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脾胃病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八节 痞满

【概念】
痞满,是以胸脘痞塞满闷不舒,按之柔软,压之不痛,视之无胀大之形为主症的病证。西医学中的慢性胃炎、胃神经症、胃下垂、消化不良等疾病,当出现以胃脘部痞塞、满闷不舒为主要表现时,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早期肝硬化、胸腔积液、心绞痛、心肌梗死表现为胸脘满闷者不属于本病证范围。
【源流】
本病证在《黄帝内经》中称为痞、满、痞塞等,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饮食不节、起居不适和寒气为患有关,主要病变脏腑在于脾胃。如《素问·太阴阳明论》云:“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满闭塞。”《素问·异法方宜论》云:“脏寒生满病。”《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云:“脾不能行气于脾胃,结而不散,则为痞。”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本病证的理法方药论述颇详。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云:“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亦云:“夫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心下则痞。”认为痞满多因外感表证未愈,误下伤中,损伤脾胃,正虚邪陷,结于心下,升降失常而发病,并拟定了寒热并用,辛开苦降的治疗法,其所创诸泻心汤乃治痞满之祖方,一直为后世医家所效法。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痞噎病诸候》提出“八痞”、“诸痞”之名,包含了胃痞在内,论其病因有风邪外入,忧恚气积,坠堕内损,概其病机有营卫不和,阴阳隔绝,血气壅塞,不得宣通。并对痞做了初步的解释:“痞者,塞也。言腑脏痞塞不宣通也。”
金代李东垣认为痞满的生成是由于脾胃失健,水湿不化,酿生痰浊,痰气交阻,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司所致。如《兰室秘藏》曰:“脾湿有余,腹满食不化”,“或多食寒凉,及脾胃久虚之人,胃中寒则胀满,或脏寒生满病”。其拟定的辛开苦降、消补兼施的消痞丸、枳实消痞丸更是后世治痞的名方。朱震亨将痞满与胀满做了区分。如《丹溪心法·痞》云:“胀满内胀而外亦有形,痞则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在治疗上丹溪特别反对一见痞满便滥用利药攻下,认为中气重伤,痞满更甚。
《景岳全书·痞满》对本病的辨证颇为明晰:“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物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有胀有痛而满者,实满也;无胀无痛而满者,虚满也。实痞、实满者,可散可消;虚痞、虚满者,非大加温补不可。”首次将痞满分为实痞和虚痞进行论治。
清代林珮琴《类证治裁·痞满》将痞满分为伤寒之痞和杂病之痞,把杂病之痞又分作胃口寒滞停痰、饮食寒凉伤胃、脾胃阳微、中气久虚、精微不化、脾虚失运、胃虚气滞等若干证型,分寒热虚实之不同而辨证论治,对临床很有指导意义。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肿胀源流》认为痞满病因“有中气不足、不能运化而成者,有食积而成者,有痰结而成者,有湿热太甚而成者”,治疗“虚则补其中气,宜调中益气汤;实则消食,宜资生丸;豁痰宜豁痰汤;除湿宜二陈汤加猪苓、泽泻;有湿热清热,宜当归拈痛汤而消导之”,但认为本病总的病机为脾气虚及气郁,故“不可用峻剂,致伤元气”。
在现代关于痞满的诊治上,多位名老中医在总结古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如董建华认为痞满总的病机是气机停滞,脾胃升降失常,以“滞”为重点,治疗强调以通降为法,慎用开破之品,认为胃痞初起,气血同病,应调和气血;久痞不愈,寒热错杂,治宜辛开苦降。此外,董建华认为湿邪易困脾,影响脾胃升降功能,故治疗应加用健脾化湿之品。宋孝志在强调中医整体辨证的基础上,根据本病证得发病特点、病程、证候的演变,总结出治痞五法:平调升降、燮理阴阳、调和气血、健脾悦胃、寒热并用,对临床颇具指导意义。
【病因病机】
痞满多因表邪内陷入里,饮食不节,痰湿阻滞,情志失调,或脾胃虚弱等各种原因导致脾胃损伤,升降失司,胃气壅塞而发病。
(一)病因
1.感受外邪
外邪侵袭肌表,治疗不得其法,滥施攻里泻下,脾胃受损,外邪乘虚内陷入里,结于胃脘,阻塞中焦气机,升降失司,胃气壅塞,遂成痞满。如《伤寒论》云:“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2.内伤饮食
暴饮暴食,或恣食生冷粗硬,或偏嗜肥甘厚味,或嗜浓茶烈酒及辛辣过烫饮食,损伤脾胃,以致食谷不化,阻滞胃脘,升降失司,胃气壅塞,而成痞满。如《类证治裁·痞满》云:“饮食寒凉,伤胃致痞者,温中化滞。”
3.痰湿阻滞
脾胃失健,水湿不化,酿生痰浊,痰气交阻于胃脘,则升降失司,胃气壅塞,而成痞满。如《兰室秘藏·中满腹胀》曰:“脾湿有余,腹满食不化。”
4.情志失调
多思则气结,暴怒则气逆,悲忧则气郁,惊恐则气乱等,造成气机逆乱,升降失职,形成痞满。其中尤以肝郁气滞,横犯脾胃,致胃气阻滞而成之痞满为多见。即如《景岳全书·痞满》谓:“怒气暴伤,肝气未平而痞。”
5.脾胃虚弱
素体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或饥饱不匀,饮食不节,或久病损及脾胃,纳运失职,升降失调,胃气壅塞,而生痞满。此正如《兰室秘藏·中满腹胀》所论述的因虚生痞满:“或多食寒凉,及脾胃久虚之人,胃中寒则胀满,或脏寒生满病。”
(二)病机
1.基本病机为脾胃升降功能失调,胃气壅塞
外感湿热、客寒,或食滞、痰湿停留日久,或肝郁气滞,横逆犯脾或病程日久,脾胃受损等,均可导致脾胃运纳失职,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司而出现痞满。
2.病位在胃,涉及肝脾
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胃位居中焦,属于阳土,喜润恶燥,主受纳传输水谷,以和降为顺,实而不能满,故极易感受外邪,而致气机阻滞,胃气不降;脾胃同属中土,互为表里,喜燥恶湿,主运化转输,以升为健,若脾土虚弱,健运失职,则水谷入胃不得化,以致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滞壅积于胃腑,气机不通而成痞满;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体阴而用阳,一遇情志不遂,则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气机郁滞,升降失职,酿生痞满,三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3.虚实夹杂为其病机特点
外邪所犯,食滞内停,痰湿中阻,湿热内蕴,气机失调等所成之痞皆为实邪,脾胃气虚,无力运化,或胃阴不足,失于濡养所致之痞则属虚痞,因邪实多与中虚不运,升降无力有关,而中焦转运无力,最易招致病邪内阻,两者互相影响,相互转化,从而形成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之证。
此外,痞满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瘀滞,血络损伤,可见吐血、黑便,亦可产生胃痛或积聚、噎膈等变证。
【诊断与病证鉴别】
(一)诊断依据
1.以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痞按之柔软,压之不痛,视之无胀大之形。
2.常伴有胸膈满闷,饮食减少,得食则胀,嗳气则舒等症。
3.发病和加重常与饮食、情志、起居、冷暖失调等诱因有关。
4.多为慢性起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5.纤维胃镜检查、上消化道K线检查、胃液分析等的异常,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二)辅助检查
电子胃镜或纤维胃镜可确诊慢性胃炎,并排除溃疡病和胃肿瘤;病理组织活检可确定慢性胃炎的类型以及是否有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X线钡餐检查可协助诊断慢性胃炎、胃下垂等;胃肠动力检测如胃肠测压、胃排空试验、胃电图等可协助诊断胃动力障碍、紊乱等;幽门螺杆菌(Hp)相关检测是否为Hp感染;B超、CT检查可鉴别肝胆病和腹水等。
(三)病证鉴别
1.痞满与胃痛
两者病位皆在胃脘部,且胃痛常兼胀满,痞满时有隐痛,应加以鉴别。胃痛以疼痛为主,痞满以痞塞满闷为主;胃痛者胃脘部可有压痛,痞满者则无压痛。
2.痞满与鼓胀
鼓胀与胃痞同为腹部病证,且均有胀满之苦,鼓胀早期易与胃痞混淆。鼓胀腹部胀大膨隆,胀大之形外现;胃痞则自觉满闷痞塞,外无胀大之形。鼓胀按之腹皮急;胃痞胃脘部按之柔软。如《证治汇补·痞满》曰:“痞与胀满不同,胀满则内胀而外亦有形,痞满则内觉满塞而外无形迹。”
3.痞满与胸痹心痛
胸痹心痛可有脘腹满闷不舒,痞满常伴有胸膈满闷,但两者有病在心胸和病在胃脘之不同,应予区别。胸痹心痛属胸阳痹阻,心脉瘀阻,心脉失养为患,以胸痛,胸闷,短气为主症,伴有心悸、脉结代等症状,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云“胸痹气急胀满,胸背痛,短气”;痞满系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所致,以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为主症,多伴饮食减少,得食则胀,嗳气则舒等症状。
4.痞满与结胸
两者病位皆在脘部,然结胸以心下至小腹硬满而痛、拒按为特征;痞满则在心下胃脘,以满而不痛、手可按压、触之无形为特点。
【辨证论治】
(一)辨证思路
1.辨虚实
痞满食后尤甚,饥时可缓,便秘、舌苔厚腻,脉实有力者为实痞,多由外邪所犯、暴饮暴食,食滞内停,痰湿中生、湿热内蕴、情志失调等所致。食积者,伴有嗳腐吞酸,大便不调,味臭如败卵;痰湿者,伴有身重困倦,口淡不渴;脘腹嘈杂不舒,口苦,舌苔黄腻者为湿热之邪所致;心烦易怒,善太息,脉弦者为情志不遂所致。痞满能食,饥饱均满,食少纳呆,大便清利、虚无力者属虚痞,多由脾胃气虚,无力运化,或胃阴不足,失于濡养所致。脾胃虚弱者,痞满时轻时重,纳呆,神疲乏力,脉细弱;胃阴不足者,饥不欲食,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2.辨寒热
痞满绵绵,得热则减,口淡不渴,或渴不欲饮,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涩者属寒。而痞满势急,口渴喜冷,舌红苔黄脉数者为热。
(二)治疗原则
痞满的病变部位在胃脘,病变脏腑在脾胃,基本病机是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故总的治疗原则为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根据虚实分治,实者泻之,分别施以理气解郁、清热祛湿、消食导滞、除湿化痰等法;虚者补之,施以健脾益胃,补中益气,养阴益胃之法。由于本病证常为虚实夹杂之候,所以治疗时通常消补并用。
(三)分证论治
1.饮食内停
(1)症状:脘腹痞闷而胀,进食尤甚,拒按,嗳腐吞酸,恶食呕吐,或大便不调,矢气频作,味臭如败卵,舌苔厚腻,脉滑。
(2)病机分析:饮食停滞,胃腑失和,气机瘀滞,故脘腹痞闷而胀;食滞胃脘,胃失和降,故嗳腐吞酸,呕吐;食滞作腐,气机不畅,故大便不调,臭如败卵;舌苔厚腻,脉滑为饮食停滞之象。
(3)治法:消食和胃,行气消痞。
(4)代表方药: 保和丸加减。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导滞,行气除胀;半夏、陈皮和胃化湿,行气消痞;茯苓健脾渗湿,和中止泻;连翘清热散结。
(5)加减:食积较重者,可加鸡内金、谷芽、麦芽以消食;脘腹胀满者,可加枳实、厚朴、槟榔等理气除满;食积化热,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枳实,或用枳实导滞丸通腑消胀,清热利湿;兼脾虚便溏者,加白术、扁豆,或枳实消痞丸健脾和胃,化湿消痞。
2.痰湿中阻
(1)症状: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舌苔白厚腻,脉沉滑。
(2)病机分析:痰浊阻滞,脾失健运,气机不畅,故见脘腹痞塞不舒;湿邪困脾,清阳不升,清窍失养,故头晕目眩;湿邪困脾,胃失和降,故见困倦,呕恶;气化不利,故小便不利;舌苔白厚腻,脉沉滑为湿邪偏重之象。
(3)治法:除湿化痰,理气和中。
(4)代表方药: 二陈平胃汤加减。制半夏、藿香、苍术燥湿化痰;陈皮、厚朴理气消胀;茯苓、甘草健脾和胃。
(5)加减:痰湿盛而胀满甚者,可加枳实、苏梗、桔梗,或合用半夏厚朴汤加强化痰理气;气逆不降,嗳气不止者,加旋覆花、代赭石、沉香、枳实等降逆下气;痰湿郁久化热而见口苦、舌苔黄者,改用黄连温胆汤清化痰热;兼脾胃虚弱者,加党参、白术、砂仁健脾和中。
3.湿热阻胃
(1)症状:脘腹痞闷,或嘈杂不舒,恶心呕吐,口干不欲饮,口苦,纳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病机分析:湿热内蕴,困阻脾胃,气机不利,则胃脘痞闷,嘈杂不舒;湿热中阻,气机不利,升降失司,故见恶心呕吐,口干口苦;脾为湿困,纳运失职,而见纳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壅盛之象。
(3)治法:清热化湿,和胃消痞。
(4)代表方药: 泻心汤连朴饮加减。大黄泄热消痞,和胃开结;黄芩、黄连、栀子清热燥湿;厚朴理气燥湿;石菖蒲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半夏和胃燥湿;芦根清热和胃,止呕除烦;黄连、淡豆豉清热燥湿除烦。
(5)加减:恶心呕吐明显者,加竹茹、生姜、旋覆花以止呕;纳呆不食者,加鸡内金、谷麦芽以开胃导滞;嘈杂不适者,合用左金丸;便溏者,去大黄,加扁豆、陈皮化湿和胃;寒热错杂者,用半夏泻心汤苦辛通降。
4.肝胃不和
(1)症状:脘腹痞闷,胸胁胀满,心烦易怒,善长太息,呕恶嗳气,或吐苦水,大便不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2)病机分析:肝气犯胃,胃气郁滞,而致脘腹痞闷;肝气郁结,气机不舒,故心烦易怒,善太息;肝气犯胃,胃失和降,而见呕恶嗳气;胆胃不和,气逆于上,故呕吐苦水;肠胃不和,气机郁滞,故大便不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为肝气郁滞之象。
(3)治法:疏肝解郁,和胃消痞。
(4)代表方药: 越鞠丸枳术丸加减。香附、川芎疏肝散结,行气活血;苍术、神曲燥湿健脾,消食化滞;栀子泻火解郁;枳实行气消痞;白术健脾益胃;荷叶升清养胃。
(5)加减:气郁明显,胀满较甚,加柴胡、郁金、厚朴,或用五磨饮子理气导滞消胀;肝郁化火,口苦而干者,加黄连、黄芩泻火解郁,呕恶明显者,加半夏、生姜和胃止呕,嗳气者,加竹茹、沉香和胃降气。
5.脾胃虚弱
(1)症状:脘腹满闷,时轻时重,喜温喜按,纳呆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2)病机分析:脾胃虚弱,健运失职,升降失常,故脘腹满闷,时轻时重;脾胃虚寒,故喜温喜按;脾虚不运,故见纳呆便溏;脾胃气虚,形神失养,故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为脾胃虚弱之象。
(3)治法:补气健脾,升清降浊。
(4)代表方药: 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升麻、柴胡升举清阳,当归养血和营,陈皮理气消痞。
(5)加减:胀闷较重者,可加枳壳、木香、厚朴以理气运脾;四肢不温,阳虚明显者,加制附子、干姜,或合理中丸温胃健脾;纳呆厌食者,加砂仁、神曲理气开胃;舌苔厚腻,湿浊内蕴者,加半夏、茯苓,或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以健脾祛湿,理气除胀。
6.胃阴不足
(1)症状:脘腹痞闷,嘈杂,饥不欲食,恶心嗳气,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2)病机分析:胃阴亏虚,胃失濡养,和降失司,故见脘腹痞闷,嘈杂,饥不欲食,胃失和降,故恶心嗳气;阴虚津枯,津液不能上承,大肠液亏失于濡养,故见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之象。
(3)治法:养阴益胃,调中消痞。
(4)代表方药: 益胃汤加减。生地、麦冬、沙参、玉竹养阴益胃,香橼疏肝理脾,消除心腹痞满。
(5)加减:津伤较重者,加石斛、天花粉加强生津;腹胀较著者,加枳壳、厚朴理气消胀;食滞者,加谷麦芽消食导滞;便秘者,加火麻仁、玄参润肠通便。
(四)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
(1)生姜50g(拍碎剁末),陈皮10g,大枣数枚,水煎服,用于感寒所致脘腹胀满。
(2)佛手30g,山楂15g,麦芽15g,神曲15g,水煎服,用于食积痞满。
(3)枳壳10g,陈皮10g,水煎服,用于气滞证。
(4)白豆蔻3g,藿香、生姜各6g,半夏、陈皮各5g,水煎服,用于脾虚湿阻之痞满。
(5)神曲30g,炒萝卜籽10g,麦芽10g,水煎服,用于因食用谷米食物过多导致腹胀厌食者。
(6)怀山药30g,鸡内金9g,蜂蜜15g。怀山药、鸡内金用水煎取汁,调入蜂蜜,搅匀。日1剂,分2次温服,用于脾胃虚弱,运化不健之食积腹胀者。
(7)荔枝核100g,橘皮10g,研成细末,饭前服5g,每日3次,用于肝气郁滞所致脘腹胀满者。
(8)绿萼梅10g,绿茶4g。上方以沸水冲泡,代茶频饮,兑开水再饮。1日1剂。用于肝胃不和证。
2.常用中成药
(1)四磨汤口服液
功用主治:顺气降逆。用于气滞、食积所致脘腹胀满。
用法用量:每次10~20ml,每日3次。
(2)达立通颗粒
功用主治:清热解郁,和胃降逆,通利消滞,用于肝胃郁热所致痞满,症见胃脘胀满、嗳气、纳差、胃中灼热、嘈杂泛酸、脘腹疼痛、口干口苦;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见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温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于饭前服用。
(3)气滞胃痛颗粒
功用主治: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情志不畅,肝气犯胃所引起的胃痛连胁,嘈杂恶心等症。
用法用量:每次1~2包,每天3次。
(4)香砂和胃丸
功用主治:健脾开胃,行气化滞。用于脾胃虚弱之脘腹胀满,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每次6g,每日2次。
(5)养胃舒胶囊
功用主治:滋阴养胃。用于胃阴亏虚所致的脘腹满闷。
用法用量:每次2粒,每天3次。
(6)加味保和丸
功用主治:健脾消食。用于饮食积滞之胃痞。
用法用量:每次6~9g,每日3次。
(7)补中益气丸
功用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食少腹胀。
用法用量:每次6g,每日3次。
(8)胃力康颗粒
功用主治:行气活血,泄热和胃。用于肝胃郁热之脘腹痞满,嗳气吞酸者。
用法用量:每次10g,每日3次。
3.针灸疗法
(1)体针
实证:取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穴位为主,以毫针刺,采用泻法。常取足三里、天枢、气海、中脘、内关、期门、阳陵泉等。
虚证:取背俞穴、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毫针刺,采用补法。常取脾俞、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等。
(2)耳针:取脾、胃、肝、交感、大肠、小肠,实证宜用针刺法,一般刺入深度2~3分,按顺时针方向中等幅度捻转,留针5~10分钟,每日1次;虚证宜采用埋针法,亦可用针刺法,埋针一般埋1~2穴,采用针刺法时同上法,应按逆时针方向小幅度捻转,留针10~2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4.外治疗法
(1)外敷法
1)肉桂粉、沉香粉等量以酒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外用麝香壮骨膏外贴固定,一日一换。
2)香附、五灵脂各30g,黑白牵牛子各15g,加醋炒熨脐周,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3)木香、干姜、白胡椒等份,为末敷脐,胶布贴盖,3日更换。
(2)推拿疗法
实证:患者取仰卧位,取中脘、天枢、气海、关元等穴。以一指禅法缓慢从中脘推至气海,往返5~6遍,每日1次。
虚证:患者取俯卧位,取脾俞、胃俞、大肠俞、小肠俞、长强等穴,用 法,从上至下,往返3~4遍,至局部出现热胀感为宜。
【临证参考】
(一)痞满以“滞”为患,以“通”为法
痞满的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脾胃同居中焦,胃主通降,以降为顺,脾主升清,以升为健,清升浊降则气机调畅,肝主疏泄,调节脾胃气机,若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肝气郁结,疏泄不利,三者相互影响,致使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而发为痞满,故中焦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司为本病证的根本病机,治疗应着眼于“通”上。如董建华教授治疗上强调以通降为法,顺应胃的生理特性,如胃气壅滞者,治以和胃理气通降;肝胃不和者,治以疏肝和胃通降;饮食停滞者,治以消食导滞通降;湿热中阻者,治以清热化湿通降;实热壅滞者,治以清热泻腑通降;脾胃气虚者,治以健脾益气通降;脾胃阳虚者,治以温养脾胃通降;胃阴不足者,治以养阴益胃通降。临床多运用理气通降之药,如木香、陈皮、砂仁、柴胡、郁金、佛手、槟榔、枳实等,使其脾气升,胃气降,脾胃之气运行畅达,可收康复之效。
(二)治痞应重视健脾益气
《证治汇补》载:“大抵心下痞闷,必是脾胃受亏。”说明脾虚是痞病产生的内在因素。脾胃虚弱易致外邪内陷,或饮食不化,痰湿内生,阻碍中焦气机,而发为痞证。因此。在痞满实证的治疗中,除了以祛邪为主外,还应兼顾保护脾胃之气,以发挥祛邪而不伤其正气之功效。对于虚痞的治疗,应采用“虚则补之”“塞因塞用”之法,给予益气健脾治疗,以振奋中气,从而恢复其气机升降之枢纽的作用,使清气上升,浊阴下降,痞病自消。代表方有参苓白术散、补中气益汤。常用药物有人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大枣等。此外根据“健脾先运脾,运脾必调气”的理论,一般在健脾益气的基础上,常添加陈皮、枳壳、柴胡、苏梗等疏导理气药物。痞证日久,或过用香燥之品,常暗耗阴津,致胃阴不足,胃体失养,气机不畅,而见胃脘痞满,脘中灼热,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苔少或无苔,脉虚细数者,需加用沙参、麦冬、玉竹、石斛、天花粉、知母等养阴生津之品。
(三)湿邪阻滞是形成胃痞的重要病理因素
湿为阴邪,易首先犯脾,困阻脾胃,阻遏气机,影响脾胃升降功能,导致痞满的发生,由于体质状况不同,饮食偏嗜的性质不同,或形成寒湿中阻,或导致湿热中阻,都可引起痞满。故治痞应以祛湿为主,但有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健脾化湿之分,热化者宜清热,寒化者宜温燥,症见胃脘痞满,纳呆乏力,舌苔腻,脉濡滑者,宜芳香化湿为主,药用藿香、佩兰、枳壳、大腹皮、香橼皮、佛手、芦根、焦三仙等;口干不欲饮,苔白腻者,宜加苍术、厚朴、陈皮、清半夏等苦温燥湿之品,小便不利者,宜加茯苓、通草、车前子等淡渗之品。脾虚湿阻者,症见脘腹胀闷,食后更甚,大便稀溏,苔薄腻,脉濡细,宜健脾化湿为主,药用扁豆、木香、砂仁、藿香、佩兰、生薏苡仁、茯苓、通草、枳壳、香橼皮、佛手等;湿邪化热,湿热阻滞脾胃者宜清热化湿,药用黄芩、黄连、滑石、藿香、佩兰、芦根等。
(四)痞满多虚实相兼、寒热错杂,治疗宜消补兼施、辛开苦降
胃痞虽有虚实寒热之别,但在病变过程中,因寒热虚实可相互转化,故可出现虚实相兼、寒热错杂等复杂证型。治疗此类证型,首推仲景伤寒方诸泻心汤。中医大家刘渡舟教授对仲景之学有高深的造诣,应用泻心汤类方治疗心下痞证经验丰富。刘老认为在五泻心汤中,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方是调理脾胃阴阳的,大黄黄连泻心汤和附子泻心汤乃是针对寒热具体情况而制订的。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均为治疗心下痞的方剂,皆以脾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而出现的心下痞满与呕、利等证为主。三方药物相仿,治疗略同,但同中有异,其中辛开、苦降、甘调各有偏重。如半夏泻心汤证以心下痞兼呕为主;生姜泻心汤证以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与下利为主;甘草泻心汤证则以痞利俱甚,谷气不化,客气上逆,干呕心烦不得安为主。大黄黄连泻心汤用于中焦有热,影响脾胃气机升降而成心下痞者,附子泻心汤用于热痞兼下焦阳虚者。
(五)结合西医检查手段辨证施治
田德禄将西医学的胃肠造影、胃镜检查看作中医望诊的延伸,对胃镜象及其病理象进行微观辨证,在辨证用药基础上加入针对性用药,常获良效。如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镜下见胃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管腔空旷,皱襞变浅,分泌物减少,血管显露,认为属脾胃虚弱,法宜虚则补之,常用黄芪、党参、炒白术、炒山药、石斛等;对于镜下胃黏膜呈树枝状及铺路石样改变等属癌前病变,病检常示胃黏膜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者,多属久病入络,非痰即瘀,治宜祛瘀化浊,临证常加菖蒲、胆星、金铃子散、失笑散或丹参饮,甚则加猬皮、九香虫常获良效;经胃肠造影提示胃下垂者应与饮食积滞、阻于胃腑、留滞不降,胃腑不堪重负,久则下沉而坠有关,不能一概以虚论治。故临证常在补中气之药中加入理气消导之品如槟榔、枳实壳、焦三仙、莱菔子等,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胃腑排空,从而明显缩短了胃下垂的疗程。
【预防调护】
1.饮食调摄
节制饮食,勿暴饮暴食;饮食宜清淡,忌肥甘厚味、辛辣醇酒及生冷之品。
2.精神调摄
保持乐观开朗,心情舒畅。
3.注意生活起居
适寒温,防六淫,注意腹部保暖。
4.适当运动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医案选录】
医案1:
尤 面垢油亮,目黄,头胀如束,胸脘痞闷。此暑湿热气内伏,因劳倦,正气泄越而发。既非暴受风寒,发散取汗徒伤阳气,按脉形濡涩,岂是表症。凡伤寒必究六经,伏气须明三焦。论症参脉,壮年已非有余之质,当以劳倦伤,伏邪例延医。
滑石、黄芩、浓朴、醋炒半夏、杏仁、蔻仁、竹叶。
又 胸痞自利,状如结胸。夫食滞在胃,而胸中清气,悉为湿浊阻遏,与食滞两途。此清解三焦却邪汤药,兼进保和丸消导。
淡黄芩、川连、淡干姜、浓朴、醋炒半夏、郁金、白蔻仁、滑石。送保和丸三钱。(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痞》)
医案2:
刘 热气痞结,非因食滞,胃汁消烁,舌干便难。苦辛开气,酸苦泄热,是治法矣。
川连、生姜、人参、枳实、橘红、乌梅、生白芍。(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痞》)
医案3:
朱(妪) 目垂气短,脘痞不食。太阴脾阳不运,气滞痰阻,拟用大半夏汤。
人参、炒半夏、茯苓、伽楠香汁。
又 脉微有歇,无神倦欲寐,服大半夏汤,脘痛不安,不耐辛通,营液大虚。春节在迩,恐防衰脱。
人参、炒麦冬、北五味。(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痞》)
医案4:
余某,男,46岁,干部,1960年6月14日初诊。
1年前因食柿子过量而致胃病,消化不良,屡服汤药无效。现头晕身倦,精神欠佳,食欲不振,纳谷大减,胃脘隐痛闷胀,按之不移,痛尤甚,大便干燥,或欲大便而解之则无,矢气甚多,小便畅利,脉沉弦滑,舌质正常,舌苔秽腻,中心黑色。结合病因脉证,此属积滞,宜温下之法,以散剂徐攻免伤胃气。
处方:干姜、大黄、红豆蔻、炒草果仁、高良姜、陈皮、炒枳实各二钱,炮鸡内金五钱。共研为细末,每次食前取一钱,用红糖开水冲服,日3次。
复诊:纳谷增加大便转溏,胃脘隐痛闷胀均减,脉略转缓,舌苔稍退,继以前方加味,改服丸剂缓图,以保胃气。
处方:干姜、大黄各二钱,红豆蔻、炒草果仁、高良姜、炒枳实、阿魏、三棱、莪术各四钱,陈皮六钱,炮鸡内金一两。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赤小豆大,每日早晚食后各取二十丸,温开水送服。
再诊:善饥思食,纳谷大增,大便微干,胃脘隐痛闷胀基本消失,唯有时尚微感不适,脉沉涩,舌苔转黄,于前方加荜澄茄二钱,复改制为散剂服之而痊愈,体力亦恢复健康。(中国中医研究院.蒲辅周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1-42)
医案5:
张某,男,36岁,平素嗜好饮酒,常饮又多饮,日久之后,酒湿内伤,脾胃失运,中气不和,痰从中生,影响中焦气机升降失调,而成心下痞满之证。伴见恶心呕吐,大便稀溏,每日三四次,虽经多方治疗却难以收功。舌质红,苔白,脉弦滑,此属痰气交阻而成痞,治宜半夏泻心汤。
半夏12g,干姜6g,黄连6g,黄芩6g,党参9g,大枣7枚,炙甘草9g。
服一剂,大便泻出白色黏液甚多,呕恶大减。再一剂,痞、利俱减。四剂尽而病愈。
本案辨证时抓住心下痞而确定为泻心汤证;根据恶心呕吐及有嗜酒酿痰的病史而确立为痰气痞,所以服用半夏泻心汤后从大便泻出许多白色痰涎而愈。可见古人所谓半夏泻心汤治疗“痰气痞”这一说法并非虚妄。(刘渡舟.经方临证指南[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59-60)
医案6:
丁某,男,47岁。患心下痞满,时而隆起一软包如鸡蛋大小,按之而痛。两胁下鸣响不适,嗳气频作,口苦纳减,并见面目浮肿,小便不利,大便不成形,每日三四次。舌苔白厚,脉沉弦滑。证属脾胃不和,寒热之气痞塞于中,兼夹胁下有饮气。
生姜12g,干姜3g,黄连4.5g,黄芩4.5g,党参9g,茯苓18g,半夏9g,炙甘草6g,大枣12枚。
仅服两剂则诸证悉减,心下隆起之包块平消未作,小便利而饮食增。上方又服六剂而安。(刘渡舟.经方临证指南[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2)
医案7:
吴某,男,32岁。患胃病一年有余,不能食,强食则胃脘发胀,呃逆而胃中泊泊然有声。口咽发干,尤其以睡醒后为甚。且大便作泻,每日数行,形瘦体惫。有医按脾虚治疗,投以人参健脾丸,诸症未止,又添梦遗,脉弦细,舌光红如锦。知其阳用太过而又误用温燥,助阳为火,反更伤其精。
玉竹15g,生地15g,麦冬15g,沙参15g,山药12g,木瓜6g,川楝9g,牡蛎12g,石决明12g,粳米9g,冰糖6g。
服此方如法加减,共三十余剂,始能饮食如常而诸症亦消。(刘渡舟.经方临证指南[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06)
医案8:
魏某,女,42岁,工人。初诊日期:2005年10月10日。
主诉:胃胀反复发作1年,加重1个月。
现病史:患者近1年来反复胃胀,时轻时重,近1个月胃胀加剧,餐后加重,早饱,嗳气,无胃痛,无反酸烧心及恶心、呕吐,腹部怕冷,喜温喜按。性情急躁,易生口疮,二便及饮食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体格检查未见异常。
既往史:无其他系统慢性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实验室检查:胃镜示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
辨证分析:患者1年来胃胀,腹部怕冷,喜温喜按,证属“胃痞”之脾胃虚弱,中阳不足。脾虚不运,胃失和降则胃胀,餐后加重,早饱,嗳气。患者平时性情急躁,致肝气郁结,肝横逆犯胃,故加重胃胀,苔薄黄,为肝郁化热之象。舌质黯淡,脉弦细为脾虚肝郁之象。
中医诊断:痞满(脾胃虚弱,肝气郁结证)。
西医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
辨证:脾失健运,气机阻滞。
治法:健脾益胃,疏肝理气。
处方:党参10g,丹参10g,生白术30g,茯苓15g,炙甘草10g,柴胡10g,赤白芍各15g,当归10g,炒莱菔子20g,知柏各10g,枳实10g。7付,每日一付,水煎服。
复诊(2005年10月18日):服上方7付,矢气多,胃胀明显减轻,嗳气减少,仍觉手足心热,大便不成形,日一次。舌质淡,苔白,脉弦。分析:患者经治疗胃胀明显减轻,但大便不成形,表明尚有脾胃虚弱,而手足心热仍肝郁化热未解,治疗应在健脾理气基础上,加丹皮、栀子以清肝经郁热。
处方:党参10g,丹参10g,苍术15g,厚朴10g,焦三仙各30g,茯苓15g,生甘草5g,柴胡10g,赤芍15g,丹皮15g,炒栀子10g,知柏各10g,桂枝10g,大枣10g,生黄芪20g。7付,每日一付,水煎服。
三诊(2005年10月26日):药后胃已不胀不痛,纳香,手足心热明显减轻,大便成形,日一次。舌苔薄白,脉细。分析:患者服上方14剂,经治疗胃部饱胀消失,但久病之后脾胃虚弱未全恢复,予香砂和胃颗粒调治1个月巩固疗效。随诊半年,未再发作。(李乾构.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李乾构[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82-83)
(杨 静 张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