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表皮样囊肿
一、概述
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是角质囊肿的一种。后者因内含有不同程度的层状角化物或不规则角化物而命名。由于角质囊肿的内容物为脱落软化的上皮角质,肉眼观十分类似于皮脂腺分泌的脂质,所以多年来,临床上都将其称为“皮脂腺囊肿”,实际上是一个被误用的词。病理上,角质囊肿可分为两种类型,比较常见的为表皮样囊肿(占90%),一般认为是由明显或不明显的外伤导致表皮进入皮下生长而形成的囊肿,因此亦被称为表皮包含囊肿(epidermal inclusion cyst)。多见于易受外伤或摩擦的部位,如臀部、肘部、胫前、注射部位。囊肿壁由角化上皮组成,囊内为层状角化物,呈“豆腐渣”样外观。临床表现:一个或多个柔软或较为坚硬的类圆形肿物,大小不等,小者如豆粒,大者直径可达7~8cm,表面常与皮肤粘连,基底可推动。囊肿可位于皮肤下,也可突出皮肤表面,形成局部隆起,表面可见皮脂腺开口的小黑点,挤压时有少许白色粉状物被挤出,较大者可抽吸出白色黏稠液体(图2-2-1、图2-2-2)。囊肿可存在多年而没有自觉症状。病变可单发,偶或多发。因囊肿开口于皮肤表面,易感染。
图2-2-1 表皮样囊肿
图2-2-2 表皮样囊肿
另一种类型的角质囊肿为外毛根鞘囊肿,好发于头皮。病理显示囊壁为角化的外毛根鞘,囊内的角质物不呈层状分布,常有灶状钙化。此外,尚存在增生性外毛根鞘囊肿,好发于女性头皮和下颈部,除角化的外毛根鞘外,镜下可见显著的核异性改变。增生性外毛根鞘囊肿与外毛根鞘囊肿,超声很难鉴别。
二、病例摘要
1.患者,男,34岁,因“骶尾部肿物3年,快速长大1年”就诊。超声于骶尾部皮下探及5.7cm×4.9cm的混合回声,上限达皮肤层,下限达脂肪层。深方边界清晰,与骶骨分界清楚。CDFI:其内未见血流信号。后经手术切除,术中见包膜完整,内有大量干酪样坏死组织,诊断为表皮样囊肿(图2-2-3~图2-2-5)。
2.患者,女,40岁,左小腿磕碰伤后4年,局部扪及肿物。超声于皮肤及皮下脂肪层之间可探及一低回声,边界清,内部可见“漩涡状”条索样高回声。肿物切除后,病理提示表皮样囊肿。
部分文献认为“漩涡状”条索样高回声为表皮样囊肿的特征性超声表现,其产生原理为囊肿内部的内容物,特别是角质形成了表皮样囊肿特有的多层分布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但该表现缺乏普遍性,即敏感性较差,只有一小部分表皮样囊肿会出现。
另有研究认为多数表皮样囊肿内部可见散在分布的条带状或点块状强回声,推测其组成成分应亦为囊内的角化物,但因囊肿位于体表,经常受到摩擦及碰撞导致这些角化物未形成规律性的多层结构,而仅表现为条带状或点块状分布。该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且较“漩涡征”更具普遍性(图2-2-6)。
图2-2-3 表皮样囊肿
图2-2-4 表皮样囊肿
图2-2-5 表皮样囊肿
图2-2-6 表皮样囊肿
3.另一患者。由于表皮样囊肿内容物为软化程度不同的角化上皮,超声上显示为细密的腺体样强回声并伴裂隙样低回声(图2-2-7)。
图2-2-7 表皮样囊肿
4.另一表皮样囊肿患者。超声显示类圆形低回声肿物(白色箭头),后方回声增强(白色箭头),可见肿物的一小部分延伸至皮肤层(空白色箭头)(图2-2-8)。
图2-2-8 表皮样囊肿
5.表皮样囊肿大体标本,囊内容物为干酪样物质(图2-2-9)。
三、小结
表皮样囊肿的超声诊断要点:①由于表皮样囊肿起源于皮肤表皮层,病变局部与表皮层联系紧密,局部真皮层变薄甚至缺如;②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病变,边界清晰;③由于表皮不断生长角化,典型者内部呈“洋葱皮”样特征,亦可呈现较均匀的中低回声,内部散在不规则的线状无回声裂隙,探头加压内部可见流动征象;④CDFI肿物内未见血流信号;⑤体积较大者可合并破裂及感染,此时肿物边界不清,周边组织水肿增厚,回声增强并可见血流信号。
图2-2-9 表皮样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