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概 述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革兰染色阴性螺旋状细菌,主要通过口-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幽门螺杆菌从口腔进入人体后特异地定植于胃型上皮(gastric type epithelium),定植后机体难以自发清除,从而造成持久或终生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几乎均可引起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在慢性炎症活动的基础上部分患者还可发生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一系列疾病。
一、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和命名
1983年澳大利亚珀斯(Perth)医院的学者Barry Marshall和Rubin Warren以来信的形式在Lancet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慢性活动性胃炎胃上皮未经鉴定弯曲状杆菌”的文章,这一未经鉴定的弯曲状杆菌(unidentified curved bacilli)先后被命名为“弯曲杆菌样细菌”(campylobacter-like organism)和幽门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pylori),直至1990年才正式被命名为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不属于弯曲杆菌类细菌(Campylobacter species),而是属于螺杆菌类细菌(Helicobacter species)。目前已知的螺杆菌类细菌有30余种,其中已报道可引起人类疾病的有10余种,部分螺杆菌类细菌主要在动物中致病。幽门螺杆菌是螺杆菌类细菌中与人类致病关系最密切、研究最清楚的细菌,本专著作重点阐述。
二、幽门螺杆菌发现的重要意义
从PubMed上检索“Helicobacter pylori”,结果显示37 400余篇文献,这一数字足以说明幽门螺杆菌是30余年来消化病领域中最重要的研究热点之一。Marshall和Warren因为“发现幽门螺杆菌及其幽门螺杆菌在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中作用”而获得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说明其临床意义巨大。幽门螺杆菌感染除了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相关以外,其感染相关的疾病谱此后又有很大拓展。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是部分患者消化不良的原因,是肠型胃癌发生的先决条件。此外,其感染也与一些胃肠外疾病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中,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均是常见病,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构成了很大的疾病负担(burden of disease)。
三、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
目前幽门螺杆菌仍然感染了全球约半数人口,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已知的人类最常见的慢性感染。经过近30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治,全球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产生了更大的差异。多数发达国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已从30%~40%降至10%~20%,而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下降不多,感染率仍达50%~70%。日本虽是发达国家,但其早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发展中国家相似(感染率达50%~80%),目前感染率已降至20%~30%。我国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仍达40%~60%,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任务仍很重。
四、幽门螺杆菌根除指征演变
对幽门螺杆菌致病性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相应地,其根除适应证也从最初的消化性溃疡逐步扩大至“证实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最近Gut杂志上发表的“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已将幽门螺杆菌胃炎定义为一种感染(传染)性疾病,指出无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治疗必要性与无症状的结核感染或梅毒感染相似,提出“除非有抗衡方面考虑,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均应给予根除治疗”。当前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治中的主要问题不再是是否需要根除,而是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有效根除上。目前国内仍有一些临床医生对幽门螺杆菌致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亟待提高。
参考文献
1.Sugano K,Tack J,Kuipers EJ,et al.Kyoto global consensus report on Helicobacter pylori gastritis.Gut,2015,64(9):1353-1367.
2.Marshall BJ,Warren JR.Unidentified curved bacilli on gastric epithelium in active chronic gastritis.Lancet,1983,1(8336):1273-1275.
3.Tytgat GN,Rauws EA.Significance of Campylobacter pylori.Aliment Pharmacol Ther,1987,1 Suppl 1:527S-539S.
4.Lee A.Spiral organisms:what are they?A microbiologic introduction to Helicobacter pylori.Scand J Gastroenterol Suppl,1991,187:9-22.
5.Goodwin CS.How Helicobacter pylori acquired its name,and how it overcomes gastric defence mechanisms.J Gastroenterol Hepatol,1994,9 Suppl 1:S1-S3.
6.Lee YC,Chiang TH,Liou JM,et al.Mass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to prevent gastric cancer: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Gut Liver,2016,10(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