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医论医话
第一节 儿科治未病思想探析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早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有记载,“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种不治已病治未病,防患于未然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祖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科治未病的内容,在古籍中有大量记载,如《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对新生儿用拭口法清洁口腔,预防口腔疾病。用甘草浓煎令儿吮服,解百毒预防感染性疾病。以黄连水浸浓汁滴口内,使胎粪早下,预防新生儿黄疸。用桃、槐、桑、梅、柳枝水煎成,再加猪胆汁,在断脐后三日浴儿,滋润肌肤预防婴儿湿疹等皮肤病。这些措施,在当时条件下是积极有效的方法。薛铠、薛己父子精于儿科,认识到新生儿破伤风是因断脐不洁感染引起,发明了烧灼法断脐。明代儿科医家万全,十分重视小儿胎养(孕期预养)、蓐养(初生护养)以及鞠养(婴幼儿调养),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很先进很超前的,与现代医学的围生期保健契合。贾老认为掌握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病因发病特点和诊断治疗特点,在小儿治未病中至关重要,治未病的步骤或程序分为四个方面比较合理,即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它贯穿了疾病自然病程的全过程,也能和疾病的自然进程:易感期、发病前期、发病期和发病后期相对应。未病先防,主要针对健康人群,谨奉敬顺天时,调理精神情志,遵循自然规律,保持阴平阳秘,强身健体。疾病的易感期、发病前期或亚健康状态,要已病早治,清除在萌芽状态,这对传染病意义更大。发病期,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本质基本暴露出来,诊断辨证不难,但病情变化多端,要防传防变,防止由表传里,由浅入深,由轻转重,由缓变急,实证酿成大虚,阳证入三阴。此时,治已病就是在防未病,要在治已病中体现治未病的效果。因为疾病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由量变到质变,由简单到复杂,由起始到终结。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规律,其中因果关系交替转化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因果关系中的每一个环节,既可能是前一种原因的结果,也可能是后一种结果的原因,构成了复杂的病因网(果成为因,称二级病因)。如高热引起惊厥,小儿肌肤疏薄,藩篱不实,卫外不固,感受外邪,这是病因;引起发热等一系列症状,这是结果。热极生风,引起神昏、抽搐等症,发热又由果变因;病情再往下发展演变,如达到复杂性高热惊厥的诊断,又是癫痫发病的主要原因。在疾病的后期,争取完全康复,避免迁延不愈转为慢性,防止并发症、继发症和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