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包括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及其他免疫细胞等所有血细胞。
一、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 stem cell,HSC)是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能分化潜能的造血前体细胞,可存在于造血组织及血液中。 HSC 首先分化为淋巴样干细胞(lymphoid progenitor)和髓样干细胞(myeloid progenitor)。 淋巴样干细胞继续分化为B 细胞、T 细胞和NK 细胞;髓样干细胞继续分化为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单核/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HSC 被称为血细胞的“种子”,体内所有血细胞均由其分化而来(图2-6)。
图2-6 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发育
相关链接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是不同谱系白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的不同阶段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志。 白细胞分化抗原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除表达于白细胞之外,还广泛分布于不同分化阶段的红系、巨核细胞/血小板谱系和非造血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等)表面。1982 年起先后召开的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国际协作组会议决定,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聚类分析法,将不同实验室所鉴定的同一白细胞分化抗原归为同一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 用CD 加数字序号命名。 目前,人CD 的编号已从CD1 命名至CD363,新成员仍在发现鉴定中。
细胞黏附分子是介导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结合的分子的总称。 黏附分子以受体-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使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基质之间,细胞-基质-细胞间发生黏附。 黏附分子与CD 分子是从不同角度来命名的膜结合型免疫分子。 黏附分子命名着重功能。 CD 命名是依赖单克隆抗体鉴定,因此最初是从抗原角度研究,逐渐揭示其功能的。 很多分子既有黏附分子名称,也有CD 编号。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不仅可作为表面标志用于细胞的鉴定和分离,还广泛参与细胞的生长、成熟、分化、发育、迁移与激活。 另外,也与某些病理状态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深入研究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的生物学特性,有助于在分子水平认识免疫应答的本质,并对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和机制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二、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lymphocyte)是构成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约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20%~45%。 它们在免疫应答过程中相互协作、相互制约,共同完成对抗原物质的识别、应答和清除,进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一)T 淋巴细胞
骨髓中的祖T 细胞进入胸腺后发育为成熟T 细胞,在外周血占淋巴细胞总数的65%~80%。 依据其表面标志及功能特征,T 细胞可分为若干亚群,介导适应性细胞免疫应答,并对TD 抗原诱导的适应性体液免疫应答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也参与免疫调节。
1.T 细胞的发育
T 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
(1)阳性选择:
表达CD8 和CD4 分子的双阳性细胞经过阳性选择,成为单阳性细胞,并分别获得了识别自身MHCⅠ类分子和MHCⅡ类分子的能力,即具有了自身MHC 的限制性。
(2)阴性选择:
获得MHC 限制性的单阳性细胞,经过阴性选择,获得自身耐受性,最终成为成熟的T细胞(CD4 +T 细胞或CD8 +T 细胞),定居于外周淋巴器官。
2.T 细胞表面标志
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指存在于细胞表面的多种膜分子,包括表面受体和表面抗原。它们是淋巴细胞识别抗原、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用以及接收信号刺激的分子基础,亦为鉴别和分离淋巴细胞的重要依据。
(1)T 细胞表面抗原
1)MHC 抗原:
所有T 细胞均表达MHCⅠ类抗原,人T 细胞被活化后还可表达MHCⅡ类抗原。
2)白细胞分化抗原:
T 细胞表达多种CD 分子,如CD3、CD4 和CD8、CD28 等,它们在T 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和对T 细胞鉴定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CD3 分子可表达于所有成熟T 细胞表面,它是由γ、δ、ε、ζ 和η 五种肽链组成。 CD3 分子胞质区含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ITAM),与转导TCR 结合抗原的信号有关。
CD4 分子为细胞膜表面的单链糖蛋白。 CD4 分子可与APC 表面的MHCⅡ类分子非多态区结合,是参与Th 细胞激活的共受体(co-receptor),也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主要受体。 CD8 分子为细胞膜表面的双链糖蛋白。 CD8 分子与靶细胞表面的MHCⅠ类分子非多态区结合,是参与CTL 激活的共受体。 CD28为双链糖蛋白。 外周血中几乎所有CD4 +T 细胞和50%的CD8 +T 细胞表达CD28。 活化后的T 细胞CD28表达水平升高,其配体是B7-1 和B7-2,是诱导T 细胞活化的共刺激分子。
CD152 又称细胞毒性T 细胞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 4,CTLA-4),为同源二聚体,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 细胞,静止T 细胞则不表达。 其配体也是B7-1 和B7-2,但二者结合能抑制活化T 细胞增殖,对T 细胞应答起负向调节作用,故CD152 属抑制性受体。 CD2 又称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2(lymphocyte function associated antigen 2,LFA-2)或绵羊红细胞受体,可表达于所有外周血T 细胞,正常B 细胞不表达。 CD2分子可与其配体CD58(LFA-3)分子结合介导T 细胞与其他免疫细胞间的黏附作用,参与T 细胞多种功能。
(2)T 细胞表面受体
1)T 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antigen receptor,TCR):
TCR 为T 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也是所有T细胞的最具特征性的表面标志。 T 细胞表面的TCR 与CD3 分子结合成TCR-CD3 复合物(图2-7),CD3 协助TCR 传递抗原活化信号。 TCR 是由α、β 或γ、δ 两条多肽链以二硫键连接组成的异二聚体。
图2-7 TCR-CD3 复合物结构示意图
TCR 胞质区较短,不能传递胞外的抗原活化信号。 CD3 具有5 种肽链,且胞质区较长,均含有ITAM,能协助TCR 传递抗原活化信号
αβTCR 由α 和β 链组成异二聚体,α 链和β 链的可变区形成抗原特异性结合部位,决定TCR 的多样性和T 细胞识别抗原的特异性。 TCR 通常仅能识别APC 表面由MHC 分子提呈的抗原肽,并同时识别自身MHC 分子,表现为自身MHC 限制性。 αβT 细胞是参与适应性细胞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群。 γδTCR 由γ 和δ 链组成异二聚体。 广泛分布于皮肤、肠道、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的黏膜和皮下组织。 γδT 细胞主要发挥非特异性杀伤功能。 αβT 细胞与γδT 细胞特性比较见表2-1。
表2-1 αβT 细胞与γδT 细胞特性比较
2)细胞因子受体(cytokine receptor,CKR):
多种细胞因子通过与T 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参与T 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包括IL-2R、IL-4R 及IFNγR 等。
3)丝裂原受体:
刀豆素A(ConA)、植物血凝素(PHA)和美洲商陆(PWM)等丝裂原可与T 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诱导T 细胞非特异增殖。
相关链接
免疫检查点(immune check point)
免疫检查点也称免疫卡控点,是随着对肿瘤微环境和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的一组介导免疫调节的重要分子,如负性B7 家族分子PD-L1(B7-H1)/PD-1 和CTLA-4 及Tim-3 等,以及抑制性分子IDO、IL-10 和TGFβ 等。 它们是免疫系统固有的维持免疫耐受和机体免疫稳态,调节适度的外周免疫应答的负向调控分子,是机体免疫系统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步建立的调节机制,在适时的免疫应答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肿瘤微环境诱导下,肿瘤组织和细胞异常表达这些负性共刺激分子和抑制性分子,构成独特的免疫逃逸的微环境。 通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肿瘤是近年免疫学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 。 2018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即授予了在此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美国免疫学家James Allison 和日本免疫学家Tasuku Honjo。 目前全球已批准上市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包括CTLA-4 单抗类药物Ipilimumab、PD-l 单抗类药物Pembrolizumab 和Nivolumab。
3.T 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T 细胞是高度异质性的细胞群体,依其表面标志及功能特点,可分为不同亚群。 根据T 细胞表面表达CD4 分子或CD8 分子,可分为CD4 +或CD8 +T 细胞;根据TCR 双肽链的构成不同,可分αβT 细胞和γδT 细胞;根据免疫效应功能特点,可分为辅助性T 细胞(helper T lymphocyte,Th)、细胞毒性T 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调节性T 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 辅助性T 细胞中,又可根据其分泌细胞因子谱的不同,分为Th1、Th2 和Th17 细胞等。
(1)CD4 +T 细胞:
初始T 细胞(naive T cell)在抗原的刺激下,首先分化为Th0 细胞,然后在不同微环境如细胞因子的作用下,继续分化为Th1、Th2 和Th17 细胞。 Th1 细胞主要分泌IFN-γ、IL-2、IL-12 和TNF-β/α 等细胞因子,辅助适应性细胞免疫应答,在抗胞内病原体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参与一些如自身免疫病、迟发型超敏反应性等疾病的发生。 Th2 细胞主要分泌IL-4、IL-5、IL-6 和IL-10 等细胞因子,辅助适应性体液免疫应答,在抗胞外病原体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参与对蠕虫感染和环境变应原的应答。 Th17 细胞通过分泌IL-17 参与固有免疫和某些炎症的发生,在自身免疫和感染等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Treg 细胞在免疫应答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
(2)CD8 +T 细胞:
CD8 +T 细胞的效应细胞为CTL,主要功能是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等靶细胞。 因此,它们参与抗病毒感染、抗肿瘤和介导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等。
(二)B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是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B 细胞主要定居于淋巴结皮质浅层的淋巴小结和脾脏的淋巴小结内。 在外周血中,B 细胞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10%~15%。
1.B 细胞的个体发育
B 细胞的发育分为两个阶段,即抗原非依赖期和抗原依赖期。 第一阶段的发育在骨髓中进行,经过祖B 细胞(pro-B)阶段、前B 细胞(pre-B)阶段、未成熟B 细胞阶段,最终分化发育形成成熟B 细胞,具有抗原应答能力;第二阶段发生在外周免疫器官,成熟B 细胞在外周淋巴器官接受抗原刺激和T 细胞辅助,多数最终分化为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浆细胞,少数分化为长寿记忆细胞。
2.B 细胞的表面标志
B 细胞表面标志也包括表面受体和表面抗原,它们参与抗原识别、免疫细胞间以及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分离和鉴别B 细胞的重要依据。
(1)B 细胞表面抗原
1)MHC 抗原:
B 细胞可表达MHC-Ⅰ类和MHC-Ⅱ类抗原。 MHC-Ⅱ类抗原可与Th 细胞表面CD4 分子结合,增强B 细胞与Th 细胞间的黏附作用,借此B 细胞发挥专职抗原提呈功能。
2)白细胞分化抗原:
B 细胞表达多种CD 分子,它们参与B 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CD19 和CD20 分子:CD19 是所有B 细胞共有的表面标志,B 细胞活化后亦不消失。 CD20 在B 细胞激活后逐渐丢失。 CD21 分子:主要表达于成熟B 细胞,有两种不同的受体功能,其一为C3d 受体(CR2),其二为EB 病毒受体。 CD40 分子:是B 细胞表面重要的共刺激分子受体,其与T 细胞表面CD40L 结合,对激活B 细胞以及阻止B 细胞凋亡具有重要意义。 CD80(B7-1)/CD86(B7-2)分子:表达在活化B 细胞及其他APC 表面,是T 细胞表面CD28 和CTLA-4 的配体,是重要的共刺激分子。
图2-8 BCR 复合物结构示意图
(2)B 细胞表面受体:
主要包括以下受体分子。
1)B 细胞抗原受体(B cell antigen receptor,BCR):
BCR是表达于B 细胞表面的膜型免疫球蛋白(mIg),是所有B 细胞最具特征性的表面标志,可直接识别抗原分子中的B 细胞表位,参与B 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应答。 mIg 的类别随B 细胞发育阶段而不同,如未成熟B 细胞仅表达mIgM;成熟B 细胞同时表达mIgM 和mIgD;接受抗原刺激后,B 细胞mIgD 很快消失;记忆B 细胞不表达mIgD。 BCR 与Igα(CD79a)/Igβ(CD79b)异二聚体非共价结合,形成BCR-Igα/Igβ 复合物(图2-8),Igα/Igβ 的功能与CD3 相似,帮助BCR 完成抗原活化信号转导。
2)补体受体(CR):
CR 多见于成熟B 细胞表面,表达与补体C3b 和C3d 结合的CR1 和CR2(即CD35 和CD21)。CR2(CD21)可结合C3d 发挥B 细胞共受体作用,也是EB 病毒受体。
3)丝裂原受体:
某些丝裂原如PWM、LPS 及SPA 等与B 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使B 细胞非特异增殖,常用于检测B 细胞功能状态。
4)细胞因子受体:
B 细胞表面表达IL-1R、IL-2R 及IL-4R 等多种细胞因子受体,其与细胞因子结合后调节B 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
5)Fc 受体:
大多数B 细胞表达IgG Fc 受体Ⅱ(FcγRⅡ),FcγRⅡ-A 亚型与免疫复合物中IgG Fc 段结合,有利于B 细胞捕获结合抗原,并促进B 细胞活化和抗体产生。 FcγRⅡ-B 亚型是抑制性受体,发挥对B细胞的负调节作用。
3.B 细胞亚群及功能
根据是否表达CD5,可将B 细胞分为B1(CD5 +)细胞和B2(CD5 -)细胞两个亚群(表2-2)。 B1 细胞主要参与抗细菌感染的黏膜免疫应答,同时也能产生多种针对自身抗原的抗体,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B2 细胞即通常所称的B 细胞,是参与适应性体液免疫应答的细胞。
表2-2 两个B 细胞亚群的特征
(三)NK 细胞
NK(natural killer,NK)细胞来源于骨髓淋巴样干细胞,主要在骨髓内发育成熟,IL-15 是NK 细胞发育成熟的关键细胞因子。 NK 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和脾脏,在淋巴结以及其他组织内也有少量NK 细胞存在。 人外周血中,NK 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15%。 NK 细胞不表达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其形态学特点为胞质内有许多嗜苯胺颗粒,故又称其为大颗粒淋巴细胞(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LGL)。 NK 细胞无需抗原预先致敏,可直接杀伤靶细胞,发挥抗肿瘤和抗病毒效应,在机体免疫监视和早期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1.NK 细胞的表面标志
目前人NK 细胞缺乏公认的单一特征性标记。 其特征性组合标记有TCR -、BCR -、CD56 +、CD16 +,借此鉴定人NK 细胞。
2.NK 细胞的表面受体
NK 细胞表达两类受体:一类是激发NK 细胞杀伤作用的受体称为杀伤细胞活化受体(killer activatory receptor,KAR);另一类是抑制NK 细胞杀伤作用的受体称为杀伤细胞抑制受体(killer inhibitory receptor,KIR)。 宿主组织细胞表面正常表达自身MHCⅠ类分子,结合NK 细胞表面的KIR介导抑制作用,导致NK 细胞失活,自身组织细胞不被破坏。 当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表面MHCⅠ类分子表达减少、缺失,或由于MHCⅠ类分子结构发生异常时,NK 细胞KIR 不能识别相应配体,则KAR 占主导作用使NK 细胞活化并发挥杀伤活性,导致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坏死或凋亡(图2-9)。
图2-9 NK 细胞对正常组织细胞和肿瘤/病毒感染靶细胞的作用示意图
3.NK 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
NK 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是:
(1)释放杀伤活性介质:
释放穿孔素和丝氨酸酯酶(颗粒酶),当穿孔素在靶细胞上形成“孔洞”后,可致靶细胞坏死;同时,丝氨酸酯酶可进入靶细胞,通过激活内源性核酸内切酶系统,使靶细胞DNA 断裂而导致细胞凋亡。 NK 还可分泌TNF-a 等细胞因子,与靶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后致靶细胞凋亡。
(2)表达FasL:
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Fas 结合致靶细胞凋亡。
(3)NK 细胞表达IgG Fc 受体:
NK 细胞表面表达CD16(FcγRⅢ),该分子是IgG 的高亲和力Fc 受体,借此NK 细胞可对靶细胞进行选择性攻击,发挥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三、抗原提呈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是指能捕捉、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 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 APC 分为专职和非专职两类。 前者包括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 细胞,组成性表达MHCⅡ类分子;后者包括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等,它们在正常情况下不表达MHCⅡ类分子,亦无抗原提呈能力,但在炎症过程中或受到IFN-γ 等刺激,诱导表达MHCⅡ类分子并处理和提呈抗原。 还有更广义的一类APC,包括所有有核细胞,均可提呈内源性抗原给CTL,又称为靶细胞。
(一)单核巨噬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包括外周血中单核细胞(monocyte,Mon)和组织器官中的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功能广泛。
1.单核巨噬细胞的来源
骨髓髓样干细胞受某些细胞因子,如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作用而发育成Mon 前体;前体细胞进一步发育为Mon,并进入血流;Mon 在血液中仅存留12~24 小时,随即移行至全身各组织器官内,发育成熟为Mφ,其寿命可达数月以上。 定居在组织中的Mφ 一般不再返回血流,但可在组织间隙中自由移动,成为游动的Mφ,或在组织中成为固定的Mφ。 Mφ 在不同器官组织中有不同名称,如结缔组织中的组织细胞、肝脏组织的库普弗(Kupffer)细胞、肺组织的尘细胞、腹腔的巨噬细胞、神经组织的小胶质细胞及骨组织内的破骨细胞等。
2.巨噬细胞的表面分子
巨噬细胞表面有MHCⅠ类分子、MHCⅡ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与执行抗原提呈功能密切相关。 与吞噬功能相关的受体主要有:
(1)模式识别受体:
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表面或胞内器室膜上表达能够识别病原体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被称为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s,PRR)。 这类受体多样性低,主要包括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和Toll 样受体。 血清中也存在分泌型PRR,如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和C-反应蛋白。
(2)调理性受体:
巨噬细胞表面参与调理作用的受体主要包括IgGFc 受体(FcγR)和补体受体(C3bR/C4bR,即CR1)。
(3)细胞因子受体:
巨噬细胞表面表达M-CSF 和IL-3 受体,促进巨噬细胞的分化发育。 表达IFN-γ、M-CSF 和GM-CSF 受体,促进巨噬细胞的活化。 另外,巨噬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β(MIP-1α/β)等趋化因子受体,在相应趋化因子作用下可募集至炎症部位。
3.巨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1)吞噬和清除病原体:
巨噬细胞经吞噬或胞饮作用将病原体摄入胞内形成吞噬体后,通过氧依赖和氧非依赖杀菌系统途径杀伤病原体。
(2)杀伤靶细胞:
巨噬细胞被LPS 或IFN-γ 活化后,可通过分泌穿孔素、颗粒酶、TNF-α、表达FasL 及释放一些蛋白酶等杀伤肿瘤或病毒感染细胞。 另外在特异性抗体参与下,巨噬细胞可通过调理作用和ADCC 杀伤靶细胞。
(3)抗原处理及提呈:
巨噬细胞是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可将加工处理后的外源性抗原肽以MHCⅡ-肽复合物形式提供给CD4 +T 细胞,同时巨噬细胞也属于广义APC,可将内源性抗原肽以MHCⅠ-肽复合物形式提供给CD8 +T 细胞,使抗原特异性T 细胞获得活化的第一信号(详见第七章免疫应答)。
(4)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
当感染部位的巨噬细胞活化后,一方面分泌MIP-1α/β、MCP-1 和IL-8 等趋化因子,募集、活化更多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到炎症部位,发挥抗感染作用;另一方面分泌促炎因子如IL-1、TNF-α、IL-6 和其他炎性介质如前列腺素、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
(5)调节免疫应答:
活化巨噬细胞可分泌IL-1、IFN-α、TNF-α、IL-12 及IL-18 等细胞因子促进T、B 细胞和NK 细胞的活化;亦可分泌IL-10、精氨酸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等物质抑制淋巴细胞的活化,参与机体免疫调节。
(二)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在体内分布广泛,外周血中占单个核细胞的1%,因细胞形态具有树状突起而得名。 DC 是提呈抗原能力最强的专职APC,参与抗原提呈、免疫调节及免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1.DC 的来源
体内DC 均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主要可分为髓样DC(也称经典DC)和浆细胞样DC 两大类。 髓样DC 与单核细胞、粒细胞有共同的祖细胞,来自髓样干细胞,发挥重要的抗原提呈功能;浆细胞样DC 来自淋巴样干细胞,主要通过合成释放Ⅰ型干扰素发挥抗病毒作用。 另外,滤泡DC(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s,FDC)主要存在外周淋巴组织的初级和次级淋巴滤泡中,现在认为FDC 来自间充质干细胞,不属于DC。 FDC 不表达MHCⅡ类分子和B7 等共刺激分子,不具有抗原提呈功能,但高表达FcγR 和CD35(CR1)、CD21(CR2),可与抗原抗体复合物和(或)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结合,使抗原长期滞留在细胞表面(数周、数月、甚至数年),被B 细胞表面的BCR 识别,从而参与适应性体液免疫应答的激活过程,并维持免疫记忆。
2.髓样DC 的发育
髓样DC 按其发育程度可分为成熟和未成熟DC,二者的生物学特征有明显差异。未成熟DC 高表达Fc 受体、补体受体、甘露糖受体等与吞噬有关的受体,低表达MHCⅡ类分子和CD54、CD40、CD80 等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具有较强内吞和加工处理抗原的能力,但提呈抗原能力低下;成熟DC 低表达与吞噬有关的受体,高表达MHCⅡ类分子和CD54、CD40、CD80、CD86 等共刺激分子及黏附分子,抗原提呈能力强,而摄取、加工抗原的能力明显降低。 正常情况下体内绝大多数DC 处于非成熟状态,摄取抗原后伴随迁移并逐渐成熟。
3.髓样DC 的分类
根据分布组织的不同,DC 大致可以分为:
(1)淋巴组织中的DC:
主要包括并指状DC(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s,IDC)和胸腺DC,为成熟DC。IDC 存在于外周淋巴组织的T 细胞区,高表达MHCⅠ类和Ⅱ类分子,被认为是启动和激发T 细胞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APC。 胸腺DC 主要存在于胸腺的皮质与髓质交界处,参与T 细胞的阴性选择,建立自身耐受。
(2)非淋巴组织中的DC:
主要包括间质性DC(interstitial DC)和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LC),为非成熟DC。 间质性DC 分布于非淋巴样实体器官的间质内,LC 位于表皮和黏膜上皮部位,二者在外周组织摄取抗原后,加工处理抗原并伴随迁移至外周淋巴器官的T 细胞区,成熟为并指状DC,提呈抗原给T细胞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3)体液中的DC:
包括存在于输入淋巴管和淋巴液中的隐蔽细胞和血液DC,是迁移中的DC。
4.髓样DC 的生物学功能
包括:①抗原提呈及免疫激活功能,这是DC 最重要的功能;②免疫耐受的诱导与维持,胸腺DC 是胸腺内T 细胞阴性选择的重要参与细胞,诱导中枢免疫耐受,另外,未成熟DC 可参与外周免疫耐受的诱导和维持;③免疫调节作用,DC 可受抗原类型、细胞表面相关分子类型等因素影响,分泌Th1 或Th2 型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四、其他免疫细胞
骨髓造血干细胞、红细胞、各种粒细胞、血小板等对抗原虽然无特异性应答反应,但在免疫应答效应阶段和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还能参与超敏反应,故也属免疫细胞。
案例2-1
患者,男,一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部不适,呈隐痛感并持续性发作,伴胃胀及嗳气,无恶心呕吐及腹部压痛。 病理检查显示,胃黏膜慢性炎症伴轻度肠上皮化生,间质见较多淋巴细胞样细胞,部分异型,符合高增殖性非霍奇金B 淋巴瘤。 结合实验室检查,乳酸脱氢酶升高;全腹CT 扫描,腹腔内及腹膜后大量肿大淋巴结。 综合诊断为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Ⅳ期),予以E-CHOP 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好转出院。
思考
1.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2.利妥昔单抗治疗DLBCL 的免疫学原理是什么?
(徐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