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结肠血管系统及变异
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结肠癌供血的“中央血管”的结扎(central vascular ligation,CVL),清扫血管根部淋巴结。
与结肠癌完整系膜切除术相关的血管包括肠系膜上动脉发出的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发出的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以及与动脉伴行的回流静脉。
1.肠系膜上动脉及其结肠分支
肠系膜上动脉在约第12胸椎至第1腰椎椎体水平自腹主动脉发出,自胰腺颈部后方和胰腺钩突部前内侧走行,在十二指肠水平部前方跨过十二指肠,向下延伸至肠系膜内。肠系膜上动脉向左侧发出12~20支小肠支,右侧发出结肠支,自上而下分别是中结肠动脉(middle colic artery,MCA)、右结肠动脉(right colic artery,RCA)和回结肠动脉(ileocolic artery,ICA),供应末段回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的血供(图4-16)。
图4-16 肠系膜上动脉血管造影
①结肠动脉;②右结肠动脉;③中结肠动脉及其左右分支
回结肠动脉是肠系膜上动脉分支中最恒定的一支,罕有变异。右结肠动脉可发自肠系膜上动脉主干,也可发自回结肠动脉或中结肠动脉,因此有文献将起自回结肠动脉的供应升结肠的动脉分支称为副右结肠动脉(accessory right colic artery)。根据不同文献报道,右结肠动脉有2%~18%的缺失率。中结肠动脉贴近胰腺下缘发自肠系膜上动脉干,分为右支和左支。其中中结肠动脉右支为右侧横结肠和结肠肝曲供血,与右结肠动脉的上升支相吻合。中结肠动脉左支为左侧横结肠供血,33%作为结肠脾曲的主要供血动脉。中结肠动脉有4% ~20%的缺失率。根据《中国人解剖学数值》的记载,肠系膜上动脉结肠分支数目的变异情况总结如下(%±标准误):①中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回结肠动脉各一支:39.46%±2.14%;②中结肠动脉、回结肠动脉各一支、右结肠动脉缺如:20.69%±1.77%;③中结肠动脉2支、右结肠动脉和回结肠动脉各1支:14.17%±1.52%;④中结肠动脉2支、回结肠动脉1支、右结肠动脉缺如:12.07%±1.43%;⑤其他类型:18.61%±1.50%。
2.肠系膜上静脉及其结肠回流属支
肠系膜上静脉由与动脉伴行的同名静脉汇合而成,并与脾静脉在胰腺颈部后方汇合成为门静脉入肝。与结肠癌完整系膜切除术相关的结肠回流属支包括回结肠静脉(ileocolic vein,ICV)、右结肠静脉(right colic vein,RCV)和中结肠静脉(middle colic vein,MCV)。此外,有报道将引流肝曲结肠的回流静脉称为右上结肠静脉(superior RCV)或副右结肠静脉(accessory RCV),也有将其称为或副中结肠静脉(accessory MCV)。肠系膜上静脉结肠回流属支解剖变异情况极多(表4-3),而肠系膜上静脉主干又是右半结肠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特别是腹腔镜中间入路右半结肠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最为重要解剖标志。因此,对于肠系膜上静脉及其结肠回流属支解剖变异的理解,是规范、安全的完成右半结肠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基础。
表4-3 肠系膜上静脉结肠回流属支变异情况(n=81)
注:引自 Ogino T,Takemasa I,HoritsugiG,etal.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venousanatomy in laparoscopic comp letemesocolic excision for right colon cancer.Ann Surg Oncol,2014,21(Suppl3):S429-S435.
文献报道,约80%的肠系膜上静脉位于肠系膜上动脉的右侧,15%的肠系膜上动脉部分覆盖在肠系膜上静脉前方,还有约5%的肠系膜上静脉位于肠系膜上动脉前方。根据一篇81例的CT研究报道,回结肠静脉、右结肠静脉、副右结肠静脉以及中结肠静脉正常解剖及变异文献报道总结如下:
(1)回结肠静脉98%(79/81)汇入肠系膜上静脉,2%(2/81)汇入胃结肠干(图4-17)。
图4-17 CT显示回结肠静脉
A.回结肠静脉汇入肠系膜上静脉;B.回结肠静脉汇入胃结肠干SMV:肠系膜上静脉;GCT:胃结肠干;ICV:回结肠静脉
(2)右结肠静脉汇入胃结肠干68例(84%),汇入肠系膜下静脉8例(10%),缺如5例(5%),5例有2条右结肠静脉(图4-18)。
图4-18 CT显示右结肠静脉
A.回结肠静脉汇入胃结肠干;B.右结肠静脉汇入肠系膜上静脉;C.右结肠静脉缺如SMV:肠系膜上静脉;GCT:胃结肠干;RCV:右结肠静脉
(3)副右结肠静脉没有严格定义,通常指起自肝曲结肠边缘静脉的回流静脉。出现率约为21%(17/81,图 4-19)。
图4-19 CT显示副右结肠静脉
A.副右结肠静脉缺如(Absent);B.副右结肠静脉汇入胃结肠干GCT:胃结肠干;SRCV:副右结肠静脉
(4)中结肠静脉汇入肠系膜上静脉的55例(68%),汇入胃结肠干的16例(20%),汇入空肠静脉的5例(6%),汇入肠系膜下静脉的4例(5%),汇入脾静脉的1例(1%)。37例有2支中结肠静脉。4例有三支中结肠静脉(图4-20)。
图4-20 CT显示中结肠静脉
A.中结肠静脉汇入肠系膜上静脉;B.中结肠静脉汇入胃结肠干;C.中结肠静脉汇入空肠静脉;D.中结肠静脉汇入肠系膜下静脉;E.中结肠静脉汇入脾静脉SMV:肠系膜上静脉;MVC:结肠中静脉;GCT:胃结肠干;Jejunal Vein:回肠静脉;IMV:肠系膜下静脉;Splenic Vein:脾静脉
虽然回结肠动脉和回结肠静脉极少变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回结肠静脉与回结肠动脉存在多种解剖关系。一篇包括54例右半结肠切除的报道显示,回结肠动静脉100%存在,回结肠动脉位于回结肠静脉正前者7例(13.0%)、前上者23例(42.6%)、前下者5例(9.3%)、正后者4例(7.4%)、后上者11例(20.4%)、后下者4例(7.4%)。因此,右半结肠全系膜切除术中处理回结肠血管根部时要注意辨认回结肠动静脉的解剖关系,避免误损伤导致出血。
胃结肠干(gastrocolic venous trunk,GCT)又称为Henle干,是肠系膜上静脉右侧的重要属支,也是右半结肠全系膜切除术中一个重要的解剖标志。典型的胃结肠干由胃网膜右静脉和右结肠静脉合成,由右侧汇入肠系膜上静脉干(图4-21)。这种典型的胃结肠干出现的概率仅为56%。虽然关于胃结肠干解剖结构的研究报道很多,但是由于检测样本例数有限,检查手段不一,因此结论各异(表4-4)。除了上述的典型构成以外,胃结肠干无论在汇合属支的数目上还是注入肠系膜上静脉的位置上都存在多种变异。胃结肠干可以由右结肠静脉、胃网膜右静脉、胰十二指肠下静脉以及结肠中静脉中的1支单独构成或由其中的2~4支汇合而成,有时左结肠静脉也可汇入胃结肠干。而胃结肠干汇合的部位绝大多数位于胰头前面(约占89%),其余可位于胰头下缘或胰颈下缘。胃结肠干汇入肠系膜上静脉的位置除了上述的右侧壁以外,其余大部分汇入肠系膜上静脉的右前壁,有约5%的概率胃结肠干可能汇入肠系膜上静脉的前壁和左前壁。因此,术中暴露胃结肠干及其根部时需仔细解剖辨认血管关系。
图4-21 腹腔镜手术中显示胃结肠干
3.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
肠系膜下动脉从第2腰椎至第3腰椎椎体水平,主动脉分叉上方3~4cm处的左前壁发出,然后向下延伸从左侧进入盆腔。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包括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和直肠上动脉或称痔上动脉(图4-22)。
表4-4 胃结肠干解剖变异相关报道
注:GCT:胃结肠干;RCV:右结肠静脉;SRCV:右上结肠静脉;MVC:结肠中静脉;ICV:回结肠静脉
引自 Ogino T,Takemasa I,HoritsugiG,etal.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venous anatomy in laparoscopic completemesocolic excision for right colon cancer.Ann Surg Oncol,2014,21(Suppl3):S429-S435.
图4-22 肠系膜下动脉血管造影
①肠系膜下动脉;②左结肠动脉;③乙状结肠动脉;④直肠上动脉;⑤边缘动脉弓
左结肠动脉作为肠系膜下动脉的最高分支继续分为上升支和下降支,为大部分降结肠供血。约97%的左结肠动脉是1支,2支左结肠动脉所占比例不到3%,罕有左结肠动脉缺如的情况。约50%的左结肠动脉单独发自肠系膜下动脉主干,另外50%为左结肠动脉与乙状结肠动脉共干发出。乙状结肠动脉可为2~6条,约53%为2支。直肠上动脉是肠系膜下动脉的延续,移行处在左侧髂血管,其在肠系膜内下行至第3骶椎水平后进入直肠后部。直肠上动脉80%的情况下分为左右两个分支,多分支发生率为17%。这些分支为直肠下段和肛管供血。
4.肠系膜下静脉及其属支
肠系膜下静脉主要由左结肠静脉和乙状结肠静脉汇合而成,汇入脾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通常情况下左结肠静脉1~2支,乙状结肠静脉2~3支。
5.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之间的交通支及其临床意义
(1)Drummond动脉弓:
各结肠供血动脉在肠壁附近相互吻合,形成了与结肠壁平行走向的连续性的动脉弓,由回盲部分布至直肠乙状结肠连接处,并从血管弓上发出小的终末血管分布到肠壁。1913年,Drummond在首先阐述了该动脉的外科学意义,于是被命名为Drummond动脉弓(见图4-22),其也被称为边缘动脉弓。Drummond动脉弓构成了各个结肠供血动脉之间的交通,当某一结肠动脉的主干发生阻塞时,其供血区域内的结肠可以通过该血管弓由其他动脉主干得到血液供给,不至于发生缺血,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Drummond动脉弓由于先天发育的原因,可能不完整,存在中断现象并使相对应结肠肠段可能处于血供不佳的状态,结肠手术时要重视这些部位。常见的Drummond动脉弓发育不良部位位于结肠脾曲,该处也是胚胎发育时中肠和后肠的血管分界点,被称为Griffiths’point(图4-22)。据报道Griffiths’point处Drummond动脉弓缺失率高达50%,因此结肠脾曲是最易受缺血影响的部位。另一个Drummond动脉弓中断点是被称为Sudeck’s critical point(图4-22),位于乙状结肠最低点和直肠上动脉之间。但是也有研究显示此处有足够的动脉吻合支。
(2)Riolan弓:
Riolan弓定义非常模糊,可以笼统地指肠系膜上、下动脉之间的交通动脉。但目前普遍认为Riolan弓是(图4-23)肠系膜上、下动脉间的短吻合袢,沟通中结肠动脉左支和左结肠动脉升支。在国外的文献报道中对这一动脉弓有十余种命名:central anastomotic artery of colon、mesomesenteric artery、middle-left colic collateral、intermesenteric artery or arcade、meandering mesenteric artery、anastomosis(magna)of Riolan、meandering artery of Riolan、great colic artery of Riolan、arch of Treves、artery of Moskovitch、artery of Gonzalez、anastomosis maxima of Haller、arcusmagnusmesentericus。Riolan弓出现的概率报道不一,最高者可达40%,但《中国人解剖学数值》记载其出现率仅为6.19%。这说明Riolan弓通常情况可能下处于无血流或仅有微量血流通过的状态,而且Riolan弓的出现提示肠系膜上动脉或肠系膜下动脉存在严重狭窄。
图4-23 肠系膜下动脉血管造影显示Riolan弓
(3)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
在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时,肠系膜下动脉存在两种处理方法:①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切断,即高位结扎。②保留左结肠动脉,在肠系膜下动脉发出左结肠动脉之后的部位切断,即低位结扎。高位结扎操作相对简便,但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后是否会引起结肠脾曲及降结肠缺血,这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能够安全实施的解剖学基础就是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之间存在着交通支,切断肠系膜下动脉后能够通过交通支由肠系膜上动脉代偿结肠脾曲及降结肠的血供。但是由于Griffiths’point的存在以及Riolan弓的低出现率,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后结肠确实存在着缺血坏死的潜在风险。有两篇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的研究显示,结扎后结肠缺血发生率分别为0.83%和2.0%,这一问题值得临床医师高度重视。
(李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