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脾胃病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篇

第七章 中医脾胃病病证

第一节 口疮

【概念】
口疮,又名口疡、口疳、口破,是指口舌疮疡或溃烂的一种病证,局部灼痛,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多由心脾积热,外感热邪,阴虚阳亢或虚阳浮越而致。本病主要涵盖口腔颊腭、唇舌黏膜发生的点状溃疡性损害的病变,如复发性口疮、白塞综合征、创伤性口腔黏膜溃疡、口腔黏膜结核性溃疡、某些感染性疾病伴发的口腔溃疡,以及肝硬化、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血压、维生素B族缺乏症、坏血病、白细胞减少症、白血病等所并发的口腔溃疡。
【源流】
《黄帝内经》提出口疮之名。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认为口疮发病与气候失常有关。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口舌疮候》说:“手少阴,心之经也,心气通于舌;足太阴,脾之经也,脾气通于口。腑脏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明确指出口疮之病因在于心脾热盛。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口病》指出口疮反复发作的特点及其调治方法。他说:“凡患口疮及齿,禁油面酒酱酸酢咸腻干枣。差后仍慎之,若不久慎,寻手再发,发即难差。蔷薇根、角蒿为口疮之神药,人不知之”,“治口疮方:蔷薇根皮、黄柏、升麻、生地黄”。以方测证,可知其亦以内热立论。
唐代王焘《外台秘要·口疮方》载有“心脾中热,常患口疮,乍发乍差,积年不差方”。方用升麻、大青、枳实、甘草、苦参、黄连、干地黄蜜丸。其所见与前者略同。
宋代《圣济总录·口舌生疮》说:“口舌生疮者,心脾经蕴热所致也。”同书《口疮》又说:“口疮者,由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故作疮也。又有胃气弱,谷气少,虚阳上发而为口疮者,不可执一而论,当求其所受之本也。”指出口疮之病,有实有虚,对临床很有指导价值。
宋代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说:“唇舌焦燥,口破生疮,盖心脾受热所致也,水浸黄连重汤顿而饮之;大渴少饮,竹叶石膏汤。”
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口齿》门“附录”载:“口舌生疮皆上焦热壅所致,宜如圣汤(桔梗、甘草、防风、枳壳)或甘桔汤加黄芩一钱,仍用柳花散(玄胡、黄柏、黄连、密陀僧、青黛为末)掺之。”丹溪指出“口疮服凉药不愈者,因中焦土虚……用理中汤,人参、白术、甘草补土之虚,干姜散火之标,甚则加附子。或噙官桂,亦妙”,或“生矾为末,贴之极效”,指出了口疮实证、虚证的不同治法,对后世影响很深。
明代张景岳详述了口疮的证治。如《景岳全书·口疮》说:“口舌生疮,固多由上焦之热,治宜清火,然有酒色劳倦过度,脉虚而中气不足者,又非寒凉可治,故虽久用清凉,终不见效,此当察其所由,或补心脾,或滋肾水,或以理中汤,或以蜜附子之类,反而治之,方可全愈,此寒热之当辨也。”“口疮口苦,凡三焦内热等证,宜甘露饮、徙薪饮主之;火之甚者,宜凉膈散、元参散主之;胃火甚者,宜竹叶石膏汤、三黄丸之类主之;若心火肝火之属,宜泻心汤、龙胆泻肝汤之类主之……”详细论述口疮的病因病机、虚实证候及理法方药。
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口舌》说:“口疮者,脾气凝滞,加之风热而然也,治当以清胃泻火汤主之,此正治之法也,如服凉药不已者,乃上焦虚热、中焦虚寒、下焦虚火,各经传变所致,当分别而治之。如发热作渴饮水口疮者,上焦虚热也,补中益气汤主之;如手足冷,肚腹作痛,大便不实,饮食少思口疮者,中焦虚寒也,附子理中汤主之;如晡热内热,不时而热,作渴痰唾,小便频数口疮者,下焦阴火也,六味地黄丸主之;如食少便滑,面黄肢冷,火衰土虚也,八味丸主之;若热来复去,昼见夜伏,夜见昼伏,不时而动,或无定处,若从脚起,乃无根之火,亦用八味丸及十全大补汤,加麦冬、五味,更以附子末,唾津调搽涌泉穴,若概用凉药,损伤生气,为害非轻。”其论点虽与景岳相似,而辨证用药自有其特色。
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将口疮称为口破,指出:“口破者,有虚火实火之分,色淡色红之别。虚火者,色淡而白斑细点,甚者陷露龟纹,脉虚不渴,多醒少睡,虚火动而发之……实火者,色红而满口烂斑,甚者腮舌俱肿,脉实口干,此因膏粱厚味,醇酒炙煿,心火妄动发之。”从局部病变以分虚实,确有至理。
明代戴元礼《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口舌》说:“口舌生疮,皆有上焦热壅所致,宜如圣汤……下虚上盛,致口舌生疮,宜用镇坠之药,以降阳光,宜盐水下养正丹,或黑锡丹。仍于临卧,热汤洗足,炒拣净吴茱萸小撮拭足弓,便以炒热致足心”,“曾有舌上病疮,久蚀成穴,累服凉剂不效,后来有教服黑锡丹,遂得渐愈,此亦下虚上盛也”。这是经验之谈。
清代张璐《张氏医通·七窍门》介绍了口疮外治的经验:“舌疮口破疼痛,以巴豆半枚,生研,和米饮,一豆大,杵和,贴印堂对额间,约半刻许,觉红就去,不可泡起,小儿减半,随即全愈。”
清代陈士铎《石室秘录·口舌生疮》说:“口舌生疮……乃心火郁热……用黄连三钱、菖蒲一钱,水煎服,一剂而愈,神方也。此方不奇在黄连,而奇在菖蒲,菖蒲引心经之药。”
《医学传心录》说:“口疮者,脾火之游行。口者,脾之外候也;脾火上行则口内生疮,泻黄散治之,黄连、干姜为末敷之。有虚火上炎服凉药不愈者,理中汤从治之……唇燥烈生疮者,脾血不足也,宜归脾汤。”
综上所述,可见历代医家对口疮的认识不断发展,治疗经验不断丰富。
【病因病机】
口疮主要由外感邪热、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和体质虚弱等因素导致实火或虚火上炎,热熏口腔发为口疮。
(一)病因
1.外感邪热
口腔为肺胃之门户,外邪入侵,肺胃邪热上蒸,势必导致口舌生疮。如《寿世保元·口舌》说:“口疮者,脾气凝滞,加之风热而然也。”《诸病源候论·伤寒口内生疮候》中亦指出伤寒病人可以口内生疮。叶天士《温热论》提到:“舌绛而有碎点白黄者,当生疳也,大红点者,热毒乘心也,用黄连、金汁。”均指此类证候而言。
2.饮食不节
暴饮暴食,过食肥甘,恣食辛辣煎炒炙煿,嗜酒无度,损伤脾胃,内蕴化热,致使心脾积热而成口疮。
3.情志所伤
思虑过度,郁怒忧伤,气机不畅,郁而化火,亦致心脾积热而成口疮。
4.体质虚弱
素体阴虚,或热病伤阴,或劳倦过度,耗伤真阴,均可致阴液不足而生内热,热灼口腔而发口疮。临床常见消瘦之人易患口疮,并在失眠、过劳、思虑过度后复发、加重,肺痨病人,亦多有口疮,均属阴虚火旺之证。素体虚弱,过食寒凉,或素体脾肾阳虚,致阳虚浮火上越而发口疮。这类口疮微红微肿貌似火热证,其实质则是阳虚寒证,故称阳虚浮火。
(二)病机
1.病机关键
由于心脾积热、肺胃邪热、阴虚火旺或阳虚浮火,导致火热熏灼口腔发为口疮。
2.病位在口腔,与心、脾、肺、胃、肾有关
口疮虽只生在口腔,而口腔与内脏有密切的联系。口腔为肺胃之门户,外邪入侵,肺胃邪热上蒸,导致口舌生疮;舌为心之苗窍,诸痛疡疮皆属于心;脾开窍于口,脾脉挟舌本、散舌下,故口疮之患,与心脾之关系最为密切。肾脉连咽系舌本,两颊及齿龈属胃与大肠,牙齿属肾,任督等经脉均上络口腔唇舌,因此,阴虚火旺或阳虚浮火上炎亦致口疮发作。
3.病理性质以火邪为主,有虚实之分,总以实火者为多
口疮病理性质有实火、虚火之分,实者多属心脾积热、肺胃邪热,如暴饮暴食,过食甘肥辛辣、煎炒炙煿,嗜酒等损伤脾胃,内蕴化热;或思虑过度,郁怒忧伤化火,致使心脾积热;或外邪入侵,致使肺胃邪热上蒸者,属于实火。虚者多属阴虚火旺、阳虚浮火,如素体阴虚或热病伤阴,或劳倦过度,耗亏真阴所致阴虚虚火上炎;或身体虚弱而过食寒凉,或素体脾肾阳虚患者,由于阳虚而致无根之火上浮者,属于虚火。
4.起病有缓急,病程有新久之分
因饮食不节,外感邪热而致的心脾积热,肺胃邪热,口疮发病较急;阴虚火旺而致的口疮多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由阳虚火浮而致的口疮,发病缓慢,日久不愈。
5.病延日久,虚实转化,变证衍生
病理机转的变化,实际上就是虚实之转化,暴病多属实火,久病多为虚火。实火迁延不除,则灼阴耗气转为虚火;虚火不除,亦伤气阴,易患外邪,转为虚实兼夹。各证类间的病机在一定条件也可发生转化。肺胃邪热,因肺心相辅,脾胃相表里,如调治不当,热毒乘心,胃火灼脾,转为心脾积热;心脾积热、肺胃邪热迁延不除,必灼伤阴液,转为阴虚火旺;阴虚日久,由阴及气,转为气阴两虚;阴虚误用苦寒过度,或阴损及阳,则转为阳虚浮火。
【诊断与病证鉴别】
(一)诊断依据
1.口疮的诊断,主要靠局部望诊,凡口舌出现单个或多个黄白色的溃烂点者,即可诊为口疮。
2.此证多发于唇内侧,其次是舌尖、舌缘、舌腹、两颊、舌底、上腭等部位,通常每次只出现1个或几个,初起为细小的红点,局部灼热,随后红点逐渐扩大并溃烂,形成黄豆大小的有凹、黄、红、痛四个特征的溃烂点,凹指溃烂点凹陷,浅者较轻,深者较重。黄指溃烂处覆盖黄色或黄白色或黄灰色的分泌物,红指口疮局部红肿及日疮周围有红晕微肿,其色越红,其热越盛,淡红或淡白属虚寒,越是淡白,越是虚寒。痛指口疮灼热疼痛,咀嚼进食时更为明显,甚至连说话亦痛。
3.一般口疮10天左右逐渐愈合,不留瘢痕,但如调治不当,多延久不愈,或此伏彼起,反复发作。恶化时,口疮数目增多,几个至十几个,疼痛剧烈,甚至伴发热等全身症状。有日久不愈者,可逐渐扩大变深,如花生米大,如《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口舌》所描述的“舌上病疮,久蠲成穴”,愈后亦可留下瘢痕。
(二)病证鉴别
1.口疮与口糜
口糜是口舌片状糜烂,而口疮是口舌点状溃烂。
2.口疮与舌岩
舌岩多发于舌的两侧或舌尖的下面,初期肿物如豆、坚硬,渐大如菌,故又称舌菌,头大蒂小,色红紫,甚痛,不久溃破向深部及四周蔓延,边缘隆起如鸡冠,触之易出血,有恶臭,局部有渗液,一般难治。其突起、坚硬、紫红与口疮的凹陷、柔软、黄红自不相同。
3.口疮与狐惑病
狐惑病虽亦有口疮,但更兼有眼病、皮肤二阴疮疡、默默欲眠、卧起不安、状如伤寒等复杂症状。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源流》说:“伤寒狐惑,虫蚀其脏则上唇生疮,虫蚀其肛则下唇生疮,是脏腑之病,未尝不应之口。凡口疮者,皆病之标也,治病当求其本焉。”临床应予注意。
【辨证论治】
(一)辨证思路
1.辨虚实
虚实不同、治法迥异(表7-1)。
表7-1  口疮虚实辨证要点
2.辨局部病变
斑块:疮周见红色斑块多属热证,见浅红或淡白块多属虚寒,红而带紫为热盛,红斑压之不退色多为血热或血瘀。
水疱:疮周有水疱,多属风热夹湿。
浮肿:疮周红肿多属湿热,肿而不红为湿盛。
疮痂:黄色脓痂为热毒,黄而黏腻为湿热,黑色血痂为血热。
鳞屑:疮周起鳞屑、急性发作者多为实证。日久口疮起鳞屑或见龟裂者多为血虚阴亏。
深浅:疮浅者病轻,疮深者病重,深陷如穴如坑者更重。
3.辨脏腑
口疮生于口腔,与肺、脾、心、肾有关。伴见寒热身痛,咳嗽喉痛者,病变与肺有关;伴见腹胀便秘、口渴口臭,或口淡纳呆、泄泻便溏者,病变与脾胃有关;伴见心烦、心悸、失眠、多梦者,病变与心有关;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证者,病变与肾有关。
4.辨病性
病性以心脾积热、肺胃邪热为多。证见起病较急、疮面红肿、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病性为实热;若口燥咽干,但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无力,病性属阴虚火旺;若疮面色淡、反复不愈且见肢冷畏寒、口淡食少、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脉沉弱,病性为阳虚浮火。
临证还要考虑病史、生活史、体质等因素决定诊治方案。有的患者有外感、热病史;有的有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的生活史;有的素体偏阴虚,有的为阳虚之体。
(二)治疗原则
治疗口疮,遵循“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属实热者应清热泻火;属阴虚火旺者应滋阴泻火;属阳虚浮火者应温阳引火归原。还应当内外结合,辨证论治。口疮不只是局部病变,常与心、脾、胃、肠、肺、肾等脏腑有密切联系,它常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而口疮的局部刺激,也可以进一步促使内脏失调。所以治疗上必须内外结合,局部与整体并重,掌握辨证论治的原则,收效始佳。
(三)分证论治
1.心脾积热
(1)症状:口疮三五不等,灼热疼痛,表面多黄白分泌物,周围鲜红微肿,心烦失眠,口渴口臭,大便干少,小便黄短,舌红,苔黄,脉滑数。常因酒食燥热、七情刺激而诱发加重。
(2)病机分析: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饮食及七情因素致心脾积热,上熏于口,乃生口疮。
(3)治法:清热泻火。
(4)代表方药: 泻黄散导赤散加减。泻黄散善泻脾胃伏火。用石膏、山栀以清脾热,藿香醒脾辟秽,防风升发伏火取“火郁发之”之意。导赤散善泻心火,用生地、木通、竹叶以清心凉血,导心经之热从小便而出。二方合用,共奏清泻心脾积热之效。热甚可酌加黄芩、黄连、玄参之属。
(5)加减:心脾积热伤阴,更兼湿热,口疮表面黄白黏腻之分泌物多,疮周红肿,烦躁口干,舌红,苔黄而腻,脉细数或滑数者,可用甘露饮。方以二冬、生地等清心脾而养阴,黄芩、茵陈清热利湿。疮周紫红或疮深火盛者,可加黄连、水牛角。
2.肺胃邪热
(1)症状:口疮起病较急,数量较多,大小不等,表面多黄白色分泌物,疮周红肿或有水疱,常伴有发热头痛,咽喉痹痛,咳嗽,口渴,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洪数。
(2)病机分析:口腔为肺胃之门户,六淫邪毒侵袭肺胃,必上熏口腔发为口疮。其起病急,发热头痛为邪热之征,喉痛咳嗽为邪壅肺系,咽痛口渴为胃热上熏,口疮之红肿热病及舌脉表现均属实热之征。
(3)治法:清肺胃热,祛邪解毒。
(4)代表方药:可用 凉膈散清胃泻火汤加减。凉膈散以连翘、栀子、黄芩解毒而清膈上之热,芒硝、大黄以泻火清热,薄荷疏邪辟秽,甘草解毒,调和诸药。
(5)加减:兼咳嗽咽喉痛者,可加桔梗、牛蒡子、板蓝根、山豆根;口疮周围浮肿起水疱者,可加木贼、木通、薏苡仁、滑石、车前子之类,以化湿清热。
3.阴虚火旺
(1)症状:口疮反复发作,灼热疼痛,疮周红肿稍窄,口燥咽干,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心悸健忘,腰膝酸痛,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2)病机分析: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心悸健忘,腰膝酸软,为肾阴亏损之征;阴虚生内热,故口燥咽干,手足心热,舌红脉细数;虚火上炎,故口舌生疮红痛;究属虚热,故疮周红肿稍窄。
(3)治法:滋阴降火。
(4)代表方药:可用 知柏地黄丸。本方以六味地黄丸滋阴,知母、黄柏降火,其他养阴清热之药,如天冬、麦冬、沙参、石斛、白芍、玄参之类,亦可随证加入。
(5)加减:阴虚火旺兼湿热内盛,口疮红肿,分泌物呈黄浊垢腻,其量较多,热痛较著者可用甘露饮或黄连阿胶汤加减。
4.阳虚浮火
(1)症状:口疮淡而不红,大而深,表面灰白,日久不愈,服凉药则加重。腹胀,纳少,便溏,头晕乏力,或腰膝酸软,面青肢凉,口淡无味,苔白质淡,脉沉弱或浮大无力。
(2)病机分析:口疮不红,日久不愈,服凉药更甚,可知此口疮不是热证。口淡肢凉、舌淡脉沉弱为阳虚之征。若兼腹胀、纳少、便溏等症为脾阳虚。若兼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为肾阳虚。虚阳上浮,浮火上熏,发为口疮。
(3)治法:扶正温阳,敛火止痛。
(4)代表方药:偏脾阳虚,可用 理中汤加附子以温脾阳;偏肾阳虚,可用 桂附八味丸黑锡丹以温肾阳。
(5)加减:气血虚弱者,可加用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之类。诸方均可随宜加入牡蛎、五味子、山萸肉、白及之类,以敛火生肌。
(四)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
(1)莲子心3g,水煎温服。
(2)芦根、茅根各45g,玄参9g,水煎分数次服。
(3)生蒲公英30g,水煎服。
(4)天冬、麦冬、玄参各9g,水煎服,或制为蜜丸,含服亦可。
(5)生地、蒲公英、天花粉各6g,甘草3g,水煎服。
(6)板蓝根15g,桑叶6g,灯草1.5g,竹叶卷心10根,水煎服,一日三次分服。
(7)白花蛇舌草、一点红各60g,水煎服,治实证口疮。
(8)漱口方:防风、甘草、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煎水含漱,治实证口疮。
(9)老人患口疮,不能食,饮人热乳甚妙。
(10)加减甘露饮:治胃热口臭、口臭牙宣。熟地、生地、天冬、黄芩、枇杷叶、茵陈、枳壳、石斛、甘草、犀角(以水牛角替代),水煎服。
2.常用中成药
(1)银翘解毒颗粒
功用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口疮证属外感实热者可用。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
(2)牛黄解毒片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肺胃蕴热引起:头目眩晕,口鼻生疮,风火牙痛,暴发火眼,咽喉疼痛,耳鸣肿痛,大便秘结,皮肤刺痒。口疮证属胃火上燔者可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片,一日2~3次。
(3)甘露消毒丸
功用主治:利湿化浊,清热解毒。用于湿温时疫、邪在气分。证见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肿、身黄、颐肿、口渴、小便短赤或淋浊。舌苔淡白或厚或干黄者。口疮证属湿热上蒸者可用。
用法用量:口服,6~9g,一日3次。
(4)补中益气丸合三黄片
功用主治:补中益气丸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泻泄,症见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三黄片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心烦口渴,尿黄便秘。口疮证属脾虚火郁者可用。
用法用量:补中益气丸每次6g,三黄片1片,一日3次。
(5)知柏地黄丸
功用主治:滋阴清热。用于潮热盗汗,耳鸣遗精,口干咽燥。口疮证属阴虚火旺者可用。
用法用量:每次9g,一日2~3次。
(6)桂附理中丸合三黄片
功用主治:桂附理中丸补肾助阳,温中健脾,用于肾阳衰弱,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四肢厥冷。合用三黄片,用于治疗口疮证属阳虚火越者。
用法用量:桂附理中丸6g,三黄片1片,一日3次。
3.针灸疗法
(1)体针
取穴:主穴:承浆、地仓、阿是穴。配穴: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舌部口疮加金津、玉液;唇及两颊加迎香。
阿是穴位置:局部溃疡面。
操作:主穴均取,配穴酌加。阿是穴、金津、玉液均为点刺。点刺前先漱口,阿是穴用毫针点刺,小溃疡面只需刺一下,疮面直径大于0.3cm,点刺2~4下;金津、玉液用消毒三棱针点刺出血。余穴针刺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15~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艾灸
取穴:神阙。
操作:用艾绒或加入其他药物(丁香、吴萸等)做成艾条,点燃对准脐部进行熏烤,直到病人感到温热舒适后,将艾条燃端固定在一定的高度(一般距2cm左右),连续灸烤5~10分钟,以局部潮红为适度,也可采取雀啄灸。每日1次,孕妇忌灸。
(3)刺血
取穴:阿是穴(位置同前)。
操作:常规消毒后,根据溃疡面积大小可取3~5处,用三棱针垂直刺入以0.2~0.3cm深为宜,稍加挤压,以利血液渗出。刺出血量以数滴或0.2~0.3ml为度。术毕用1%龙胆紫溶液涂患处,隔日1次。
(4)穴位注射
取穴:三阴交、极泉。
操作:药液用TF制剂(转移因子)2ml。注射时先用无菌蒸馏水稀释,然后选用5号注射针头2ml注射器,取双侧三阴交或极泉穴,皮肤消毒后,快速进针,提插捻转,以得酸胀、麻木针感为好,抽无回血后缓慢注射TF,每侧注入1ml。每周1~2次,4次为1个疗程。
(5)耳针
取穴:主穴:口、舌、神门、交感。配穴:肺、心、肝、脾、肾、肾上腺、大肠。
操作:以主穴为主,每次取2~3穴,根据临床病变部位酌加配穴。寻得敏感点后,速刺进针,得气后,再捻转数下,以加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出针后用消毒棉球轻按孔穴1~2分钟,以免出血。
4.外治疗法
(1)外敷法
1)石榴壳煅炭研末,每日2次搽口内,亦可加青黛少许用。
2)阳虚浮火证者,用乌梅1个,火煨后加冰片1.5g,同研极细末,吹入口中患处。
3)蔷薇根(冬取根、夏取茎叶)煎浓汁含漱,吐出,每日六七次。
4)人中白(煅)三钱、冰片二分研细末,吹,一日三次。
5)柿霜、儿茶末涂患处。治虚证口疮。
6)漱口方:防风、甘草、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煎水含漱,治实证口疮。
7)新癀片5片,凉开水50ml化,餐后漱口,3~4次/日,漱后吐出。
8)黄白散:黄柏、孩儿茶、枯白矾各等分,为末,先以冷米汤漱口,乃掺之。
9)绿袍散:黄柏蜜炙一两,青黛三钱,冰片二分,为末,掺患处,吐出涎即愈。
10)换金散:治毒热口疮。干姜、黄连等分为末,掺疮上。
11)口疮及口气口疳,浓煎升麻汤,入盐,频频含漱。
12)鸡内金烧灰敷之。
13)赤白口疮:蛴螬研汁,频搽取效。
14)治口中疮烂痛不得食:甘草一寸、黄连六铢、杏仁二十枚,为末,合和锦裹,杏仁大,含之勿咽,日三夜一。(《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唇口门》)
15)口疮,五倍子为末掺之。
16)实热证者,可选用珠黄散、锡类散、冰硼散、西瓜霜等外搽患处;亦可用黄柏、青黛各0.5g研末,外搽。
17)阴虚火旺证者,可用养阴生肌散外搽患处。
18)漱口后,将口腔溃疡膜或麝香口腔膜,按口腔溃疡大小剪贴,3~4次/日,餐前半小时使用。
19)阳虚火浮证者,可用吴茱萸炒热,水调外敷涌泉穴,以引火归原。
(2)推拿疗法
治疗原则:实火清之,虚火滋阴清热。
取穴: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神门、蠡沟、中封、解溪、照海、筑宾、交信。以上穴位以找到压痛敏感点为主,一般每次重点取4~5个穴位。
操作:患者俯卧位。用拇指指腹轻微点揉以上穴位,以探测手法轻重的标准,掌握操作力度。继之以压痛敏感点为重点,按揉以上穴位,力度由轻到重,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背俞穴采用一指禅法,强调将力量渗透进去。
【临证参考】
(一)判断虚实,尤其注意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证的辨治
李翰卿先生曾云:急性者,多实,但一两剂不愈者不可不注意虚;慢性久久不愈者多虚,但尤多兼实火;若火证为主者,不可仅注意火,因其多兼寒邪,故临证时必须审慎考虑。虚实夹杂者,以寒积不化,郁而化火,上热下寒者为多,此证往往具有胃脘、脐腹隐痛,压之则疼痛加剧,或吃肉、油腻以后加重,大便兼有黏液或不消化状的食物残渣,治宜理中大黄汤或理中承气合方,但攻下之时只可缓攻,不可大泻下,否则胃、腹疼痛加剧而口疮不除。脾肺俱虚,虚火上炎者,往往具有疲乏无力,胃脘痞满,脉象虚大或右大于左,治宜补中益气汤加元参、知母、黄柏;若寒热夹杂者,亦有脾肾之别,脾胃者,证见胃脘痞满,嘈杂或冷痛,两脉弦,治宜黄连汤加减;肾者,证见腰困腰冷,脉沉细尺大而弦,治宜十味地黄汤加减。
(二)口疮之泻火宜从大小便解
口疮、口糜,必须察其大小便,若大便秘结,或大便黄臭呈不消化状,或有黏液者,治宜通下;大便正常,小便黄赤者,宜利小便,使其火从小便而解;但下之不可太过,利之不可不及。若胃脘有压痛,大便秘结或不秘结者,宜下。心火尿赤者,宜利小便。总之,或从心火以泻小肠,或从胃热以通腑。
【预防调护】
1.注意口腔卫生
(1)勤漱口:早晨起床后、餐后、睡前要漱口,以去除食物碎屑和口腔污物,保持口腔的清洁,可以减少口疮的发生。
(2)常叩齿:叩齿可以促进唾液分泌增加,辅助消化,可以减少脾胃运化失常所酿成的脾火。局部运动增多,促进气血流畅,亦可增进局部的抵抗力,减少口疮的生成。
(3)细咀嚼:进食时要充分咀嚼食物,使之变成糜,再吞咽下去,可以避免粗硬难化形成食滞,酿生脾胃湿热,导致口疮,并注意缓慢细嚼,避免咬伤唇舌,防止咬伤溃烂成疮。
2.调节饮食
饮食有节,饥饱适宜,去除不良嗜好,勿暴饮暴食,避免烟酒及辛辣煎炒之品。
3.加强锻炼
注意身心健康,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避免过劳和精神刺激,可以防止心脾积热或阴虚内热等的形成。
4.注意调护
(1)选用适当中药煎剂频漱口,可以排除疮面污物,并有治疗作用。
(2)避免粗硬食品,宜半流或流质饮食。
(3)实火口疮,饮食宜清淡,戒吃辛辣燥热酒食。阳虚浮火口疮,戒食生冷瓜果寒凉食品。
(4)避免过劳或熬夜而伤神动火。
【医案选录】
医案1:
叶某,女,25岁,1962年10月10日初诊。
8年来,经常口腔溃烂,如溃烂平复则舌痛,有时咽部也有溃疡,头、面、牙、耳均有阵发性疼痛,上午经常头部发热,头晕,耳鸣,疲劳,腿酸软,口干思饮,饮水不多,有时恶心,胃疼痛,食纳尚可,大便正常,小便黄。月经近来周期或前或后,血量或多或少,有血块,色黑红,腹痛。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淋巴结核、风湿性关节炎病史。脉沉细数无力,右关弦急,舌红无苔。属阴虚液少,虚热上犯,治宜益阴增液,补土伏火。
处方:玉竹三钱,天冬三钱,干地黄三钱,黄柏(盐水炒)钱半,砂仁(打)一钱,炙甘草一钱,蜂蜜为引。7剂,隔日1剂。
10月24日复诊:服药后,口腔及咽部溃疡好转,头发热、口干亦减,食纳尚可,腰酸痛,睡后尤乏,肢酸难抬,头晕,头痛,恶心,胃有时痛,大便正常,小便微黄。此次月经有血块,量多,腹痛,现已净。脉右沉缓有力,左沉细稍弱,舌红无苔。属阴虚脾热。宗原方加白蒺藜三钱、煅石决明四钱、石斛三钱。再服7剂,隔日1剂。
11月19日三诊:服上方后,溃疡已愈,精神、食纳均好转,手足发麻,头晕痛及腰痛均减,口干思饮,睡眠也见好转,大小便正常,偶有胃痛。脉沉弦缓,舌正无苔。宜原方黄柏减五分,加杜仲一钱半、狗脊一钱半、桑寄生二钱。再服5剂。
12月8日四诊:尚有头痛,头晕,思睡,不欲食,疲倦乏力。大小便正常。脉右浮滑;左浮弦,舌正无苔。处方:
黄柏(盐水炒)钱半,砂仁一钱,炙甘草一钱,白蒺藜二钱,菊花钱半,钩藤二钱,天麻二钱,桑叶二钱,香木瓜一钱。5剂。
黄柏(盐水炒)二两,砂仁六钱,炙甘草一两四钱。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小豆大,每次服10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下。感冒停服。
12月15日五诊:头痛、头晕均减,口腔溃疡未犯,精神、食纳均见好转,月经已调,腹胀痛消失。继服上方丸剂,以资巩固。
本案口疮,病机为阴虚脾热。脾开窍于口,口腔溃疡一由实火,一由虚火。本例因久患口疮,自觉发热,口干思饮,饮水不多,小便黄。脉细数,左关弦急,舌红无苔。乃属阴虚脾热,治宜益阴增液,补土伏火,用三才封髓丹加减治疗,有一定疗效。(中国中医研究院.蒲辅周医疗经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288)
医案2:
申某,男,53岁,1962年10月16日初诊。
口腔溃烂反复发作,经服中药稍好转。近来咽痛较重,食纳不佳,睡眠尚安,耳鸣,大便正常,小便微黄。脉沉细,左关微弦,舌苔厚腻。
辨证:脾失健运,湿阻中焦。
治法:和脾利湿。
处方:炙甘草一钱,砂仁一钱,黄柏(盐水炒)三钱,白蒺藜三钱,石斛二钱,火麻仁三钱,大豆黄卷三钱,射干一钱,炒枳实八分。
五剂。一剂二煎,取160ml,分早晚二次温服。
10月25日复诊:服上方,口腔溃疡基本消失,咽痛大减。胃脘部感凉不适,食纳转佳,睡眠安宁,尚有耳鸣,大便正常,小便黄。脉如前,舌苔减。仍宗前方化裁。
处方:黄柏(盐水炒)二钱,砂仁一钱半,炙甘草一钱半,火庥仁三钱,大豆黄卷三钱,炒枳实八分,白蒺藜三钱,石斛三钱,柏子仁三钱。
五剂,煎服法同前。
黄柏(盐水炒)三两,砂仁一两,炙甘草二两。研为细末,炼蜜为丸,一钱重,每服一丸,日服二次,白开水下。口疮未再复发。
本例重在补土伏火,清利湿热。与前例口疮不同处,在于脾失健运,湿阻中焦,食纳不佳,舌苔厚腻;而前则属阴虚液少,虚热上犯,口干思饮,舌红,脉细数无力,故治疗有同有异。其相同者,皆用补土伏火封髓丹;其不同者,一则养阴增液,一则和脾利湿。(中国中医研究院.蒲辅周医疗经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290)
医案3:
程某,男,50岁,舌尖碎痛,唇颊糜烂,3~4年来反复发作,口干燥,常鼻衄,龈衄,夜寐不安,脉细无力,苔薄。
处方:龙齿9g,龟板24g,生地15g,知母3g,黄柏2.4g,潞党参4.5g,麦冬4.5g,牡蛎9g,肉桂粉0.6g(吞服),云茯苓6g,生甘草3g。
上方水煎服。方用3剂,口舌糜痛显著减轻,续服本方20剂,症状消失。
本例口疮伴有衄血,病期已久。脉证所示,为虚阳上越所致,按一般养阴清热泻火法治之实难取效。夫阳火可泻,阴火不可泻,前医投养阴、清热、泻火之剂少效。应反佐以取之。仿费伯雄潜龙汤意,导阳归肾。一味肉桂,处于众阴药之中,引导肾火下降,其妙用寓意颇深。[邹云翔,黄新吾.反佐疗法在临床上的运用[J].新医药杂志,1978(6):11]
医案4:
刘某,女,33岁,初诊日期:1979年10月8日。
唇舌溃烂十余载,反复发作,缠绵不愈,此次发病已半月,纳呆食少,呃逆嗳气,大便秘结,苔灰黄而浮,脉滑。系湿浊为患,拟七味白术散为法。
方药:白术6g,藿香10g,葛根10g,木香3g,枳壳10g,佩兰10g,茯苓10g,代赭石10g,旋覆花6g,神曲10g,莱菔子10g。
服5剂而愈,随访1年未发。[段荣书.董德懋医疗经验琐谈[J].中医杂志,1981(2):10]
医案5:
龚某,男,38岁,初诊日期:1954年4月28日。
患者口腔溃疡数年,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局部剧痛,伴有口干。下唇内有一卵圆形豆大溃疡,舌尖红,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脾肾阴虚,虚火上炎。
治法:滋肾养阴,清热降火。
方药:生菟丝子18g,黄精12g,天门冬15g,黄柏(盐炒)12g,知母12g,金银花9g,天花粉9g,甘草6g,淡竹叶9g。
5月1日二诊:服上方3剂,溃疡较前缩小,疼痛减轻,仍口干。舌苔脉象同前。前方加玄参12g,麦门冬15g,生石膏24g。
5月14日三诊:服药6剂,溃疡愈合。后曾复发,但症状较轻,服上药仍有良效。(戴岐,刘振之,靖玉仲.刘惠民医案[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340-341)
(朱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