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的基础与临床:案例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人格发展的年龄特征

人格发展是指人格在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下,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善到完善的一个发展、变化过程。一般意义上,发展是生长、前进的,而变化则是双向的,既可能是生长,也可能是衰退的。人格是遗传和环境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人格发展最重要、最根本的规律。传统心理学观点认为,除先天遗传因素在人格发展方向中起决定作用外,人格还与成年期之前的生命历程,尤其是幼年、童年与少年时期的家庭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个体一旦成年,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塑性很小。但最新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提出新的见解,认为幼年、童年与少年时代人格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个体一生中,其人格还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一、婴儿期
婴儿期(0~1岁)相当于精神分析学家Freud所定位的口唇期。这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因为这个阶段的婴儿最为脆弱,完全依赖于外界环境,非常需要成人的照顾,对成人依赖最大。如果养育者(尤其是母亲)能够爱抚婴儿,并且有规律地照料婴儿,满足他们的基本生理需要,就能使婴儿对周围的人产生一种基本信任感,感到周围世界和人都是可靠的,婴儿从生理需要的满足中体验到舒适、愉快、安全感。相反,如果婴儿的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则可能留下许多后遗症,例如酗酒、吸烟、咬指甲、暴食等。
二、幼儿期
幼儿期(1~3岁)相当于Freud所定位的肛门期。这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意识和自我控制意识,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以及克服羞怯感与自我疑虑。因为这个阶段的儿童学会了走动、推拉、说话,也学会了把握和放开,尤其是控制自身身体和控制大小便排泄的能力,因而这一时期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出现第一个反抗期。如果养育者对儿童的行为进行适当限制,同时给予儿童一定自由,儿童就会建立起自主性与自我控制的意识。相反,如果养育者对儿童限制、批评甚至惩罚过多,就会使儿童感到羞怯,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儿童的这种自主性和自控性的形成,为个体日后的社会化及适应未来的秩序和法制生活做好了准备。
三、儿童期
这个时期分为学前期(4~6岁)和学龄期(7~12岁)。学前期相当于Freud定位的性欲期。这个阶段的儿童善于幻想,喜欢童话故事、拟人化的游戏,并倾向于通过自己的想象去解释周围的世界。如果父母肯定和鼓励儿童的主动行为与想象力,儿童就会获得积极的自主性,使其想象力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而如果父母经常限制儿童的主动行为,讥笑儿童不切实际的幻想,儿童就会丧失主动性,变得无所适从,并且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同时这也是Freud认为产生Oedipus情结(恋母/恋父情结)的特殊时期,男性会在此时期经历恋母、仇父,克服“阉割情节”;女性在此时期则经历恋父、仇母,产生“阳具钦羡”。相比而言,Erikson的理论更具积极的意义,他认为这是儿童认同性别角色、与异性交往的萌芽时期。
学龄期相当于Freud定位的潜伏期。这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这一阶段儿童的主要社会生活环境由家庭转移到学校,活动范围扩大了许多,学习成为儿童的主要活动,如果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习目标,就会获得勤奋感,反之则会产生自卑感。儿童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体验从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中获得完成工作的快乐”,并从中获得满足感。儿童上学后,在系统学习和集体活动中,人格进一步发展起来。但总体而言,此阶段人格尚未定型,情感不断丰富、深刻,道德感与理智感开始形成并发展,自我意识逐渐复杂。
四、少年期
从12~15周岁是少年期。少年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迅速发展,并开始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注意到自己的人格心理品质,但这种认识水平还不高,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不如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清晰。情绪活动具有兴奋性、紧张性、冲动性的特点。进入了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趋向成熟的阶段,生理成熟带来的性能量的累积,特别容易引起他们的焦虑,造成性生理成熟与性心理的冲突。这主要表现为产生羞涩感、害怕与异性接触以及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和手段来了解异性,譬如窥阴、看黄色书刊、偷窃异性用品、手淫等适应不良行为,少女则常出现任性、爱哭泣、情绪不稳定、注意力集中困难等经前紧张综合征。
这一时期,少年少女的自尊心增强,“成人感”产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下,他们逐渐形成对自己、对集体、对劳动、对社会、对工作的态度,这些态度特征在整个初中阶段不断发展,并在高中阶段逐渐定型。
五、青年期
青年期(16~30岁)阶段青年人开始强烈地关心自己人格品质的发展,情感趋向稳定,道德感与理智感增强。自我意识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格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包括精力过盛与无精打采、快乐和痛苦、自尊和自卑、封闭性与开放性并存,好行为和坏行为交错,在知与行之间摆动,在保守与激进之间穿梭。他们会思考已掌握的关于自己和社会的信息,为自己确定生活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获得了自我同一性(心理社会同一感),否则就会产生角色混乱,即不能正确地选择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角色,产生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消极同一性。这一阶段个体受生理发展的影响,开始和异性发生恋情,而个体只有在自我同一性巩固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共享的同一性,才能获得美满的婚姻和亲密感,如果没有建立自我同一性,则会担心因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而失去自我,从而产生孤独感。
六、中年期
中年期时间跨度较大,30~45岁为中年前期,45~60岁为中年后期。前期处于生命的全盛期,世界观比较稳定,人格发展趋于成熟,体力好,精力充沛,智力水平和思维能力都处于高峰期。后期体力和精力有所下降,但下降非常缓慢。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更加丰富,知识面更加宽广深厚,人格的发展一般都趋于成熟、完整、和谐的态势。但此时人生进入了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健康退化、子女离家、事业发展缓慢、婚姻危机、下岗失业和经济危机等。这些因素极大地加重了中年人的失落感与挫败感,较易产生心理危机。
七、老年期
从生理上讲,老年人已进入衰退期,身体健康每况愈下,而“求生是人类的本能”,衰老、病痛的增加使很多老年人变得忧心忡忡。他们渴求快乐和健康,希望得到子女的孝顺和社会的关爱。离退休之后,就会失去原来的权力、地位甚至荣誉。过去的一切已是“大江东去”、“雄风不再”,很自然地就会产生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失落感和自卑感,而渴望得到人们尊重的心理也就更为强烈,因此易产生心理障碍。老年人躯体各方面的功能逐渐退化,新陈代谢减慢,器官老化,功能下降,其中以脑组织的衰老影响最大。由于脑动脉逐渐硬化和脑神经细胞老化,老年人调节功能减退,因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减退。同时老年人的劳动能力明显下降,经济收入、社交活动、家庭关系、社会地位等也随之发生变化。人生暮年急剧出现的变化易使老年人出现心理、行为障碍。
本章案例中的陈某在儿童期及青少年时期,当需要被鼓励并培养起自主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或者与朋友的冲突问题时,虽然有父母给予安慰,但是并没有被鼓励去自己解决与伙伴的冲突问题,很少体验到从自己的努力中获得满足和成就感,以至于他长大后,遇到失败时容易从身边的人身上找原因,而自己很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