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医心脏病学的概念及研究范围
中医心脏病学是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基础,以中医心的生理特点和病理变化为依据,在继承历代中医学家心病理论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中医心系病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理法方药、转归和预后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中医内科学的重要分支。
中医心脏病学研究的对象是五脏中的“君主之官”——心,以心“主血脉”和“主神志”功能失调为着眼点,研究的范围包括心系疾病的基本内容、学术概念的诠释和规范,心的藏象理论,以及各种心系疾病的诊断、病因病机、治法、方药、预后和调摄,同时吸收现代医学的最新成果,采用现代科学手段,研究其发病机理、中药药理以达到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中医心脏病学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延续了历代医家研究的临床经验,同时伴随着中医学的整体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并吸收了现代医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丰富了心病学科研究的整体水平。新时代的中医心病研究不仅立足于对历代医史医案的文献整理和学术传承,而且在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循证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映证中医学关于心病研究的理论。同时,展开中西医临床研究的学术合作,中医不同流派的学术合作,进一步制定诊疗规范和中医心病临床指南、临床研究的疗效评定标准,从而在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的今天,推广和普及中医药,使中医药在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基于大型循证医学证据和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针对心病中医证型分布、地域因素以及中医体质研究也不断取得进展,针对心血管介入治疗后的维护、心衰的康复管理、心血管病的心理康复等研究中,中医心病学也越来越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在广大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的努力下,中医心脏病学的研究正日益走向中西结合,中西并重之路,其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临床实践中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