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临床创伤骨科流行病学》是全球第一部骨折流行病学方面的专著,200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纳入的是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03—2007年诊治的60 266名患者(65 267例骨折)病例;其英文版于2012年由德国Thieme出版社出版,向全世界发行。由于本书独特的编写结构和集系统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风格,受到了学界的广泛肯定和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David E.Parker教授为英文版《临床创伤骨科流行病学》在Journal ofOrthopaedic&Sports Physical Therapy撰写书评,认为本书结构合理,图文并茂,简洁明了地向读者介绍了各部位、各类型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是一本非常好的教材。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自然、社会环境迥异,须通过全国范围内多中心、大样本的骨折流行病学研究,才能全面了解我国创伤骨科流行病学特征,这对我国骨折的预防和诊疗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鉴于此,以我们的团队在第1版《临床创伤骨科流行病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全国创伤骨折损伤类型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课题组根据我国不同等级医院收治骨折患者的情况,随机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港澳台除外)抽取了有代表性的各级医院83所,纳入了上述医院2010—2011年诊治的414 935位创伤患者(431 822例骨折)病例。调研团队由骨科医师、放射科医师和流行病学专家组成。调查前设计了完善的调查表格和数据采集分析方案。在骨折阅片和分型方面,对参研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在骨折类型统计中,我们仍主要采用国际公认的AO/OTA骨折分类方法,该分类系统可以将四肢及躯干所有骨折统计在内,有利于对不同部位骨折特点的分析,也便于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同时,我们还对各部位骨折根据其他常用分类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便从更多角度反映骨折的特点。在调查过程中,由2名骨科主任医师和1名放射科主任医师共同把关,定期抽样检查,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对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后形成了《临床创伤骨科流行病学》第2版。
第1版、第2版主要是针对骨折损伤类型的全国骨折流行病学调查。但我国没有全国范围的骨折发病率的流行病学“大数据”,不同人群的骨折危险因素亦不明确,就无法有针对性地制定骨折的防治政策,编写教科书、撰写学术文献等也只能参考国外数据。针对上述问题,课题组于2015年1月至5月开展了我国首次全国范围的骨折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课题组在曾光教授(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王若涛教授(中国疾病控制中心)、Derek Smith教授(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刘勖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等流调专家指导下,制定流调方案,进行预流调并多次修改、完善调查方案。流调团队由包括流调专家、骨科医生、放射科医生在内的,经培训合格的流调人员共计236人组成。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抽取有代表性的人群,进行现场流调,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收集有效问卷512 187份。分别按照性别、年龄、骨折部位和致伤原因等计算了不同人群骨折加权发病率,并采用5个基于抽样设计的独立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首次确定了不同人群骨折危险因素。对全国骨折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整理,在第2版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形成了《临床创伤骨科流行病学》第3版,纳入骨折数据超过100万。
本书力求简明扼要、全面系统地介绍各部位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充分反映全国创伤骨折流行病学研究的新发展和新变化。本书继续延用第1版和第2版广受褒奖的风格和形式,保留了书中不同类型骨折精美的彩色模式图和大量典型的骨折X线图,增加了全国骨折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相关内容。由于工作量大,时间紧张,难免疏漏,我们敬候广大读者关注此书并于读后不吝赐教,在以后的修正中加以更正、完善。
本书所有参与者都是工作在骨科临床和科研一线的医师和研究生,工作和学习任务极为繁重,流行病学调查及编写本书占用了他们大量宝贵的业余时间,正是大家不分昼夜地辛勤耕耘才使得本书得以顺利出版,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和敬意!
2018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