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胎儿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 言

近20年来,由于超声及影像的迅猛发展,使得胎儿医学由过去的产科在经历了围产医学、产前诊断和母胎儿医学之后脱颖而出,胎儿医学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是继胎儿超声和染色体诊断的产前诊断模式的基础上又一新的诊疗模式,是医学领域里的一颗迟发的种子,它将为未来现代医学增加无限的精彩。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的医疗体系中,胎儿曾经是产科的附属,当发现胎儿有问题时,最多的选择是引产。而随着围产医学的介入,越来越多的胎儿到新生儿过程中的问题被得到解决,产前诊断又使我们认识到更多的胎儿遗传学问题可在胎儿早期得到诊断和干预,母胎医学概念的提出又使我们在考虑母亲的同时又兼顾到了胎儿的问题,将胎儿视为生命已经越来越多的为广大社会所接受,而将关注点聚焦在胎儿本身,并为胎儿在宫内和出生以及生后的未来结局等作出分析、判断和治疗,却是医学迫切需要解决和完善的问题,这就是胎儿学的内涵,应用现代的临床思维对胎儿现象乃至疾病进行审视和判断,这就是临床胎儿学。它需要临床多学科的知识和经验,但同时又需要超越某一专科的束缚,它既不是原有的产科,也不是现有的儿科,它是立足于胎儿本身的一门独立医学专科,它需要具有比传统产科、儿科和外科更加先进的理念和技术。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胎儿医学科是在院领导的亲自关怀下,于2013年5月挂牌成立,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以儿科专业牵头的胎儿医学诊疗创新模式,汇集了我院产科、产前诊断、新生儿内外科以及超声影像等精英,组成了胎儿医学专科团队,完成了一个个复杂疑难的胎儿疾病的诊治,并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同时获得了大量的一手临床资料,体现了院领导努力突破传统意识,勇于创新,实现医疗结构的大胆转型的决心和意志。2008年作者曾主编过《胎儿新生儿外科诊断治疗图谱》一书,试图将胎儿医学和新生儿外科相关联,但随着胎儿医学工作的深入,特别是受到由Bianchi等撰写的2010年英文第2版和李笑天、杨慧霞主译的2013年中文版胎儿学的启发,意识到胎儿医学与产科和新生儿科相关的许多内容得到了更新,很多观点和认识都发生了改变,有些过去疾病的观点甚至是错误的,一成不变的“引产”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这也是促成写本书的原因之一;此外,由于当前国内还很少有专门的胎儿医学专科,全国各地大量的病人前来就诊,有诸多的不便,而孕妈妈们的专注和对新生命的祈盼和执着,也促使作者需要尽快让更多的医生掌握胎儿医学知识,提高胎儿医学专业的认识,站在胎儿角度来考虑胎儿的成长和诞生,用一个临床胎儿医生的职业操守为捍卫新生命进行不懈的努力。

《临床胎儿学》的撰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术发展的必然。本书的编辑重点围绕临床胎儿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思维,以解决临床常见的问题作为出发点,本书的写作团队是在小儿外科、产科、新生儿科、心血管专业及神经外科等相关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汇集了大量的临床一手资料和参考了国内外最新有关胎儿医学的新进展,历时2年多才完成。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胎儿医学专科、产科、产前诊断、超声影像、小儿内科和小儿外科等有志关心临床胎儿医学的医生和妇幼保健领域的相关医务人员,可作为上述人员的常用工具书和参考书,也可作为院校胎儿医学的教科书。同时也适合众多的因胎儿患病而急需要找到答案的准父母们。作者努力尝试提供一个专业的但又符合临床实际的胎儿医学诊疗模式和规范,模拟与病人面对面的咨询和思维方式,方便临床医生和发现胎儿异常的准父母咨询,同时确定诊治方案,以及随后的孕期管理和后续治疗等,与当前现有的医学模式有截然不同的区别,弥补了我国当前胎儿医学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因专业所限,本书对某些学科领域的诊治缺乏经验,对胎儿病理生理过程也只是一个初浅的认识,胎儿各系统疾病的书写无法面面俱到,特别是多科知识的综合运用缺乏,部分内容尚无统一的指南和规范,无法做到将所有胎儿问题在胎儿科内全部解决;有些内容可能学术水平一般,还望同行和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本书的顺利出版有赖于专家团队和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和支持,因此本人衷心感谢本书的编辑合作团队,感谢培养和伴我一路成长的老师和同道们,感谢我的小儿外科老师邹大卫教授、徐本源教授、毛文锦教授、叶蓁蓁教授、王练英教授、施诚仁教授、蔡威教授、谢家伦教授、李桂生教授等给我的支持和教诲;感谢围产医学的老师杨慧霞教授、段涛教授、方群教授、刘兴会教授等给我的指引和帮助;感谢田志云教授及她的费城儿童医院胎儿医学中心团队专家的教诲和指导;感谢近年来在我转型从事胎儿医学工作的胎儿医学同行和同伴们的扶持;更要感谢我的家人、同事、朋友和曾经的病人现在的朋友给予我的无私的支持和帮助。

俞 钢

2015年6月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