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意外事件应急处置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实验人员意外伤害

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碰到某些意外情况而出现意外昏迷或晕倒、意外滑倒和机械性损伤等,本节中所及内容主要与人员自身的原因和实验环境因素造成的伤害有关,如低血糖、缺氧、过敏或心、脑血管意外等,在这些意外事件中比较常见的是低血糖或缺氧。在实验室中当出现意外昏迷或晕倒时可按以下的流程进行紧急处置。
一、因低血糖导致的昏迷
低血糖是指人体血浆中葡萄糖浓度低于2.8mmol/L(500mg/L)的状态,低血糖昏迷是指由于血液中血糖浓度过低而引起的昏迷状态。低血糖昏迷机制主要是低血糖影响了神经系统,尤其是自主神经和脑组织,初期表现为自主神经症状,如心悸、烦躁、饥饿、无力等,严重者大脑皮质受到抑制,从而出现昏迷。低血糖昏迷出现局灶性神经症状、体征的理论基础目前认为是对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所致,临床上表现相应的局灶性症状和体征,当低血糖纠正后,受抑制的神经功能迅速恢复正常,相应的局灶性神经症状和体征也随之消失,神经系统的选择性易损是发生低血糖偏瘫的重要因素。低血糖反复发作或持续时间较长时,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可变性与坏死,产生脑水肿伴弥散性出血灶和节段性脱髓鞘,可导致永久性脑功能障碍或死亡。因此早期识别低血糖症,及时采取措施是保护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
实验室人员低血糖的原因较多,但以连续工作时间过长而未能及时进食,或工作人员身体存在的某些糖代谢紊乱综合征为多见。对明确低血糖昏迷的工作人员,在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后,如其意识清晰,可在120急救人员来临前给予口服葡萄糖10~20g;如神志不清者静脉注射葡萄糖20~50g。对静脉注射葡萄糖后仍不见效者,可给予高血糖素1.0mg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然后等待120急救相关人员到场,做后续处置。
(一)处置方法
1.让昏迷者平卧、头侧向一边,去除口罩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呕吐物,防止误吸引起窒息。
2.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将患者迅速送往医院急救。
3.在等待120到来前,细心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4.由于糖尿病引起的昏迷,除了低血糖的原因外,血糖显著升高也可引起高渗性昏迷,所以在昏迷原因不清楚时不要随便给患者喂食糖水,以免加重病情。对明确为低血糖昏迷的,而且意识清晰的工作人员才可喂糖水,且不可给意识不清者喂糖水以免造成呛咳甚至窒息。
(二)处置要点
1.以人为本,救人为先。尽快将昏迷者移至通风良好的场所并保证其气道通畅。
2.第一时间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呼叫有处置经验人员或120急救人员对症处置。
3.处置完成后要及时对实验进行评估并对实验室进行处置与相关情况记录。
(三)处置流程(图3-1)
二、实验室人员缺氧性晕倒
正常的氧代谢是从呼吸系统的通气、气体交换开始的。呼吸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会造成气体交换不充分。这时,人体先将作出代偿性的保护反应。由于神经反射作用或血气的直接作用,可以使呼吸深度增加,继而呼吸频率加快。如果代偿性的反应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就会出现缺氧。于是,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水平,同时由于二氧化碳积聚造成的二氧化碳分压高于正常水平,这种现象总称为呼吸功能不全。如果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1mmHg=0.133kPa),或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就称为呼吸功能衰竭。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缺氧,都会改变机体的功能和代谢状态。神经系统对于缺氧最为敏感,即便轻度缺氧也有可能出现智力和视觉的功能紊乱。脑的耗氧量占人体总耗氧量的20%~30%。心脏输出血量的15%都供给了脑。但是,脑组织本身没有供能物质储备,全部依靠脑循环带来新鲜血液里面的氧气来维持生存和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脑组织对缺氧(缺血)的耐受能力最低。脑的慢性轻度缺氧即可引发困倦、注意力分散、记忆力降低等症状,随之出现意识障碍、惊厥、昏睡或昏迷,以至死亡。如果脑的供血供氧完全中断,在8~15秒就会丧失知觉,6~10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心脏也是耗氧量大、代谢率高和氧储备少的器官,所以对于缺氧也很敏感,最容易受到损伤。严重缺氧和持续缺氧,可使心肌收缩力降低、心率缓慢、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与缺氧症状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导致心肌细胞变性、坏死。持续的慢性缺氧容易导致发生心力衰竭。严重缺氧直接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减弱,或出现潮式呼吸,甚至呼吸停止。
图3-1 低血糖晕倒处置流程图
(一)实验室工作人员造成身体缺氧的原因
实验室工作人员造成身体缺氧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种:
1.精神压力过大 实验室工作人员因为每天要面对感染的风险及应急的工作任务,心情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根据研究显示,心理因素会影响生理现象。精神压力过大时,耗氧量增加是静止时的2~3倍,如果供氧情况不足,就会影响生理功能的正常运作。
2.不好的饮食偏好 有些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由于工作时间紧迫,常常不能准时正常的饮食,养成了吃速食的习惯,而不知节制地过食速食,会造成内脏过量的负担,使体内产生各种有害物质。这一类食物在消化及代谢过程中,会增加身体的耗氧量,如果摄取过量食物会造成身体缺氧。
3.工作环境因素 实验室工作人员常在环境污染程度较高或长时间在封闭的空调空间里工作,通风不良,氧的供给量自然不足。加上竞争激烈,工作时数及压力较大,影响了多数人正常生理功能,进而造成身体缺氧。
4.缺少运动 实验室工作人员由于工作负担重常缺少运动。长期缺少运动,心肺功能会慢慢下降,使得人体内的氧气吸收减少,而造成缺氧。
5.自然环境因素 因森林生态被严重破坏大气中的含氧量减少,破坏氧气来源,供氧机制不足。
6.工作人员身体的因素 生病、创伤和感染,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阻碍,进而使氧气的供应受到影响。
7.工作人员年龄因素 随着人体的年龄增长可造成体内含氧量下降,人体老化后,吸收氧气的功能也会跟着退化,造成氧的吸收效率下降。
(二)处置方法
1.让昏迷者平卧、头侧向一边,去除口罩、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呕吐物,防止误吸引起窒息。
2.迅速呼叫“120”急救电话,将患者迅速送往医院急救。
3.在等待“120”到来前,将昏迷者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细心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附件1)。
(三)处置要点
1.以人为本,救人为先。尽快将昏迷者移至通风良好的场所并保证其气道通畅。
2.第一时间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呼叫有处置经验人员或“120”急救人员对症处置。
3.处置完成后要及时对实验进行评估并对实验室进行处置与记录。
(四)处置流程
处置流程见图3-2。
心肺复苏(CRP)是一个连贯、系统的急救术,各个环节应紧密结合,不间断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如下:
1.证实 迅速用各种方法刺激患者,确定是否意识丧失,心脏搏动、呼吸停止。主要采取“一看”:看形态、面色、瞳孔;“二摸”:摸股动脉、颈动脉搏动;“三听”:听心音。证实患者心脏停搏后应立即进行抢救。
2.体位 一般要去枕平卧,将患者安置在平硬的地面上或在患者的背后垫上一块硬板,尽量避免搬动患者。
3.保证呼吸道畅通 其操作方法是仰额举颌法: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示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颌。有义齿托者应取出。
图3-2 缺氧性晕倒处置流程图
4.人工呼吸 一般可采用口对口呼吸、口对鼻呼吸、口对口鼻呼吸(婴幼儿)。具体操作方法:①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位置下进行;②用按于前额之手的拇指和示指,捏住患者的鼻翼下端;③术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患者的嘴,把患者的口部完全包住;④深而快地向患者口内用力吹气,直至患者胸廓向上抬起为止;⑤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患者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面向患者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使患者的口张开,捏鼻的手也应放松,以便患者从鼻孔通气,观察患者胸廓向下恢复,并有气流从患者口内排出;⑥吹气频率:12~20次/分钟,但应与心脏按压成比例,单人操作,心脏按压15次,吹气2次(15∶2),双人操作按5∶1进行,吹气时应停止胸外按压;⑦吹气量:一般正常人的潮气量500~600m l,目前比较公认的是800~1200毫升/次,以免引起肺泡破裂。
5.胸外心脏按压 在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人工心脏按压。
(1)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或剑突上2.5~5.0cm处。
(2)按压方法:①抢救者一手掌根部紧放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且手指交叉互握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②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4~5cm(5~13岁3cm,婴、幼儿2cm)。③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不能冲击式的猛压或跳跃式按压,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④按压频率:传统用80~100次/分钟。小儿90~100次/分钟,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例以0.6∶0.4为恰当。与呼吸的比例同上述。
(3)按压有效的主要指标:①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8.0kPa;②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③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④出现自主呼吸;⑤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
(4)在胸外按压的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更不要为了观察脉搏和心率而频频中断心肺复苏,按压停歇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秒,以免干扰复苏。
三、实验人员意外滑倒
意外滑倒是威胁实验室人员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意外滑倒会引起肢体受伤、活动性降低及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的下降。导致意外滑倒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实验室环境因素,如地面湿滑、实验台及工作椅等放置不合理等;二是工作人员自身的因素,如在从长时间的坐位工作中突然站起时,由于体位的快速改变引起的一过性低血压,引起身体失衡,两腿发软等。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内意外滑倒的处置,应视滑倒所致的后果及时准确的进行评估与处置。
(一)处置方法
1.工作人员意外滑倒未造成人身损伤,也未引起实验材料泄漏的,工作人员应检查滑倒的原因。如因地面湿滑或设备设施放置不合理等实验室环境因素引起的,应及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消除危险因素。如因自身身体不适的原因,报告实验室负责人,暂停相关的实验工作,检查身体状况,待身体适合实验活动后再进行工作。做好相应事件的记录。
2.工作人员意外滑倒未造成人身损伤,但引起实验材料泄漏的,工作人员应第一时间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并按照意外泄漏材料处置的标准流程进行处置,同时检查滑倒的原因,评估事件对实验室造成污染的风险,然后对实验室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置。其他方面的处置方法同上。
3.工作人员意外滑倒造成人身损伤,但未引起实验材料泄漏的,工作人员如能自行处置的,可自行预处置后,及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按退出实验室程序退出实验室进行医疗救护。如工作人员无法进行自行处置,实验室其他工作人员检查伤者伤情,报告实验室负责人,视严重程度进行处置。如可以就地处置的,实验室其他工作人员先帮助伤者进行处置,如无法处置的,呼叫医疗救护,并按退出实验室的相关程序,将伤者移出实验室,密切观察伤者变化、等待医疗救护。做好相应事件的记录。
4.工作人员意外滑倒造成人身损伤,并引起实验材料泄漏的,工作人员如能自行处置的,可自行预处置后,及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对泄漏部位及身体可能被污染的部位进行严格消毒处置,按退出实验室程序退出实验室并进行医疗救护。如工作人员无法进行自行处置,同一实验室其他工作人员先检查伤者伤情,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对泄漏及伤者身体可能被污染的部位进行严格消毒处置,视严重程度进行处置。如可以就地处置的,同一实验室其他工作人员帮助伤者进行处置,如无法处置的,呼叫医疗救护,并按退出实验室的相关程序,将伤者移出实验室,密切观察伤者变化、等待医疗救护。查找事件发生的原因,评估事件对实验室造成污染的风险,然后对实验室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置,做好相应事件的记录。
(二)处置要点
1.以人为本,救人为先。工作人员意外滑倒未造成人身损伤,也未引起实验材料泄漏的,工作人员应检查滑倒的原因。
2.工作人员意外滑倒未造成人身损伤,但引起实验材料的泄漏的,第一时间通知实验室负责人,找准原因,对事件进行评估并做相应的消毒处置,以防再犯。
3.工作人员意外滑倒造成人身损伤,但未引起实验材料泄漏的,及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按退出实验室程序退出实验室进行医疗救护。
4.工作人员意外滑倒造成人身损伤,并引起实验材料泄漏的,及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对泄漏部位及身体可能被污染的部位进行严格消毒处置,按退出实验室程序退出实验室进行医疗救护。处置完成后要及时对实验进行评估并对实验室进行处置与记录。
(三)处置流程
处置流程见图3-3和图3-4。
四、机械性损伤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发生机械性损伤的常见原因包括被污染的针尖刺伤、被锐器或玻璃割伤等。据报道,因针刺伤而感染免疫缺陷病毒(HIV)至少需要0.1ml血液,其感染比例为0.3%。乙型肝炎病毒(HBV)较HIV的致病性强,针刺发生时一般只需要0.004m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另外针刺伤还可以传播一些其他疾病,如疟疾、梅毒、败血症和伤口感染等。实验室如果使用玻璃器皿,玻璃仪器的使用和操作不当,如切割玻璃管或玻璃棒,将玻璃管插入橡皮管或橡皮塞,装配或拆玻璃仪器不规范等,都可能使玻璃仪器破损,致使玻璃碎片割伤手指。
针刺伤或锐器玻璃割伤主要表现为皮肤不同程度的破损和出血,根据锐器的种类、伤口的深浅程度不同、严重程度不一则表现不同。如果被病原体污染的锐器刺伤或割伤,则可能出现相应的感染症状。
图3-3 意外滑倒未造成损伤的处置流程图
(一)处置方法
实验人员发生机械性损伤事故时,应立即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并按照严重程度进行快速处置。报告时应简要说明发生机械损伤的原因、程度,有无重大危险,以便做好处置方案的实施。接到现场报告后,实验室负责人视事故严重程度立即做出指示或赶赴现场,按照实验室机械性损伤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应急处置。
1.发生事故时实验人员应保持镇静,并立即停止工作,用70%乙醇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置。
2.脱掉手套,在洗手池处,在同伴的配合下用清水和肥皂水清洗受伤部位。
3.尽量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取出急救箱的急救物品,对污染的皮肤和伤口用碘酒或70%乙醇多次擦洗消毒。一般伤口比较浅,没有血管神经损伤,容易止血。伤口周围皮肤用70%乙醇消毒,然后用创可贴或无菌敷料包扎,注意使用创可贴时不要环形缠绕,这样容易造成手指缺血。正确的做法是应螺旋形缠在手指上。另外创可贴也不要包得太紧,过紧压迫手指静脉反而不易止血。
4.对伤口进行适当的包扎,在同伴的配合下按退出实验室程序退出实验室。
5.及时送定点医院救治,告知医生受伤的原因及污染的微生物,在具有潜在感染性危险时,应进行医学观察和处置。
图3-4 意外滑倒造成损伤的处置流程图
6.事后记录受伤原因、从事的病原微生物,并应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
(二)处置要点
1.建立生物安全实验室机械性损伤的意外事故处置程序和急救方案,确保每位实验人员都能熟悉报告流程和处置程序。
2.实验室工作人员,包括实验人员、辅助人员、后勤保障人员上岗前均须接受严格的生物安全以及相关操作的技术培训,包括实验室设施、设备、个体防护、操作等培训。同时必须熟悉和严格遵守实验室的管理要求。
3.尽量避免使用尖锐物品和利器,必须使用时应倒放在耐扎的容器内,使用后收集在特定的带盖的容器内保存至最后消毒处置或毁掉。尽量使用塑料材质的实验物品。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4.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实验室应配备专用的工作鞋,鞋面覆盖足背,鞋底防滑。
6.实验室配备急救箱,箱内需备有下列药剂和用品,以备事故发生时采取急救。消毒剂:碘酒、70%乙醇棉球、甲紫药水、消炎粉和止血粉、创可贴等。
(三)处置流程
处置流程见图3-5。
图3-5 机械损伤的处置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