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十三节 肝癖
【概念】
肝癖,又名肝痞,是以胁肋部或胀或痛,或右胁下肿块为主症的病证。本病主要对应于西医学中的脂肪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疾病引起的胁肋部胀痛或肿块不属本病讨论范围。
【源流】
中医古代医籍中并未有明确的“肝癖”病名,根据本病的症状特点和病因病机特点,多把本病归到“胁痛”、“胀满”、“积聚”、“癥瘕”、“肝痞”、“痰浊”、“肥气”、“臌胀”、“黄疸”、“肝满”、“肝胀”、“酒癖”、“酒疸”等范畴。
《黄帝内经》对饮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作了详细描述。如《素问·经脉别论》指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说明人体各种营养物质均由水谷精气所化生,通过脏腑的气化活动而生成。《灵枢·五癃津液别》亦有“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的论述,指出了人身之膏脂与饮食的关系。稍后的《难经·五十六难》则提出了“肝之积,名曰肥气”的说法,认为本病病位在肝,病机与邪气积聚有关。
隋唐时期,对于本病的认识更加深入。如《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谓:“黄疸之病,此由酒食过度,腑脏不和,水谷相并,积于脾胃,复为风湿所搏,瘀结不散,热气郁蒸”;“凡诸胆病,皆由饮食过度,醉酒劳伤,脾胃有瘀热所致,其病身面皆发黄,但立名不同耳”。指出本病可表现为黄疸,其发病与酒食过度有关,病变脏腑涉及脾、胃、胆。且《诸病源候论·癖病诸候》中提到:“夫酒癖者,因大饮酒后,渴而引饮无度,酒与饮俱不散,停滞在于胁肋下,结聚成癖,时时而痛,因即呼为酒癖,其状胁下气急而痛。”详细记载了“酒癖”的命名、成因及症状等内容。
宋元时期,对于本病的认识多从“痰饮”、“积聚”入手。《圣济总录·痰饮统论》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始终也。三焦调适,气脉平匀,则能宣通水液,行入于经,化而为血,灌溉周身。若三焦气塞,脉道壅闭,则水积为饮,不得宣行,聚成痰饮。”《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认为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饮食伤脾,诸病由生,故尤为重视补脾。而《丹溪心法·积聚痞块》认为“凡积病不可用下药,徒损真气,病亦不去,当用消积药使之融化,则根除矣”,治疗多采用攻积消导之法,提出“凡木香、槟榔,去气积;神曲、麦芽,去酒积;虻虫、水蛭去血积;礞石、巴豆,去食积;牵牛、甘遂,去水积;雄黄、腻粉,去涎积;硵砂、水银去肉积”,并且把三棱、莪术作为治疗积聚的重要药物,进一步丰富了本病的治疗思想和方法。《卫生宝鉴·养正积自除》中则强调治疗积证“令其真气实、胃气强,积自消矣”,用药遣方多以补虚药为主。
明清时期则进一步完善了本病的理法方药,对本病的认识更加成熟。《景岳全书》云:“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所化……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营卫充……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因酒后伤湿而得者曰酒疸”;“少年饮酒无节,多成水臌。盖酒为水谷之液,血亦水谷之液,酒入中焦,必求同类,故直走血分”。对本病的成因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并且提出“凡积痞势缓,而攻补俱有未便者,当专以调理脾胃为主”。《本草纲目·痰饮》中用“栝楼:消肺中火热,涤痰散结”治疗“饮酒内酿湿热形成的痰癖,出现胁胀、呕吐、腹鸣,同神曲研末服”。《读医随笔》认为:“凡病之气结、血凝、痰饮、跗肿、臌胀、痉厥、癫狂、积聚、痞满、眩晕、呕吐、哕呃、咳嗽、哮喘、血痹、虚损,皆肝气之不能舒畅所致也。”认为肝气不舒是导致本病的一个主要病机。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九针十二原》曰:“中焦之气,蒸津液,化其精微,发泄于腠理……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内则膏肓丰满。”与现代认识更为接近。《傅宗翰医术集锦》谓:“叶天士常谓:肝和脾升,胆和胃降。盖胆为中精之府,能净脂化浊;肝乃藏血之脏,职司疏泄。”这与现代医学关于人体内脂质代谢主要在肝脏完成的理论相吻合。《医林改错》用“膈下逐瘀汤”治疗腹内瘀血积块,颇有效验,为后世所习用。
湖南中医药大学朱文锋教授依据《诸病源候论·癖病诸候》“癖者,谓僻侧在于两胁之间,有时而痛是也”的认识以及《太平圣惠方》“癖气”的称谓,将本病命名为“肝癖”。1997年,中国中医药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主编的《中医诊断学杂志》中开始将本病命名为“肝癖(痞);同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正式将本病命名为“肝癖”;1999年由朱文峰主编的《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又对本病的诊疗内容进行了扩充;200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肝病工作组脂肪肝分组亦将脂肪肝称为“肝癖”。
近现代对于“肝癖”多从“痰”、“瘀”论治,并结合现代医学对于脂肪肝的认识,临证常选用有化脂降浊作用的山楂、决明子、虎杖、丹参、三七、赤芍、姜黄等中药,重视肝、脾、肾、胆、胃等脏腑在防治“肝癖”中的重要作用,并强调饮食、起居的调摄。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肝癖的发病率也迅速升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该病的防治进行专项研究,制订了相应的诊疗规范,并且加大了宣传和防治力度,目前已经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病因病机】
肝癖多因饮食不节、劳逸失度、情志失调、久病体虚、禀赋不足等因素导致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肾失气化,痰浊、瘀血内生,日久互结于胁下。
(一)病因
1.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厚腻,脾胃运化不及,久则成痰浊膏脂,蕴结于肝而发为本病。《医林纂要探源》谓:“谷以养人,而过食成积。”另外,食积化热,痰湿蕴结日久亦可化热,湿热内壅,阻碍气机,熏蒸肝胆。肝失疏泄,血运不畅,瘀血内生,终致痰湿热瘀蕴结不散而成肝癖。长期大量饮酒,久必致湿热蕴结,热毒内攻,终成“酒积”、“酒癖”诸病。正如《万氏家传·养生四要》所说:“酒客病酒,酒停不散,清则为饮,浊则为痰……入于肝则为胁痛积聚。”
2.劳逸失度
过度安逸则气血运行缓慢,日久引起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津停痰聚,壅滞气血,阻于肝脉则肝气不舒、肝血瘀滞。《温热经纬》云:“过逸则脾滞,脾气因滞而少健运,则饮停聚湿也。”或者因生活工作节奏过快、劳神过度,使人体脏腑功能受损,久则及肾,耗损肾中精气,气化失司,津液停留,且肾虚及脾,运化失司,终成痰浊瘀血内积。
3.情志失调
七情过极,尤其是郁怒伤肝,思虑气结伤脾。肝失疏泄,气机逆乱,血行不畅,瘀血内阻;肝气横逆,乘脾碍胃,运化不健,痰湿内生,滞留不去;或肝郁化火,灼津为痰,湿热痰浊留着肝胆而成。
4.久病体虚
久病失治,或阴伤气弱,或湿热留恋不去,湿痰凝滞,或久病入络,瘀血内阻,均可致痰瘀积聚于肝而发本病。中老年体质下降,脾肾之气日虚,痰浊瘀积渐成而难化,亦可引起肝癖。
5.禀赋不足
素体肥胖者多形盛而气虚,易生痰湿。《石室秘录》概言之“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能运化,故痰生之”。肥胖者气虚痰盛,更易形成痰浊瘀滞,脾虚肝郁而为病。如《万氏妇人科》所言:“惟彼肥硕者,膏脂充满,脂痰凝塞。”素体痰湿偏盛者,多脾虚湿盛,痰湿壅阻,日久可形成肝癖。
(二)病机
1.病机关键在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痰浊瘀血蕴结于肝
饮食不节,劳逸失度,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或情志失调,肝气郁结,肝气乘脾,脾失健运,或久病体虚,脾胃虚弱,脾失健运,导致湿浊内停;湿邪日久,郁而化热,而出现湿热内蕴;禀赋不足或久病及肾,肾精亏损,气化失司,痰浊不化,蕴结于内,阻滞气机,气滞血瘀,瘀血内停,阻滞脉络,最终导致痰瘀互结。
2.病位在肝,涉及脾、肾、胆、胃等脏腑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津液敷布。若失其疏泄,则气机不畅,水道不利,气津不化,气血津液输布代谢障碍,水停饮聚,凝而成痰成脂,阻于经络,聚于脏腑。同时,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正常升降的重要条件,肝主疏泄,脾主运化,两者关系密切,相互协调。正所谓“肝木疏土,脾土荣木,土得木而达之,木赖土以培之”。若肝之疏泄功能失常,直接影响脾的运化升清功能。表现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精微不布,聚湿生痰,壅于肝脏,日久渐积,终致肝癖。
此外,肝之疏泄功能还体现在胆汁的分泌与排泄方面。而胆汁正常分泌和排泄,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功能,若肝失疏泄,胆不能正常泌输胆汁,净浊化脂,则浊脂内聚于肝,也可形成肝癖。
饮食入胃,其消化吸收过程虽然在胃和小肠内进行,但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再经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把水谷精微“灌溉四旁”,布散周身。脾的运化功能健旺,津液上升,糟粕下降,就能防止气血津液发生不正常的停滞,阻止痰湿浊瘀等病理产物的生成;反之,则导致气血津液停滞,痰湿膏脂内蕴。
肾主体内五液,有维持体内水液平衡的功能。肾中阳气亏虚,气化失司,不能温煦脾阳,则津液内停,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从浊化,津液内停化为痰浊。若肾阳不足,气化功能减弱,不能蒸化津液,液聚脂凝而成肝癖。若房室不节,暗耗肾精,或久病伤阴途穷归肾,或热入下焦,劫耗肾精,皆可致肾阴亏虚。肝肾同源,肾阴受伐,水不涵木,肝之阴血愈亏,阴虚火旺灼津成痰成瘀,或阴损及阳,气化失司,津液内停,或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浊瘀停聚于肝而成肝癖。
3.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痰浊血瘀为标
盖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肾司气化,人之一身气血津液有赖于肝、脾、肾等脏腑的功能协调有节,否则,必然会引起气血津液的代谢失常,滋生本病;故其虚为本,其实为标,“本虚标实”是本病的重要特征。就邪实而言,主要是痰湿热瘀阻于经络,结于胁下而成。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若流注经络,则脉络阻滞;结于局部,则成痰核积聚。痰来自津,瘀本乎血。痰浊停滞,脉道不利,瘀血滋生,可致痰瘀互结。肝癖病人每有痰湿阻滞,气机不利,血行不畅,则瘀血阻络蕴而不散,津液涩渗,蓄而不去,积于胁下则伤肝。痰浊瘀血蕴结,日久化热;或肝炎后治疗不彻底,湿热未清,加以肥甘油腻、酒食过多皆能助湿生热,最终导致痰湿热瘀蕴结肝胆,形成肝癖。
4.病程有早、中、晚之分,在气在血之别
肝癖早、中期,以痰湿偏盛为主,痰湿可以热化;随着病情进展,血瘀之征渐露;晚期以血瘀居多,痰湿少见;早期肝气不疏为主,肝郁可以化火,也可以出现肝胆湿热;继之为气滞血瘀,日久则可出现肾气亏虚;郁热、湿热及痰热又可耗伤阴血。对于脏腑虚实的转化,早期多见脾气虚、肝气郁结,继之肝郁气滞、脾虚益甚,日久肝脾肾俱虚,既有肝脾气血亏虚,又伴肾精耗损。
5.病延日久,变证丛生
肝癖迁延日久,久病入络,可致痰瘀阻络,气、血、津液运行障碍,水湿停蓄体内,而生鼓胀、水肿等变证。或瘀血阻络,血不循经,而出现呕血、便血等血证之表现。或气滞血瘀痰凝日久,内结于腹中,而成积聚之证。
【诊断与病证鉴别】
(一)诊断依据
1.肝区疼痛或胀闷,或仅有右侧胁肋部轻微不适感。
2.常伴疲乏,腹胀不适,纳呆,口黏口苦,恶心,嗳气,泛酸等消化系统症状,形体多肥胖。
3.起病多缓慢,多有过食肥甘厚腻,长期饮酒,体力劳动及体育锻炼较少等不良生活习惯。
4.右肋下可触及稍肿大之肝脏,表面光滑,触痛不明显。
5.实验室检查可有血脂增高及肝功能异常,肝脏B超及CT提示脂肪肝,肝活检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学诊断标准。
(二)辅助检查
肝组织学检查(简称肝活检)是目前本病诊断及分类鉴别最可靠手段,可准确判断肝组织脂肪贮积、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而影像学检查是目前诊断本病常用的检查方法,其中B超已作为拟诊脂肪肝的首选方法,B超检查可大致判断肝内脂肪浸润的有无及其在肝内的分布类型,但B超检查对肝内脂肪浸润程度的判断仍不够精确,并且对肝内炎症和纤维化的识别能力极差。而CT腹部平扫对脂肪肝的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局灶性脂肪肝有其特征性CT表现,可用于评估药物防治脂肪肝的效果。目前尚无一种定性或定量诊断脂肪性肝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但血液实验室检查对于判断脂肪肝的病因、可能的病理阶段及其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包括肝功能、血脂、血糖、血清纤维化指标等检查。此外,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体重指数(BMI)(BMI=体重/身高)、腰臀比(WHR)(WHR=腰围/臀围)也与本病发病密切相关。
(三)病证鉴别
1.肝癖与胁痛
肝癖与胁痛均可出现胁肋部疼痛不适症状,但胁痛多不伴胁下积块,起病可急可缓,发作时多伴有情志不舒,胁痛病因除饮食、情志、劳欲等内因外,尚有外感湿热、跌仆损伤等外因,多对应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肝炎,胆系疾病,肋间神经痛及胁肋部外伤等;而肝癖可出现胁下痞块,起病缓慢,除肥胖外早期可无明显临床症状,病因多为内伤所致,对应于西医学的脂肪肝。
2.肝癖与肝著
又名肝胀。肝著病名出自《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肝著是因肝热病、肝瘟等之后,肝脏气血郁滞,著而不行,以右胁痛,右胁下肿块,用手按捺捶击稍舒,肝功能异常等为主要表现疾病。本病主要指西医学所说的慢性肝炎,包括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以胸胁部痞闷不舒,甚或胀痛,用手按捺捶击稍舒,并喜热饮,一般有急性发病史,体型多不胖,肝功能异常,血清病毒学及B超等检查可资鉴别。
3.肝癖与肝积
肝积是以右胁痛,或胁下肿块,腹胀纳少及肝瘀证候为主要表现的积聚类疾病。《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曰:“诊得肝积,脉弦而细,两胁下痛……身无膏泽……爪甲枯黑。”肝积多由肝著发展而来,而且可进展为鼓胀、肝癌。对应于西医学的肝硬化,相应的血液及影像学检查可确诊。肝癖虽同样有胁痛,胁下肿块及消化道症状,但一般无明显消瘦及淤血、出血征象,血脂升高及影像学检查发现脂肪肝有助于鉴别。
4.肝癖与肝痨
肝痨是因痨虫侵及肝脏,阻碍疏泄,耗吸营养,蚀耗肝阴。以右胁痛,右胁下肿块,潮热,盗汗,消瘦等为主要表现的痨病类疾病,对应于西医学的肝结核。既往结核病史或肝外结核发现对诊断有提示作用,相应结核相关检查和对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有助于确诊。肝癖多形体肥胖,无结核病史,不会出现结核中毒症状。
5.肝癖与肝瘤、肝癌
肝瘤、肝癌B超及CT等检查可见局限性占位性病变,而非弥漫性肝大。
【辨证论治】
(一)辨证思路
1.辨虚实
本病病性属本虚标实,临床表现为虚实夹杂之证,故首先应辨别本虚与标实之轻重,以标实为主者,体质多较壮实,胁肋部胀满疼痛较明显,苔多浊腻,脉多弦而有力;而以正虚为主者,病程较长,多见羸弱、神疲乏力、纳呆腹胀、腰膝酸软、胁肋部隐痛不适等症,舌质黯,脉多细弱无力。
2.辨气血
本病初期多以气滞为主,多见胁肋部胀满疼痛,情志不舒,遇忧思恼怒加重,喜叹息,得嗳气、矢气稍舒,舌淡红,脉弦;日久可见气滞血瘀或痰瘀阻络,症见胁肋部隐痛,痛势绵绵或为刺痛,痛处固定,胁下痞块,伴面色晦暗,舌黯,脉弦涩等。
3.辨邪气
本病以气滞、血瘀、痰湿、郁热为标,临床尚须仔细辨别邪气的种类。以气滞为主要表现者,多见胁肋部胀痛,胸闷,喜叹息,烦躁易怒,脉弦等。以血瘀为主要表现者,多见胁下痞块,刺痛或钝痛,面色晦暗,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涩等。以痰湿为主者,多见形体肥胖,胁肋部胀闷不适,胸闷腹胀,纳呆便溏,头昏乏力,苔腻,脉滑等。郁热为主者,多见口干口苦,身目发黄,大便不爽,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等。
4.辨脏腑
本病到后期多有正气亏虚表现,临床以肝、脾、肾三脏的亏虚尤为多见,故临床还须结合脏腑辨证以确定治疗的重点。以肝之阴血不足为主要表现者,多有眩晕,两目干涩,胁肋部隐痛,口干,急躁易怒等。脾虚多见阳气的亏虚,可出现腹胀,纳呆,呕恶,便溏,四肢不温等表现。肾主一身之阴阳,临床可表现为肾阴或肾阳的不足,其中以肾阳虚临床较为多见,表现为腰膝冷痛,畏寒喜暖,下肢乏力,反应迟钝,面色 白,舌淡胖,边有齿痕,脉沉细等。
肝癖早期邪气不盛,正气尚足,治疗以祛邪和调理脏腑功能为主,通过适当的调治可完全康复;若失治、误治,病情进展,痰瘀互结,正气渐虚,则治疗颇为棘手,需攻补兼施,疗程较长且病情易于反复,但只要调治得当,持之以恒,仍有可能完全康复;肝癖晚期,正气大衰,邪气留着,治疗则应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而且“肝癖”后期可发展为肝积、鼓胀等病证,并可出现水肿、血证、神昏等危重变证,治疗困难,预后不佳。
(二)治疗原则
肝癖的病机关键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痰浊瘀血蕴结于肝,因此治疗应以祛邪为主,可以采用化痰祛瘀之法,同时注意调理脏腑(肝、脾、肾)功能,既有利于痰瘀等邪气的祛除,又可防止产生新的病邪,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另外,还应重视病因治疗,如嗜酒者戒酒,喜食肥甘厚腻者应改为清淡饮食,肥胖者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以消耗脂肪,减轻体重等。
(三)分证论治
1.肝郁气滞
(1)症状:肝区不适,两胁胀痛,抑郁烦闷,胸闷、喜叹息。时有嗳气,纳食减少,大便不调,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舌质红,苔白而薄,脉弦滑或弦细。
(2)病机分析:情志不舒导致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则可出现肝区不适,两胁胀痛,胸闷,乳房胀痛,抑郁烦闷,喜叹息等;脾胃升降失调,胃气上逆则可出现嗳气,脾失健运则可见纳呆食少,大便不调;肝失疏泄还可导致月经不调,脉呈弦象。
(3)治法:疏肝理气。
(4)代表方药: 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用醋柴胡、枳壳、泽泻、陈皮、法半夏、郁金、白芍、大黄、山楂、生甘草。
(5)加减:气郁化火而见舌红苔黄、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者,加夏枯草、青黛、丹皮、栀子等泻肝经实火;伴阴血亏虚,口干,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者,加当归、生地、制首乌、枸杞等滋阴清热,养血柔肝。
2.肝郁脾虚
(1)症状:胁肋胀闷,抑郁不舒,倦怠乏力,腹痛欲泻。腹胀不适,食欲不振,恶心欲吐,时欲太息。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有齿痕,脉弦细。
(2)病机分析:因忧思不解,可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气机郁滞故见胁肋胀闷,抑郁不舒,时欲太息;运化不及则可见腹胀、纳呆,恶心欲吐;肝气乘脾,故见腹痛欲泻;舌淡边有齿痕为脾虚之象,而脉弦则为肝郁之征。
(3)治法:疏肝健脾。
(4)代表方药: 逍遥散加减,药用醋柴胡、炒白术、薄荷、炒白芍、当归、茯苓、山楂、生姜、生甘草。
(5)加减:肝郁明显者加香附、郁金、川楝子疏肝理气;脾虚明显者加山药、白扁豆、党参等益气健脾;血虚头晕、心悸、失眠者可加生熟地、枸杞、酸枣仁等或以归脾汤为主方养血安神;有血瘀者加川芎、丹参、蒲黄、五灵脂等活血化瘀。
3.痰湿内阻
(1)症状:体态肥胖,右胁不适或胀闷,周身困重,大便黏滞不爽。脘腹胀满,倦怠无力,食欲不振,头晕恶心。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沉滑。
(2)病机分析:素体肥胖者形有余而气不足,脾胃运化无力,痰湿内生,阻遏气机,肝气不舒,故见右胁不适或胀闷;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见头晕恶心,腹胀纳呆;湿邪阻遏,阳气不得敷布,故见周身困重,倦怠无力;舌淡,苔白腻,脉沉滑均为痰湿内阻之象。
(3)治法:健脾益气,化痰祛湿。
(4)代表方药: 二陈汤加减,药用法半夏、陈皮、茯苓、泽泻、莱菔子、山楂、葛根、黄精、生白术、藿香、甘草。
(5)加减:痰湿郁而化热,症见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者,加茵陈、胆南星、竹茹等清热化湿;腹胀明显者加苍术、厚朴、枳实等燥湿醒脾,理气消胀;脾虚倦怠乏力,面色无华,纳食呆滞者加党参、山药、黄芪、神曲、炒二芽等益气健脾,消食和胃。
4.湿热蕴结
(1)症状:右胁肋部胀痛,周身困重,脘腹胀满或疼痛,大便黏腻不爽。身目发黄,小便色黄,口中黏滞,口干口苦。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濡数。
(2)病机分析:过食肥甘厚腻及辛辣炙煿可致湿热内生,或病后湿热未清,蕴结于中焦,熏蒸肝胆,故见胁肋胀痛,身目发黄;湿热壅滞,中焦气机不利,故见腹胀,周身困重,口中黏腻,口干口苦;湿热下注,故见大便黏腻不爽,小便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濡数均为湿热内蕴之象。
(3)治法:清热利湿。
(4)代表方药: 茵陈蒿汤加减,药用茵陈、栀子、大黄、虎杖、厚朴、车前草、茯苓、生白术、猪苓、泽泻。
(5)加减:胁痛明显者加柴胡、郁金、延胡索、川楝子等加强疏肝理气止痛;兼有血瘀而见胁肋刺痛,舌质紫黯者加土鳖虫、王不留行、穿山甲或配合膈下逐瘀汤以活血通络;湿热伤阴而见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者,加麦冬、枸杞、天花粉、石斛滋阴润燥。
5.痰瘀互结
(1)症状:胁肋刺痛或钝痛,胁下痞块,面色晦暗,形体肥胖。胸脘痞满,咯吐痰涎,纳呆厌油,四肢沉重。舌质黯红、有瘀斑,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腻,脉弦滑或涩。
(2)病机分析:痰浊蕴结日久,气血运行郁滞,痰瘀互结于胁下,故见胁肋刺痛,胁下痞块;痰湿内蕴,脾胃运化失常,故见胸脘痞满,纳呆厌油,咯吐痰涎;气血不畅,难以通达头面四肢,故见面色晦暗,肢体困重;舌体胖大色黯,苔腻,脉弦滑或涩均为痰瘀内阻之象。
(3)治法:活血化瘀,祛痰散结。
(4)代表方药: 膈下逐瘀汤合 二陈汤加减,药用柴胡、当归、桃仁、五灵脂、穿山甲、丹皮、赤芍、大腹皮、茯苓、生白术、陈皮、半夏、枳实。
(5)加减:痰热明显,症见咯痰黄稠,胸闷心烦,大便秘结者加竹茹、胆南星、全瓜蒌、大黄等清热化痰,通腑泄浊;胁腹部胀满较甚者加香附、川楝子、槟榔、厚朴等理气消胀;兼有肝肾亏虚,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者,可配合一贯煎合六味地黄丸加减以滋补肝肾。
(四)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
(1)丹参20g,陈皮6g,加水微煎代茶饮。适用于气滞血瘀者。
(2)佛手、香橼各6g,加水微煎代茶饮。适用于肝郁气滞者。
(3)丹参、山楂各15g,檀香9g,炙甘草3g,加水微煎代茶饮。适用于瘀血阻络者。
(4)赤小豆、苡米各50g,加水熬粥,适量温服。适用于湿邪困脾者。
(5)山楂10g,毛冬青20g,水煎服。适用于痰瘀互结者。
(6)生山楂、麦芽各10g,水煎服。适用于痰湿内蕴兼有食积者。
(7)茵陈15g,水煎代茶饮。适用于湿热蕴结者。
(8)山楂30g,葛根15g,明矾1.2g,水煎服。适用于痰湿内蕴者。
(9)半夏5g,瓜蒌皮5g,生山楂5g,丹参5g,生麦芽5g,水煎服。适用于痰湿阻滞者。
(10)何首乌6g,桑寄生18g,黄精10g,水煎服。适用于肝肾不足者。
2.常用中成药
(1)强肝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适用于脾虚气滞、湿热内阻证。
(2)逍遥散:每次6~9g,每日1~2次,适用于肝郁脾虚证。
(3)桑葛降脂丸:每次4g,每日3次,适用于脾肾亏损,痰湿瘀阻证。
(4)茵栀黄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适用于湿热内蕴证。
(5)大黄䗪虫丸:每次5g,每日3次。适用于痰瘀互结者。
(6)绞股蓝总苷片(胶囊):每次2~3片(粒),每日3次,适用于气虚痰阻证。
(7)壳脂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适用于痰湿内阻、气滞血瘀或兼有肝肾不足郁热证。
(8)血脂康胶囊:每次2粒,每日2~3次,适用于脾虚痰瘀阻滞证。
3.针灸疗法
针灸具有降脂、阻断胰岛素抵抗及过氧化反应的功效,一般取穴丰隆、足三里、太冲、肝俞、三阴交等,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不同手法及方式,或补或泻,或针或灸,或采用其他穴位刺激法。同时,根据辨证加减,肝郁气滞者加行间,用泻法;肝肾两虚者加太溪、照海、复溜,用补法;瘀血内阻者加血海、地机,用泻法;痰湿困脾者加公孙、商丘,用泻法,每次取6~7个穴位,留针30分钟,期间行针1次,15次为1个疗程。另外还可选用穴位注射法:复方丹参注射液2ml,实证选双侧丰隆、阳陵泉交替穴位注射,虚证选双侧三阴交、足三里交替穴位注射。也可选用穴位埋线法:穴位埋线是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9号注射针针头作套管,28号2寸长的毫针剪去针尖作针芯,00号羊肠线。埋线多选肌肉比较丰满的部位的穴位,以背腰部及下肢穴位最常用。但取穴要精简,每次埋线1~3穴,可双侧取穴,可间隔15~20天治疗1次。
4.外治疗法
(1)行气消瘀膏:川芎12g,香附10g,柴胡、芍药、青皮、枳壳各6g。将上述药物研细末,调拌麻油或其他辅料贴于大包、期门、章门等穴位处,可消胁下积块,适用于肝脾大者。
(2)朱代群等采用DSG-Ⅰ生物信息电脑肝病治疗仪联合自拟中药(茵陈蒿、栀子、大黄、丹参、虎杖、泽泻、垂盆草、陈皮等,白醋浸泡备用)和肝清解液湿巾,外敷照射区,将中药离子导入肝络治疗脂肪肝,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临证参考】
(一)要抓住本虚标实这一病机特征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肝癖的发病有一定的人群分布规律。例如,中老年知识分子,肥胖者,高脂血症、糖尿病、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激素)、高血压患者等多为高危人群,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上述人群的共同特点是大多存在胰岛素抵抗,多属于“代谢综合征”。梁兴伦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出现胰岛素抵抗状态多存在“肝脾肾亏虚,痰湿瘀阻”,而邓银泉等研究则发现“脾虚痰湿”是本病出现胰岛素抵抗状态的特征之一,徐远等新近报道提出对于代谢综合征,“脾肾两虚是内因、肝失疏泄是重要环节、痰瘀互阻是主要病机”。因此,胰岛素抵抗状态的本质是正气亏虚,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肾精亏耗,血脂失于正化,积于肝中为痰为瘀引起本病,疏肝、健脾、益肾是本病的重要治法。其中,早期益重视疏肝运脾、中晚期尤重健脾补肾法。柴胡疏肝散、二陈平胃汤、参苓白术散、首乌地黄汤等加减。
(二)合理应用祛邪法
“痰湿”、“血瘀”是导致脂肪肝重要的致病因素。本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无不与“痰湿、瘀浊”相关,此两者常常互相胶结,互为因果,痰湿阻络、血瘀乃成,血瘀不化、痰浊更盛,痰瘀交阻,日久化热,瘀热遂生。痰湿瘀阻于肝,引起肝气疏泄失职,则脾胃失其健运,所谓“木郁土虚”。因此,“痰”、“瘀”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在整个病程中,既是病理因素,又是致病原因,此为“实”。痰湿内停、肝失条达、瘀血阻络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浊气相互搏结,聚滞为“积”,形成脂肪肝,积滞之实贯穿病机始终。
早期,许多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可以从其形体偏胖、大便溏泄、舌体胖大每多有齿痕、舌苔中后部偏腻等特点,依据“肥人多痰湿”之论,从化痰泄浊立法,每多获效,如泽泻、茯苓、莱菔子、苍白术、柴胡、陈皮、枳壳、决明子、半夏、大黄等皆可随证选用。痰湿化热者,应加茵陈、大黄、虎杖等。病程已久,痰湿未尽,瘀滞之象渐露,则应加强祛瘀化痰方药的应用,方如温胆汤、顺气导痰汤、血府逐瘀汤等,药如山楂、丹参、赤芍、姜黄、郁金、当归、川芎等。
(三)尤重视脾虚
正气不足是肝癖的内在因素,赵文霞等认为:“湿浊内停、瘀血阻络、肝失条达是本病的主要病机,而气虚则是其病理基础”,强调正气亏损尤其是脾气虚弱在本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可谓是“画龙点睛”之言,一语中的。脾气虚,水湿不运,脂膏不化,痰浊易生;痰瘀交阻,肝气郁结,日久必然有损脾胃。因此,脾气的亏损不仅是本病的始动环节,而且贯穿并影响疾病的全过程。治疗必然要抓住健运脾胃这一中心,配以疏肝、化痰、活血等法,实为治本之举。脾得健运则绝生痰生湿之源,痰湿之邪得运外出,最终疾病向愈,常用方药有平胃散、参苓白术散、枳术散等。从脾论治肝癖是目前临床和实验研究的主要方法,许多深入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表明,本法的抗脂肪肝作用显著。
(四)灵活治肝
肝癖病位在肝,尤需重视治肝法的合理选择。痰湿瘀积于肝,肝气不得疏泄是本病的必然结果,故当疏肝解郁。如脾气虚损,肝气易于亢盛,当予益脾镇肝;邪气久留,正气亏耗,加之失治误治,肝气也渐耗损,理当补肝。《黄帝内经》谓:“木郁达之。”肝气失于疏泄,实者疏肝理气,但不可伐肝破气,可选柴胡、香附、佛手之类;虚者当补益肝气、养肝柔肝,如黄芪、太子参、陈皮、枸杞子、百合等;化热者宜凉肝,药用黄芩、茵陈、决明子等。
(五)适时补肾
病久或由他病转化而生的肝癖,常出现肾虚的表现,如腰酸腿软、咽干盗汗、脉弱等。应用补肾法常宜与健脾活血化痰法连用,如伴有消渴,应按后者论治。实验及临床实践已知五子衍宗丸、六味地黄丸,何首乌、女贞子、枸杞子等补肾方药具有降低肝脏三酰甘油及减少肝细胞脂质沉积、改善免疫功能和抗肝损伤等作用,临证可适时选用。
(六)结合现代医学理念,提高临床疗效
脂肪肝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按其成因不同,可分为营养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病毒性脂肪肝、内分泌性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和妊娠期脂肪肝等。根据中医的整体观念,从整体出发,针对病因,投方遣药,方可取得好的疗效。
1.非酒精性脂肪肝
多选用山楂、茵陈、泽泻、草决明、制首乌、五灵脂等。《日用本草》言山楂“化食积,行结气,健脾宽膈,消血痞气块”。制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之功,两者为防治脂肪肝的常用药物,有实验显示,其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有较稳定的降血脂作用;茵陈性味微寒,清热利湿,有确切的保肝作用,其提取物能有效降低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血清TC、TG含量,升高血清中HDL-C的含量,降低肝脏组织中MDA含量与提高SOD活性,减轻过氧化反应损伤,从而起到减轻肝脏发生脂肪变性的作用;泽泻经甲醇、苯和丙酮提取的组分能抑制肝内脂肪堆积,改善肝功能。研究还发现,泽泻中的胆碱、卵磷脂等成分亦有一定抗脂肪肝作用;草决明能抑制血清胆固醇升高,增加血清HDL-C的含量,改善胆固醇在体内的分布状况;五灵脂苦泄温通,为常用活血化瘀中药。《本草纲目》云:“五灵脂,足厥阴肝经药也。气味俱厚,阴中之阴,故入血分。”
2.酒精性脂肪肝
多选用葛花、草豆蔻、肉豆蔻、苦参、郁金等解酒醒脾之品。葛花性甘味凉,具有解酒醒脾作用。《滇南本草》云:“治头晕,憎寒,壮热,解酒醒脾,酒痢。”药理研究证明,葛花水提液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肝中丙二醛的含量,提高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性,发挥其抗氧化作用,减轻酒精性肝损伤;草豆蔻、肉豆蔻均有抗自由基、抗炎作用,以此抑制肝损伤;苦参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之效,苦参中主要化学成分苦参碱具有抗炎、降血脂等功用,对慢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郁金为疏肝解郁要药,其主要成分姜黄素通过提高肝组织中的谷胱甘肽含量,而抑制酒精对肝脏的损伤。药理研究证明该药具有抗炎、保肝及影响脂质代谢的作用。
3.肝炎后脂肪肝
多用虎杖、茵陈及其他清利湿热药。虎杖味微苦,性微寒,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等作用,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常用药物。有研究提示,虎杖主要活性成分虎杖苷,可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保护肝细胞,从而达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故虎杖单用或与他药配伍治疗脂肪肝,疗效甚佳。
【预防调护】
1.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多进行一些有氧运动,以帮助热量的消耗,减少体内脂肪的蓄积。
2.饮食有规律,忌饥饱失常或暴饮暴食。饮食宜清淡,忌食肥甘厚味,应以低脂肪、低糖、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为主,主食应粗细杂粮搭配,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戒烟酒,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3.保持心态平和,患者常有焦虑心理,给予安慰,消除疑虑,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忧思气恼。可适当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怡情易性。
4.注意腹部保暖,勿贪凉饮冷。
5.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伤的药物,可适当补充维生素。
【医案选录】
医案1:
张 六五 胁胀夜甚,响动则降。七情致伤之病。(肝郁)
橘叶、香附子、川楝子、半夏、茯苓、姜渣。(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胁痛》)
医案2:
徐 平素肝气不和,胁肋少腹胀。气血不调,痰饮渐聚。厥阴阳明同治。
桃仁、延胡、归尾、小茴、香附、半夏、茯苓、橘红、神曲。(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肿胀》)
医案3:
吴 三一 右胁有形高突,按之无痛。此属瘕痞,非若气聚凝痰,难以推求。然病久仅阻在脉,须佐针刺宣通。正在伏天宜商。(痰凝脉络)
真蛤粉、白芥子、栝蒌皮、黑栀子、半夏、郁金、橘红、姜皮。(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积聚》)
医案4:
孙某,女,52岁。2010年8月7日初诊。右胁胀满2年余,加重2个月。患者2年前逐渐出现右胁胀满,餐后加重,未予重视,近2个月胁胀加剧,饭后或睡前容易发作,伴食欲减退,食后腹胀,大便2日一行,质偏干,容易疲劳,平时容易急躁,诉1个月前体检发现血脂偏高。B超显示为中度脂肪肝,舌黯红,苔白厚,脉弦滑。
危教授辨证为肝郁脾虚,痰瘀互结证。
方药:醋柴胡8g,延胡索15g,丹参30g,川芎15g,茵陈30g,郁金30g,当归15g,赤白芍各15g,泽泻15g,决明子5g,生薏苡仁30g,生黄芪20g,猪苓15g,车前子(包煎)30g,玉米须30g,夏枯草30g,蒲公英30g,虎杖15g,怀牛膝15g,炒莱菔子30g,甘草9g,三七粉(冲服)3g。7剂。水煎服,日3次分服。
2010年8月14日二诊:患者诉胁胀、腹胀减轻,食欲基本恢复正常,大便通畅,复查血脂基本正常,效不更方,予上方加黄芩10g、蒺藜9g。14剂。水煎服,日3次分服。
2010年8月28日三诊:患者诉上述症状基本消失,着急时偶尔右胁发胀,平日易烘热汗出、睡眠不安,询问患者已停经3年,考虑为围绝经期症状,继以治疗围绝经期症状复诊。
按:本例患者为中年女性,脾气急躁,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肝病及脾,脾失健运,痰浊停聚,日久入络,形成肝郁脾虚、痰瘀互结证。危教授从疏肝、健脾、活血及化痰出发,方中攻补相结合,补不碍邪,攻不伤正。虽各药用量偏大,但寒热相佐,去性存用,故患者用药后收效而未诉胃肠不适。可见临床用药需辨证准确,需胆大心细,需审慎思量,才能效如桴鼓。[刘蕊洁,王雅琪.危北海论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经验[J].河北中医,2011,33(10):1449-1450]
医案5:
钱某,男,45岁。1996年4月8日初诊,患者素有脂肪肝病史,肝功能检查示总胆红素62μmol/L,肢体巩膜黄染,肝区不适,脘腹胀满,食欲减少,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脉弦滑,舌苔腻黄。
病乃湿热内蕴,予茵陈蒿汤加味。西茵陈20g、生山栀10g、生大黄5g、淡黄芩10g、猪苓10g、建泽泻10g、川牛膝15g、车前子20g、黄虎杖10g、紫丹参10g、生苡仁20g,7帖。黄疸消,每服10粒,日服3次。
4月18日复诊,服茵陈蒿汤加味,药后肝功能检查示总胆红素下降至56μmol/L,其他症状如前,病重药轻,故黄疸退而不快,当与原方制重其量,以观变化。西茵陈30g、生山栀20g、生大黄8g、淡黄芩15g、肥猪苓20g、建泽泻15g、川牛膝15g、车前子20g、黄虎杖15g、紫丹参15g、生苡仁30g,7帖。黄疸消,每服10粒,日服3次。
4月29日三诊,药后肝功能检查示总胆红素28μmol/L,肢体巩膜黄染消退,小便淡,胁痛胀满,食欲增加,原方已效,治当再进原方7帖。
5月10日四诊,药后诸症消失,饮食、精神如常,肝功能检查正常。病邪衰退,上方减量,防止过服伤正。西茵陈10g、生苡仁20g、焦白术10g、肥猪苓10g、建泽泻10g、车前草30g、白茯苓10g、黄虎杖10g、紫丹参10g、生黄芪20g、生甘草10g,上药服10帖,肝功能、饮食正常,停服汤药,改用黄疸消(丸),常服防止黄疸再生。(张谷才.济民医案[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10)
医案6:
患者,男,45岁,2010年5月2日初诊。
主诉:右胁胀闷不适、乏力1个月。患者有长期饮酒史,1个月前因工作劳累和心情压抑出现右胁胀闷不适及乏力,遂前来就诊。
现症:右胁胀闷不适,乏力,嗳气,纳呆,厌油腻,体胖,面白,神疲,小便可,大便溏、每日1次,睡眠可,舌淡、稍黯、边有齿印,苔白腻,脉细弦。
肝功能检查示:ALT 85U/L,AST 105U/L,GGT 90U/L,TC 8.5mmol/L,TG,5mmol/L。B超检查示:脂肪肝。CT检查示:肝/脾CT比值<0.5,重度脂肪肝。
西医诊断:脂肪性肝炎。
中医诊断:肝癖,证属脾虚、痰阻夹瘀。
治宜健脾化痰,理气活血。给予健脾豁痰汤。
处方:白术10g,茯苓20g,泽泻18g,玉米须30g,桂枝6g,旱半夏10g,厚朴10g,砂仁8g,广木香6g,山楂15g,鸡内金10g,橘红10g,郁金10g,节菖蒲10g,川芎10g,丹参15g,莪术15g,甘草3g。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同时嘱患者忌食生冷肥甘酒之品,调理饮食,适当运动。
2010年5月10日二诊,上述症状明显减轻,但仍便溏。上方加炒薏苡仁30g,15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2010年5月26日三诊,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检查示:ALT 35U/L,AST 39U/L,GGT 37U/L,TC 4.7mmol/L,TG 1.8mmol/L。CT检查示:0.5<肝/脾CT比值<0.75。将上方药物制成水丸,每次9g,每日3次,口服。
2010年7月28日四诊,症状完全消失,患者体质量减轻5kg。CT检查示:肝/脾CT比值>1.0,脂肪肝消失。
李老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多与饮食不节、久坐少动、精神压力、过度肥胖、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脾主运化,胃主收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主肉,久坐伤肉;脾在志为思,“思伤脾”,“劳则气耗”;脾主四肢,“人动则血布四肢,人卧则血归于肝”。脾失健运,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水谷之精微化为痰饮,阻滞于肝,气机不畅,气滞血瘀,痰瘀互结而成脂肪肝。李老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位在肝,病机关键在脾。李老认为,脾均虚证,无实证,虚乃气虚,甚则阳虚,脾无阴虚而胃有阴虚证,脾之升清运化功能来自脾气、脾阳,若脾不运即是脾虚证,轻则脾气虚,重则脾阳虚;脾虚失运易产生内湿,故水湿停滞、甚者郁而化热亦是由脾虚、脾失健运所致,湿邪停滞局部,造成局部有形之阴邪、实邪,其乃因虚致实,本虚标实。故对于该病的治疗,他提出了“脾宜健,胃宜和,肝宜疏”的理论。李老认为,健脾需补脾运湿,和胃宜降胃消导,疏肝应理气疏肝;临证时应根据病在脾、肝、胃之不同,辨证用药。
方中白术、茯苓、泽泻、玉米须健脾利湿;桂枝振奋脾阳,并助膀胱之气化以通阳利湿;旱半夏、橘红、厚朴、砂仁、广木香理气燥湿,祛痰导滞;山楂、鸡内金消肉积,化瘀滞;节菖蒲、郁金豁痰行气;桃仁、丹参、莪术活血化瘀行气。[李合国.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从脾论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经验[J].中医研究,2011,24(7):62-63]
医案7:
陈某,女,34岁。1996年5月18日初诊。患者因形体肥胖,B超查见脂肪肝而就诊。测体重78kg,身高1.65m。平素食欲一般,肢体经常浮肿,月经周期正常,但经行量少色黑。舌质黯红,舌苔黄腻。
此为脂膏不归正化,脾湿生痰、血瘀水停。治拟燥湿化痰,活血利水。药物组成:炒苍术10g,法半夏10g,制南星10g,海藻10g,泽兰10g,泽泻20g,炙僵蚕10g,炒莱菔子20g,荷叶10g,生山楂15g,兔箭羽15g,天仙藤15g,马鞭草15g。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上药连服1个月,体重下降5kg,肢体浮肿消退,稍有头昏,经行量少色黑。前方从脂浊内聚、痰瘀痹阻、水湿内停治疗有效。原方加决明子15g。
三诊:继续服药1个月,体重又见下降3kg,头昏近平,食纳欠香,近来大便溏薄,日行2~3次,腹痛。再予燥湿化痰,活血利水。药物组成:炒苍术10g,法半夏10g,海藻20g,天仙藤15g,泽兰15g,泽泻15g,炙僵蚕10g,生山楂15g,鬼箭羽12g,荷叶15g,穞豆衣20g,路路通10g。每日1剂,水煎服。
四诊:药治3个月,体重下降10kg,但经行仍然量少,2天即净。原方去海藻、穞豆衣,加大腹皮10g,茯苓10g,14剂。
因去外地工作,停药3个月,体重未见增长,保持68kg,后来下肢浮肿,小便少,口干欲饮,B超复查肝脏未见明显异常,舌苔黄腻,脉濡。仍守原方调治。
通过周老对此验案的调治可以看出,本病多因膏粱厚味、痰湿内蕴所致。《内经》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指出饮食入胃化生水谷之精微,厚浊部分归心入脉,营养五脏六腑,而使身体强健,精力充沛。若饮食无度,肥甘厚味,酗酒过量,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聚湿生痰,蕴织成脂膏,归心入脉,而成脂浊之变。观此患者脉证,由于脂浊困脾,脾运失健,水谷精微不归正化、聚湿生痰、壅滞肌肤,故见形体肥胖;痰浊久留,血滞为瘀、痰瘀互结,水湿内停,故见肝脏脂肪病变、浮肿、头昏诸候;瘀血内阻,故见经行量少色黑,舌干黯红。由此可见,此乃痰、湿、瘀、水四因夹杂,交互为患之证,治当燥湿化痰,活血利水。故方中苍术、花茶、泽泻燥湿健脾利水为君药;制南星、法半夏、海藻、莱菔子、僵蚕化痰祛湿消脂为臣药;鬼箭羽、马鞭草、生楂肉活血祛瘀消脂为佐药;天仙藤、路路通、荷叶利水通络,升清降浊为使药。诸药合药,使湿去痰消,瘀去络通,水去气行,脂去血清,则诸症自解。[刘淑红,高尚社.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辨治脂肪肝验案赏析[J].光明中医,2011,26(7):1319-1321]
(叶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