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精选·儿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脐部疾病

脐腹肿胀

方名:艾叶散

组成:

艾叶适量

功用:

温中顺气,消食除积。

主治:

脐腹肿胀。

制法:

艾叶烧成灰。

用法:

填脐中以布缚之。

方剂来源:

《中医单方验方选集》

方名:九龙胆滑石煎

组成:

九龙胆3个 滑石 岩防风各5钱

功用: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主治:

腹部肿块,柔软,肤色不变,按之不痛,逐渐消瘦。

方解:

九龙胆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滑石利尿通淋,清热祛湿;岩防风祛风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泻肝胆火之功。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3次服。

注意事项:

服3~5天。

方剂来源:

《中草药单方秘方验方选》

脐湿不干

方名:车前子散

组成:

车前子适量

功用:

燥湿健脾,收敛生肌。

主治:

脐湿不干。

制法:

车前子炒热,研末。

用法:

外用,渗脐上每日多次。

方剂来源:

《中医单方验方选集》

方名:赤石脂膏

组成:

赤石脂适量

功用:

清热燥湿,收敛生肌。

主治:

脐湿。

制法:

研为末。

用法:

敷于患处,每日2~3次。

方剂来源:

《中国民间灵验偏方》

方名:茅草散

组成:

陈屋茅草适量

功用:

清热燥湿,收敛生肌。

主治:

初生婴儿脐落,发烂流水难愈者。

制法:

焙,研极细末。

用法:

擦患处。

注意事项:

茅草取年多质败者佳。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枯龙散

组成:

枯矾5分 龙骨2钱 轻粉2分

功用:

解毒杀虫,利水祛湿。

主治:

脐湿。

方解:

枯矾解毒燥湿敛疮;龙骨平肝潜阳敛疮;轻粉解毒利水祛湿。诸药合用,共奏解毒杀虫,利水祛湿之功。

制法:

共研为末。

用法:

外敷患处。

方剂来源:

《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方名:附片甘遂散

组成:

附片 蛇床子各1钱 麝香5厘 甘遂5分

功用:

燥湿逐水,消肿止痛。

主治:

脐湿不干。

方解:

附片散寒除湿;甘遂消肿散结;蛇床子解毒燥湿祛风;麝香消肿止痛,活血通经。诸药合用,共奏燥湿逐水,消肿止痛之功。

制法:

共研末。

用法:

敷患处。

注意事项:

附片、甘遂有毒。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龙骨血余散

组成:

龙骨5分 破旧青布 血余炭各适量

功用:

收湿敛疮,止血生肌。

主治:

脐落未干,流黄水或血水者。

方解:

龙骨收湿敛疮生肌;破旧青布、血余炭收敛止血消瘀。诸药合用,共奏收湿敛疮,止血生肌之效。

制法:

共烧成灰,研细末。

用法:

外撒患处。

方剂来源:

《中医中药验方汇编》第二集

方名:轻粉龙骨汤

组成:

黄连 龙骨各1钱 轻粉1分 枯矾5分 麝香5厘

功用:

收敛固涩,清热燥湿。

主治:

肚脐出水。

方解: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轻粉攻毒利水通便;枯矾止血解毒;麝香消肿止痛,活血通经;龙骨收敛固涩。诸药合用,共奏收敛固涩,清热燥湿之功。

制法:

共研末。

用法:

外撒患处。

注意事项:

轻粉有毒。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发灰黄丹散

组成:

发灰1钱 青烂布灰 黄丹各5分

功用:

清热解毒,收敛生肌。

主治:

肚脐突出湿烂者。

方解:

发灰清热凉血,解毒利尿;黄丹收敛生肌,解毒止痒。与青烂布灰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之功。

制法:

共研末,撒黑膏药上。

用法:

贴肚脐。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五倍子冰片散

组成:

五倍子2钱 枯矾1钱 冰片5分

功用:

清热解毒,祛湿敛疮。

主治:

脐烂流黄水,日久不干。

方解:

五倍子祛湿敛疮;枯矾祛湿敛疮;冰片清热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祛湿敛疮之功。

制法:

研细末。

用法:

撒患处。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胭脂螺蛸方

组成:

胭脂 海螺蛸 麻油各适量

功用:

收湿敛疮,解毒生肌。

主治:

脐烂流水,日久不愈。

方解:

胭脂祛风止痛;海螺蛸敛疮收湿;麻油解毒生肌。诸药合用,共奏收湿敛疮,解毒生肌之功。

制法:

研为细末,麻油调。

用法:

外搽患处。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脐出血

方名:赤石脂散

组成:

赤石脂末 绢灰各适量

功用:

收湿敛疮,止血生肌。

主治:

脐出血。

制法:

研末,烧灰。

用法:

掩脐中。

方剂来源:

《中医验方秘方·邵阳专区》第一辑

方名:白糖膏

组成:

白糖适量

功用:

收湿敛疮,止血生肌。

主治:

脐流血。

制法:

直接取用成品白糖。

用法:

外敷患处,每日2次。

方剂来源:

《中国民间灵验偏方》

方名:大红呢散

组成:

大红呢适量

功用:

收湿敛疮,止血生肌。

主治:

脐内脓血不干。

制法:

烧灰,为末。

用法:

干掺脐中。

方剂来源:

《验方新编》

方名:马齿苋散

组成:

马齿苋适量

功用:

清热解毒,收湿敛疮。

主治:

脐内脓血不干。

制法:

焙枯,为末。

用法:

敷之于脐中。

方剂来源:

《验方新编》

方名:连炉螵蛸散

组成:

黄连 炉甘石 海螵蛸各3分 青黛 黄柏 大黄各2分 冰片5厘 珍珠2厘 麝香1厘

功用:

清热解毒,收敛止血。

主治:

脐孔出血。

方解: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炉甘石解毒收湿敛疮;海螵蛸收敛止血;青黛清热解毒,清肝泻火;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大黄攻积滞,清湿热;冰片消肿止痛;珍珠解毒生肌;麝香消肿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收敛止血之功。

制法:

研细末。

用法:

每日涂3次。

注意事项:

至愈为止。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脐 疮

方名:艾叶丝瓜壳散

组成:

丝瓜壳 艾叶各适量

功用:

收湿敛疮,止血生肌。

主治:

脐疮。

制法:

共烧炭研为末,开水冲。

用法:

每日服2次,每次2.4~3克。

方剂来源:

《中国民间灵验偏方》

方名:枯矾龙骨散

组成:

枯矾5分 煅龙骨3钱

功用:

收湿敛疮,止血生肌。

主治:

小儿脐疮,流黄水。

制法:

研极细末掺上。

用法:

外用膏药贴之。

方剂来源:

《湘乡县中医验方秘方集》第二集

方名:枯矾龙骨散

组成:

枯矾 龙骨各等分 麝香适量

功用:

燥湿解毒,收敛固涩。

主治:

湿脐疮。

制法:

研细末,少加麝香和匀。

用法:

撒脐中。

方剂来源:

《单方新编全集》

方名:海螵蛸散

组成:

海螵蛸 胭脂各适量

功用:

解毒渗湿,止血生肌。

主治:

小儿脐疮。

制法:

研末。

用法:

掺患处。

方剂来源:

《单方新编全集》

脐 风

方名:白矾龙骨散

组成:

白矾2钱 生龙骨4钱

功用:

清热解毒,收敛生肌。

主治:

初生儿脐部化脓。

制法:

白矾煅,共研末。

用法:

撒布于脐部。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蜗牛方

组成:

蜗牛5只

功用:

祛风止惊,收湿敛疮。

主治:

撮口脐风。

制法:

蜗牛去壳研汁。

用法:

涂口。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麝香散

组成:

脐带1条 麝香适量

功用:

清热止惊,收湿敛疮。

主治:

发热抽搐,啼哭脐突。

制法:

共研细末,瓷瓶收贮备用。

用法:

每日服2次,每次3钱。

注意事项:

开水送下。用阴干脐带。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灯花散

组成:

灯花3个

功用:

行气消胀,收湿敛疮。

主治:

腹胀脐凸,日夜啼哭。

制法:

研末,涂于乳头上。

用法:

令小儿吮食。

注意事项:

灯花可用4个。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雄鸡方

组成:

白雄鸡1只

功用:

清热解毒,祛风止惊。

主治:

面青口撮。

制法:

直取。

用法:

将鸡屁眼对紧小儿肚脐,须臾吸紧。

注意事项:

以鸡冠变白色为度。救鸡法,喂糯米少许即愈。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僵蚕散

组成:

葱2根 僵蚕3枚

功用:

清热解毒,行气祛风。

主治:

面色青白,撮口不食。

制法:

葱捣烂取汁,僵蚕炒去丝研末,2味调匀,涂乳头上。

用法:

婴儿吮吸乳头。

注意事项:

亦可用药汁灌儿口内。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水葱方

组成:

水葱适量

功用:

清热解毒,行气祛风。

主治:

脐带风。

制法:

水葱去茎、只要根白,煮热捣饼。

用法:

敷脐上1小时。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艾叶肉桂散

组成:

艾叶1钱 肉桂4分

功用:

行气活血,收敛生肌。

主治:

脐带突出流水,日夜啼哭。

制法:

共研末,用开水搅匀。

用法:

以较软细的布敷于脐上,蘸药水于布上敷24小时。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蛇莓饮

组成:

蛇莓草1两

功用:

行气活血,清热祛风。

主治:

脐风。

制法:

捣烂取汁。

用法:

每次1匙,分次频服。

注意事项:

药渣外擦。

方剂来源:

《农村草药防治常见病手册》

方名:脐带散

组成:

脐带适量

功用:

行气活血,清热祛风。

主治:

脐风。

制法:

焙枯研末,开水泡。

用法:

频服。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蜂窝散

组成:

蝗蜂窝带子1个

功用:

清热解毒,活血止惊。

主治:

脐风。

制法:

焙干研末,开水冲。

用法:

每日1剂,分3次服。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双钩藤煎

组成:

双钩藤3钱

功用:

清热解毒,活血止惊。

主治:

脐风。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蟑螂方

组成:

蟑螂1只 生姜适量

功用:

清热解毒,祛风止惊。

主治:

脐风。

制法:

去翅脚捣烂,姜开水冲。

用法:

每日1剂,分3次服。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虎耳草散

组成:

虎耳草 食盐各适量

功用:

清热解毒,清热祛风。

主治:

脐风。

制法:

洗净,放碗内捣碎绞汁,加少许食盐。

用法:

顿服,每次1酒盅。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鸡蛋方

组成:

鸡蛋1个 水粉1钱

功用:

清热解毒,祛风止惊。

主治:

脐风。

制法:

取蛋白调水粉1钱。

用法:

在尾骨处擦揉数遍。

注意事项:

以拔出毫毛为度。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黄花草散

组成:

黄花草适量

功用:

清热解毒,祛风止惊。

主治:

脐风。

制法:

捣烂,用小杯1个,将药放杯内,口吹热备用。

用法:

外敷。

注意事项:

连杯敷肚脐上。小儿脐风腹痛者此方有效。

方剂来源:

《民间草药验方集》

方名:蜈蚣散

组成:

蜈蚣1条 猪乳适量

功用:

清热解毒,活血止惊。

主治:

脐风撮口,形将抽搐。

制法:

蜈蚣炙研末,用猪乳调匀。

用法:

每日1剂,分4次服。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大蒜熟艾方

组成:

大蒜 熟艾各适量

功用:

清热解毒,祛风救逆。

主治:

脐风将死。

制法:

大蒜洗净,捣泥。

用法:

捣蒜安脐,以艾灸蒜上。

方剂来源:

《中医儿科单方验方选》

方名:胡椒饭方

组成:

白胡椒5粒 米饭适量

功用:

清热解毒,行气止痛。

主治:

脐气腹痛,日夜啼哭。

制法:

共捣如泥。

用法:

乘热敷肚脐。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斗灰汤

组成:

屋内门斗灰适量。

功用:

清热解毒,行气消胀。

主治:

脐气腹痛。

制法:

开水冲,澄清。

用法:

顿服。

注意事项:

屋内门斗灰取3张门的。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柚子方

组成:

小柚子壳1块 冰片1分

功用:

清热解毒,行气祛风。

主治:

脐气腹痛。

制法:

将柚壳纸包煨,入冰片。

用法:

敷肚脐。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艾叶枳壳散

组成:

艾叶5钱 枳壳1两

功用:

清热解毒,祛风止惊。

主治:

脐突红肿,痛苦不安。

制法:

枳壳研末,艾叶水煎,浸枳壳末,做饼。

用法:

敷脐上。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麝香膏

组成:

麝香5厘 黑膏药1个

功用:

清热解毒,行气祛风。

主治:

脐肿,口撮,微搐。

制法:

将麝香置膏药中。

用法:

贴脐上。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杏仁乳汁方

组成:

杏仁 乳汁各适量

功用:

清热解毒,行气祛风。

主治:

脐肿啼哭。

制法:

捣烂,加乳汁调匀。

用法:

敷脐。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塘泥方

组成:

塘泥适量

功用:

清热解毒,祛风止惊。

主治:

小儿脐风。

制法:

做成饼。

用法:

敷脐。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马齿苋散

组成:

马齿苋叶 茶各适量

功用:

清热解毒,利湿生肌。

主治:

小儿脐风成疮。

制法:

将马齿苋叶烧灰存性,研末,用茶调。

用法:

敷脐处。

方剂来源:

《中医儿科单方验方选》

方名:枳壳方

组成:

枳壳1个 茶适量

功用:

行气活血,祛风止痛。

主治:

小儿脐凸啼哭。

制法:

用冷茶浸软。

用法:

贴于脐部。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甘草汤

组成:

甘草3钱 薄荷2钱

功用:

行气活血,解毒利湿。

主治:

预防脐风。

制法:

煎浓汁,以瓶收贮。

用法:

待小儿生下,将药煮温洗口,饮1~2调羹。

注意事项:

可起预防作用。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艾叶安桂散

组成:

艾叶1钱 安桂4分

功用:

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主治:

小儿脐带红肿,日夜啼哭。

制法:

共研细末,用开水搅匀。

用法:

以消毒纱布敷药于脐上一昼夜。

方剂来源:

《中医验方汇编》第三集

方名:大蒜膏

组成:

大蒜2球

功用:

行气活血,祛风止痛。

主治:

初生小孩患脐风肚硬。

制法:

大蒜去皮,将大蒜捶烂。

用法:

敷肚脐上,再用艾叶卷成条点火炙蒜上闻,小孩口内有蒜气将艾叶火停止。

注意事项:

甚效。

方剂来源:

《中医秘方验方》第二集

方名:蚯蚓散

组成:

大蚯蚓1条

功用:

行气活血,镇惊祛风。

主治:

小儿脐风痛。

制法:

捣烂。

用法:

敷患处。

方剂来源:

《中医验方秘方》第二辑

方名:龙骨散

组成:

龙骨2钱 醋适量

功用:

行气活血,收湿敛疮。

主治:

小儿脐风,小儿脐中出水不干。

制法:

龙骨煅过,醋淬,研末。

用法:

擦患处。

注意事项:

可用赤石脂代替龙骨。

方剂来源:

《中医验方秘方》第二辑

方名:艾叶明雄方

组成:

艾叶3钱 明雄1钱

功用:

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主治:

小儿脐风。

制法:

同炒,制散。

用法:

敷脐。

方剂来源:

《中医验方秘方》第二辑

方名:代赭石散

组成:

代赭石4钱

功用:

行气活血,收敛止风。

主治:

小儿脐风。

制法:

研末,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注意事项:

代赭石可用到7钱。

方剂来源:

《单方新编全集》

方名:艾团方

组成:

艾团适量

功用:

行气活血,祛风散寒。

主治:

小儿生7日内,面赤喘哑。

制法:

取艾团如麦子大。

用法:

灯火烧之亦可。

注意事项:

又牙根有小疱,用绵裹指擦破即活。

方剂来源:

《验方新编》

方名:鸡蛋白方

组成:

鸡蛋1枚

功用:

行气活血,祛风散寒。

主治:

小儿生7日内,面赤喘哑。

制法:

取鸡蛋白。

用法:

搽背心。

注意事项:

用手指蘸搽背心,良久有毛出刺手,长分许即止。若长至寸许,用绸包紧,俟有转机,再搽两太阳及口角,则口自开矣,神效。

方剂来源:

《验方新编》

方名:白毛藤泔水汤

组成:

白毛藤鲜尖7个 米泔水 蜂蜜各适量

功用:

清热解毒,祛风止痉。

主治:

脐风。

方解:

白毛藤鲜尖清热解毒;米泔水、蜂蜜健脾利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祛风止痉之功。

制法:

白毛藤鲜尖用二次淘米水煎好,与蜂蜜一起蒸。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方剂来源:

《农村草药防治常见病手册》

方名:钩藤银薄汤

组成:

金银花2钱 蝉蜕2个 僵蚕1钱钩藤 羌活 薄荷各半钱 甘草7分

功用:

疏散风热,凉肝息风。

主治:

小儿脐风,症见口内生白疱,面黄眼闭,经常啼哭。

方解:

金银花散肺经热,透热达表;蝉蜕疏散肝热,息风止痉;僵蚕息风止痉,化痰定惊;钩藤息风止痉,清热平肝;羌活祛风胜湿;薄荷疏散风热,疏肝行气;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疏散风热,凉肝息风之功。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注意事项:

先用银针挑破白疱,涂以香墨,再服药。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草纸灰锅墨散

组成:

草纸灰5钱 朱砂钱半 冰片5分 麝香 锅墨各3钱 蝉蜕3个 姜虫2钱

功用:

镇惊祛风,清热化痰。

主治:

小儿脐风。

方解:

草纸灰止痛消肿;锅墨清热解毒;朱砂解毒防腐;冰片清热解毒;麝香芳香行气;蝉蜕宣散风热,祛风止痉;姜虫息风止痉,祛风止痛。诸药合用,共奏镇惊祛风,清热化痰之功。

制法:

共研细末,瓷瓶收。

用法:

待小儿脐带脱落,即将药末撒脐上,外以棉花包围。

注意事项:

锅墨即百草霜。蝉蜕去头、足。即不发生脐风。

方剂来源:

《中医验方秘方》第二辑

方名:葱白艾绒方

组成:

葱白5个 艾绒5分 淡豆豉1钱

功用:

解毒祛邪,散寒止痛。

主治:

肚脐高凸,按之有声,夜多啼哭。

方解:

葱白散结通络,解毒止痛;艾绒温经脉,逐寒湿;淡豆豉透散外邪,宣散邪热。三药合用,共奏解毒祛邪,散寒止痛之功。

制法:

捣烂如泥,做成饼。

用法:

贴脐上。

注意事项:

用青布围绷紧1周去之。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荆薄桑菊汤

组成:

荆芥5分 桑叶8分 菊花1钱 钩藤4分 甘草 薄荷各6分

功用: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

脐风,初生儿脐部突出如泡者。

方解:

荆芥祛风解表;薄荷疏肝行气;桑叶疏散风热,凉血止血;钩藤息风止痉,清热平肝;菊花清热解毒;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之功。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榔朴蜕虫芥汤

组成:

槟榔 川朴 荆芥 枳壳 钩藤各1钱 甘草3钱 薄荷 木香各5分 虫蜕5个 僵虫8分

功用:

清热平肝,息风止痉。

主治:

脐风,初生小儿,患脐带风。

方解:

槟榔消积行气利水;川朴燥湿消痰;虫蜕疏散风热,息风止痉;僵虫息风止痉,化痰散结;荆芥祛风解表;枳壳破气消积,化痰除痞;木香行气健脾消食;甘草调和诸药;钩藤息风止惊。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平肝,息风止痉之功。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注意事项:

虫蜕即蝉蜕。服即愈。

方剂来源:

《中医秘方验方》第二集

方名:硝黄牡蛎散

组成:

大黄 牡蛎各1两 芒硝2钱 田螺适量

功用:

清热解毒,祛风止惊。

主治:

脐风,肚脐突出,啼哭不止。

方解:

大黄清热泻火;芒硝泻下攻积,清热软坚;牡蛎平肝潜阳;田螺清热解毒,利水除湿。四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祛风止惊之功。

制法:

牡蛎煅,前三药研细末,田螺煎水调药末。

用法:

外敷足心。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蝉蜕郁金汤

组成:

蝉蜕 郁金 青皮 甘草各1钱 乌药 藿香各半钱 钩藤 防风 白芍 僵蚕各2钱 灯心草适量 银器1件

功用:

清热平肝,息风止痉。

主治:

脐风,发热抽风,夜啼脐突。

方解:

僵蚕息风止痉,化痰定惊;蝉蜕凉肝息风止痉;钩藤息风止痉,清热平肝;防风息风止痉;郁金解郁开窍,清心热;乌药行气止痛;藿香化湿和中;灯心草利尿泄热;青皮消积化滞,行气止痛;白芍收敛肝阴。甘草与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平肝,息风止痉之功。

制法:

用银器盛诸药,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黄芩谷精草汤

组成:

黄芩 谷精草 白芷 防风 勾耳 荆芥 甘草各5分 天麻7分 全虫3分 香附 姜虫各6分

功用:

息风止痉,泻火解毒。

主治:

脐风,昏迷抽掣。

方解: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谷精草祛风散热;天麻息风止痉,祛风通络;白芷祛风散寒,通窍止痛;全虫息风镇痉,通络止痛;香附理气解郁;防风祛风渗湿;姜虫祛风解痉,化痰散结;勾耳清热平肝,息风止痉;荆芥散风消疮;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息风止痉,泻火解毒之功。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注意事项:

全虫有毒。

方剂来源:

《浏阳县中医单方汇编》第一辑

方名:黑豆鸡屎汤

组成:

黑豆 鸡屎白 酒各适量

功用:

健脾利湿,祛风解毒。

主治:

脐风,口噤。

方解:

黑豆健脾利湿,除热解毒;鸡屎白泄热利水,祛风解毒。三药合用,共奏健脾利湿,祛风解毒之功。

制法:

共炒黄后略加酒,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注意事项:

温服。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蝉蜕灯心方

组成:

蝉蜕1钱 香油 灯心草各适量

功用:

散风除热,清心利尿。

主治:

脐风,面黄脐肿,喜啼不食。

方解:

蝉蜕祛风散热;香油健脾;灯心草清热利湿。诸药合用,共奏散风除热,清心利尿之功。

制法:

蝉蜕煎水。

用法:

服蝉蜕汤。

注意事项:

在婴儿脐上青筋处,用灯心草蘸香油点燃灼之,至青筋缩到脐内不见为度。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乌药荷蒂汤

组成:

乌药半钱 荷叶蒂7个 灯心草1把

功用:

泄热清心,行气止痛。

主治:

脐风,脐气,症见肚脐突出者。

方解:

乌药行气止痛;荷叶蒂去湿和血;灯心草利尿泄热。三药合用,共奏泄热清心,行气止痛之功。

制法:

水蒸。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鱼肠橘饼汤

组成:

鳖鱼肠1根 橘饼1个 荷叶蒂3个 乌药1钱

功用:

健脾和胃,宽中理气。

主治:

脐风,脐气,症见腹鸣、腹痛、夜啼者。

方解:

橘饼健脾和胃,理气宽中;荷叶蒂去湿和血;乌药行气止痛。上药与鳖鱼肠合用,共奏健脾和胃,宽中理气之效。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荆防蝎蝉汤

组成:

荆芥5分 全蝎1条 蝉蜕5个 钩藤10个 金银花2钱 连翘 木通 牛蒡子 菊花 甘草 防风各1钱 半夏3粒 皂角刺 薄荷各3分

功用:

清热疏风,凉肝息风。

主治:

脐风,脐眼突出,啼哭不止。

方解:

荆芥祛风解表;防风息风止痉;木通下泄肠热,通利血脉;钩藤息风止痉,清热平肝;蝉蜕凉肝息风止痉;全蝎平息肝风,搜风通络;金银花清热解毒;连翘清火散热;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利咽;菊花清热解毒;半夏燥湿化痰;皂角刺化痰搜风;薄荷疏散风热。甘草与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疏风,凉肝息风之功。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注意事项:

连服2剂。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苏叶防风汤

组成:

苏叶 防风 陈皮 厚朴 枳壳各5分 木香3分 僵蚕 钩藤各1分

功用:

祛风除湿,化痰散结。

主治:

脐风,属脐腹肿胀,日夜啼哭。

方解:

苏叶宽中行气;防风祛风散邪;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厚朴健脾燥湿,祛风除湿;枳壳、木香行气止痛;僵蚕化痰散结,祛风散邪;钩藤祛风散邪。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除湿,化痰散结之效。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注意事项:

本方证是因风湿内侵,运化失常所致。

方剂来源:

《中医单方验方选集》

方名:田螺莱菔方

组成:

生姜 莱菔子各5钱 葱白 田螺各5个 元寸数厘

功用:

温阳益气,祛风胜湿。

主治:

脐风,啼哭不止。

方解:

生姜行气活血;葱白理气止痛;田螺清热利湿;莱菔子破气化积。元寸与诸药合用,共奏温阳益气,祛风胜湿之功。

制法:

捣烂。

用法:

敷脐旁。

方剂来源:

《湘乡县中医验方秘方集》第二集

方名:钩藤槟榔汤

组成:

钩藤 槟榔 厚朴 陈皮 枳壳 小茴香各1钱 艾叶3分

功用:

清热平肝,行气除胀。

主治:

脐风痛,症见婴儿7天之内,肚腹胀硬、脐围浮肿、攒眉而叫、不吮乳者。

方解:

钩藤息风止痉,清热平肝;槟榔消积导滞,缓泻通便;厚朴燥湿健脾,下气除满;枳壳行气开胸,宽中除胀;陈皮行气止痛,健脾和中;小茴香温中散寒止痛;艾叶逐寒湿,止冷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平肝,行气除胀之功。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牡蛎大黄散

组成:

牡蛎煅 大黄各5钱 朴硝1钱

功用:

清腑泻热,润肠通便。

主治:

脐风,小儿月内脐突,光肿如吹,捻动微响,赤肿可畏,由断脐在前,洗浴在后,或束缚不紧,风湿入内所致。

方解:

牡蛎煅收湿敛疮;大黄清热解毒;朴硝散结消肿。诸药合用,共奏清腑泻热,润肠通便之功。

制法:

为末,用田螺浸水调。

用法:

药末1钱,敷脐上

注意事项:

敷脐,其水从小便而消。如啼哭不止,用台乌药煎水服即止。

方剂来源:

《验方新编》

方名:茯苓车前汤

组成:

茯苓 车前子各1钱 甘草2分 陈皮 通草各3分

功用:

健脾理气,利水消肿。

主治:

脐风,小儿月内脐突,光肿如吹,捻动微响,赤肿可畏,由断脐在前,洗浴在后,或束缚不紧,风湿入内所致。

方解:

茯苓健脾和中;车前子利水消肿;陈皮、通草理气化积,通利水道。甘草与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理气,利水消肿之功。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多次服。

注意事项:

如啼哭不止,用台乌药煎水服即止。

方剂来源:

《验方新编》

方名:饭豆豆豉散

组成:

红饭豆 淡豆豉 南星 白蔹各1钱

功用:

利水消肿,祛湿止痛。

主治:

脐风,小儿月内脐突,光肿如吹,捻动微响,赤肿可畏,由断脐在前,洗浴在后,或束缚不紧,风湿入内所致。

方解:

红饭豆、淡豆豉散风寒,祛水湿;白蔹、南星祛痰湿。诸药合用,共奏利水消肿,祛湿止痛之功。

制法:

共为末,芭蕉自然汁调。

用法:

敷脐四旁。

方剂来源:

《验方新编》

方名:连翘酒黄汤

组成:

酒大黄 连翘 知母 黄柏 广木香 白芍 茜根各1钱 三七2分

功用:

清热滋阴,活血行气。

主治:

脐风,症见初生1周内,不吃乳、目闭喜啼、腹硬、脐肿者。

方解:

酒大黄活血祛瘀;连翘散上焦风热;知母清热泻火;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广木香行气止痛,健胃消食;白芍收敛肝阴,调肝理脾;茜根祛风痹;三七活血化瘀,消肿定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滋阴,活血行气之功。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艾绒莱菔散

组成:

艾绒 莱菔子 门斗灰各1钱 青烂布 酒各适量

功用:

温经逐寒,行气消胀。

主治:

脐风,症见肚脐凸起,肠鸣阵啼,腹部膨胀。

方解:

艾绒逐寒湿,止冷痛;莱菔子行气消胀,消食化积。上药与青烂布、门斗灰合用,共奏温经逐寒,行气消胀之功。

制法:

青烂布烧存性,共研细末,喷酒少许,装入细布袋内,其四角各缝上一带。

用法:

贴脐上扎好。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艾叶蛋清方

组成:

燕子泥 吴茱萸 艾叶 鸡蛋 清各适量

功用:

清热解毒,温经止痛。

主治:

脐风,症见发热抽筋,腹胀脐肿。

方解:

燕子泥清热解毒;吴茱萸散寒止痛,疏肝解郁;艾叶温经脉,止冷痛;鸡蛋清清热解毒,润肺利咽。四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温经止痛之功。

制法:

共研末,鸡蛋清调。

用法:

外敷肚脐。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朱砂蜈蚣汤

组成:

僵蚕 蝉蜕各10个 蜈蚣1条 朱砂5分 牛黄5厘

功用:

息风止痉,化痰定惊。

主治:

脐风,症见发热口噤、角弓反张、抽搐不止、神识昏迷者。

方解:

蝉蜕凉肝息风止痉;僵蚕息风止痉,化痰定惊;蜈蚣通达内外,搜风定搐;朱砂清心定志;牛黄清心凉肝,息风止痉。诸药合用,共奏息风止痉,化痰定惊之功。

制法:

僵蚕炒,蝉蜕、蜈蚣炒黄,水煎,牛黄研末另冲。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厚朴木香汤

组成:

木香5分 槟榔8分 枳壳 厚朴各1钱 血余炭 黑芝麻 门斗灰 皂荚 炭各适量

功用:

燥湿除满,行气止痛。

主治:

脐风,症见腹胀脐肿,啼哭不止,吃乳口松。

方解:

厚朴下气除满;木香行气止痛;槟榔消积导滞;枳壳宽中除胀;血余炭化瘀通窍,通利水道;黑芝麻补益肝肾,润肠通便。与门斗灰、皂荚炭合用,共奏燥湿除满,行气止痛之功。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天麻蝎蚕汤

组成:

天麻 钩藤 薄荷 防风各5分 荆芥 桔梗 半夏各6分 全蝎3个 僵蚕2个 灯心草适量

功用:

祛风止痉,化痰宣肺。

主治:

脐风,症见咳嗽气急、脐肿多啼、手足微有抽搐者。

方解:

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钩藤息风止痉,清热平肝;僵蚕息风止痉,化痰定惊;全蝎平息肝风,搜风通络;荆芥祛风解表;防风息内风止痉;桔梗开宣肺气,祛痰利气;半夏燥湿化痰,温化寒痰;灯心草利尿泄热。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止痉,化痰宣肺之功。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柚叶乌药膏

组成:

柚叶3片 吴茱萸7粒 艾叶 乌药各5分

功用:

温经散寒,行气止痛。

主治:

脐风,症见脐凸啼哭,食乳口松,面白肢冷。

方解:

柚叶祛风止痛,消食导滞;吴茱萸散寒止痛,疏肝解郁;艾叶温经脉,止冷痛;乌药行气止痛。四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行气止痛之功。

制法:

共捣烂。

用法:

包脐上。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僵蚕天麻汤

组成:

僵蚕3条 蝉蜕3只 大黄 钩藤各2钱 半夏 甘草 天麻 天竺黄 枳壳 荆芥各1钱 防风半钱

功用:

息风止痉,行气宽中。

主治:

脐风,症见脐突出、肚胀、角弓反张、手足抽搐、气满者。

方解:

天麻息风止痉,祛风通络;钩藤息风止痉,清热平肝;天竺黄清化热痰,化痰开窍;僵蚕息风止痉,化痰定惊;蝉蜕凉肝息风止痉;荆芥祛风解表;防风息内风止痉;半夏燥湿化痰;大黄通脏腑,降湿浊;枳壳行气开胸,宽中除胀;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息风止痉,行气宽中之功。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大黄枳壳汤

组成:

大黄 枳壳 木通 槟榔 钩藤 连翘 僵蚕 甘草各5分 灯心草5根

功用:

息风化痰,利尿通便。

主治:

脐风,症见脐突出、腹硬、二便不利者。

方解:

大黄通脏腑,降湿浊;枳壳行气开胸,宽中除胀;木通下泄肠热,通利血脉;连翘清心火,散风热;槟榔消积导滞,缓泻通便;钩藤息风止痉,清热平肝;僵蚕息风止痉,化痰定惊;灯心草清心火,利尿泄热;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息风化痰,利尿通便之功。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赤豆黄豆散

组成:

赤小豆 黄豆 芭蕉树各适量

功用:

排脓消肿,清热解毒。

主治:

脐风,症见脐突红肿,或如鱼泡。

方解:

赤小豆利水消肿,解毒排脓;黄豆宽中下气,利水消肿;芭蕉树清热解毒消肿。三药合用,共奏排脓消肿,清热解毒之功。

制法:

前二药研细末,芭蕉树煎水调药末。

用法:

外敷脐上。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艾绒胡椒方

组成:

艾绒1团 白胡椒3粒 黄连 黄柏各2钱 白酒适量

功用:

散寒止痛,燥湿解毒。

主治:

脐风,症见脐突时常啼哭,手压有响声。

方解:

艾绒温经脉,逐寒湿;白胡椒温中散寒,下气消痰;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诸药合用,共奏散寒止痛,燥湿解毒之功。

制法:

白胡椒研碎,黄连、黄柏研末,将艾绒做饼摊脐上,撒上白胡椒末,再以酒调黄连、黄柏末做饼。

用法:

敷脐上2小时。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荆防艽麻汤

组成:

荆芥 秦艽 天麻各5分 菊花 防风各1钱

功用:

平肝止痉,祛风通络。

主治:

脐风,症见脐肿多啼。

方解:

荆芥祛风解表;防风息内风止痉;秦艽祛风和中;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菊花清肝热,平肝阳。五药合用,共奏平肝止痉,祛风通络之功。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燕泥雄黄散

组成:

燕子泥 雄黄 血余炭 葱须 麻油各适量

功用:

清热解毒,润肠通便。

主治:

脐风,症见脐肿腹胀。

方解:

燕子泥清热解毒;雄黄攻毒解毒;血余炭收敛止血消瘀;葱须疏风散寒解毒;麻油润肠通便,解毒生肌。五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润肠通便之功。

制法:

前四药和匀捶烂,加麻油做成小饼。

用法:

贴脐中1小时。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蚕茧钩藤散

组成:

蚕茧 钩藤 僵蚕各10个 蜈蚣1条 牛黄4分 朱砂2分

功用:

凉肝搜风,清心安神。

主治:

脐风,症见脐肿口撮、手足抽搐、日夜啼哭者。

方解:

蚕茧止血解毒;钩藤息风止痉,清热平肝;僵蚕息风止痉,化痰定惊;蜈蚣搜风定搐;朱砂清心定志;牛黄清心凉肝,息风止痉。诸药合用,共奏凉肝搜风,清心安神之功。

制法:

共研末。

用法:

每日2次,每次服1/4剂。

注意事项:

温开水送服。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蜈蚣僵蚕散

组成:

蜈蚣1条 朱砂5分 麝香1分 蝉蜕 僵蚕各7个

功用:

息风止痉,辟秽化浊。

主治:

脐风,症见脐肿口撮、夜啼不安者。

方解:

蝉蜕凉肝息风止痉;僵蚕息风止痉,化痰定惊;蜈蚣搜风定搐;朱砂清心定志;麝香开窍通闭,辟秽化浊。五药合用,共奏息风止痉,辟秽化浊之功。

制法:

蜈蚣去头足,清油炒,共研细末,开水冲。

用法:

每日适量,每次服3分。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蝉蜕全蝎散

组成:

蝉蜕7个 全蝎1个 酒 乳汁各适量

功用:

凉肝息风,益智安神。

主治:

脐风,症见入夜啼哭、口松不乳者。

方解:

蝉蜕凉肝息风止痉;全蝎平息肝风,搜风通络;乳汁补血充液,安神益智。三药合用,共奏凉肝息风,健脾安神之功。

制法:

蝉蜕去头足洗净,全蝎去尾酒洗,2味共炒为末,乳汁调匀。

用法:

搽口。

注意事项:

亦可用乳汁调药末少许,灌下。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僵蚕南星汤

组成:

僵蚕1钱 蝉蜕10个 天南星5分

功用:

息风止痉,祛痰定惊。

主治:

脐风,症见四肢抽搐者。

方解:

蝉蜕凉肝息风止痉;僵蚕息风止痉,化痰定惊;天南星祛风痰,止痉厥。三药合用,共奏息风止痉,祛痰定惊之功。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艾叶吴萸散

组成:

艾叶1钱 吴茱萸 木香各5分 白酒适量

功用:

温经散寒,行气止痛。

主治:

脐风。

方解:

艾叶温经散寒;吴茱萸散寒止痛;木香行气止痛;白酒助发药力。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行气止痛之功。

制法:

共研细末,酒调。

用法:

外敷脐上。

注意事项:

艾叶有小毒,吴茱萸有小毒,外用均适量。

方剂来源:

《中医验方秘方》第二辑

方名:朱砂僵蝉散

组成:

朱砂5分 僵蚕 蝉蜕各10个 蜈蚣1条 牛黄5厘 人乳适量

功用:

镇惊息风,清热解毒。

主治:

脐风。

方解:

朱砂清心镇惊,安神解毒;僵蚕息风止痉,化痰散结;蝉蜕疏散风热,息风止痉;蜈蚣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牛黄化痰开窍,清热解毒;人乳补血滋阴。诸药合用,有镇惊息风,清热解毒之效。

制法:

僵蚕炒用,蝉蜕炒用,蜈蚣炒用,5味共研细末,人乳送。

用法:

每5小时服1次,每次服1/4剂。

注意事项:

朱砂有毒,成人内服剂量0.1~0.5克。蜈蚣有毒,成人煎服剂量3~5克。

方剂来源:

《中医验方秘方》第二辑

方名:防风芍草汤

组成:

防风 钩藤 白芍各半钱 蝉蜕5分 甘草1钱

功用:

息风止痉,养血柔肝。

主治:

脐风。

方解:

钩藤息风止痉,清热平肝;防风息风止痉;蝉蜕凉肝息风止痉;白芍收敛肝阴,调肝理脾;甘草调和诸药。五药合用,共奏息风止痉,养血柔肝之功。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黄芩荆防汤

组成:

蝉蜕5分 连翘半钱 大黄2钱 细辛1分 金毛狗脊 甘草 荆芥 防风 黄芩各1钱

功用:

清热泻火,息风止痉。

主治:

脐风。

方解:

荆芥祛风解表;防风息内风止痉;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蝉蜕凉肝息风止痉;连翘清心火,散风热;大黄通脏腑,降湿浊;细辛祛风止痛;金毛狗脊补肝肾;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息风止痉之功。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芍草木香散

组成:

煨白芍 煨甘草 延胡索各3钱 煨广木香1钱 荷叶蒂7个 钩藤4钱 生白芍2钱 生甘草 雄黄各半钱

功用:

行气止痛,清热解毒。

主治:

脐风。

方解:

广木香行气止泻;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雄黄攻毒解毒;钩藤息风止痉,清热平肝;荷叶蒂去湿和血;煨白芍缓急止痛;生白芍收敛肝阴,调肝理脾;煨甘草、生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行气止痛,清热解毒之功。

制法:

延胡索炒,共研细末,开水泡。

用法:

每日适量,每次服1钱。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鼠肾冰麝散

组成:

鼠外肾2枚 冰片2分 麝香1分

功用:

清热泻火,辟秽化浊。

主治:

脐风。

方解:

鼠外肾补中益气;冰片清热止痛,泻火解毒;麝香开窍通闭,辟秽化浊。三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辟秽化浊之功。

制法:

鼠外肾焙干、研细末,麝香另研,各药末和匀,开水调。

用法:

每日1剂,分4次服。

注意事项:

鼠外肾即雄鼠的睾丸。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鹰爪韭根汤

组成:

钩藤2钱 韭菜根2根 紫苏叶木瓜 麦冬各1钱

功用:

平肝息风,行气止痛。

主治:

脐风。

方解:

钩藤息风止痉,清热平肝;韭菜根温中止痛,补肾助阳;紫苏叶行气宽中,消痰利肺;木瓜舒筋活络,祛湿除痹;麦冬滋养胃阴。五药合用,共奏平肝息风,行气止痛之功。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注意事项:

病重多服几剂。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葱白树皮汤

组成:

葱白1个 樟树皮 松树皮 藜头蒿各3片

功用:

祛风散寒,行气止痛。

主治:

脐风。

方解:

葱白解表散寒;樟树皮行气止痛;松树皮收敛生肌;藜头蒿平抑肝火。四药合用,共奏祛风散寒,行气止痛之功。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独蒜豆豉散

组成:

独蒜1只 淡豆豉 僵蚕 甘草 艾叶各1钱 胡椒3粒 乳汁适量

功用:

祛风透邪,散寒止痛。

主治:

脐风。

方解:

独蒜消积解毒;淡豆豉宣散邪热除烦;僵蚕祛风止痛,化痰散结;甘草调和诸药;艾叶逐寒湿,止冷痛;胡椒温中止痛;乳汁补血润燥。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透邪,散寒止痛之功。

制法:

蒜与豆豉捣成泥,余药研细末,乳汁调。

用法:

外敷脐。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谷尾桐油方

组成:

血余炭 谷尾草 桐油各适量

功用:

收敛止血,润燥消瘀。

主治:

脐风。

方解:

血余炭收敛消瘀;谷尾草敛疮润燥。与桐油合用,共奏收敛止血,润燥消瘀之效。

制法:

共烧灰,调桐油,做饼。

用法:

外敷脐上。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生白芍小茴汤

组成:

生白芍1钱半 小茴1钱 广香5分 虫蜕2钱

功用:

行气活血,养血敛阴。

主治:

脐风。

方解:

生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小茴活血利气;广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虫蜕疏风散热,透疹解痉。四药合用,共奏行气活血,养血敛阴之功。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方剂来源:

《浏阳县中医单方汇编》第一辑

方名:枯矾硼砂散

组成:

枯矾 硼砂各2钱半 朱砂2分 冰片 麝香各5厘

功用:

清热解毒,镇惊安神。

主治:

脐风。

方解:

枯矾、硼砂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朱砂清心镇惊,安神解毒;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麝香开窍醒神,活血通经。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镇惊安神之功。

制法:

共为末。

用法:

掺脐上。

方剂来源:

《验方新编》

方名:羌活银花汤

组成:

羌活 天麻 银花 钩藤 枳壳各1钱 甘草4分 薄荷 细辛各3分 僵蚕7个 蝉蜕2个 厚朴8分

功用:

祛风胜湿,清热化痰。

主治:

脐风。

方解:

羌活祛风胜湿止痛;天麻息风止痉;僵蚕、蝉蜕、钩藤息风止痉;厚朴、枳壳下气除满,燥湿化痰;银花、薄荷清热解毒;细辛温阳化饮。甘草与诸药合用,共奏祛风胜湿,清热化痰之功。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注意事项:

本方治疗婴儿初生7日内,不时喷嚏,啼哭不已,吮乳口松,两眼内角有黄色,甚者腹胀脐肿,手足搐搐者。风甚者,天麻为君,加防风1钱;痰甚者,枳朴为君,加浙贝1钱;火甚者,银花为君,加连翘1钱,羌活减半,去细辛不用;胎毒甚者,以银花为君,加土茯苓1钱、连翘1钱,去细辛不用。

方剂来源:

《中医验方秘方·邵阳专区》第一辑

方名:荆芥木香汤

组成:

防风 荆芥 青皮各1钱 生黑丑 炒黑丑各5分 木香 甘草各7分 玄明粉6分

功用:

祛风行气,健脾消积。

主治:

脐风。

方解:

防风、荆芥祛风胜湿,祛风止痉;生、炒黑丑同用,泻下积滞;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积;玄明粉软坚软化泻下;青皮破气消积;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祛风行气,健脾消积之功。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注意事项:

本方治疗婴儿初生7日内,不时喷嚏,啼哭不已,吮乳口松,两眼内角有黄色,甚者腹胀脐肿,手足搐搐,初起便结者。微下为度。

方剂来源:

《中医验方秘方·邵阳专区》第一辑

方名:蜈蚣钩藤散

组成:

赤足蜈蚣半条 钩藤1.5钱 朱砂 僵蚕 连尾全蝎各1钱 麝香1分 竹沥适量

功用:

息风止痉,豁痰开窍。

主治:

脐风。

方解:

蜈蚣、全蝎息风止痉,散结止痛;钩藤、僵蚕息风止痉;麝香化痰醒神开窍;竹沥豁痰定惊;朱砂镇惊安神。诸药合用,共奏息风止痉,豁痰开窍之功。

制法:

朱砂1钱水飞,赤足蜈蚣炙,共研细末,竹沥汤冲。

用法:

每日2次,每服1分服。

注意事项:

本方治疗婴儿初生7日内,不时喷嚏,啼哭不已,吮乳口松,两眼内角有黄色,甚者腹胀脐肿,手足搐搐。撮口,唇青,抽搐时用。

方剂来源:

《中医验方秘方·邵阳专区》第一辑

方名:鸭白汤

组成:

签子草 白花蛇舌草各3钱 鸭跖草6钱

功用:

疏风凉血,清热解毒。

主治:

脐风。

方解:

签子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鸭跖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凉血退热。诸药合用,共奏疏风凉血,清热解毒之功。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方剂来源:

《常用中草药配方》上册

方名:人参漂术汤

组成:

人参 漂白术 炙附片各1钱 天麻 茯苓各2钱 僵蚕7个 木香6分 广皮 干姜各8分

功用:

温中健脾,化湿息风。

主治:

脐风。

方解:

人参大补元气;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附子、干姜温中散寒,健运脾阳;天麻、僵蚕平肝息风;木香行气健脾;广皮健脾燥湿。诸药合用,共奏温中健脾,化湿息风之功。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注意事项:

本方治疗婴儿初生7日内,不时喷嚏,啼哭不已,吮乳口松,两眼内角有黄色,甚者腹胀脐肿,手足搐搐。面白,肢寒,溺清,便泻者用。

方剂来源:

《中医验方秘方·邵阳专区》第一辑

方名:人参厚朴汤

组成:

人参 台乌 独活各1钱 甘草8分 生姜1片 茯苓2钱 厚朴5分

功用:

理气温中,健脾化湿。

主治:

脐风。

方解:

人参补气健脾;茯苓健脾利湿;厚朴行气燥湿;台乌温中养胃;独活胜湿;生姜温中散寒;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共奏理气温中,健脾化湿之功。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注意事项:

本方治疗婴儿初生7日内,不时喷嚏,啼哭不已,吮乳口松,两眼内角有黄色,甚者腹胀脐肿,手足搐搐。面青呕吐腹痛啼哭者用。有脐风可疑时,挤出小儿乳中之白浆,以疏解毒气;儿口中上颚齿龈有白点时,急以银针挑去;用鸡蛋清和灯心擦儿背心及手臂外侧各处,有毛刺手,长分余才止,此法不论初期、中期、危险期均可使用;抽搐时,刺两手大指内侧离指甲韮叶宽许之少商穴出血;夏禹铸脐风灯火十三焦,囟门、眉心、人中、承浆、两手少商、绕脐六焦、脐中共十三焦,此法之止风退黄,真神效无比。

方剂来源:

《中医验方秘方·邵阳专区》第一辑

方名:广香椒萸散

组成:

广木香1克 胡椒 吴茱萸各3粒

功用:

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主治:

脐风痛。

方解:

胡椒温中散寒止痛;广木香行气止痛;吴茱萸温中散寒,行气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之功。

制法:

共研成细末。

用法:

每次用止痛膏1片撒上药粉,贴敷脐处,每3天换药1次。

注意事项:

吴茱萸有小毒,最大剂量用至4.5克。

方剂来源:

《中医经验选编·湘潭地区一九八零年老中医座谈会》

方名:艾条姜薄散

组成:

艾条 姜片 蝉衣各适量

功用:

温中散寒,温经止痛。

主治:

脐风危候。

方解:

艾条温经脉,止冷痛;与姜片、蝉衣合用,共奏温中散寒,温经止痛之功。

制法:

共捣烂,做饼。

用法:

外肚脐。

注意事项:

症见婴儿7天内,肚腹胀硬,脐轮浮肿,舌强唇青,手足微搐,喉痰潮响,攒眉啼叫,不吮乳者。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生地姜葱方

组成:

生地 生姜 葱白 萝卜子 田螺 肉各适量

功用:

解表祛风,清热化痰。

主治:

小儿脐风撮口。

方解:

生地益气生津;生姜温中行气;葱白理气止痛;萝卜子破气散结;田螺肉益气补中。诸药合用,共奏解表祛风,清热化痰之功。

制法:

共捣烂。

用法:

涂脐四周一指厚,用布包住。

注意事项:

泻矢气而愈。

方剂来源:

《中医儿科单方验方选》

方名:竹扫把艾叶方

组成:

竹扫把尖 艾叶尖 地莱子尖 禾草尖各7个 金银花1朵 长灯心3根 荷叶蒂3个 肥皂子1 生姜1片 红枣枚 红糖1匙

功用:

温中补虚,息风定惊。

主治:

预防脐风。

方解:

竹扫把尖、艾叶尖、地莱子尖、禾草尖清热解毒,息风定惊;金银花清热解毒;长灯心、荷叶蒂清热利湿;肥皂子、生姜行气化痰;红枣、红糖温中健脾。诸药合用,共奏温中补虚,息风定惊之功。

制法:

肥皂子煨后去肉,水煎,用红糖1匙冲。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注意事项:

艾叶有小毒。

方剂来源:

《生草药性方谱》

方名:铺地红半边莲膏

组成:

铺地红 华口草 半边莲各5钱 桐油适量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祛风。

主治:

脐带风。

方解:

铺地红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桐油祛风散寒。与华口草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祛风之功。

制法:

捣烂调桐油。

用法:

外敷脐部。

注意事项:

铺地红即地锦草。桐油有毒。

方剂来源:

《中草药单方秘方验方选》

方名:郁金金锭汤

组成:

郁金 紫金锭各2钱 广木香1钱

功用:

解毒消肿,行气止痛。

主治:

脐带风。

方解:

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紫金锭辟瘟解毒,消肿止痛;广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诸药合用,共奏解毒消肿,行气止痛之功。

制法:

煎水。

用法:

每日1剂,分3次服。

注意事项:

紫金锭叫玉枢丹,是由麝香、朱砂、雄黄、千金霜、红毛大戟、五倍子、山慈菇等中药研制而成。配合外洗:双钩藤1两,煎水外洗伤口。报灯火:鼻尖、迎香、腰部兑肚脐处,肩胛冈下窝各报1灸。

方剂来源:

《中草药单方秘方验方选》

方名:凤凰壳熟石膏汤

组成:

凤凰壳 熟石膏 皂角 门斗灰 麻油各适量

功用:

祛风除痰,通窍开闭。

主治:

脐带风。

方解:

凤凰壳收敛制酸;熟石膏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皂角祛顽痰,通窍开闭;麻油消润肠燥。与门斗灰合用,共奏祛风除痰,通窍开闭之功。

制法:

皂角煅灰后,与诸药用锅炒熟,将药用麻油调匀。

用法:

包肚脐外敷。

注意事项:

凤凰壳即鸡蛋壳。

方剂来源:

《中医秘方验方》第二集

脐 痛

方名:鸡蛋艾绒方

组成:

鸡蛋1枚 艾绒适量

功用:

消食化积,行气止痛。

主治:

脐气腹胀,啼哭不宁。

制法:

将鸡蛋煮熟去黄,加艾绒拌匀。

用法:

敷脐上。

方剂来源:

《湖南中医单方验方选》

方名:食盐方

组成:

食盐1大碗

功用:

消食化积,行气止痛。

主治:

小儿胸中饱闷,脐腹疼痛。

制法:

锅内炒极热。

用法:

分成2包,先用1包在小儿胸膛、腹部从上至下熨之,冷则换上另1包,交替使用,痛去乃止。

注意事项:

此方无论男女气痛均可用。

方剂来源:

《中医外治杂志》2008年第3期

方名:鳖肠散

组成:

鳖肠适量

功用:

消食化积,行气止痛。

主治:

婴儿脐气痛,脐突啼哭。

制法:

鳖肠瓦上焙燥,研末,开水泡。

用法:

每日服3次,每次适量。

方剂来源:

《浏阳县中医单方汇编》第一辑

方名:蝉衣散

组成:

蝉衣5个

功用:

消食化积,祛风止痛。

主治:

脐痛,夜啼不止。

制法:

蝉衣去足,洗净为末水调。

用法:

涂乳母乳头上,令小儿吃数次。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全蝎散

组成:

全蝎1只

功用:

消食化积,活血止痛。

主治:

脐痛。

制法:

研末,开水调。

用法:

涂母乳上,令儿吃数次。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乳没芍藤汤

组成:

乳香 没药各1钱 白芍2钱 钩藤1钱5分

功用:

活血化瘀,行气消肿。

主治:

婴儿脐气,痛,好啼。

方解:

乳香、没药活血化瘀,行气消肿;白芍缓中止痛;钩藤息风止痉。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消肿之功。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2次,每次1匙。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二辑

方名:豉椒盐艾方

组成:

豆豉 胡椒 食盐 艾叶 米饭各适量

功用:

温中解毒,散寒止痛。

主治:

婴儿脐气痛,脐突出,好哭。

方解:

豆豉发散风热;胡椒温中解毒;艾叶散寒止痛;食盐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温中解毒,散寒止痛之功。

制法:

共研细末,热饭和成饼。

用法:

敷脐上。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二辑

方名:赤豆白蔹豆豉散

组成:

赤小豆 白蔹 豆豉各3钱

功用:

清热除湿,行气止痛。

主治:

脐气腹胀,啼哭不宁,属湿热内蕴气滞所致之脐气痛者。

方解:

赤小豆利水消肿;豆豉和胃除烦;白蔹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除湿,行气止痛之功。

制法:

共研成细末,用温水调匀。

用法:

敷脐上。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一辑

方名:虫蜕枳壳汤

组成:

虫蜕 枳壳 伏毛 甘草各适量

功用:

理气宽中,缓急止痛。

主治:

脐气痛。

方解:

虫蜕祛风止痛;枳壳行气化积;伏毛健脾消食;甘草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理气宽中,缓急止痛之功。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方剂来源:

《湘乡县中医验方秘方集》第二集

脐 突

方名:枯矾方

组成:

乱发1团 枯矾适量

功用:

平肝息风,燥湿收敛。

主治:

小儿脐突,流黄水。

制法:

乱发焙成炭,研细末。

用法:

放脐上,外以膏药贴之。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鳖鱼筋散

组成:

鲜鳖鱼筋适量

功用:

平肝息风,行气止痛。

主治:

婴儿脐突,腹痛。

制法:

放瓦上焙干研末,开水泡。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草药民间单验方选编》

方名:白胡椒膏

组成:

白胡椒7粒 葱白1握

功用:

平肝息风,行气止痛。

主治:

初生儿啼哭不止,脐突唇白。

制法:

白胡椒研末,葱白捣烂,炒热,做饼。

用法:

敷脐上。

方剂来源:

《湖南中医单方验方选》

方名:油头发散

组成:

油头发 生姜各适量

功用:

平肝息风,行气止痛。

主治:

小儿脐凸出。

制法:

油头发用毡帽均烧灰,以生姜少许捣碎,做饼。

用法:

敷脐上口。

方剂来源:

《湘乡县中医验方秘方集》第二集

方名:土虾蟆方

组成:

土虾蟆1个

功用:

平肝息风,收敛止血。

主治:

小儿脐突,小儿脐孔流血。

制法:

将土虾蟆打死,放瓦上焙干,研成细末。

用法:

敷脐。

方剂来源:

《中医验方秘方》第二辑

方名:艾叶方

组成:

艾叶 热饭各适量

功用:

平肝息风,散寒止痛。

主治:

小儿脐突。

制法:

热饭拌艾叶捣成泥。

用法:

敷脐周围。

注意事项:

连敷3晚。有效。

方剂来源:

《中医验方秘方》第二辑

方名:鸡蛋壳方

组成:

鸡蛋壳1个 艾条适量

功用:

平肝息风,温经止痛。

主治:

小儿脐突。

制法:

蛋壳切开。

用法:

外敷脐部。

注意事项:

蛋壳封盖脐上,蛋壳高矮与脐相等,再用艾火灸蛋壳上,灸至儿觉热痛啼哭为止。

方剂来源:

《中医验方秘方》第二辑

方名:田螺麝香方

组成:

田螺3个 麝香适量

功用:

平肝息风,散寒止痛。

主治:

小儿脐突。

制法:

田螺杵烂,入麝香,稍烘热。

用法:

涂脐上。

注意事项:

肿痛即消。

方剂来源:

《中医验方秘方》第二辑

方名:赤石脂枯矾散

组成:

赤石脂2钱 枯矾3分

功用:

平肝息风,温经止痛。

主治:

小儿脐突。

制法:

研极细末。

用法:

掺患处。

方剂来源:

《中医验方秘方》第二辑

方名:枳壳白芍膏

组成:

枳壳适量 白芍3钱 胡椒7粒

功用:

温脾暖胃,化痰除痞。

主治:

小儿脐突出。

方解:

枳壳破气消积,化痰除痞;白芍养阴柔肝;胡椒温脾暖胃,下气消痰。诸药合用,共奏温脾暖胃,化痰除痞之功。

制法:

将枳壳浸温开水内,3~4小时取出,缩水后,将白芍胡椒研末、填于枳壳内。

用法:

外敷,每2日1次。

注意事项:

外敷脐上,用布系定,两昼夜换1次。3次可愈。

方剂来源:

《中医验方汇编》第三集

方名:枳壳梅片方

组成:

大枳壳1个 梅片5分 麝香1分 药棉花适量

功用:

破气消痞,活血通经。

主治:

小儿脐突。

方解:

大枳壳破气消痞;梅片收敛固涩;麝香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与药棉花合用,共奏破气消痞,活血通经之效。

制法:

以枳壳去穰,纳入梅片、麝香、棉花。

用法:

敷脐。

方剂来源:

《中医验方秘方》第二辑

方名:艾叶胡椒膏

组成:

陈艾叶3克 荷叶蒂1个 老蒲扇柄1段 白胡椒5粒 白米饭适量

功用:

温经散寒,降气和血。

主治:

脐突夜啼,诸药不效。

方解:

陈艾叶温经散寒;荷叶蒂和血脉;老蒲扇柄活血脉;白胡椒温中散寒,降气化痰;白米饭益气健脾补中。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降气和血之效。

制法:

共捣烂成饼。

用法:

贴脐上。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草药民间单验方选编》

方名:川楝乌药汤

组成:

川楝 乌药 陈皮 小茴各1钱 甘草3分 钩藤2钱

功用:

行气止痛,健脾止痉。

主治:

肚脐高突,按之有声,夜多啼哭。

方解:

川楝、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钩藤清热平肝,息风止痉;陈皮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小茴开胃进食,理气散寒;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行气止痛,健脾止痉之功。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牡蛎大黄散

组成:

煅牡蛎 大黄各5钱 朴硝1钱田螺 乌梅各适量

功用:

清热泻火,利水消肿。

主治:

肚脐突出,浮肿放光。

方解:

牡蛎软坚散结,收敛镇痛;大黄清热泻火,凉血祛瘀;朴硝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田螺清热利水;乌梅敛肺生津。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利水消肿之功。

制法:

药研末,用田螺浸水。

用法:

调1~2钱敷脐上用布带系好,一昼夜更换1次。

注意事项:

如啼哭不止,用乌梅煎汤服。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枳壳白芍散

组成:

枳壳1个 白芍2钱 冰片适量

功用:

行气柔肝,缓急止痛。

主治:

肚脐突出,呼叫不安。

方解:

枳壳行气开胸,宽中除胀;白芍收敛肝阴,缓急止痛;冰片清热止痛,泻火解毒。三药合用,共奏行气柔肝,缓急止痛之功。

制法:

枳壳用温开水浸湿,白芍、冰片研末,药末放枳壳内。

用法:

外敷脐上。

注意事项:

布带捆系数日。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姜汁血余散

组成:

血余炭 老毡帽 生姜汁各适量

功用:

收敛止血,化痰消瘀。

主治:

肚脐突起。

方解:

血余炭收敛消瘀;生姜汁温肺止咳,开痰止呕。与老毡帽合用,共奏收敛止血,化痰消瘀之功。

制法:

老毡帽烧灰,共血余炭研细,生姜汁调。

用法:

外敷脐上。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吴萸小茴膏

组成:

吴萸9克 小茴6克 五味子 肉桂各3克 饭适量

功用:

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主治:

脐突,经久不愈。

方解:

吴茱萸温中散寒止痛;肉桂温中散寒止痛;小茴散寒止痛,理气和胃;五味子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与饭合用,共奏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之功。

制法:

共研末,以饭做饼。

用法:

敷脐上,以带束腰,一炷香久。

注意事项:

吴茱萸有小毒,最大剂量用至4.5克。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草药民间单验方选编》

方名:余炭艾叶膏

组成:

艾叶20克 血余炭5克 麻油适量

功用:

温中散寒,解毒排脓。

主治:

脐突,流脓。

方解:

艾叶温中散寒通脉;血余炭活血化瘀止痛;麻油解毒消肿。诸药合用,共奏温中散寒,解毒排脓之功。

制法:

艾叶炒炭,加血余炭拌匀,加麻油调匀。

用法:

敷脐上。

注意事项:

艾叶有小毒。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草药民间单验方选编》

方名:雄黄牡蛎散

组成:

雄黄 牡蛎各1钱 田螺1个 冰片适量

功用:

清热解毒,平肝益阴。

主治:

脐突,脐轮浮肿。

方解:

田螺清热解毒,利水除湿;雄黄攻毒解毒;牡蛎平肝潜阳;冰片清热止痛,泻火解毒。四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平肝益阴之功。

制法:

牡蛎共研末,用冰片少许纳入田螺掩板内,清水即出,用田螺水调。

用法:

外搽患处。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龙骨枯矾散

组成:

龙骨 枯矾 赤石脂各5分 老茶水适量

功用:

温经散寒,燥湿止痒。

主治:

脐突,脐眼流水。

方解:

龙骨收敛固涩;枯矾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赤石脂温经散寒。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燥湿止痒之效。

制法:

共研细末,老茶水调。

用法:

敷脐。

方剂来源:

《中医验方秘方》第二辑

方名:蜂房蝉蜕散

组成:

蜂房2钱 蝉蜕5个 灯心 蜜糖各适量

功用:

祛风止痛,清热止痉。

主治:

脐突,啼哭不止。

方解:

蜂房祛风止痛;蝉蜕散风除热止痉;灯心利水通淋,清心降火。与蜜糖合用,共奏祛风止痛,清热止痉之功。

制法:

蜂房烧炭为末,共为细末,调蜜糖。

用法:

涂脐上。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栀子槟榔汤

组成:

川楝 槟榔各3克 栀子5克

功用:

清热泻火,行气止痛。

主治:

脐突。

方解:

川楝子行气止痛;槟榔行气利水;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行气止痛之功。

制法:

栀子炒用,与余药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注意事项:

川楝有小毒。连服3剂。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草药民间单验方选编》

方名:连翘薄荷汤

组成:

公丁香 木香各1.5克 薄荷 连翘 牛蒡子 蝉蜕 荆芥各3克

功用:

疏风清热,理气消肿。

主治:

脐突。

方解:

公丁香行气温中;薄荷疏风清热,清利头目;连翘疏风清热,清热解毒;牛蒡子疏风清热,解毒消肿;蝉蜕疏风清热,息风止痉;木香行气止痛;荆芥祛风。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清热,理气消肿之功。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注意事项:

连服3~5剂。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草药民间单验方选编》

方名:白芍郁金汤

组成:

白芍2钱 甘草 郁金各5分

功用:

清心开窍,养血柔肝。

主治:

脐突。

方解:

白芍收敛肝阴,调肝理脾;郁金解郁开窍,清心热;甘草调和诸药。三药合用,共奏清心开窍,养血柔肝之功。

制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吴萸艾芍汤

组成:

吴茱萸1钱 艾叶5分 白芍3钱烧酒适量

功用:

温经散寒,缓急止痛。

主治:

脐突。

方解:

吴茱萸散寒止痛;艾叶温经散寒;白芍养血敛阴,缓急止痛;烧酒发散药力。四药合用,有温经散寒,缓急止痛之效。

制法:

研末,烧酒炒,布包。

用法:

不冷不热时敷脐上。

注意事项:

吴茱萸有小毒,艾叶有小毒,外用均适量。

方剂来源:

《中医验方秘方》第二辑

方名:麝轻红粉方

组成:

红粉1分 麝香1厘 轻粉 枯矾 冰片各2分 铅粉1钱 龟板1具 麻油适量

功用:

燥湿攻毒,消肿止痛。

主治:

脐突腐烂,流脓或流黄水。

方解:

麝香消肿止痛,活血通经;轻粉攻毒敛疮;红粉活血止痛;枯矾消痰燥湿;冰片散郁消肿止痛;铅粉解热毒;龟板滋阴潜阳;麻油润燥解毒。诸药合用,共奏燥湿攻毒,消肿止痛之功。

制法:

将龟板焙干和诸药共研细末,麻油或过灯桐油调。

用法:

敷患处,每日多次。

注意事项:

轻粉、铅粉有毒。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丁香吴萸方

组成:

公丁香 吴茱萸 广木香 玄胡各1分 枳壳1个 热饭适量

功用:

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主治:

脐突疼痛,唇白肢冷。

方解:

公丁香温中暖肾;吴茱萸散寒止痛;广木香行气止痛,温中和胃;玄胡活血行气止痛;枳壳破气消积,化痰除痞。与热饭合用,共奏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之功。

制法:

研末,放热饭内捣匀,用枳壳1个,去内物,将药物纳入。

用法:

覆盖脐上,以布扎紧。

注意事项:

吴茱萸有小毒,最大剂量用至4.5克。

方剂来源: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七辑

方名:牡蛎大黄膏

组成:

煅牡蛎 大黄各5钱 朴硝1钱 田螺适量

功用:

清热止痛,消肿软坚。

主治:

小儿肚脐突出、浮肿放光。

方解:

煅牡蛎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大黄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朴硝清热消肿,润燥软坚;田螺清热利湿,消肿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止痛,消肿软坚之功。

制法:

前3味药研末,合田螺浸水,调和。

用法:

外敷脐上,每日1次。

注意事项:

用布带系好,一昼夜更换1次。如啼哭不止,用乌梅煎汤服。

方剂来源:

《中医验方汇编》第三集

脱 脐

方名:血塘泥饼

组成:

血塘泥适量

功用:

清热解毒,润肤止痛。

主治:

小儿初生脐带脱落痛。

制法:

用下地之处血塘泥,撬起来做成饼。

用法:

包小肚。

方剂来源:

《中医秘方验方》第二集

方名:枯矾方

组成:

枯矾 槐花各等量

功用:

清热解毒,润肤止痛。

主治:

脱脐。

制法:

将槐花炒干后同枯矾共研细末,瓶装加盖,高压消毒以15磅保持15分钟,后备用。

用法:

外敷。

注意事项:

对有出血素质产妇之新生儿和脐带太粗者忌用;对高血压产妇之新生儿及新生儿严重窒息者忌用。

方剂来源:

《湖南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第二辑

方名:矮地茶白及散

组成:

矮地茶 白及 枯矾各等量

功用: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主治:

脱脐。

方解:

矮地茶化痰利湿活血;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枯矾收敛止血。诸药合用,共奏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

制法:

研细末,混匀,高压消毒备用。

用法:

婴儿出生6小时后,将脐带平脐轮剪断,敷上药粉。

方剂来源:

《湖南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第二辑

方名:枯矾粉

组成:

枯矾 槐花各100克

功用:

清热凉血,收敛止血。

主治:

新生儿断脐。

制法:

将槐花炒干,与枯矾共研细末,过筛,混匀,分装,每瓶1.5克,加盖后高压消毒,备用。

用法:

外用。

注意事项:

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保存。对有出血素质产妇的新生儿和脐带粗者禁用,对高血压产妇及新生儿严重窒息者慎用。

方剂来源:

《湖南中草药制剂方剂选编》

方名:卷柏地榆散

组成:

卷柏 地榆 枯矾各1两

功用:

清热解毒,收敛止血。

主治:

婴儿断脐。

方解:

卷柏活血通经,凉血止血;地榆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枯矾收敛止血。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

制法:

共研末。

用法:

婴儿出生时用止血钳夹住脐带根,10分钟后断脐,撒布脐带粉,覆盖消毒纱布。

注意事项:

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保存。2天后,断脐部分即完全干燥愈合。

方剂来源:

《湖南中草药制剂方剂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