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中国社区康复的现状与展望
社区康复的具体实施是一个政府领导、多部门配合的系统工作:残联主要负责组织制定并协调实施社区康复工作计划、统计调查、推广经验、管理经费等;而卫生部门主要负责对病人和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培训人员、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康复知识和技能水平;同时民政部门负责制定政策,教育部门负责特殊教育工作。社区康复现状的统计工作则是残疾统计工作的一部分,我国目前基本形成了以政府综合统计为指导、中国残联为组织实施主体,相关部门作为补充的统计体系。
一、中国社区康复的现状
通过查阅近8年来残联发布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得到以下数据:2010年,我国在831个市辖区和1676个县(市)开展了社区康复工作,累计建立社区康复站14.5万个;至2011年,在874个市辖区和1823个县(市)开展了社区康复工作,累计建立社区康复站18.6万个。在之后的5年内,开展社区康复工作的市辖区以10~15个/年的速度增长;开展的县(市)在2012年、2013年均有较快的增长(平均90个/年),2013年后的增长速度明显减慢。截至2016年底,开展社区康复工作的市辖区达到947个、县(市)达到2015个。同时,每年接受社区康复的残疾人数量也在迅速增加,2015年为181.4万人次,这一数据在2016年增长了近一倍(354.9万人次)。
根据2011年的数据,目前我国县市级社区康复覆盖率最低的地区是西藏自治区(<60%),其次是贵州省和山西省(60%~79.9%),四川省、陕西省和黑龙江省的覆盖率在80%~89.9%,云南省、安徽省和河北省的覆盖率在90%~94.9%,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覆盖率均在95%以上。
2011年,一项针对全国范围内9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问卷调查显示,有56%的机构设有独立的康复医学科。而在2018年初,一项基于手功能专委会会员单位的全国范围的社区康复情况调研显示,434份来自各地社区的问卷中有55.4%设有康复医学科门诊,33.4%有康复医学科病房,与前一调查结果基本相符。
以上数据说明,我国在过去的几年内,社区康复服务的总量和覆盖面都在不断增长。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国残障人口的巨大数量面前,社区康复服务能力与对口人群需求之间仍存在差距。2009年的残疾人监测数据显示,有30.01%的残疾人需要康复救助,而76.98%的残疾人在过去一年内没有接受过任何康复服务。2010年对重庆市肢体残疾人群的一项抽样调查中,41.92%有康复训练与服务需求,但仅有13.68%曾接受过此类服务。2014年一项针对广州市4个社区肢体残疾患者的康复需求调查显示,所有参加调查的患者都有康复需求,与2006年同样的调查结果相比明显上升,这与社区康复的推广使患者对康复治疗认知度提高有关。这一研究也说明,随着社区康复服务的推广、社区康复理念的传播,对口人群的康复需求量会进一步提高。
同时,除了符合国家标准的残疾人群,社区康复服务还应面向更广泛的人群,包括但不限于:各种造成功能障碍疾病的恢复期/后遗症期的病人、非传染病的慢性病人、慢性疼痛病人和老年人。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5亿人。2011年对福州市200名老年患者的调查中,发现有57.79%的老年人患有一种慢性病,同时患两种慢性病的占24.12%;有61.42%的老年人希望社区能提供设施康复服务,然而仅有9.14%的人表示接受过社区康复。这些因年老体弱或患有各种慢性疾病从而不能进行基础健身活动,又未达到入院康复标准的虚弱老人,如果长期不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会导致失用性瘫痪,生活自理能力持续下降,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1970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日本很早就开展了针对居家老人的康复训练手段。可见老年病患者也是数量庞大的、潜在的社区康复的服务对象。
综上所述,虽然近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我国的社区康复服务承载力还需要很大程度上的持续提高。
二、社区康复的发展不平衡
社区康复的发展不平衡体现在城乡之间,也体现在区域之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国农村残疾人数占我国残疾人口总数的75.04%,远远高于城市残疾人口。而残联统计的社区康复站总数量和覆盖率都停留在县(市)级别,缺乏乡镇及以下的区域统计数据。其原因可能包括乡村人群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管理不足、人群对康复理念的认识度较低等,这些均不利于统计工作及社区康复工作在乡村的开展。2009年残疾人监测数据中提到,农村残疾人口对康复救助的需求高于城市残疾人口,分别占农村和城市总残疾人口的31.97%及26.48%;然而在过去一年中,农村残疾人接受康复服务的比例(19.29%)低于城市残疾人(29.77%),尤其是在康复知识普及方面差距较大(4.73%、11.88%)。另一份在2012年度发布的《中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显示:农村残疾人接受过治疗与康复训练的比例仅18.7%,康复知识普及24.1%,而城镇残疾人中这两项数据分别是24.5%、35.4%。同一年份发布的黑龙江省的调查报告中,过去一年中有20.2%的残疾人接受过康复训练,其中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比率分别是8.5%和39.4%;在西部地区的农村这一情况更为严重,在一项2005年针对陕西省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状况的调查中显示,仅3.2%的残疾人反馈乡镇和村里有残疾人康复措施或康复活动。而不同地区间的差距不仅限于农村,一项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残疾人康复服务状况进行的量化研究发现,我国康复服务的“东优西劣”格局已经基本形成,说明我国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康复资源的数量、水平、经费投入、服务能力均有较大的差距。
三、社区康复服务内涵有待提升
2011年发布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2011年—2015年)》提出:普遍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初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而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人们在社区可以接受到的是什么样的康复服务。
在一项针对全国范围内的9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问卷调查研究表明,从事康复工作的医务人员以中医和针灸推拿专业最多,分别占35.98%和33.47%;其次为护理和临床专业,占20.5%;康复专业仅占10.04%。同样的情况出现在武汉市区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调查中:5家社区均没有专职的注册执业康复师,从事康复工作的人员所在科室51.72%属于中医科,中医康复科占31.03%,康复医学科占10.34%;而在对康复工作人员进行的康复技能知识测试中,72.41%的工作人员选择放弃回答,选择答题的平均分为3.6分/10分。而在南昌市的53家社区卫生中心的调查中,康复从业人员中医专科占57.14%。甚至在2016年对上海市的107家社区的调研中,康复医学专业的医师也仅占11.38%,中医医师则占53.8%。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社区康复服务,从业人员、服务内容还是以传统医学手段为主。
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康复治疗始终是我国康复治疗的特色,大多以中医手法为主,还有针灸、拔罐、刮痧等,具有在我国基层群众中接受面广、成本低廉、不需要专门的设备等优势,故在我国社区康复初期铺开阶段占据了较重的比例,而专业的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PT)、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OT)、言语治疗(speech therapy,ST)训练与社区康复对口人群的需求,如日常生活能力、交流、就业都密切相关,目前大部分社区却开展甚少乃至完全缺失。
要提升我国社区康复服务的内涵,除了进一步加强包括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在内的职业技术人才的教育,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推进,重视在岗人员的继续教育以外,还需要特别加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康复医学内容的学习。全科医师是社区医疗机构的主力军,通过他们在康复医学科规范化培训学习到的知识和理念,将目前已经成熟的各种康复治疗技术带到社区,有望对我国社区康复服务质量实现快速提升,更广泛有效地服务群众。
四、社区康复适宜技术多样化的探索
有专家估计,我国目前有10万人以上的康复治疗师缺口。由于治疗师人数与具有康复需求人群间的巨大数量差异,采用传统“一对一”的治疗方式使得很多患者需“排队”或“隔周一次”才能享受到社区康复服务,这就为社区康复的实施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制定简单易行的适宜技术成为康复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早在20世纪40年代,匈牙利治疗师就提出对神经系统受损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者进行引导式教育。引导式教育将多种训练(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和认知训练)统一起来,对患者进行集体治疗与教育,注重学习的动机性、持续性和重复性。因此,这种训练方式不仅可应用于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还可用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失能失智老人的训练。将病情相似的患者集中在一起进行训练,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康复医师/治疗师的工作效率,还可提高患者在训练中的主动性。这种方法不仅适于康复医院进行,更适合社区康复推广应用。
我国康复治疗工作人员也在20世纪末不断探索,制定与推广一系列社区康复适宜技术。这些技术针对不同病种、同一病种不同时期或者症状相似的不同病种。“适宜”强调简单易行,可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根据我国人群发病率和老年慢性病情况,我们可先以脑卒中、心血管疾病、呼吸功能障碍三大病种为切入点,制定社区康复适宜技术规范指南,先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或相应专科进行安全性、有效性研究,然后逐渐推广普及至社区。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设计的一套脑卒中社区康复综合规范化康复治疗技术,将训练内容分为若干体位下的训练以及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并将完整动作分解为单个运动形式,配合节律和引导语,以光盘形式和科普书籍的形式发放给患者和家属,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训练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再譬如日本康复医师协会针对虚弱老人提出的“力量康复”(power rehabilitation)程序,于2000年前后应用于临床实践,在各种慢性疾病的维持期治疗中均取得了较好效果,这些都是在下一步的适宜技术制定中可以参考和借鉴的。
适宜技术的制定和推广离不开康复医学的三级网络的有效运作,社区康复作为三级康复医疗网络的基层终端,只有实现与上级康复医学专科的双向交流,才能建立完善“三级医院开展康复新技术、二级医院推广成熟康复技术、一级/社区医院普及康复医疗技术”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康复体系。然而,在以手功能专委会会员单位(大部分为三甲医院或二级以上综合/专科医院)为基点向社区辐射的全国问卷调查中,收回的综合医院问卷1364份,社区问卷仅434份;并且调查显示,仅有27.8%的社区康复机构与上级康复医院有固定转诊关系,说明我国三级康复机构之间的联系还相当松散。
除了以上提到的集体训练模式和适宜技术外,随着我国近年来信息化、数据化的蓬勃发展以及医学设备制造业的兴起,还可进行更大范围内的社区调研工作。可根据社区康复病种及需求特点研发一批适宜康复训练产品,可通过简单培训就能使护士、护工甚至家属和患者本人上手操作参与康复,增加患者获取康复服务的渠道。比如国内研发的上肢智能康复系统和言语语言诊治训练系统,康复医师/治疗师可在对患者功能进行评估后,为其选定适宜的个性化肢体运动和认知以及言语训练方案,患者可通过观察屏幕上的标准动作和引导进行想象学习,并进行训练,可根据自身情况每日可进行2~3次训练,定期再次评估、重新制定训练方案。这样既提高了治疗师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患者在社区进行康复治疗的训练强度和重复次数,可有效缓解社区康复专业人员短缺问题。
五、云社区康复系统助力适宜技术推广
借助数字化医学的发展,我国部分地区构建了基于云计算的康复卫生服务系统,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包括组织管理模块、技术指导模块、双向转诊模块、工作服务模块、对外服务模块和社区康复数据中心模块。该系统不仅可应用于康复机构中,有康复需求的患者在家中也可使用,用以学习社区康复适宜技术、了解社区康复的工作机制和咨询、交流治疗心得等。通过该系统,可实现对社区康复工作更加有效的管理,协调残联、民政、卫生部门的工作开展;并且通过数字化手段,使规范化的社区康复诊疗流程和适宜技术更快的普及,提高社区康复技术水平,并且加强社区与上级医院的联系,构建规范的双向转诊机制,且可实现多地域、大样本的患者病例数据的收集,为社区康复的循证医学研究提供依据。综上所述,在过去的30多年里,我国的社区康复实现了从无到有、由点到面的过程,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发展、人群对社区康复的认知和需求的提高,对社区康复发展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在接下来的发展中,除了继续加强社区康复服务总体承载能力以外,更应注意社区康复适宜技术向农村地区的推广、社区康复服务内涵的提升和服务方式方法的多样化的探索,加强社区与上级康复医学专科部门之间的学术和业务联系,而这些都离不开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制度的完善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紧密配合协作,也要依托最新的医学设备和信息化工程的发展。
(贾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