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康复科室建设
随着我国疾病谱的变化、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慢性、高致残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残疾与功能障碍的人群不断扩大。我国正面临巨大的康复需求与康复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康复服务能力不高的现况。2011年7月,《卫生部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优化布局和结构、统筹区域内康复医疗资源,构建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为患者提供早期、系统、专业、连续的康复医疗服务,以减少残疾的发生,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提高生存质量,促进社会和谐。
在康复医疗服务体系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位在第三层,主要为疾病恢复期患者及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康复服务,条件允许的可以提供居家的康复、护理服务,贴近社会和家庭,逐步将居民康复医疗服务信息与现有的居民健康档案相结合。
康复是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康复科室建设应符合国家对社区康复的服务定位,遵守康复执业行为的规范,不断加强康复服务能力,满足广大人民的康复需求。目前,由于社区康复人才匮乏,技术力量薄弱,发展滞后且水平参差不齐,在开展科室建设时,各地区还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实用、可行、有针对性的科室建设目标。
一、科室设置
(一)学科注册
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依法执业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的基本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康复医学临床工作须具备由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核准的诊疗科目中包括康复医学科。
(二)场地设备
1.康复场地
场地是开展康复服务的硬件条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标准(建标163—2013)》的相关规定,康复治疗室的使用面积应为40~60平方米,可根据各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际业务需要,在总建筑面积指标范围内做适当调整,有条件的可以独立设置康复门诊。康复诊疗区及训练场地应当执行国家无障碍设计规定的相关标准,通行区域应体现无障碍设计,有残疾人轮椅行走通道,并且地面防滑,残疾人活动场所以及过道、卫生间应配有扶手装置,有条件的可设残疾人专用卫生间。康复场所应设置在一楼,若设置在二楼及以上楼层时需安装电梯。
2.康复设备
现如今的康复设备发展日新月异,而社区康复设备与三级医院相比具有操作简单、聚焦社区常见慢性病等特点。以下主要根据国家对社区康复的要求简单介绍一些社区康复中的常用设备。各个社区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和社区内病种分布情况酌情选择适宜的设备。
(1)社区康复检查和评定设备:
可选择性配备关节活动度检查尺、握力计、秒表、音叉、简易上肢功能评定箱、肌力测定仪、血压计、听诊器、叩诊锤等。
(2)社区常用康复治疗设备
1)物理因子疗法设备:
电疗仪、光疗仪、磁疗仪、蜡疗仪、超声波治疗仪、牵引治疗设备、气压治疗仪、生物反馈治疗仪。
2)运动疗法设备
平衡杠:
适用于①帮助患者借助上肢的力量站立起来,进行站立位平衡以及步行训练;②做步行运动时,进行相关的肌力训练;③辅助下肢骨折术后及瘫痪患者摆动下肢,进行髋关节活动度的训练;④与平衡板等相关器械配合使用,进行辅助训练;⑤可利用上肢的帮助进行步态训练,矫正行走中的足外翻、髋外展,增加行走的稳定性。
肋木:
适用于进行上下肢体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训练、站立训练、平衡训练、躯干的牵伸训练以及膝关节的控制训练,并可用于迟缓性驼背、脊柱侧弯等。
功率自行车:
帮助改善下肢肌力、下肢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
电动起立床:
适用于脊髓损伤、偏瘫、脑瘫、截瘫患者及长期卧床者的站立训练:①帮助患者从仰卧位向站立位过渡,促进患者适应站立位状态;②提高躯干和下肢的负重能力,维持颈、胸、腰及骨盆的生理功能及控制能力;③通过重力对关节肌肉的挤压,刺激本体感受器,对患侧肢体进行促通,并可增加患者的肌张力;④对下肢肌张力增高引起的足下垂、足内翻等问题,通过重力对跟腱形成足够强度且较持久的牵拉而起到矫治作用。
训练用阶梯:
适用于步行功能障碍患者的上下楼梯训练。
前臂内外旋训练器:
适用于前臂内、外旋功能障碍患者的主动训练,通过前臂旋转的随意主动运动和抗阻运动训练,预防和改善前臂旋转功能障碍,并可通过调整主轴阻力,训练相关肌肉的肌力和耐力。
股四头肌训练椅: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股四头肌肌力减弱,以及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的主、被动训练。
悬吊架:
可以减轻重量,消除重力影响,用于肌力增强训练,用于进行增大关节活动度训练进行调整、松弛训练,需要时也可以做颈椎牵引治疗。
姿势矫正镜(姿势镜)为异常姿势患者提供镜像反馈,配合控制不随意运动、提高平衡能力时使用。可帮助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表情肌训练。
楔形垫:
辅助卧位功能训练,辅助患儿躯干做旋转功能训练,增加关节活动度训练。坐位时依靠楔形垫进行坐位训练。
3)作业疗法设备
几何图形板:
常用于偏瘫患者的主动训练以及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训练等。
黏木:
常用于前臂旋前旋后功能障碍患者的主动训练。可为单方向的旋前旋后强化训练,或者为旋前旋后两个方向交替的控制训练,还可配合健侧前臂同步训练以增强协调控制能力。
木钉板:
常用于手功能障碍患者的主动训练,以训练手的柱状抓握能力为主,并可根据患手抓住木钉后摆放位置的不同,进行患侧肘关节屈伸及肩关节控制训练,改善上肢协调性及进行手眼协调训练,提高上肢运动的准确性及运动的速率,此项训练适合于一切上肢及手指功能障碍的病人。
铁棍插板:
常用于手功能障碍患者的主动训练,以训练手的对指、侧捏等精细功能为主。
分指板:
常用于手功能障碍患者的被动训练,肌无力、四肢张力异常及脑神经损伤的病人也可以使用:①减轻手指痉挛,减轻屈肌张力;②防止手指畸形及挛缩;③预防指蹼萎缩导致手指外展功能受限;④增加感觉输入。
磨砂板:
常用于偏瘫患者上肢的主、被动训练。①促进上肢肘-腕-手的功能恢复;②改善上肢整体功能;③促进上肢随意运动的出现;④增强肌力;⑤改善上肢关节活动范围;⑥减轻肩背部不适;⑦可以适应主动或者被动不同的训练需求。
体操棒:
常用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上肢主、被动训练,特别是肩、肘、腕关节活动障碍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训练。根据设计的训练方案不同,也可进行患肢的控制训练或躯体的平衡训练。
抛接球:
常用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上肢主动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肢体协调能力等。在坐、站位时进行抛接球训练,还可训练平衡控制能力。
滚筒:
常用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上肢主、被动训练。①缓解肌痉挛;②扩大关节活动范围;③改善躯体平衡和协调能力;④促进保护性姿势反射及抬头训练。
套圈:
常用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上肢主动训练。①手、眼协调及反应能力训练;②提高运动控制能力;③增加训练趣味性。
上肢推举训练器:
常用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上肢主动训练,健侧带动患侧的运动模式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肌力的患者进行上肢主动的肌力训练。
4)言语治疗设备
吞咽障碍治疗仪:
主要用于因非机械性损伤而引起的吞咽障碍,可对喉部肌肉进行重新训练并进行功能性刺激,从而促使咽部肌肉正常收缩。
语言障碍治疗机或录音机。
治疗用具:
实物、图片、卡片、记录本。
非语言交流用字画板。
(3)社区康复必备急救设备:
为规范康复服务、强化安全意识,科室应配备供氧设备(氧气袋)、急救箱(可以与其他科室共用,但须确保可及性)、防触电应急用的木棍、绝缘手套等。
二、人才队伍建设
(一)康复服务团队的组建
人才队伍建设是科室发展的生命线。配置专业的康复医师和技师(士)是开展社区康复服务的关键。同时,社区康复强调多学科的专业和非专业团队合作,灵活运用团队中不同成员的专长来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需要。
康复团队主要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全科医师、护士、中医康复人员以及社工、志愿者等成员组成,团队成员之间紧密联系,相互配合和协作,形成合力,促进社区康复工作的顺利开展。
1.康复医师
应具有医师资格证书,执业注册范围为康复医学专业。康复医师主要负责社区康复的医疗工作,具体工作为接诊患者,采集病史、体格检查,经功能评定后,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开具康复处方;对住院康复患者负责查房或会诊,及时开出康复医嘱或会诊建议。
2.康复治疗师(士)
应为高等或中等专业学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具有全国卫生专业康复医学治疗技术资格证书。康复治疗师(士)利用自身专业技术特长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治疗服务。根据国家对社区康复服务的功能定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康复医学科可配备一专多能的康复治疗师(士),既能从事运动疗法(包括物理因子治疗),也能做一些作业疗法和语言治疗工作。
3.全科医师
是全科服务团队的核心,全科医师在其日常诊疗和为患者提供慢性病管理及访视过程中,通过传播康复理念、普及康复知识、推广康复适宜技术,将预防、医疗、康复与健康促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社区康复管理中,全科医师应充当协调者的角色,整合各种专科资源、社区资源和社会资源,共同为患者提供康复服务。
4.护师(士)
具备护师(士)资格,有条件的应接受康复医学的专业培训或继续教育学习。护师(士)在病房康复中负责住院患者的临床康复护理。在团队工作中,护师(士)是全科医师的得力助手,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家庭护理指导、康复知识教育、心理疏导等服务。
5.中医医师
主要指在社区开展针灸、推拿、拔罐、按摩等传统中医适宜技术的中医医师,应具有中医全科或针灸推拿等执业注册范围。中医医师参加社区康复团队体现出贯彻中西医结合的原则,更好地发挥传统中医学的优势,促进患者功能障碍的恢复。
6.社会工作者
主要指专业社工和社区康复相关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熟悉社区康复的法规和政策,了解和帮助残疾人及其家属预防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升自我效能。社会工作者是贯彻落实完善社会功能,协调、促进、保障社区康复发展的重要角色。
(二)康复专业人才的继续教育
康复医学是一门专业性、技术实践操作性极强的学科。随着现代康复领域研究的深入,康复治疗理念和治疗技术也处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中。社区康复专业人才应注重强化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针对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全科医生、转岗等不同人员,采取学历教育、岗位培训等多种方式,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继续教育。
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康复科室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康复科应制定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核心制度,强化各项服务流程的规范性,实施社区康复的全程质量控制。核心制度包括科室质量管理制度、安全防护制度、差错事故预防处理制度、仪器保管维护与保养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科室应急处理预案等。
科室质量管理应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及本单位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更新、补充和完善,使其具有适用性及可操作性。
(一)康复治疗室的相关布局
1.治疗室内保持安静、整齐、清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地面平整防滑,治疗室区域设置隔帘等有效的私密性保护措施,高频电疗室应注意绝缘和屏蔽。
2.科室内使用的仪器必须“三证”齐全(即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和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并定期对仪器进行保养与维护,保证其性能良好,仪器需安放有序,操作常规卡片应有操作程序,并挂在仪器上或贴在仪器附近的墙壁上。物理因子治疗室内应备有木棍、绝缘手套等防触电应急用具。
3.治疗室内应有治疗须知公示,如“装有心脏起搏器者禁入高频室”“治疗前或治疗中如有发热、疼痛加重等异常情况请及时告知医务人员”等。
(二)康复诊疗管理
1.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各项诊疗、功能评定和治疗操作常规,掌握好各项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避免医疗差错,杜绝医疗事故。
2.所有评定和治疗仪器的使用者必须经专门培训,合格后方可使用。实习和进修人员必须在操作熟练者指导下进行操作。
3.所有科室成员都应履行岗位职责,熟悉意外跌伤摔伤、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癫痫大发作、突发触电及康复治疗发生烫伤等情况的处理预案。
4.康复治疗需执行核对制度,治疗前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治疗项目、部位、方法、时间,并注意再次排除治疗禁忌证。
(三)康复治疗过程管理
1.物理因子治疗过程管理
(1)康复治疗师(士)应在治疗前向患者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强调不得自行操作仪器,解释治疗过程中的正常感觉,请患者在出现异常感觉或仪器过热等不正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反馈,高频治疗前患者应摘去佩戴的一切金属物品。
(2)治疗前需确定仪器设备处于正常状态,所有设备各项输出旋钮均置于“0”位,康复治疗师需检查患者治疗局部是否存在感觉障碍、皮肤破损、皮疹、瘢痕等情况。若有感觉障碍,则治疗剂量不能按患者自己的感觉耐受程度给予,而应严格按照治疗电极面积计算剂量。
(3)治疗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治疗中所用仪器设备输出是否稳定,询问患者治疗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4)治疗结束后,关闭电源(指输出开关回复“0”位或恢复到预热状态),撤除治疗电极,并检查患者治疗区域表皮有无异常(包括有无灼伤)。光疗后还应注意先移开光源,以免患者起身时触及光源的高温部分。
(5)每日工作完毕时,清洁仪器外部,切断电源,关闭水、电、煤等设施,锁好门窗后方可离去。
2.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过程管理
(1)康复治疗师需了解患者目前具有的功能水平、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还应知晓患者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患者注意监测血压水平;冠心病患者需控制合理运动量,避免憋气动作;糖尿病患者要了解血糖控制情况,避免餐前空腹运动以防低血糖发生。运动训练前应预先告知患者治疗期间如有发热、疼痛加重、身体不适等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反馈。
(2)治疗中动作应轻柔,忌暴力,应密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以便及时发现患者是否有不良事件发生。站立、行走训练时需加强保护,防止跌倒。
(3)治疗结束后需要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行动不便的患者应有人陪同返回病房。
四、康复病历和治疗记录书写规范
医疗文书是医务人员为患者进行医疗活动全过程的原始情况记录,是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综合评价的依据。
(一)康复病历书写
康复医学不是以疾病为中心,也不是以器官为目标,是聚焦于功能恢复的医学。康复治疗着眼于功能治疗,所以康复病历书写在符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卫医政发〔2010〕11号)要求的同时应体现其康复特点。
1.主诉
写明患者就诊时最突出的症状和(或)其对功能的影响,以及持续时间。
2.现病史
描述患者身体功能结构、活动和参与三个水平上的功能障碍。应按时间顺序描述患者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所接受的治疗、存在的并发症等情况,还要描述功能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的影响等。
3.既往史
应着重记录患者以往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和可能对患者功能产生重要影响的疾病、外伤、手术等,以便了解患者在患现病前的基础功能水平。
4.个人生活、职业、心理和社会生活史、家族史
记录患者的职业、文化程度、兴趣爱好、家中地位、宗教背景以及患者的周围环境、家庭支持系统中对患者功能恢复的有利因素和限制因素等。
5.体格检查及功能评定
体格检查内容与其他临床体检相同,神经系统、骨关节肌肉系统检查是康复体检的重点。功能评估包括基本的肌力测定、关节活动度测定、疼痛评定(VAS)、痉挛评定,还应重视综合功能评定,如运动功能评定、平衡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认知功能评定、言语交流能力评定等,不同疾病可选用专项评估量表。
6.辅助检查
与疾病诊断及功能障碍相关的必要辅助检查。
7.诊断
包括疾病诊断和功能诊断。依据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功能评定的结果进行临床疾病诊断和功能评价,以便预测患者功能恢复的最佳水平,预判适合的康复治疗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
8.阶段治疗目标
根据患者身体功能结构、活动和参与三个水平上的评估结果,结合患者自身康复恢复意愿、有利或不利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以及预测的最佳功能恢复程度等要素,明确康复目标。制定具体康复方案时,需要考虑患者康复的阶段(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物理治疗和介入方式、预计治疗时间和治疗频率、患者的依从性、治疗中的安全风险及预防措施、治疗师的技术水平等因素。
9.康复处方
包括治疗项目、治疗部位、治疗方法、治疗时间和频次,物理因子治疗还应有治疗剂量。
10.注意事项
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宜,如电疗注意避免皮肤烫伤,光疗防烫伤、保护眼睛,手法治疗应循序渐进、避免暴力等。
(二)康复治疗记录书写
1.治疗单上须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诊断、治疗项目和治疗注意事项等内容。
2.每次治疗结束由治疗师(士)及时做好相关治疗记录。
3.治疗记录包括:治疗日期、治疗项目、部位、方法、剂量(理疗)、时间、治疗反应及治疗者签名。
4.每10次治疗后书写疗效小结(康复评定),为下阶段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罗 峰 陈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