,但也须有心阴的宁静和抑制作用。心阴的宁静作用,能制约和防止精神躁动。心阳与心阴的作用协调,则精神内守,既无亢奋,也无抑郁。心阴不足,失于凉润宁静,可致血行加速,精神虚性亢奋。

根据阴阳交感和互藏理论,肾阴上济依赖于肾阳的鼓动,心火(心阳)的下降需要心阴的凉润。肾阴在肾阳的鼓动作用下化为肾气以上升济心,心火在心阴的凉润作用下化为心气以下行助肾。如清·孙庆增在《吴医汇讲》中说:“水不上升为病者,调肾之阳,阳气足,水气随之而升;火不降为病者,滋心之阴,阴气足,火气随之而降。则知水本阳,火本阴,坎中阳能升,离中阴能降故也。”

二、心的生理特性

心的生理特性是:为阳脏而主通明。心位于胸中,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故称为阳脏,又称“火脏”。火性光明,烛照万物。心喻为阳脏、火脏,其意义在于说明心以阳气为用,心之阳气有推动心脏搏动,温通全身血脉,兴奋精神,以使生机不息的作用。心主通明,是指心脉以通畅为本,心神以清明为要。心脉畅通,固然需要心阳的温煦和推动作用,但也须有心阴的凉润和宁静作用。心阳与心阴的作用协调,心脏搏动有力,节律一致,速率适中,脉管舒缩有度,心血才能循脉运行通畅。心神清明,固然需要心阳的鼓动和兴奋作用,但也须有心阴的宁静和抑制作用。心阳能推动和鼓舞人的精神活动,使人精神振奋,神采奕奕,思维敏捷;心阴的宁静作用,能制约和防止精神躁动。心阳与心阴的作用协调,则精神内守,既无亢奋,也无抑郁。因此,古代医家把心喻为人身之“日”,如清·高士宗《医学真传·头痛》说:“盖人与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火之阳,日也。”唐宗海《血证论》也说:“心为火脏,烛照万物。”实际是强调心以阳气为用,以及心阳的温通血脉和兴奋精神的作用,并非忽略心阴的作用。若心的阳气不足,失于温煦鼓动,既可导致血液运行迟缓,瘀滞不畅,又可引起精神委顿,神志恍惚;心阴不足,失于凉润宁静,可致血行加速,精神虚性亢奋。

(王朝驹,安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