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心律失常
(一)疾病概述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激动的起源、频率、节律、传导速度和传导顺序等异常。在多数情况下,心律失常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众多心内科疾病或生理状态下引起的心肌细胞电生理异常,在少数情况下,心律失常以综合征的形式出现,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因】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各种全身感染、中毒、缺血、缺氧、药物作用及精神紧张、吸烟、饮酒、浓茶、咖啡、过劳和部分正常人。
【临床表现】
1.室性前收缩
也称室性早搏,可见于正常人和心脏病患者、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等,表现为心悸。心电图特点: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宽大畸形,QRS时间>0.12秒,T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有完全代偿间歇。早搏的QRS波之前无P波,窦性P波可在QRS波的任何位置上。二联律是指每个窦性搏动后跟随一个室性期前收缩;三联律是指每两个正常搏动之后出现一个室性期前收缩。
2.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可分为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症状的轻重受心室率快慢的影响,心室率超过150次/分,患者可发生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室率不快时,患者可无症状。心电图特点是P波消失,代之以出现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纤细的f波,f波频率为350~ 600次/分;心室率绝对不规则,未用药物控制情况下心室率快者居多;QRS波通常形态正常。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发作突然起始与终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症状包括心悸、胸闷、焦虑不安、头晕,少见晕厥,症状轻重取决于发作时心室率快慢与持续时间。频率范围在150~250次/分,节律绝对匀齐。QRS波群形态与时限均正常,但有传导阻滞时,QRS波群形态异常。起始突然,通常由一个房性期前收缩触发。
4.室性心动过速
连续3个或以上室性期前收缩称室性心动过速。QRS波群呈室性波形,其时间>0.12秒,并有继发性ST-T改变,心室律基本整齐,可略有不匀,频率为100~250次/分,称为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常伴明显的血流动力学障碍与心肌缺血,低血压、黑蒙、抽搐、晕厥、心绞痛。
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指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和功能减退,而引起一系列心律失常的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患者的表现多与心动过缓有关,常出现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表现,如黑蒙、晕厥、乏力,甚至出现阿-斯综合征等。病窦综合征心电图表现为持续而显著的心动过缓(50次/分以下),且并非药物引起。
6.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心房冲动传导延迟或不能传导至心室。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通常无症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引起心搏脱漏,可有心悸症状,也可无症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症状包括疲倦、乏力、头晕、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当一、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突然进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会因心室率过慢导致脑缺血,患者可出现暂时性意识丧失,甚至抽搐,称为阿-斯综合征发作,严重者可致猝死。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时间延长,但每个来自心房的激动均可下传至心室,P-R间期≥0.21秒,每个P波之后有QRS波群。
(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文氏现象)又称莫氏Ⅰ型。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QRS脱落,脱落后的P-R间期缩短,以后又依次逐渐延长,周而复始出现上述现象。
(3)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又称莫氏Ⅱ型。P波规则地出现、P-R间期固定不变、突然出现的P波后QRS波群脱漏,房室传导比例可为2∶1、3∶2、4∶3、5∶4。
(4)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P波、QRS波规律出现,但两者之间无固定关系,心房率大于心室率。
7.心室扑动与颤动
心室扑动时:QRS波群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间距较一致的大扑动波,频率为200~250次/分;心室颤动时QRS波群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间距不等的颤动波,频率为200~500次/分。室扑、室颤是极严重的心律失常,常为临终前表现。
【治疗原则】
1.室性早搏
治疗应首先了解早搏的类型、症状及原有心脏病变,然后根据情况予以治疗,常用的药物有β受体阻滞药、美西律、普罗帕酮等。
2.心房颤动
最初治疗的目标是减慢心室率,可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药或钙通道阻滞药;若未能恢复窦性心律者,可应用电复律或普罗帕酮、胺碘酮等药物。若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血压下降或心功能恶化,宜紧急实施电复律。阵发性房颤患者在发作间歇期口服胺碘酮,可预防复发和减少发作。永久性房颤复律无效,治疗只能为减慢心室率。房颤者应长期抗凝治疗以预防栓塞发生,口服华法林,使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3.0。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如果心功能与血压正常,可先尝试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颈动脉窦按摩(患者取仰卧位,先行右侧,每次5~10秒,切莫双侧同时按摩)、Valsalva动作(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做呼气动作)、诱发恶心、将面部浸没于冰水内等方法可使心动过速终止,但停止刺激后,有时又恢复原来心律;药物可选用钙通道阻滞药、洋地黄与β受体阻滞药、普罗帕酮等,可通过射频消融术根治。
4.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患者如无血流动力学障碍,首先给予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胺静脉注射,同时静脉滴注。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十分有效,但不宜用于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的患者,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选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或同步直流电复律。
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无症状者,不必治疗,仅定期随访观察即可,有症状者应接受起搏器治疗,还应根据病情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6.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与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不太慢者,无须特殊治疗。二度Ⅱ型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如心室率显著缓慢,应给予起搏治疗。
7.心室扑动与颤动
紧急处理为立即行体外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同时做好心肺复苏的准备。
(二)健康教育
1.休息与活动指导
保持良好的心情,改善生活方式,注意生活细节,促进身心健康。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调整自主神经功能;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可根据心功能情况适当活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情绪激动。活动一般以太极拳、慢跑、步行等为主,每周3~4次,每次30分钟。
2.饮食指导
(1)对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的患者,饮食无特殊要求,但应禁烟限酒。
(2)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应给予低盐低脂饮食,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油、蛋黄、螃蟹、鱼子等,避免饱餐,可少量多餐。
(3)由于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心律失常,应针对其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饮食。低血钾时,给予含钾高的食物(如柑橘类、香蕉等);高血钾时,应限制含钾的食物。
(4)禁用刺激心脏及血管的物质,如烟酒、浓茶、咖啡及辛辣调味品。慎食易致胀气的食物,如生萝卜、生黄瓜、圆白菜、韭菜、洋葱等食物,以免胃肠胀气,影响心脏活动。应供给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及钙、磷的食物,以维持心肌的营养和脂类代谢。应多食用新鲜蔬菜及水果,以供给维生素及无机盐,同时还可防止大便干燥,避免因便秘引发心血管事件。
3.用药指导
抗心律失常药是把双刃剑,合理服药可以治疗心律失常,应遵从医嘱用药,不可以随意停减,同时注意定期复查,调整用药方法、剂量,否则也可引发严重心律失常。常用药物有4类:
(1)钠通道阻滞药:
常用的有普鲁卡因胺、普罗帕酮等。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视觉、听觉障碍,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等。宜饭后服用,患者应学会自测脉搏,服药期间勿驾驶、高空操作,避免靠近火源等。
(2)β受体阻滞药:
常用的有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此类药物可减慢心率,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乏力、胃肠不适等,注意不要突然停药。
(3)钾通道阻滞药:
常用的有胺碘酮等。此类药可延长复极过程,不良反应有转氨酶增高,角膜色素沉着,心动过缓;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肺纤维化,患者表现为咳嗽、气短、肺间质纤维浸润,肺弥散功能降低,停药后多数可逆;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甲状腺毒性,多见于长期用药者,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比甲亢多2~4倍,一般停药2~3个月可恢复,患者应定期复查肝功能及甲状腺功能,按医嘱服药,逐渐减量。
(4)钙通道阻滞药:
常用的有维拉帕米、地尔硫 等。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低血压、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服用该类药物时,体位改变时应缓慢,如睡醒后躺会,然后再慢慢坐起;定期复查心电图。
4.康复指导
积极防治原发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发热、疼痛、饮食不当、睡眠不足、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等。应用某些药物(抗心律失常药、排钾利尿药等)后发生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就医。
5.起搏器注意事项
学会自测脉搏,如果发现脉搏频率低于起搏频率,应前往医院检查,随身携带起搏器识别卡,远离高电压和高磁场环境。看电视距离1m以上,手机应在健侧使用,并使手机和起搏器距离在15cm以上。
6.复诊指导
口服华法林者出院1周后复查凝血酶原时间,安装起搏器者出院后1、3、6个月各随访一次,情况稳定后每半年随访一次。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冯培青 杨慧英 吴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