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动脉疾病与顽固性高血压临床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外周动脉疾病

1 临床常见的外周动脉疾病

广义的外周动脉定义为冠状动脉和颅内动脉以外的动脉,它组成了人体最大的“单器官系统”,狭义的外周动脉病往往指下肢动脉病,患病率为冠心病的四倍以上,但在心血管临床上是不够重视的领域。临床上心脏病患者合并外周血管病很常见,但我国的现实状况是,大多数心内科医师只关注心脏病,不了解、不重视外周血管病。实际上冠脉与非冠脉循环相互依赖,两者同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进程影响,普遍共存并且可相互影响引起致残或致命临床事件,往往需要类似的治疗方法。因此,心血管医师不能只局限关注冠脉,应该认识到心血管健康已不仅仅局限于冠状动脉的再血管化,外周动脉(如颈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四肢动脉)的再血管化有其重要的临床地位,没有通畅的外周动脉,心血管健康是不完美的。

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PAD)多见于老年人,男性更常见。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吸烟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家族史。肥胖和高半胱氨酸也是其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50%~75%的PAD病人也有临床意义的冠状动脉疾病或脑动脉疾病。然而,冠状动脉疾病可能无心绞痛发作,因为严重的PAD限制了病人的活动,使其劳累程度不足以触发心绞痛。PAD很少单独发生,大多数是全身动脉硬化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形式,药物治疗原则和措施基本相同。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出现外周动脉硬化疾病表现的患者,其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同龄无PAD人群的2~4倍。因此,治疗外周动脉硬化疾病的目的除了缓解病变肢体局部的症状和表现外,主要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症的进展以及伴发的严重血管并发症。

PAD的基础治疗措施是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血管重建是缓解外周动脉阻塞症状的有效措施。

(一)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1.戒烟

吸烟是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应严格戒烟。

2.治疗高脂血症

控制高脂血症非常重要。治疗目标是通过饮食控制和调脂治疗使外周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至100mg/dl以下。多个临床随机试验结果表明,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控制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以显著减少心脏病发作和卒中,同时明显减少接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的患者人数,而且这种效果不受治疗开始前年龄、性别、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影响。

3.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可以加速外周动脉硬化疾病的进展,因此,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外周动脉硬化疾病患者应通过饮食和药物治疗途径积极控制血糖。治疗目标是空腹血糖4.4~6.7mmol/L(80~120mg/dl),餐后血糖<10mmol/L(180mg/dl),HbA1c<6.5%。

4.治疗高血压

虽然目前对于积极治疗高血压是否能够延缓动脉硬化性疾病的进展尚没有定论,但是有证据显示,积极控制高血压有利于控制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等严重血管并发症。

5.抗血小板治疗

除非存在禁忌证,所有老年动脉硬化性疾病患者都应接受抗血小板治疗。随机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长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可以使老年动脉硬化性疾病患者的心肌梗死、卒中和血管性死亡事件减少。

(二)外周动脉血运重建缓解阻塞症状

外周动脉血运重建包括经皮腔内治疗及外科手术,是立即缓解阻塞症状的最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