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移动健康时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疾病模式的转变与移动互联网的相关性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模式也发生着转变,慢性疾病逐渐成为影响群众健康的主要杀手。在中国,9240万成年人有糖尿病(男性5020万,女性4220万),1.482亿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男性7610万,女性7210万)。糖尿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比例也在增加(在年龄为20~39岁、40~59岁和≥60岁的人群中分别为3.2%、11.5%和20.4%)。2012年全国有慢性病患者2.6亿,80%的费用用于慢性病防治,85%的居民因为慢性病死亡。
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常见疾病成为新时期人民健康的主要杀手。每年不断涌现大量新病例,呈年轻化趋势,而且很少能根治。以糖尿病为例,糖尿病患者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负担会带来很大的影响,糖尿病会造成很多病理改变,包括胰岛病变、血管病变、肾脏病变、肝脏病变、心脏病变、神经系统病变等并发症,是人类致残的主要原因。
由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现率较低,一旦发现和确诊,往往错过了最好的疾病转归和控制时机,因此,从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方面考虑,亟需通过多手段、多形式、多方位的信息采集和健康指导服务,提高对慢性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需要借助移动医疗、移动健康的新技术、新模式对现有的疾病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完善。
对慢性病的管理,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坚强的斗争意志、现代医学的治疗和移动互联网的管理”。为什么说移动互联网能够管理慢性病?这要从慢性病的特点讲起,有很多适合移动互联网管理的地方。首先,慢性病,他不是急性病,不像急性囊尾炎那样对治疗时间要求高,慢性病的治疗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次,慢性病患病率高,知晓率、治疗率低,患者中有很多移动互联网用户,便于发挥移动互联网传播的特性;第三,慢性病并发症发病率高,对多个疾病共同管理和个体化管理,便于发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的优势;第四,慢性病是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随着监控指标逐渐增多以及长期监控的需要,能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便携、易存储的优势。
以糖尿病为例,糖尿病管理中的诸多关键指标,例如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都是能够量化分析的数据,对于物理检查依赖较小。移动互联网结合了通信和互联网的优势,便携性好,使用方便,能够随时随地采集数据,反馈数据处理信息,适于进行糖尿病管理。
移动互联网一般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对慢性病的管理:
1.对慢性病知识库的运用
基于专家的知识库云平台,知识库具有普遍性、基础性、准确性与科学性,突出个性化特色;全方位搜索引擎,提供及时、高效、便捷、个性化的指导和咨询服务。
2.基于即时消息和SNS的同伴教育
充分利用现有的社区网络,体现基于医生干预下的同伴教育。
3.基于健康管家,风险评估的患者自我管理
建立移动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整合下的慢性病管理新模式。
4.实现信息共享,以加深用户良好体验为主
联动医院内部信息系统,实现患者信息在线共享和查询,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就医绿色通道,解决预约挂号以及与专家专科对接等问题。
移动互联网对慢性病的管理,对提高疗效、加强预防和教育、成本控制、增进医患互动、提高患者自主性、增强医疗可及性(偏远地区患者)等能带来显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