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脾胃病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二节 腹痛

【概念】
腹痛是指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腹部涉及范围较广,根据其部位一般分为大腹、小腹和少腹。脐以上为大腹,属脾胃;脐以下为小腹,属肾、大小肠、膀胱、胞宫;小腹两侧为少腹,属肝胆。腹痛相当于西医学的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胃肠痉挛、不完全性肠梗阻、肠粘连、肠系膜和腹膜病变、急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肠道寄生虫等。因肾绞痛、膀胱炎、痢疾、宫外孕等引起的腹痛不在本病症范围。
【源流】
《黄帝内经》最早提出腹痛的病名,在病因方面提出腹痛是由寒热邪气客于胃肠引起。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寒气客于厥阴之脉……故胁肋与少腹引痛矣”;“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黄帝内经》中还提及病变部位不同,其临床症状各不相同。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对腹痛的辨证论治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初步建立了腹痛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在病机和治疗方面,《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认为:“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在治疗用药方面,《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提出:“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按心下满痛,此为实,当下之,宜大柴胡汤”;“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曰:“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专立“腹病诸候”,根据临床症状,将腹痛分为急腹痛和久腹痛,详述其病因病机并以脉定病位之所在。“腹痛者,由脏腑虚,寒冷之气客于肠胃膜原之间,结聚不散,正气与邪气交争,相击故痛”,其脉“沉而紧,则腹痛;尺脉紧,脐下痛。脉沉迟,腹痛。脉来触触者,少腹痛”,这是急腹痛的脉象。“久腹痛者,脏腑虚而有寒,客于腹内,连滞不歇,发作有时,发则肠鸣而绞痛,谓之寒中,是冷搏于阴经,令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也。”同时也指出腹痛的转归及预后:“寒中久痛不瘥,冷入于大肠,则变下痢,所以然者,肠鸣气虚故也,肠虚则泄,故变下痢也。”
宋代医家主要发展了腹痛的证治分类,丰富了本病辨证论治的范围。如《仁斋直指方》把腹痛分为寒热、死血、食积、痰饮、虫积等几类,并对不同证型的腹痛提出分类鉴别:“气血、痰水、食积、风冷诸症之痛,每每停聚而不散,惟虫痛则乍作乍止,来去无定,又有呕吐清沫之可验。”对当今的临床辨证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金元时期,李东垣创脾胃学说,提出了“痛则不通”,并在治疗上提出“痛随利减,当通其经脉,则疼痛去矣”。对后世疼痛类疾病的治疗产生很大影响。朱丹溪认为应该根据腹痛的新久虚实来确定治则:“初得时,元气未虚,必推荡之,此通因通用之法。久必难。壮实与初病宜下。虚弱衰与久病,宜升之消之。”
明代是腹痛论治丰富和发展的时期。如龚廷贤以八纲辨证,将腹痛归纳为寒、热、虚、实四类。《寿世保元·腹痛》指出:“治之皆当辨其寒热虚实。随其所得之证施治……寒者温之,热者清之,实者泻之。”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对腹痛的虚、实、气、血的鉴别进行了详细论述:“辨之之法,但当察其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久痛者多虚,暴痛者多实;得食稍可者为虚,胀满畏食者为实;痛徐而缓、莫得其处者多虚,痛剧而坚定不移者为实;痛在肠腑中有物有滞者多实,痛在胸胁经络、不干中脏而牵连腰背无胀无闭者多虚”;“病证当辨有形无形,无形者,痛在气分,凡气病为胀为痛者,必或胀或止,而痛无常处,气聚则痛而见形,气散则平而无迹,此无形之痛也……有形者病在血分,或为食积,凡血癥食积而为胀痛者,必痛有常所,而胀无休息,不往不来,不离其处者,是有形之痛也。”
清代李用粹《证治汇补·腹胁门·腹痛》详论了腹痛的寒热辨治:“伤于寒者,痛无间断,得热则缓。伤于热者,痛作有时,得寒则减。”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腹痛》对腹痛的治则、治法、方药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审其痛势之高下,辨其色脉之衰旺,细究其因,确从何起?大多在脏者,以肝、脾、肾为主;在腑者,以肠胃为先”;“若通阳而泄浊者,如吴茱萸汤及四逆汤;清火而泄郁者,如左金丸及金铃子法;开通气分者,如四七汤及五磨饮法;宣攻营络者,如穿山甲、桃仁、须根、韭根之剂及下瘀血汤法;缓而和者,如芍甘汤加减,及甘麦大枣汤法;柔而通者,如苁蓉、柏子、肉桂、当归之剂,及复脉加减法;至于食滞消之,蛔扰安之,癥瘕理之,内疝平之,痧疫之候,以芳香解之,偏积之类,究其原而治之。”
综上所述,腹痛之说源于《黄帝内经》,而辨证论治发展于《金匮要略》,后世医家在前人基础上,不断充实、发展,特别是明清时期,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及辨证论治的理论与实践,渐趋完善。
【病因病机】
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及素体阳虚等,均可导致气机阻滞、脉络痹阻或经脉失养而发生腹痛。
(一)病因
1.外感实邪
外感风、寒、暑、热、湿邪,侵入腹中,均可引起腹痛。风寒之邪直中经脉则寒凝气滞,经脉受阻,不通则痛。若伤于暑热,或寒邪不解,郁而化热,或湿热壅滞,可致气机阻滞,腑气不通而见腹痛。
2.饮食不节
暴饮暴食,饮食停滞,纳运无力;过食肥甘厚腻或辛辣,酿生湿热,蕴蓄胃肠;或恣食生冷,寒湿内停,中阳受损,均可损伤脾胃,腑气通降不利而发生腹痛。其他如饮食不洁,肠虫滋生,攻动窜扰,腑气不通则痛。
3.情志失调
情志不遂,则肝失条达,气机不畅,气机阻滞而痛作。《证治汇补·腹痛》谓:“暴触怒气,则两胁先痛而后入腹。”若气滞日久,血行不畅,则瘀血内生。
4.阳气素虚
素体脾阳亏虚,虚寒中生,渐致气血生成不足,脾阳虚馁而不能温养,出现腹痛,甚至病久肾阳不足,相火失于温煦,脏腑虚寒,腹痛日久不愈。
此外,跌仆损伤,络脉瘀阻;或腹部手术后,血络受损,亦可形成腹中血瘀,中焦气机升降不利,不通则痛。
(二)病机
1.发病机制为气机不通,不通则痛
腹痛的发生,其基本病机是各种原因引起腹部气机不通,不通则痛。不通主要包含两大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各种邪气阻滞于脏腑经络之间,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另一方面则是脏腑亏虚,气血运行无力,经脉失养,不荣而痛。两者虽有虚实之分,但引起腹痛的实质都是脏腑经络的气机不能正常运行所致,所以气机不通是本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2.病位在腹部,但涉及多个脏腑和经络
腹中有肝、胆、脾、肾、大肠、小肠、膀胱、胞宫等脏腑,并为足三阴、足少阳、手足阳明、冲、任、带等经脉循行之处。所以从大体上来说,虽然可以笼统地认为腹痛的病位在腹部,但还应该根据患者具体的疼痛部位、疼痛的性质和范围、疼痛的伴随症状等,综合判断其属于哪个脏腑,哪条经络,才能进行有针对性地治疗。
3.病理性质分寒热虚实
腹痛发病的病理因素主要有寒凝、火郁、食积、气滞、血瘀。病理性质不外寒、热、虚、实四端。寒证是寒邪凝滞于腹中经脉,气机阻滞,不通则痛;热证是由六淫化热入里,湿热交阻,使气机不和,传导失职而发;实证为邪气郁滞,不通则痛;虚证为中脏虚寒,气血不能温养而痛。四者往往相互错杂,或寒热交错,或虚实夹杂,或为虚寒,或为实热,亦可互为因果,互相转化。如寒痛日久,郁而化热,可致郁热内结;热痛日久,治疗不当,可以转化为寒,成为寒热交错之证;素体脾虚不运,再因饮食不节,食滞中阻,可成虚中夹实之证。
4.注意病机转化
腹痛有久暂之分,虚实之辨。一般急性暴痛,起病急,病情重,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得当,则可能出现气血逆乱,而致厥脱之证;由于此时以邪气盛实为主,正气未虚,所以如果能够及时处理,祛邪外出,则一般预后较好。慢性腹痛,多以虚实夹杂或以虚为主,一般疼痛不重,较少出现厥脱的情况,但由于病理因素较多,多数病程较长,迁延难愈。此外,若湿热蕴结肠胃,蛔虫内扰,或术后气滞血瘀,可造成腑气不通,气滞血瘀日久,可变生积聚。若湿热食滞,壅阻肠腑,气血凝滞,瘀热内结,肉腐成脓,可酿成内痈(如肠痈)等。
【诊断与病证鉴别】
(一)诊断依据
1.凡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即为腹痛。其疼痛性质各异,若病因外感,突然剧痛,伴发症状明显者,属于急性腹痛;病因内伤,起病缓慢,痛势缠绵者,则为慢性腹痛。
2.注意与腹痛相关病因,脏腑经络相关的症状。如涉及肠腑,可伴有腹泻或便秘;寒凝肝脉,痛在少腹,常牵引睾丸疼痛;膀胱湿热可见腹痛牵引前阴,小便淋沥,尿道灼痛;蛔虫作痛多伴嘈杂吐涎,时作时止;瘀血腹痛常有外伤或手术史;少阳表里同病腹痛可见痛连腰背,伴恶寒发热,恶心呕吐。
3.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况,以及与饮食、情志、受凉等关系,起病经过,其他伴发症状等,鉴别何脏何腑受病,明确病理性质。
(二)辅助检查
急性腹痛应做血、尿、便常规,血、尿淀粉酶检查,消化道钡餐,B超,腹部X线检查,胃肠道压力测定,胃肠内镜检查等,以明确病变部位和性质;必要时可行腹部CT检查、妊娠试验等以排除外科、妇科疾病以及腹部占位性病变。有腹水的应进行腹腔穿刺液的化验。
(三)病证鉴别
1.腹痛与胃痛
胃处腹中,与肠相连,腹痛常伴有胃痛的症状,胃痛亦时有腹痛的表现。但胃痛部位在心下胃脘之处,常伴有恶心、嗳气等胃病见症,腹痛部位在胃脘以下,较少伴有上述症状。
2.腹痛与其他内科疾病中的腹痛症状
许多内科疾病中常见腹痛的表现,此时的腹痛只是该病的症状之一。如痢疾之腹痛,伴有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积聚之腹痛,以腹部包块为特征等。而腹痛病证,当以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3.腹痛与外科、妇科腹痛
内科腹痛常先发热后腹痛,疼痛一般不剧,痛无定处,压痛不显;外科腹痛多后发热,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压痛明显,见腹痛拒按,腹肌紧张等。妇科腹痛多在小腹,与经、带、胎、产有关,如痛经、先兆流产、宫外孕、输卵管破裂等,应及时进行妇科检查,以明确诊断。
【辨证论治】
(一)辨证思路
1.辨疼痛性质
(1)凡病势急剧,痛时拒按,伴腹胀、呕逆等为实证;若病势绵绵,喜揉喜按者为虚证。暴痛多实,久痛多虚。
(2)腹痛拘急,疼痛暴作,痛无间断,坚满急痛,遇冷痛剧,得热则减者,为寒痛;痛在脐腹,痛处有热感,时轻时重,或伴有便秘,得凉痛减者,为热痛。
(3)腹痛时轻时重,痛处不定,攻冲作痛,伴胸胁不舒、腹胀、嗳气或矢气则胀痛减轻者,属气滞痛;少腹刺痛,痛无休止,痛处不移,痛处拒按,经常夜间加剧,伴面色晦暗者,为血瘀痛;因饮食不慎,脘腹胀痛,嗳气频作,嗳后稍舒,痛甚欲便,便后痛减者,为伤食痛。
2.辨疼痛部位
痛在两胁、少腹者多为肝经病证;大腹疼痛,多为脾胃病证;脐腹疼痛多为大小肠病证;痛在小腹者为肾、膀胱病证。
3.辨腹痛急缓
(1)急性腹痛常突然发病,腹痛较剧,伴随症状明显,多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蛔虫内扰而得。
(2)慢性腹痛多发病缓慢,病程迁延,痛势不甚,多因内伤情志,脏腑虚弱,气血不足所致。
(二)治疗原则
治疗腹痛多以“通”字立法,应根据辨证的虚实寒热,在气在血,确立相应治法。如《医学真传》说:“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在通法的基础上,结合审证求因,标本兼治,一般以虚实为纲,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滞者通之,郁者散之。对实证者,重在祛邪疏导多清热化湿、消食导滞、理气化瘀;对虚证者,应温中补虚,益气养血,不可滥施攻下。根据叶天士久病入络之说,对绵绵不愈之腹痛,可采取辛润活血通络之法。注意不可过用香燥理气之品,应中病即止。
(三)分证论治
1.寒邪内阻
(1)症状:腹痛拘急,遇寒痛甚,得温痛减,口淡不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清稀或秘结,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
(2)病机分析:寒邪侵袭腹中,则有寒凝气滞,中阳被遏,脉络痹阻,不通则痛;寒为阴邪,阴不耗液,因而口淡不渴;寒主收引,困遏阳气,脉管收缩而见脉象沉紧。
(3)治法:散寒温里,理气止痛。
(4)代表方药: 良附丸正气天香散加减。前方温里散寒,后方理气温中,两者合用共奏散寒止痛之效,适用于治疗寒邪阻遏中阳,腹痛拘急,得热痛减的证候。高良姜、干姜、紫苏温中散寒,乌药、香附、陈皮理气止痛。
(5)加减:如寒气上逆致腹中切痛雷鸣,胸胁逆满呕吐者,用附子粳米汤温中降逆;如腹中冷痛,身体疼痛,内外皆寒者,用乌头桂枝汤温里散寒;若少腹拘急冷痛,属肝脉寒滞者,用暖肝煎温经散寒;若寒实积聚,腹痛拘急,大便不通者,大黄附子汤温泻寒积。
2.湿热壅滞
(1)症状:腹痛拒按,烦渴引饮,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潮热汗出,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2)病机分析:湿热之邪,易阻气机,气机壅滞,则腑气不通,不通则痛;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数皆为里热之象;苔腻、脉滑为湿浊阻滞之象。
(3)治法:泄热通腑,行气导滞。
(4)代表方药: 大承气汤加减。本方具有软坚润燥、破结除满、荡涤肠胃的功能,适用于腑气不通,大便秘结,腹痛拒按,发热汗出的腹痛。大黄攻下燥屎;芒硝咸寒泄热,软坚散结;厚朴、枳实导滞消痞。
(5)加减:若燥热不甚,湿热偏重,大便不爽者,可去芒硝,加栀子、黄芩等;若痛引两胁,可加郁金、柴胡;如腹痛剧烈,寒热往来,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者,改用大柴胡汤表里双解。
3.饮食积滞
(1)症状: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呕恶,痛而欲泻,泻后痛减,或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脉滑。
(2)病机分析:食积胃肠则腹胀拒按;食滞胃脘,腐熟不及则有嗳腐吞酸;饮食所伤,脾失健运,大肠传导失常故泻;舌苔厚腻,脉滑为食积所致。
(3)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4)代表方药: 枳实导滞丸加减。本方具有消积导滞、清热祛湿的作用,适用于嗳腐吞酸、厌食呕恶,腹痛胀满之证。大黄、枳实、神曲消食导滞;黄芩、黄连、泽泻清热化湿;白术、茯苓健脾助运。
(5)加减:若腹痛胀满者,加厚朴、木香行气止痛;兼大便自利,恶心呕吐者,去大黄,加陈皮、半夏、苍术理气燥湿,降逆止呕;如食滞不重,腹痛较轻者,用保和丸。
4.肝郁气滞
(1)症状:腹痛胀闷,痛无定处,痛引少腹,或兼痛窜两胁,时作时止,得嗳气或矢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2)病机分析: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可见腹痛胀闷;肝气疏泄失司,则有嗳气稍舒,忧思恼怒加剧;舌红、脉弦为气逆阳亢之象。
(3)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4)代表方药: 柴胡疏肝散加减。本方具有疏肝行气止痛之效,可用于治疗因肝气郁结,腹痛走窜,牵引少腹或两胁之证。柴胡、枳壳、香附、陈皮疏肝理气;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川芎行气活血。
(5)加减:若气滞较重,胸胁胀痛者,加川楝子、郁金;若痛引少腹、睾丸者,加橘核、荔枝核;若腹痛肠鸣,气滞腹泻者,可用痛泻要方;若少腹绞痛,阴囊寒疝者,可用天台乌药散;肝郁日久化热者,加丹皮、山栀子清肝泄热。
5.瘀血内停
(1)症状:腹痛较剧,痛如针刺,痛处固定,经久不愈,舌质紫黯,脉细涩。
(2)病机分析:瘀血内停,气机阻滞,脉络不通,不通则痛;血瘀日久,可见舌质紫黯;瘀血内停,阻滞脉道,血脉被遏,则脉细涩。
(3)治法: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4)代表方药: 少腹逐瘀汤加减。本方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效,适宜治疗腹痛如针刺、痛有定处的血瘀证。当归、川芎、赤芍、甘草养血和营;延胡索、蒲黄、五灵脂化瘀止痛:肉桂、干姜、小茴香温经止痛。
(5)加减:若腹部术后作痛,或跌仆损伤作痛,可加泽兰、没药、三七;瘀血日久发热,可加丹参、丹皮、王不留行;若兼有寒象,腹痛喜温,胁下积块,疼痛拒按,可用膈下逐瘀汤。若下焦蓄血,大便色黑,可用桃核承气汤。
6.中虚脏寒
(1)症状: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形寒肢冷,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胃纳不佳,面色无华,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2)病机分析:中阳不振,气血不足,失于温养,则见腹痛绵绵,喜温喜按;中气不足则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质淡、苔薄白为寒证表现。
(3)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4)代表方药: 小建中汤加减。本方具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的功能,可用于治疗形寒肢冷、喜温喜按、腹部隐痛之证。桂枝、生姜温阳散寒;芍药、炙甘草缓急止痛;饴糖、大枣甘温补中;可加党参、白术益气健脾。
(5)加减:若腹中大寒,呕吐肢冷,可用大建中汤温中散寒;若腹痛下利,脉微肢冷,脾肾阳虚者,可用附子理中汤;若大肠虚寒,积冷便秘者,可用温脾汤;若中气大虚,少气懒言,可用补中益气汤。
(四)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
(1)小茴香9g,乌药6g,水煎服,功能温经散寒。适用于寒邪阻滞之腹痛。
(2)五灵脂9g,蒲黄9g,研细末,醋、水各半,煮透,连渣服之。功能活血祛瘀。适用于瘀血停滞之腹痛。
(3)官桂10g,莱菔子15g,水煎内服,适用于气滞腹痛。
(4)艾叶5g,香附10g,肉桂3g,水煎服。功能温经散寒。适用于虚寒腹痛。
2.常用中成药
(1)补脾益肠丸
功用主治:益气健脾,温中散寒。用于脾胃虚寒型的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引起的腹痛。
用法用量:每次6g,每天3次。
(2)补中益气丸
功用主治:健脾益气。用于脾气虚弱之腹痛。
用法用量:每次8粒,每天3次。
(3)附子理中丸
功用主治:健脾温中散寒。用于脾肾阳虚之腹痛。
用法用量:每次8~12粒,每天3次。
(4)保和丸
功用主治:消食化滞。用于饮食停滞之腹痛。
用法用量:每次3~6g,每天3次。
(5)藿香正气丸
功用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扶正祛邪。用于外感风寒或内伤饮冷引起的腹痛。
用法用量:每次8粒,每天3次。
(6)元胡止痛片
功用主治:功能理气,活血,止痛。用于气滞血瘀之腹痛。
用法用量:每次4~6片,每天3次。
3.针灸疗法
(1)体针:以取足阳明、足厥阴经及任脉穴为主。
处方:下脘、关元、天枢、足三里、太冲。
配穴:寒邪内积者加神阙、公孙;湿热壅滞者加阴陵泉、内庭;气滞血瘀者加膻中、血海;脾阳不振者加脾俞、肾俞。
(2)耳针:选胃、小肠、大肠、肝、脾、交感、神门、皮质下。毫针刺,每次选2~4穴,疼痛时用中强刺激捻转,亦可用锨针或王不留行按压。
穴位注射:选天枢、足三里。用异丙嗪和阿托品各50mg混合液,每穴注入0.5ml药液,每日1次。
4.外治疗法
(1)外敷法
1)硫黄、吴茱萸各6g,大蒜适量,捣和,涂敷脐中,适用于寒性腹痛。
2)胡椒粉10g,敷于脐上,胶布敷盖,24小时后取下,更新再敷,适用于虚寒性腹痛。
3)皮硝30~90g,打碎,布包敷于痛处或脐部,适用于因食滞湿热引起的腹痛。
(2)推拿疗法:以通经和络止痛为治疗大法,用一指禅推、按、揉、摩、搓、擦等法。
取穴及部位:中脘、天枢、气海、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足三里、内关、三阴交、压痛点。
操作:患者仰卧位,医者站于一侧。用轻快的一指禅推法在中脘、天枢、气海施术,每穴2分钟,再用较重力按揉腹部压痛点处3分钟,四指摩腹1~2分钟,最后按揉内关、足三里、三阴交,每穴2分钟;患者俯卧位,用一指禅推法自肝俞至三焦俞,往返施术5~10遍,再用较重的按揉法在肝俞至三焦俞施术,时间约为5分钟。最后施以擦法,以透热为度。
加减:①寒邪内阻者,加揉关元、神阙;②湿热壅滞者,按压内庭、行间、曲池、阴陵泉;③饮食积滞者,加用一指禅推上脘、下脘、章门、期门;④肝郁气滞者,加以重按期门、太冲、行间;⑤瘀血内停者,加揉血海、曲泉、地机;⑥中虚脏寒者,加以按揉、搓擦大包、章门,以透热为度。
【临证参考】
(一)根据不同病机,采用不同之“通”
腹痛的临床表现虽然复杂,但只要把握其病因特点,病机之归属,病位之所在,就可治之有据。即通常运用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在气治气,在血治血。无论何种治法,都在于求其“通则不痛”,恢复六腑的和降调顺功能。
(二)灵活运用温通法治疗腹痛
温通法是以辛温或辛热药为主体,配合其他药物,借能动能通之力,以收通则不痛之效的治疗方法。一是与理气药为伍,如良附丸中高良姜与香附同用,温中与理气相辅相成,用于寒凝而致气滞引起的腹痛十分相宜。二是与养阴补血药相合,刚柔相济,也可发挥温通止痛作用,如当归四逆汤中桂枝、细辛与当归、白芍同用。三是与活血祛瘀药配用,如少腹逐瘀汤,在活血化瘀的同时使用小茴香、干姜、肉桂等辛香温热之品,来化解滞留于少腹的瘀血。四是与补气药相配,温阳与补气相得益彰,如附子理中汤,对中虚脏寒的腹痛切中病机。五是与甘缓药同用,常用甘草、大枣、饴糖等味甘之品,使其温通而不燥烈,缓急止痛而不碍邪。
(三)通腑药的具体运用
治疗腹痛多以通腑为基本治则,但临证时必须根据病情,灵活配伍应用。理气轻剂用枳壳、大腹皮、陈皮,重剂用槟榔、瓜蒌、酒军、元明粉。对腹痛虚实夹杂者,先治其标,使脾胃运化功能恢复,再酌用益气健脾之品。如脾虚兼气滞,先用香附、陈皮、枳壳、大腹皮等行气通腑,后酌加党参、黄芪、炙甘草顾本补虚。脾虚夹有食滞,则先用鸡内金、陈皮、莱菔子、焦三仙等消导化积,再加党参、白术等消中兼补,即用补法中一定要注意补中兼通,切忌壅补。
(四)鉴别虫证引起的腹痛
若属蛔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导致脾胃健运失常,气机郁滞,出现脐腹阵痛,手足厥冷,泛吐清涎等蛔厥症状者,可选乌梅丸等辨证加减。绦虫属古籍所载的寸白虫病。寸白虫寄生于肠道,吸食水谷精微,扰乱脾胃运化,而引起大便排出白色节片,肛痒,腹痛,或腹胀,乏力,食欲亢进等症。治疗以杀虫驱虫为主,同时佐以泻下药促进虫体排出。驱虫可予槟榔、南瓜子、仙鹤草等,驱虫后,可适当予党参、茯苓、白术等调理脾胃以善后,经3~4个月后未再排出节片,可视为治愈,反之,再有节片排出,当重复驱虫治疗。
【预防调护】
1.平素宜饮食有节,进食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饮食。忌暴饮暴食,忌食生冷、不洁之食物,少食过于辛辣、油腻之品。
2.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饭前洗手,细嚼慢咽,饭后不宜立即参加体育运动。
3.虚寒者宜进热食,热证忌辛辣、煎炸、肥甘厚腻之品;食积者宜暂禁食或少食。
4.医生须密切注意患者的面色、腹痛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腹诊情况、二便及伴随症状,并须观察腹痛与情绪、饮食寒温等因素的关系。如患者出现腹痛剧烈、拒按、冷汗淋漓、四肢不温、呕吐不止等症状,须警惕出现厥脱证,应立即处理,以免贻误病情。
【医案选录】
医案1:
杨某,男,45岁。初诊:1982年5月15日。
诉于1978年9月14日晚因天热露宿至鸡鸣,次日即少腹胀痛,经西药治疗疼痛消失。旬日后腹痛再作,此后反复发作近4年之久,虽经中西医多方治疗,病情仍每况愈下。近3个月来发作频繁,甚则5~7日一发,病势急迫,几不欲生。就诊时患者面色苍白,双手压腹,口中呻吟,恶心欲呕,四末厥冷,腹部喜暖,按之柔软,小腹胀痛,痛区散见核桃大小包块,触之柔软,揉按则可行消散,少顷,包块兀自又起,二便尚调,舌质稍淡,苔薄白,脉沉细弦。治宜养血和营,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拟当归四逆汤合吴茱萸生姜汤加味。
当归15g,桂枝9g,白芍15g,细辛4g,木通9g,吴茱萸6g,乌药10g,香附10g,生姜15g,炙甘草10g,大枣12枚。每4小时服药1次,痛解则1日服3次。
翌日,患者之妻欣喜若狂,奔走来告:昨日饮药后,须臾痛减,至今已服药5次,其痛顿失。余嘱:尽服余药,续服十全大补膏1个月以资巩固。1983年5月、1985年7月2次随访,未见再发。(董建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熊魁梧医案[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医案2:
郝某,男,23岁,门诊号05133,初诊日期:1980年3月10日。
间歇性发热伴腹痛10年。每次发病高热持续20~30日,伴急腹痛,痛在脐周。每2~3个月发病一次。1975年5月发病住某医院,诊为“血紫质病”。现症:发热,体温37.8℃,不汗而畏寒,脘腹胀痛感凉,喜按喜温,腹泻,泻后痛略减。脉缓弱,苔中厚腻而润,舌尖边红。拟甘温除热法。方药:干姜6g,党参10g,炙甘草9g,白术10g,白芍10g,桂枝6g,元胡6g,川楝子10g,大枣5枚,生姜3片。
二诊:上方服3剂,热退,脘腹隐痛,食欲不佳。上方加陈皮6g,藿香10g。
三诊:服药7剂,纳谷渐馨,脘腹痛减,得食痛缓,苔薄腻,脉细弱。方药:党参10g,白术6g,陈皮6g,半夏10g,砂仁5g,木香3g,佩兰10g,香附10g,苏藿梗各10g,白芍10g,元胡6g,炙甘草5g。
上方每日1剂,服20剂后,改为间日服1剂。随访半年,病未发。[段荣书.董德懋医疗经验琐谈[J].中医杂志,1981(2):11]
医案3:
腹痛三年,时发时止。面色明亮,是饮邪亦酒湿酿成。因怒左胁有形痛绕腹中,及胸背诸俞,乃络空饮气逆攻入络,食辛热痛止复痛。盖怒则郁折肝用,惟气辛辣可解,论药必首推气味。
粗桂枝木、天南星、生左牡蛎、真橘核、川楝子肉、李根东行皮。(清·叶天士《叶天士医案精华·痛》)
医案4:
董某,少腹作痛拒按,胸闷泛恶,临晚形寒身热,小溲短赤不利,舌苔腻黄,脉象弦紧而数。此为表里并病,肝失疏泄,胃失降和,拟和解少阳而泻肝。软柴胡、黑山栀、清水豆卷、京赤芍、金铃子、延胡索、枳实炭、炒竹茹、陈橘核、福泽泻、路路通、甘露消毒丹水煎服。此例腹痛,以肝气不舒,加之内有积滞为主。治疗上用柴胡疏肝,金铃子散理气止痛。(武进县医学会.丁甘仁医案[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医案5:
韩某,男,49岁。腹痛4个月,痛势绵绵,喜热喜按,怕冷,虽已入夏但仍需重裘厚被。大便溏薄,日行一次,有暴注下迫现象,肛门无灼热感,纳食减少,时有泛恶,脉虚弦,苔白腻舌边红。这是一派阳虚之象,需要用姜、附等来温中除寒为要。然舌红、便溏而暴迫下注之症为寒湿郁而化热之象。根据虚寒夹热孰轻孰重,可以分而治之。连理汤加减。熟附片9g先煎,党参12g,茅白术9g,干姜4.5g,炙草3g,川连3g,木香6g,姜半夏9g,砂仁2.4g后下,焦楂曲9g。姜、附温热除寒,川连清除郁热,其余药物则有健脾止痛之效。(严世芸,郑平东,何立人.张伯臾医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医案6:
陆某,男,32岁。患者正月天寒同房后下田劳动,天寒受冻而脐中疼痛。半年饮酒祛寒,服温中止痛之剂均未见好转。进食后脐周即痛,如吃硬物痛势尤甚,矢气频频,大便溏薄而夹有不消化物,日行2次。舌苔白腻,脉沉细而迟。黄氏认为此为寒温、瘀浊之邪停于少阴、厥阴经脉,导致脉络不通而痛。治宜温阳散寒,蠲化瘀浊。熟附子9g先煎,炮姜4.5g,炙草4.5g,白术9g,蜀椒4.5g,桂枝4.5g,小茴香9g,失笑散12g为方。同房后感寒,瘀浊败精凝聚少阴、厥阴两经,黏滞难化。绕脐疼痛,痛处不移,当有瘀浊内停。因此除用附子理中汤以温中散寒外,重点用失笑散、桂枝活血化瘀,通阳行痹。瘀浊败精得以蠲化而宣通阳气,以达到止痛之目的。蜀椒、小茴香辛温疏通,可温经通络止痛。(胡建华.内科名家黄文东学术经验集[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4)
医案7:
陈某,女,51岁。初诊:1984年11月23日。诉今年7月13日突然发生上腹部疼痛,经当地医院尿检,淀粉酶明显增高,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收住院治疗。住院10余日,未愈出院。当时发现白细胞计数下降,继续在门诊观察治疗。因多次检查血、尿淀粉酶未下降,故来福州诊治。症见左侧腹部胀痛,纳食不甘,二便正常,面色不华,声音低微,脉沉细,舌淡苔薄白。尿淀粉酶2250U/ml。辨证属脾气虚弱,健运失职。治以益气健脾,加强运化。处方:麦谷芽各30g,党参15g,怀山药15g,茯苓10g,陈皮6g,甘草5g。3剂。
二诊:12月1日。药后精神好转,腹痛消失,纳食增进,尿淀粉酶降至570U/ml。继以原方调治,前后服药20余剂,临床症状消失,携方返里,继续调治。
本例以麦芽、谷芽为主药,性皆甘平无毒,是“五谷为养”的上品,且又孕育蓬勃生发之机,可以借二芽生发之气,合党参、薯蓣、黄芩、甘草、陈皮鼓动人体之胃气,达到健运和生化的目的。可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大肠的传导功能,从而治愈本病。(董建华.中医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528-529)
(刘启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