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升本)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临床辅助检查手段日益增高,显著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但病史采集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过程中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因为不管是何种辅助检查都有其局限性,不能代替详细的病史采集。例如,偏头痛、三叉神经痛、晕厥等疾病,病史可能是诊断唯一依据,而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只是起到了排除其他可能诊断的作用。
病史采集发生于疾病诊断的最初环节,是在仔细倾听患者诉说主要就诊目的之后,对其进行分析、判断、归纳并总结的过程。一份系统的病史采集资料,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快速诊断疾病,少走弯路,也可以为下一步将要进行的临床检查提供依据。
一份完善的病史采集包括: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职业、居住地、左或右利手)、主诉、现病史、发育情况(如患者为儿童)、系统回顾、既往病史、个人史和家族史。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基本原则与一般的病史采集相同。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五点:
1.全面系统
尽可能弄清患者发病时的主要症状及其发生的原因和诱因,了解症状发生的时间、持续时间、演变、诊疗经过及疗效等。要耐心听取患者描述,尽量避免打断,必要时可引导患者按照症状出现的先后顺序详尽描述。在记录阳性症状的同时不能忽视重要的阴性症状。
2.客观真实
在询问病史过程中应注意患者或家属所提供病史的可靠性,医生应加以分析和进一步核实,但不可主观臆断。
3.重点突出
病史采集时必须抓住重点,尽可能围绕主诉提问,主次分明,必要时可引导患者减少无关情况及琐碎情节的描述。
4.避免暗示
询问病史时,医师切不可根据自己的猜测使用暗示性的提问或通过诱导性语言期望得到患者的认同。
5.归纳总结
在病史采集初步完成后,医生应当进行科学分析,通过归纳总结得出一份符合逻辑且具有价值的临床资料。
一、主诉
主诉是患者在疾病过程中感受最痛苦的部分,是促使患者就诊的最主要原因。它包括主要症状、发病时间和病情变化三个要素。医生在询问病史时应围绕主诉进行提问,分清主次并归纳总结。一份好的主诉往往是神经系统疾病定位和定性诊断的第一线索。
二、现病史
现病史是主诉的延伸,它包括发病后到本次就诊时症状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各种症状发生的时间关系和相互关系,以及发病的诱因、病情变化影响因素和前驱症状等。
尽量让患者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症状,如果患者使用诸如“眩晕”“视物模糊”等专业术语描述症状时,应询问其具体表现,以免产生误解。比如“眩晕”的患者,应询问其持续时间、有无视物旋转、恶心、呕吐、耳鸣及听力下降等。有的患者习惯描述以往就诊时其他医生的诊断用语,此时可根据患者的主诉适当提问,科学分析、去伪存真,在提问时还应避免诱导患者。有的患者对自身疾病缺乏认识,或表达能力受到疾病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或发病时意识状态不清,如痫性发作、晕厥等,此时可通过家属或在场旁观者获得信息。很多患者就诊时携带以往的辅助检查结果,接诊医生要客观分析这部分资料的价值,并综合到现病史中。
现病史是病史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临床分析和疾病诊断的重要资料,对于主诉或相关任何症状都应围绕以下方面,以便全面了解病情。
(一)起病情况
包括初发症状的发生时间、地点、发病形式(急性、亚急性、慢性、隐匿性、发作性、间歇性或周期性)、发病前的可能诱因和病因。
(二)症状特点
包括症状的部位或范围、性质、加重或缓解因素和严重程度等。
(三)症状的发展和演变
症状的加重、减轻、持续进展或无变化等。症状加重或减轻的可能原因和影响因素等。
(四)伴随症状
主要症状之外的伴随症状的特点、发生时间及相互影响。
(五)诊疗经过及疗效
包括病程中各阶段检查及检验结果、诊断及治疗过程、具体的治疗用药或方法及疗效等。
(六)与现病有关的其他疾病情况
是否合并存在其他系统疾病,以及这些疾病与现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关系。
(七)病程中的一般情况
包括病程中的饮食、睡眠、大小便、体重和精神状态的变化情况。对于儿童患者或幼年起病的成年患者还需要了解营养和发育情况。病程中的一般情况有利于帮助判断现患疾病对机体整体的影响情况。
神经系统的某些症状必须重点加以询问,主要包括:眩晕、头痛、抽搐、感觉异常、疼痛、瘫痪、视力障碍、意识障碍等。
1.眩晕(vertigo)
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漂浮或翻滚。询问病史时应注意与头晕或头昏进行鉴别:头晕是患者感受到头重足轻、眼花和站立不稳感,但无外界物体或自身位置变化的错觉;头昏是患者感受脑子昏昏沉沉,而无视物旋转。对于眩晕的患者,应询问有无恶心、呕吐、出汗、耳鸣及听力减退、心悸、血压和脉搏的变化,以及眩晕发作的诱因、持续时间、与体位变化的关系等,这对于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头痛(headache)
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症状之一,在询问病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头痛的部位:
整个头部疼痛、局部头痛或是部位游走不固定。如为局部头痛,应询问具体位置,是哪一侧,是前额、头顶或是枕后。颅外结构病变引起的头痛部位可以相对精确,如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引起的头痛。特殊部位的病变常可导致相应某些部位的疼痛,如幕上病灶常可导致额、颞部疼痛,后颅窝占位可引起枕部或颈背部疼痛。疼痛部位游走不固定高度提示良性病变可能。
(2)头痛的性质:
胀痛、钝痛、跳痛、刀割样、撕裂样、烧灼样、爆裂样或是雷击样头痛,头重感、戴帽感或紧箍感等,不同病因常可表现为不同性质的头痛。血管性头痛常表现为跳痛或搏动样疼痛,颅内占位性头痛多为钝痛或胀痛,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多为爆裂样或雷击样痛,三叉神经痛常呈闪电样或刀割样疼痛,紧张型头痛多表现为戴帽感或紧箍感。
(3)头痛的发作形式:
包括头痛是急性发作还是缓慢加重、发作性还是持续性、一天中是否变化。例如,动脉瘤破裂引起的头痛可突然发生并立即达到高峰,而颅内肿瘤引起的头痛常表现为缓慢进展;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呈发作性,颅内占位引起的头痛呈持续性;颅内高压引起的头痛常在凌晨发生或加重,丛集性头痛多在每天固定时间发作或加重。
(4)头痛的程度:
在询问患者头痛程度时,因易受患者主观因素的影响,所以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目前尚缺乏对头痛程度客观评价的标准,但可了解头痛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睡眠及精神状态的影响,可间接反映头痛的严重程度,在头痛明显影响患者以上方面时,应给予治疗。
(5)头痛的加重及缓解方式:
三叉神经痛所引起的面部疼痛常可被洗脸、咀嚼所诱发;舌咽神经痛常被吞咽时刺激咽后壁所诱发;颅内高压引起的头痛常可在使用降低颅内压药物后减轻。如不明原因头痛被过度劳累、睡眠缺乏、气候变化或月经期诱发时,常提示为良性病因。
(6)伴随症状:
注意头痛时是否伴有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抽搐、失语或瘫痪等,如患者诉头痛发作前或同时伴闪光感常提示偏头痛,剧烈头痛伴有颈部僵硬常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如伴有喷射样呕吐应考虑存在颅内高压。
(7)先兆症状:
眼前闪光、亮点或点彩等视觉先兆症状是典型偏头痛的主要诊断依据之一。
3.抽搐(seizure)
在询问病史时应注意下述情况:
(1)抽搐发作频率、最初发作时间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
(2)诱发因素:抽搐发作与睡眠、饮食、情绪和月经等关系。
(3)发作先兆症状:有无眼前闪光、怪异气味、心悸、胸腹内气流上升的异常感觉及不自主咀嚼等。
(4)抽搐发作的形式:肢体是强直、屈曲还是阵挛,有无颈部或躯干向一侧扭转等。
(5)抽搐发作的部位:全身、局部、还是由局部扩展到全身的抽搐。
(6)伴随症状:有无意识障碍、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舌咬伤或摔伤等。
(7)抽搐后症状:抽搐发作后意识是否立即恢复,有无头痛、昏睡或肢体一过性瘫痪。
(8)以往诊断、诊疗经过及疗效。
4.感觉异常(somatesthesia disorder)
患者主观感到某些部位有麻木、发热、发冷、重压、针刺、蚁走感、烧灼感等。应注意症状的部位及范围、出现形式(发作性或持续性)、加重及缓解方式等。
5.疼痛(pain)
与头痛相似,是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在询问时同样需要注意以下迹象内容:
(1)疼痛的部位及范围:
是单侧还是双侧、浅表还是深部,是皮肤、肌肉还是关节疼痛,疼痛部位是否难以描述、是否固定、是否沿着神经根或周围神经支配区放射。
(2)疼痛的性质:
酸痛、胀痛、刺痛、烧灼痛或者是闪电样疼痛,是反射性疼痛、扩散性疼痛还是牵涉痛。
(3)疼痛的发作形式:
急性起病还是慢性起病,是发作性还是持续性。
(4)疼痛的诱发、加重或缓解因素:
触摸、握压是否加重疼痛,活动是否诱发或加重疼痛,疼痛与气候变化有无关系等。
(5)伴随症状:
是否伴有肢体瘫痪、感觉减退或异常,是否伴有皮肤的变化。疼痛的伴随症状往往可帮助诊断。
6.瘫痪(paralysis)
在询问病史时应注意询问以下情况:
(1)起病形式:
急性还是慢性起病,起病的诱因以及症状的波动和进展情况。
(2)瘫痪的部位或类型:
单瘫、偏瘫、截瘫还是四肢瘫或仅是累及部分肌群,如为肢体瘫痪还应注意远端和近端的比较。
(3)瘫痪的性质:
弛缓性还是痉挛性瘫痪。
(4)瘫痪的程度:
注意询问或观察瘫痪是否影响坐、立、行走、进食、言语、呼吸或上下楼等动作,或是否影响精细动作。
(5)伴随症状:
有无肢体感觉麻木、疼痛、抽搐和肌肉萎缩等,以及括约肌功能障碍和阳痿等。
7.视力障碍(vision disorder)
需要注意:
(1)视力障碍的表现:
视物模糊还是完全失明,双眼视力下降的程度,视野缺损的范围是局部还是全部,是否伴有复视或眼震,以上信息要通过问诊和查体获得。
(2)视力障碍发生的情况:
急性或是慢性,是否缓解和复发,是否进行性加重。
(3)症状持续时间。
8.意识障碍(conscious disturbance)
注意询问意识障碍发生的过程,包括急缓、发生时间及伴随症状。意识障碍发生的诱因,有无药物或酒精滥用,有无外伤。意识障碍发生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以及意识障碍的伴随症状,包括有无心血管或呼吸系统的症状、有无四肢抽搐、舌咬伤、尿便失禁等。最后还应注意意识障碍发作后有无后遗症。
三、既往史
既往史的采集同内科疾病,但应特别注意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的病史,主要包括:头部外伤史、脑肿瘤、内脏肿瘤及手术史等;感染病史如脑炎、结核病、寄生虫病、上呼吸道感染及腮腺炎等;内科疾病史如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胃肠道疾病、风湿病、甲亢和血液病等;颈椎病和腰椎管狭窄病史等;过敏史及中毒史等。对于明确诊断的既往疾病还应记录发生时间、诊疗经过等。对于婴幼儿患者还应询问母亲妊娠期间情况和出生情况。
四、个人史
个人史询问的内容主要包括出生地、居住地、文化程度、职业、是否到过疫区、生活习惯、性格特点、左(或右)利手、有无吸毒史或药物滥用史、冶游史、吸烟或饮酒史及是否有过应激事件等,女性患者应询问月经史和婚育史等,儿童患者要注意围生期、疫苗接种和生长发育情况等。
五、家族史
家族史的询问内容主要是在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中,有无两代以上相似疾病,或同胞中有无两个在相近年龄出现相似疾病,如果有上述情况应考虑遗传病的可能。但患者家族中其他成员基因异常的表型可能存在很大差异,由此造成疾病的严重程度、发病年龄均有所不同。发现遗传病后,应绘制家系图谱,供临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