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科医生培训规划教材 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指导用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全科医生

一、基本概念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生的功能已超越了疾病诊治本身,医生在与患者及其家庭的交往中,需同时扮演朋友、教育者、咨询者的角色,这就需要掌握更广泛的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全科医生是接受过全科医学专门训练的新型医生,是执行全科医疗的卫生服务提供者,是为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生。

二、全科理念

全科医学在我国作为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其中“全人照顾”的理念尤为凸显,因而比起专科医学更为关心医学模式中人的心理与社会部分。“全人照顾”强调四个主要方面的服务:全面照顾完整的人,全面的家庭照顾,提供连续性照顾和多学科的照顾。具体理解就是关心患者的疾病和不舒服的感受,同时深入了解患者(包括除疾病本身以外的心理、家庭、环境、社会等背景资料)的基础上,就治疗计划寻找医生和患者共同的立场,在诊疗过程中渗透预防保健和健康促进的观念,加强医患关系,最终为患者提供实际可行的治疗。
这一理念更注重人与环境互动过程中的社会联系,追求个体层面或群体层面的社会功能的提升,通过特定的方式、方法,舒缓人在进行社会互动中产生的个人、家庭、社区等方面的问题,最终达到促进人与环境的适应性平衡,发挥社会与心理治疗功能的目的。相对传统医学理念则更加注重诊疗过程中的艺术,将调整人的社会功能作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辅助手段,把修复人的社会功能作为最终目的。
长期负责制的社区健康管理照顾就是体现了这一理念。“长期”是跟踪治疗,“负责”体现了全科医生的关爱照料,医生不单纯看生理上的疾病,还要解决患者的心理疾病。医生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要得到患者的配合,告知患者基本的保健知识和其必要性。

三、思维模式

临床思维是医生依据临床资料对疾病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到临床诊断,选择相应治疗方案,最后作出决策的重要思考、逻辑推理方法。
全科医学作为一个独立的临床二级学科,其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对个体与群体健康全面关注。其思维方式与传统医学有较多不同之处。如全科医生在收集病史时绝不是简单地听患者讲述和记录,也不仅仅是按照某种表格的顺序做老一套的询问和填写。收集病史的过程中医生应该充分运用自己所有的知识,调动自己的全部感知能力,注意从患者的体型、姿态、面色、语调、表情和近日生活等诸多方面,筛取各种可能有意义的病情资料,进行及时分析思考。诊断疾病本质上是一种探索的过程,在了解病史过程中,医生可以产生某种诊断印象,但又不能因而成为既定的框框。随着对患者情况的进一步了解和新情况的掌握,必须及时修正自己原有的想法;如在查体时,常常带着询问病史中的疑问,积极寻找相应的客观证据。全科医生的任务就是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而有重点的检查,从而为患者是否需要继续去上级医院看病作出判断。而诊断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全科医生工作的完结。全科医生诊疗不能就事论事,而应考虑到事物的发生发展,要有整体的思考。如果是急性病,要考虑是否有向慢性病转化的可能,急性病容易治疗,但“小病不补,大病吃苦”,没有治愈就很可能发展为慢性病,一定要叮嘱患者用药直到病情完全治愈才能停用,以免造成病情的反复。同时应指出,一些患者因身体不适前来看病,虽然没有病理上的问题,但可能功能上已经受到了损害,在心理上已经产生担忧。这时,医生可以引入预防保健知识,在看病时将防病意识告诉患者,和患者一同分析疾病风险,消除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心理层面的交流,患者就会越来越信任医生,医生才能了解到患者更多的经历、知识和情感问题,这将有助于医生知道如何帮助患者,理解他们的行为,从而帮助他们战胜疾病。
全科医生的临床思维绝不是脱离实际的苦思冥想。其正确与否,与医生本人具备的知识有明显的关系。但在具体应用于某一患者的诊断时,则首先取决于医生通过询问病史和生活情况以及查体等方式所得到的信息是否确实可靠。从患者那里直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是医师进行临床思维的根据。只有通过反复的临床实践才能逐渐积累提高,获得比较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

四、岗位职责

1.承担社区卫生服务中内、外、妇、儿等相关学科初级临床诊疗任务,双向转诊任务及传染病发现及报告任务。
2.承担以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3.组织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4.主持社区诊断的完成,根据本社区主要卫生问题,制订以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等为手段的健康促进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完成评估总结。
5.组织社区健康人群与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包括疾病的筛查与咨询。
6.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科研课题的设计、争取立项,并组织实施。
7.承接医疗保健服务合同工作。
8.组织并指导社区护理、社区康复、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9.运用中西医适宜技术开展社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10.组织建立并使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病历)。
11.组织开设家庭病床,开展家庭卫生服务。
12.组织对社区重点人群的保健(包括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
13.配合精神科医生开展基本的精神卫生服务,包括初步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14.了解本年度社区防、治、保、康、健、计综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内容及工作重点,协调各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