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成像(Me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所产生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成像技术。用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进行激发,作为小磁体的氢原子核吸收一定量的能量而共振,即发生了磁共振现象。停止发射射频脉冲,则被激发的氢原子核把所吸收的能量逐步释放出来,其相位和能级都恢复到激发前的状态。这一恢复过程称为弛豫过程,而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则称之为弛豫时间。有两种弛豫时间,一种是自旋-晶格弛豫时间,又称纵向弛豫时间,反映自旋核把吸收的能量传给周围晶格所需要的时间,也是90°射频脉冲质子由纵向磁化转到横向磁化之后再恢复到纵向磁化激发前状态所需时间,称T1;另一种是自旋-自旋弛豫时间,又称横向弛豫时间,反映横向磁化衰减、丧失的过程,也即是横向磁化所维持的时间,称T2。TR(repetition time):又称重复时间,MR的信号很弱,为提高MR的信噪比,要求重复使用同一种脉冲序列,这个重复激发的间隔时间即称TR。TE(echo time):又称回波时间即射频脉冲放射后到采集回波信号之间的时间。
磁共振检查在诊断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及舌咽神经痛中的价值:
1.磁共振常规SE序列可以较好地显示引起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及舌咽神经痛的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发生于桥小脑角区常见的肿瘤有听神经瘤、表皮样囊肿、三叉神经瘤及脑膜瘤等(详见第九章)。
2.磁共振3D-TOF成像技术能清晰显示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与邻近血管之间的解剖关系,可以明确三叉神经、面神经及舌咽神经干是否受迂曲动脉血管压迫或与其相接触。磁共振3D-TOF成像检查方法采用头部正交线圈平扫,利用3D-TOF扫描程序,根据脑干正中矢状面常规T1WI,于脑桥中段水平三叉神经根的行径及桥延沟水平面、面神经行径(三叉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与脑干长轴成角范围95°~110°),作三叉神经、面神经及舌咽神经横断面扫描。常规SE序列图像虽然能较好显示三叉神经及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但由于存在血管流空效应,其周围血管呈低信号不易显示,对由于因血管压迫引起的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磁共振常规SE序列常无法明确诊断。而临床出现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及舌咽神经痛症状的患者中,磁共振3D-TOF成像约有80%的患者可以显示有血管压迫神经和接触征象,从影像学角度也说明了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及舌咽神经痛与血管压迫接触有关。所以磁共振3D-TOF成像作为一项新的影像学检查技术,为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的患者在临床定位、定性诊断和治疗方面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磁共振3D-TOF成像检查中三叉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与周围血管关系的判断标准:
(1)压迫关系:神经根与邻近血管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此血管的管壁厚度,或神经血管接触部位示神经根有压迹改变。
(2)接触关系:神经根与邻近血管之间的最短距离等于此血管的管壁厚度。
(3)无接触关系:神经根与邻近血管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此血管的管壁厚度。
具体病例中的神经与责任血管的关系(图2-1~图2-8):
例1
图2-1 右三叉神经痛
图2-2 右三叉神经痛
例2
图2-3 左三叉神经痛
例3
图2-4 左面肌痉挛
图2-5 左面肌痉挛
例4
图2-6 右面肌痉挛
图2-7 右面肌痉挛
图2-8 右面肌痉挛
但磁共振3D-TOF成像对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及舌咽神经痛患者检查也有一定的限度,可以出现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主要的原因可能是:①三叉神经根及面听神经邻近的小血管袢环绕神经走行,磁共振3D-TOF成像时可造成假阳性;②少数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患者是由于静脉压迫所致,而磁共振3D-TOF成像对静脉通常不显示,可以出现假阴性;③3D-TOF成像技术的有限性及在判断是否有神经血管接触关系上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
当然,血管与神经的关系最终需要在手术中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