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寄生虫病防治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寄生虫病是非洲国家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非洲广泛分布的寄生虫病不仅给非洲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同时严重阻碍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当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的《2017年全球疟疾报告》,2016年全球共发现2.16亿疟疾病例,因疟疾死亡总数达44.5万人,而非洲国家的疟疾发病例数和死亡数占比高达90%,平均每天死亡800位儿童。非洲是全球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球超过2亿血吸虫病患者中,其中85%居住在非洲,非洲54个国家中,目前仍有50个国家流行血吸虫病,至少有4.9亿非洲人口受到血吸虫病的威胁,仅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每年就有超过20万人死于血吸虫病。此外,非洲地区寄生虫病疾病负担在全球总量中占比较高还有土源性蠕虫病(109.3万人·年,占32.8%)、盘尾丝虫病(96.2万人·年,占99.9%)、淋巴丝虫病(67.1万人·年,占56.4%)、利什曼病(26.9万人·年,占38.0%)、囊尾蚴病(15.7万人·年,占33.5%)、非洲锥虫病(12.8万人·年,占100%)、棘球蚴病(8.3万人·年,占61.1%)等。
疾病的流行没有国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物流频繁流动,疟疾、血吸虫病和锥虫病等非洲重要寄生虫病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传染病防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旅游等方面合作的纵深发展,国际人员的交往日益频繁,来中国经商、求学、旅游的外籍人员,以及中国赴境外劳务、援建、经商、求学、旅游等人员的数量逐年增多,加剧了非洲寄生虫病向中国输入和传播的风险。目前,我国每年有3000~4000例输入性疟疾病例,其中85%以上来源于非洲。2013年,前往非洲加纳务工返乡的我国广西上林县村民中,就发生了1000多例输入性疟疾病例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1979—2016年,我国共报告输入性血吸虫病病例375例,感染地涉及安哥拉、莫桑比克、南非等16个非洲国家和地区,而且由于中国香港和深圳地区相继出现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藁杆双脐螺的孳生地,如有传染源输入,极易引起曼氏血吸虫病的本地传播。此外,非洲锥虫病近年来亦有输入我国的报道。由于国内专业机构对非洲寄生虫病的认知、诊治技术和治疗药物储备不足,导致误诊误治甚多,对我国赴非人员的身体健康和财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因此,做好非洲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保障我国赴非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建立健全相关技术储备,已成为十分重要的任务。
针对我们面临的非洲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治需求,我们邀请在寄生虫病防控、医疗及教学科研一线的专家和学者,系统收集了国内外关于非洲寄生虫病相关资料,结合输入性非洲寄生虫病的防治实践编写了本书,旨在方便我国赴非人员和同道们了解非洲寄生虫病、指导防治非洲血吸虫病。全书共分六篇二十二章,第一篇概述了非洲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对我国的影响;第二篇至第六篇以寄生虫病传播途径为划分依据,系统介绍了非洲寄生虫病的流行概况、病原及风险因素、临床诊治和预防控制等要点内容。本书的特点是注重现场防治、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可供疾病防控、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人员、医学生以及援外医疗卫生队员参考。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湖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复旦大学、中南大学、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浙江省血吸虫病防治中心、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本书得到了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非洲重点传染病流行规律研究(2016ZX10004222)”的资助,在此一并致以衷心感谢!
鉴于一些非洲国家的寄生虫病资料不全,收集整理时也可能挂一漏万,本书难免有不妥和疏漏之处,敬请不吝赐教指正。
李石柱 任光辉
201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