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专业岗位对从业人员识图能力的要求,采用最新机械制图和电气符号国家标准,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教学情况,融入编者2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编写而成。
本书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形式编写。以培养识图能力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用中职学生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该书打破了传统教材按章节编排的思路,用完成“任务”的形式将机械识图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有机地融为一体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体验成功。
全书分为五个项目,共16个学习任务。每个项目有“主要内容”、“引言”和“准备知识”,项目中设有任务,每个任务基本按“学习提示”、“任务内容”、“知识链接”、“任务实施”、“知识拓展”、“自我测试”、“评价反馈”顺序编写,学生在“想一想”和“做一做”的引导下,分析制订工作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并获得学习成果,最后对学习进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反思。本书便于学生自主学习,面向全体学生,也能在机械识图的学习中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本书作为教材的运用会带来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师角色、学生角色等方面的变化。教学环境不仅仅是在普通的教室,可以到接近真实工作情境的绘图教室、普通机械加工车间或实物仿真教室,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对话伙伴,学生是主动学习的主体,学生在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中获得专业知识,获得操作技能和经验,促进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实现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建设思路。
本书与传统机械与电气识图教材相比有较大的不同,具体特点有以下五个方面。
(1)内容以实用为主,体现该课程的基础性和工具性。
“知识链接”部分以必须、实用、够用为原则,介绍完成任务所必需的相关基本知识和技能。突出以应用为核心,紧密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简化原理阐述,适当降低理论难度,力求做到学以致用。
(2)尊重科学性和教学规律,课程内容综合化。
每个项目都有启发性的“引言”和“想一想”、“做一做”等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知识点的安排承前启后,体现任务与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由浅入深,符合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任务实施”部分采用分步图解或列表的形式,阐述完成任务的具体操作过程,减少文字描述,使学生容易接受,可以有效地引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通过清晰直观的立体图例,简练易懂的“知识链接”,实用有效的“自我测试”,开阔视野的“知识拓展”,逐层推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知识拓展”部分主要为学习潜力大的学生提供拓展学习和创新的空间,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3)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学习目标工作化。
书中每个任务的每个知识点设有引导性问题,让学生在实践行动中学习,体验成功,激发学习兴趣,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教材中每个任务既有理论学习,又有技能训练,通过学与练的紧密结合,实现学有所悟,练有所思。每个学习任务都要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循序渐进地强化识读能力的培养,体现职业教育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
(4)贯彻最新国家标准,体现时代特征。
制图国家标准是使图样能成为工程界共同的技术语言的技术保证和支撑。本书以十分严肃的态度贯彻执行有关的最新国家标准,体现时代特征。
(5)创新内容的呈现形式,实现有效教学。
以识图为主线对传统教材内容作分散处理,不单独讲点、线、面的投影,而是将其放在基本体中进行体现,将零件表达方法和标准件与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分别渗入到具体的识读组合体、零件图和装配图中讲解,学用结合,提高学习效果。全书配置大量图样和轴测图形,帮助学生突破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瓶颈,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程教学资源作了整体规划和设计,配套高质量、可持续、可拓展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借助于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大大提高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主要包括教学指导建议、教学动画、多媒体模型库、强化练习题库与模拟试题、相关国家标准信息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比较全面的服务。
本书参考学时为88学时,书中打“∗”号的内容为选学内容。各项目、任务的参考学时、主要内容及教学建议见下表。
(续)
建议本课程采用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学场所中应设置多媒体,配备完成学习任务所需的实物模型、挂图、手册等相关资料。为保证教学效果,若分组学习时建议2~4位学生一组。评价方式以自评为主,互评为辅,教师针对观察学生学习过程和评价情况,给出总体评价,提出改善建议和指导。
在教材的实际使用中,可根据学校场地、设备、师资及学生情况等实际条件对教学学时、教学内容进行相应调整。
本书由江苏汽车技师学院杨庆国院长主编,许媛担任副主编,周登科、魏垂浩、倪训阳、邹新升参与了部分编写工作。
由于编者学识和水平所限,书中不妥和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和读者不吝指正。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