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肝胆胰微创介入治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篇 肝胆胰微创介入总论

第一章 肝胆胰微创介入治疗的历史和发展

肝胆胰疾病微创介入治疗技术是伴随着影像学、介入与内镜技术的形成与进展而不断发展的。20世纪50年代初期,X线透视机问世使选择性造影成为可能。1953年,瑞典青年医生Seldinger在护士静脉穿刺的启发下,首创了局部麻醉下直接经皮动脉穿刺,经穿刺针引入导丝,在导丝引导下进行动脉插管的造影技术。1964年,血管外科医生Dotter发明了同轴导管血管扩张技术,标志着介入放射学治疗新技术的开始,也初步显示出微创治疗技术的优势。60年代中期出现的电视监视器使放射介入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产生了透视下经T管取石等新技术。1965年Shore研制的纤维胆道镜和1968年Mc Cune研制的纤维十二指肠镜成功应用。1972年Holm和Goldbery临床超声引导穿刺术获得成功。1974年,Gruntzig发明双腔球囊导管进行血管扩张成形术,使Dotter的同轴扩张技术前进了一大步。1987年Mouret成功开展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改变了传统腹部外科开腹手术模式,引出了“微创外科”的全新理念。
近30年来,由于上述技术的迅猛发展,肝胆胰疾病的介入治疗日趋成熟,具有安全、简便、微创、并发症低等优点,已成为临床重要治疗手段。目前介入治疗途径有:经皮经血管(血管造影、血管化疗灌注及栓塞、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等)、经皮经肝(穿刺肝胆管置管)和经皮经腹(腹腔镜治疗或直接穿刺置管)、经口(经十二指肠镜)等。治疗主要病种有:肝脏良恶性肿瘤(肝癌、肝血管瘤、肝转移瘤等)、门脉高压所致并发症(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胸腹水、门脉高压性胃肠病、肝小静脉闭塞病等)、布加综合征(肝后性血管梗阻)、胆胰管良恶性梗阻(炎性狭窄、胆肠吻合口狭窄,肝门、胆管、壶腹部或胰头恶性肿瘤所致梗阻)、胆管结石(伴或不伴有胆囊结石的肝内外胆管结石)、胆管炎(急性或硬化性)、胆管损伤(医源性或外伤性)、胰腺炎(急性或慢性)、胰腺假性囊肿等。
近十余年来,肝胆胰临床诊治采用了B超、内窥镜及血管造影技术等,此类技术低创伤、定位精确、可重复操作,克服了传统外科手术的局限,避免了麻醉及开腹手术所带来的诸多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目前已经成为临床常规的肝胆胰疾病的介入治疗主要包括: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介入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介入治疗、肝脏肿瘤的介入治疗、肝内胆管残余结石的介入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介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介入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介入治疗等。
在我国,肝胆胰疾病的介入治疗水平已接近国际水平,但就应用范围和开展技术的深度来讲,各级医院技术水平参差不一。许多县级以上医院虽已具备开展微创介入治疗的设备,但使用率却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临床肝胆胰疾病患者的需要,因此普及和规范这些技术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相信随着肝胆胰诊治理论、技术方法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进一步的学术交流,先进仪器设备的推广,“手把手”的培训,再加上全国同道的不断研究、总结、交流和提高,肝胆胰疾病的介入治疗将不断得到推广及普及。今后还会融合微电子、新抗癌药物栓塞剂和基因治疗,将会进一步提高介入治疗的精确度和疗效。
(滕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