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教您正确用药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篇 药茶

一 药茶的起源

药茶,作为传统医学瑰宝中的一大部分,同针灸、推拿、导引、气功等一样,即是指用含有茶叶或不含有茶叶的单一或多种药物的组成,以饮茶的方式来防治疾病的一种形式。它是充分反映中医“防未病”思想的一种产物,其应用历史非常悠久。
那么,药茶的应用一定是要以茶的使用为基础,故而当在谈及药茶的源始之前,就一定要仔细谈一谈茶的由始。在远古时期,其实并未有“茶”这一个字,但不能明确地说当时便是没有今天的“茶”这一物品。
我们以字形为切入点来看的话,“茶”在古代汉语中并没有这个字体。而是从东汉时期由“荼”发展,而逐渐出现了“茶”字。在西汉时期的《毛诗正义》之中,有“荼,苦菜”一条的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中,也有一条记载,说“苦菜,一名荼草,一名选,味苦,寒,无毒……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那这是不是以后的“茶”呢?其实,笔者认为并非这样。在东汉许慎所作的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之中,有“荼,苦荼也,从艸,余声,同都切”,在梁时的陶弘景所著的《本草经集注》中把“苦菜”列入到了“菜部”,然而在其注文之中却提起“疑此为今茗也”故而可以看出,在这里的“荼”与草本有关。
在唐代的官方修著的《新修本草》之中,便是对陶氏所惑提出了新的看法,注称曰“谨按,苦菜,诗云:谁谓荼苦,又云堇荼如饴,皆苦菜异名也。陶谓茗,茗乃木类,殊非菜蔬。”该书在木部列出了“茗”与菜部的“苦菜”,将这两种事物明确的区别开来。另外在《尔雅·释木》之中也有这么一句条文“槚,苦荼。”从这句话之中,可以明确的看出,这里的苦荼与前面所言的苦菜是明显不同的。至唐代时期,陆羽写了我国的第一部茶经专著,里面记载了一些茶的异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蔎,是见于《茶经·七之事》引用西汉扬雄《方言》中的一句话,其言“蜀西南人谓茶曰蔎。”而对于“荈”字,笔者认为是在流传过程之中由于“苦菜”与“茶”的互用而在此误用。“荈”,我们可见于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的《凡将篇》里“乌啄桔梗芫华,款冬贝母木蘖蒌,芩草芍药桂漏芦,蜚廉雚菌荈诧,白敛白芷菖蒲,芒消莞椒茱萸。”在这里,将“荈”作为一种药物而言,既然是作为药物来讲,那么其实更倾向于为神农所载之苦菜。另外,我们在《说文解字》里也可以找到对于“茗”的解释,其中说“茗,荼芽也。从艸,名聲。莫迥切。”而茶叶,便是采摘茶树的嫩叶所制成。故而,茶在历史发展过程之中,由于不同的地域文化,饮食习惯等形成了不同的别名,异名,也有不少由于最初的名称,而将另外之物品当作是茶的。
总之,笔者认为在今人之书所言的茶与神农氏有关,实际是为谬误的。神农氏所说的苦菜,其实应该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苦苣,苦苣亦有别名为苦菜,据后世多家本草所述的作用,也是可推断出来的。那么可以在目前的古代文献,明确单独把今天的茶这一物作为单一条目列举的是在《新修本草》之中,但是可以推测出茶在东汉时期已经产生,为人们所利用。
当茶为人们所利用之后,逐渐产生了含茶或以饮茶的形式而出现的一些药茶。我们最早可以找到的一个例证是三国时期张辑所著的《广雅》之中。“荆巴间采茶做饼,则成米膏出之,若饮,需先炙令色赤,以汤活覆之,用葱、姜毛之,其可醒酒,使不眠。”这是药茶的一个起源,以原来的单一生茶叶,转变成茶叶的制作加上葱姜,这为以后药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此,在各个繁盛年间所著作的本草及养生类书籍之中,大多都可见到一些与药茶相关的记载。
经过了唐代之前的战乱,当到了唐统时期,由于结束了战乱的国家局面,国家的发展一片欣欣向荣,经济力量逐渐雄厚,人们的生活质量也稳步提升,这时期不仅产生了许多外来药物,产生了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新修本草》,也为药茶的发展起到了衔接的作用。
孙思邈整理唐代以前医学经验为大成的《千金要方》中载有“竹茹芦根茶“等10首药茶方,例如在《备急千金要方 卷八 治诸风方·风痱第五》中记载了竹沥汤。这个汤剂是由竹沥二升,生葛汁一升,生姜汁三合一起组成的。这个方中没有茶叶,然而在这前面记载它的饮用方法却是“凡欲医此病,知先后次第,不得温投汤药以失机宜,非但杀人,因兹遂为痼疾,亦既得之,当先进三味竹沥饮,少似有胜于常,更进汤也。”这是以饮茶的形式先在服用汤剂的时候饮用,继而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故而这也是在药茶的范围之内。其余的也都大类此用,例如还有杏仁饮子、犀角人参饮子、芦根饮子等,在所载的众多药方之中有10首药茶方剂与前代所载甚少的书籍相比,这也是体现了药茶在唐代时期的逐步发展。唐代孟诜的《食疗本草》,这本书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集古代食疗之大成,为中国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记载“桑叶,炙,煎饮之止渴,一如茶法。”又“茗叶,利大肠,去热解痰。煮取汁,用煮粥良。又,茶主下气,除好睡,消宿食,当日成者良。蒸、捣经宿。用陈故者,即动风发气。”这里不仅提到了茶的饮用,而且也提到不可用陈茶饮用之。另外在唐代咎殷的《食医心鉴》中记载“治水气皮肤痒及明,枳壳一两,柞末,如茶法煎,呷之。”这是以单独的一味药物当作茶叶的饮用方法来饮用。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也给予茶叶很高的评价,认为茶叶“上通天境,下资人伦,诸药为百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另外在《本草拾遗》也记载了木槿花,可以“主痢后热,渴作饮服之,令人得睡”。五代《日华子本草》也记载木模花“作汤代茶吃,治风”。在这些唐代文章中关于药茶的记载,可以认知道药茶在唐代有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可谓是以后药茶发展坚定的基石。在王焘的《外太秘要》中所记载的代茶新饮方,详细地记载了一个药茶的制作方法,用途和适应证。方见于下:
黄芪、通草(各二斤),茯苓、干姜、干葛根(各一斤),桑根白皮(一斤),鼠粘根(三斤,湿加一斤),生干地黄、枸杞根(洗)、忍冬(十二月采枝茎叶,阴干,湿加五两)、薏苡仁(各十两),菝葜(八两),麦门冬(去芯)葳蕤(各五两),上十四味,并拣择,取州土坚实上者,刮削如法,然后秤大斤两,各各别捣,以马尾罗筛之。搅令匀调,重筛,务令相入,不令偏,并别取黄白楮皮白皮根相兼细切,煮取浓汁,和溲,令硬软得所,更于臼中捣,别作一竹棬子,围阔二寸半,厚二分以下,临时斟量大小厚薄作之,此亦无定。众手依摸捻成饼子,中心穿孔,日暴干。百馀饼为一穿,即以葛蔓为绳贯之。竹作篾亦得,挂之通风阴处妙。若须煮用,以炭火上炙令香熟,勿令焦,臼中捣末,任随时取足,煎以代茶,大都浓薄量之,著少盐煮之,频扬之,即滑美,著盐、橘皮、荜拨亦佳。除风破气,理丹石,补腰脚,聪耳明目,坚骨长肉,缓筋骨,通腠理。头脑闭闷,眼睛疼痛,心虚脚弱,不能行步,其效不可言。若患脚气、肺气、疝气、咳嗽,入口即愈。患消中、消渴尤验。主疗既多,不复一一具说,但服之立取其验。禅居高士特宜多饮,畅腑脏,调适血脉。少服益多,心力无劳,饥饱饮之甚良。若腊月腊日合之,十年不败。
代茶,顾名思义,就是代替以茶叶为冲泡物品的茶来饮用的一种形式。上文载中国最早的食疗本草专著孟诜的《食疗本草》中,“桑叶,炙,煎饮之止渴,一如茶法。”这里便是已经逐渐有了代茶的影子。代茶,它便是从这里发源,但此时并未有“代茶”这个名字。直到王焘以代茶新饮方的出现,一个复合的代茶方剂便逐渐为人们开拓出一种新的以药茶为形式的保健方式。
之后,在公元992年,由宋代朝廷组织有关名家编著的大型方书《太平圣惠方》正式刊行,其书97卷中就有药茶诸方一节,收药茶方剂8首,方载于下:
(1)治伤寒头痛壮热,葱豉茶方,葱白三茎,去须、豉半两、荆芥一分、薄荷三十叶、栀子仁五枚、石膏三两、捣碎、茶末三钱、紫笋茶上,上以水二大盏,煎取一大盏,去滓,下茶末,更煎四五沸,分二度服。
(2)治伤寒头疼烦热,石膏茶方。石膏二两,捣末紫笋茶碾为末上以水一中盏,先煎石膏末三钱,煎至五分,去滓,点茶服之。
(3)治伤寒,鼻塞头痛烦躁,薄荷茶方。薄荷三十叶,生姜一分,人参半两,去芦头,石膏一两,捣碎,麻黄半两,去根节,上件药剉,先以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分二服,点茶热服之。
(4)治宿滞冷气,及止泻痢,硫黄茶方。硫黄三钱,细研,紫笋茶三钱末,诃黎勒皮三钱上件药相和令匀,以水依常法煎茶稍热服之。
(5)治肠风,槐芽茶方。嫩槐芽,采取蒸过火焙,如作茶法每旋取碾为末,一依煎茶法,不计时候,服一小盏,兼疗诸风极效。
(6)治风及气补暖,萝藦茶方。上萝藦叶,夏采蒸熟,如造茶法,火焙干。每旋取碾为末,一依煎茶法,不计时候服。
(7)治肠风,兼去脏腑风湿,皂荚芽茶方。嫩皂荚芽,蒸过火焙,如造茶法。每旋取碾为末,一依煎茶法,不计时候。入盐花亦佳。
(8)治风补暖,石楠芽茶方。嫩石楠芽,采蒸熟火焙,如造茶法。每旋取碾为末,煎法如茶服之。
综上,在《太平圣惠方》出现的药茶已经是多种形式,并且治疗的范围也逐渐扩大,治疗的方式也是更加多种多样。此时,一样看不到以单一茶叶为治疗药物的方法,但是使用更多其他的药物以饮茶的形式来治疗。尤其是后四首方的服用时辰是“不计时候”的,也就是说这是继王焘以后,代茶的又一个新的发展。
公元1078年,由宋代太医局编成的《太平惠民和济局方》中也有药茶的专篇介绍,其中的“川芎茶调散”一方可称得上是较早出现的成品药茶。见于下:
治丈夫、妇人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疼,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风攻注,太阳穴疼,但是感风气,悉皆治之。白芷、甘草(炙)、羌活(各二两),荆芥(去梗)、川芎(各四两),细辛(去芦,一两),防风(一两半),薄荷(叶,不见火,八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常服清头目。
从这首方剂上来看,它也是以饮茶的形式,来冲服药散,借助茶的作用,最后来综合调节。
另外,在宋代陈直所著的保健养生《寿亲养老方》中也记载有药茶方剂,或者说是代茶方剂。分别是苍耳茶和槐茶方。方见于下:
食治老人风冷痹,筋脉缓急,苍耳茶方苍耳子(二升,熟杵为末)上每日煎服之,代茶常服,极治风热,明目。
食治老人,热风下血,明目益气,除邪,治齿疼,利脏腑,顺气,槐茶方槐叶(嫩者,五斤,蒸令熟,为片,晒干作茶,捣罗为末)上每日煎如茶法,服之,恒益,除风尤佳。
另外,在宋政和年间撰成的大型方书《圣济总录》中载有大量的民间经验方,也同样有应用药茶的经验。综上而看,宋代的药茶发展到了一个巅峰的时期,出现了成品的药茶剂型,有多种形式的饮用方法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不仅在大型官修方书中有所记载,在保健养生类书籍中同样也有记载。
宋代之后,由于元朝蒙古与中原文化的融合,这一时期的药茶与前代略有所不同。例如在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较为集中地记载了枸杞茶、玉磨茶、金字茶、范殿帅茶等。以枸杞茶为例,其曰:
枸杞五斗,水淘洗净,去浮麦,焙干,用白布筒净,去蒂萼黑色,选拣红熟者,先用雀舌茶展溲碾子,茶芽不用,次碾枸杞为细末。每日空心用匙头,入酥油搅匀,温酒调下,白汤亦可(忌与酪同食)。
可以看出,由于蒙古人的饮食习惯,所以在这些药茶之中会加以酥油、酪品等制品,这也增加的药茶的丰富性和多彩性,在养生保健上也算是独特的一笔。另外在元代纱图穆苏撰著的《瑞竹堂经验方》一书中还载有治痰喘病的药茶方。
到了明代,便是有了另外一部大型方书《普济方》。在《普济方·卷二百五十九·食治门》这里专门列设了“药茶”篇,载有药茶方9首。其中上八首分别是采用由宋代朝廷组织有关名家编著的大型方书《太平圣惠方》中的方剂,第九首另收集之。他们分别就是:
(1)葱豉茶方:
出自《圣惠方》。治伤寒头痛壮热。葱白三茎,去须、豉半两、荆芥一分、薄荷三十叶、栀子仁五枚、石膏三两、捣碎、茶末三钱、紫笋茶上,右以水二大盏,煎取一大盏,去滓,下茶末,更煎四五沸,分二度服。
(2)薄荷茶方:
出自《圣惠方》。治伤寒鼻塞头痛烦躁。薄荷三十叶,生姜一分,人参半两,去芦头,石膏一两,捣碎,麻黄半两,去根节,右件药剉,先以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分二服,点茶热服之。
(3)硫黄茶方:
出自《圣济总录》。治宿滞冷气,及止泻痢。硫黄三钱,细研,紫笋茶三钱末,诃黎勒皮三钱,右相和令匀,以水依常法煎茶稍热服之。
(4)石膏茶方:
出自《圣惠方》。治伤寒头疼烦热。石膏二两捣末,紫笋茶碾为末右以水一中盏,先煎石膏末三钱,煎至五分,去滓,点茶服之。
(5)槐芽茶方:
治肠风。嫩槐芽,采取蒸过火焙,如作茶法每旋取碾为末,一依煎茶法,不计时候,服一小盏,兼疗诸风极效。
(6)萝藦茶方:
出自《圣惠方》。治风及气补暖。用萝藦叶,夏采蒸熟,如造茶法,火焙干。每旋取碾为末,一依煎茶法,不计时候服。
(7)皂荚芽茶方:
出自《圣惠方》。治肠风,兼去脏腑风湿。用嫩皂荚芽,采蒸过火,焙干如造茶法。每旋取碾为末,一依煎茶法,不计时候服。入盐花亦佳。
(8)石楠芽茶方:
出自《圣惠方》。治风补暖。用嫩石楠芽,采蒸熟火焙,如造茶法。每旋取碾为末,煎法如茶服之。
(9)治好食生茶本草方:
用川椒末,不限多少,以糊丸如梧桐子大,茶下十丸。
另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有多首药茶方,并论述了茶叶的药性、功用等。在这个时期,由于本草学知识的快速发展,对于茶叶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影响,出现了多种的茶叶形式,以及药茶的方剂。清代以后,药茶的内容、试用范围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综上所述,药茶的发展,从最初东汉时期的单一使用茶叶治病,到后来出现多种不同品种的茶叶,多种不同的制作方法。再加上有其他药物的服用,以饮茶的形式,或者是以饮茶的形式来冲服等都使得药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扎土生根,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中医治疗上独特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