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亚历山大:一个未知的小宇宙
亚历山大,这个名字仿佛蕴含着摄人心魄的巨大魔力,闪烁着万丈光芒。尽管他已逝世两千三百多年,但从他活跃的时代到现在,人们从未停止过对他的追忆,并对他的英姿展开各种遐想。从严谨的历史书到轻松的娱乐作品,从理性的传记到充满幻想的传奇故事,诞生了各种形象的亚历山大,以至于今天关于亚历山大的形象仍难以有一个明确的定论。
确实,亚历山大的一生仿佛是一部宏伟的历史小说,耳熟能详的故事数不胜数。东征第一场重要战役——格拉尼库斯河战役中一对一决斗的英姿;一剑斩断无人能解的戈尔迪乌姆之结的传说;从利比亚沙漠的阿蒙神庙里得到的神秘神谕;在伊苏斯及高加美拉与波斯军队的大战;对俘虏的贵族女性礼遇有加的骑士风度;壮丽的波斯波利斯王宫的纵火事件;进攻印度及沿印度河直下的壮举;莫克兰沙漠的死亡穿越之旅;波斯旧都苏萨举行的集体婚礼;突如其来的热病和与世长辞。不论哪个故事都极具魅力,足以充当电影、小说的经典剧情。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亚历山大形象的遐想,仿佛一眼永不枯竭的泉,源源不断,不曾停止。人们依据他伟大的一生,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亚历山大形象。一方面,他是天才的统帅、伟大的哲学家、希腊文化的使徒,如同神一样的英雄,无论谁都会对他敬佩不已;另一方面,他也被认为是贪得无厌的征服者、冷酷无情的专制君主、鲁莽狂躁的暴君,受尽指责和诋毁。其实,这样千变万化的形象正是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的人各自的理想、未来期待,或者说是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投影,概而言之,只是人们的镜像自我而已。
那么,究竟为什么亚历山大能成为人们的镜像自我,像万花筒一样持续绽放着魅力和光芒呢?
“天地之间有许多事情,是你的睿智所无法想象的。”
借用哈姆雷特的这句台词来解释,亚历山大具有的某些特性是人类智慧所望尘莫及的。在短短的三十二年又十一个月里,在他风驰电掣的一生中,他的精力和才智超乎想象,仿佛将人类所拥有的潜能发挥到极限。在同时代的人看来,他超越了人类的境界,甚至可以说与众神一样,是不属于这片土地的存在。亚历山大这个人物本身就是一个未知的小宇宙,而我们也正以既惊叹又憧憬、既畏惧又羡慕的目光注视着这个小宇宙。
解放者?侵略者?
2005年2月,奥利弗·斯通导演的电影《亚历山大大帝》在日本上映。这部时长近三小时的大作的后半部分有一幕是亚历山大背依印度河、激励全军继续前进的场面。
亚历山大头像
“感到恐惧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是前人未曾踏上过的土地。再过数周我们就能扬帆起航,踏上回故乡的通道,带上亚细亚的财宝和冒险的故事,与相爱的人重逢。我们辉煌的成就也将永远流传后世。”
然而,亚历山大得到的却是一片冷冰冰的沉默。踏上远征之途已八年,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
亚历山大的亲信——克拉特鲁斯作为全军士兵的代表,站了出来,平静地对亚历山大说道:“八年前我们有四万伙伴,跟随陛下远征已超过一万六千公里。不论是狂风暴雨还是烈日暴晒,我们都与敌军展开厮杀,消灭了数不清的敌人。今天活下来的伙伴所剩无几。然而现在还要我们继续朝东前进,强渡无数的河流,与蛮族还有大象这种怪物作战。我们的愿望不过是想和家人团聚,想在最后的时光里瞧一瞧妻子儿孙的脸,仅此而已。”
士兵们脸上浮现认同的表情。
但是亚历山大并不让步,反而怒斥士兵们堕落,丧失了诚实正直的品质。他坚决地说道:“我将继续东征,和亚洲的士兵一同奋战。”
士兵们对亚历山大的不满情绪越发高涨,几乎演变成暴动。对此,亚历山大迅速处死了主谋,抑制住了军队里不满的情绪,带领军队继续朝东前进。
远征到底是为了什么?仿佛即使其他马其顿人不跟随而来,他只身一人也要继续前进。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什么驱使他东征?
电影前半部分的高潮是亚历山大在高加美拉和波斯军决战之前激励士兵的场面。
“大流士率领的大军正在对面等着我们。我们不是奴隶,我们是以马其顿自由战士的身份站在这里。如果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能英勇奋战、无所畏惧,就这么回答吧:那是因为高加美拉战役是为了自由和希腊的荣耀!伟大的宙斯,保佑我们吧。”
虽然导演斯通表示自己“并没有任何政治意图,电影自始至终只是想表达古代浪漫主义”,但我们很容易将这部电影和现实联想到一块。事实上,投稿到电影宣传册的评论家、记者也不约而同地联想到了布什总统和伊拉克战争。亚历山大和布什总统,一个高举“自由”和“荣光”的旗帜,蔑称波斯人为奴隶,为打倒专制帝国而奋进;一个高喊将伊拉克从萨达姆独裁统治中解放,下令攻打伊拉克,在中东标榜“自由和民主主义”。亚历山大呼唤希腊至高无上的神——宙斯给予庇护,而布什也同样多次说过“愿上帝保佑”。
姑且不论亚历山大是否和布什总统相似,从被征服者的角度来看,他毫无疑问是一名侵略者。从西亚经由辽阔的中亚征战到印度河流域,这一路上到底有多少士兵和平民失去了生命?仅一次战役便有数以万计的牺牲者。平定中亚的战争中还不时出现民族惨遭灭绝的悲剧。而在战斗之外,众多的希腊人、马其顿人在灼热的沙漠和大雪覆盖的山脉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亚历山大高呼的自由和荣耀,真的值得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吗?话说回来,他的自由和荣耀到底又是什么?
和平共存与融合
也有看法与上述观点截然相反,认为亚历山大是促进多民族、多文化共存和融合的伟大先驱者。日本NHK电视台在2003年4月20日播放的特别节目《文明之路》(共八集)便是其中的一个例子。第一集的标题是“亚历山大的时代”,其主题是亚历山大东征和东方世界的关系。
自2001年,美国发生了“9·11”连环恐怖袭击以来,“文明的冲突”这一词语再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文明之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播放的。其内容是描述人类相互间尽管冲突不断,但逐步克服文化差异,走向共存和融合的历史。事实上,不论是波斯帝国、蒙古帝国,还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都长期对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的人民进行统治。长期统治的秘密在于宽容,而这种宽容政策的先驱者正是亚历山大。
因此,《文明之路》的焦点放在了亚历山大大帝是如何对亚洲各民族采取融合政策上。最有代表性的是他在进入巴比伦城时对当地居民所讲的那番话。巴比伦出土的泥板档案记载着他当时所说的话:“我不会入侵大家的家园。”节目认为,这证明了他并非一味依赖武力,还懂得尊重人们的宗教和习惯。亚历山大采用的是构建世界帝国的新方针。
亚历山大设想让多民族多文化和平共存是具有一定真实性的。因为他的征服地极为广阔和复杂多样:从地中海沿岸延伸至尼罗河、印度河流域肥沃的土地;从伊朗,阿富汗的险峻山脉一直到中亚的沙漠和绿洲。各地方的各民族拥有各自固有的传统、文化和宗教,从事农业或畜牧业,建筑大规模的城市,经营国际贸易,长期共存。其中像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等地拥有近三千年的古老文明,相比之下,仅有数世纪文明的希腊人不过是从西方来的新人罢了。亚历山大超越了狭小的希腊世界范畴,让自己顺应如此复杂多样的东方世界。在埃及和巴比伦尼亚,他被视为当地的王而受到欢迎,并遵循各地的传统举行了宗教仪式。亚历山大自称“亚洲之王”,他渐渐将帝国的根基向东方迁移,以东方多民族为基础构建新的统治体制。从这样的发展历程来看,他的路线确实可以称为共存融合的政策。
即便如此,在21世纪初,亚历山大的形象依旧一分为二,未有定论。一方面是侵略和征服,另一方面是宽容和共存,二者相互对照。他逝去后两千三百年,对他形象的探索依旧进行,如河流般永不停息,而我们也将在其中继续划桨前行。
伟大的形象
另外,现在我们回顾亚历山大时,争论的焦点往往集中在他为后世留下了什么这一问题上。2003年12月的“丝绸之路——奈良国际研讨会”就是以探讨上述问题为中心召开的。该研讨会设定在丝绸之路延伸至东方的终点——奈良,每两年举办一次。会议将亚历山大大帝的远征界定为丝绸之路发展的起点,从各个方面解读了这位东西文化交流的先驱者。此次研讨会聚集了历史、文学、考古学、美术史、思想史等各领域的专家,针对从罗马到近东中东地区乃至整个亚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跨专业的积极讨论。笔者虽不才,但也有幸参与其中。
可以断言的是,亚历山大对政治、社会乃至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虽然他遗留的实物寥寥无几:坟墓至今仍未发现;曾经建造的亚历山大城,如今除了埃及的那座例外地保留下来,其他的基本消失了;就连绘有他形象的雕塑和镶嵌画也是后人的创作,原作并没有保留下来。然而,从“亚历山大”这一名号和流传至今的形象中,我们依然能体会到他的伟大。比如,象征疾步如飞的“韦陀天”一词,就是“亚历山大”的阿拉伯语读音的汉语拼写的变形,它也反映出亚历山大在短暂一生中东征西战、行军如风的英姿。
同时,亚历山大开创的世界为后世提供了各种文化和思想交流的场所。如果没有他的远征,希腊文化向东方的传播可能会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希腊化这一概念是否恰当,笔者将在下文详述。但不管怎样,他所征服的世界,在他死后,让新的可能性变成了现实,这是毋庸置疑的。
以上不管哪一点,都是在描述亚历山大大帝对后世的巨大影响。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无限的可能性,比起生前,在他死后人们更能深切感受到他的伟大。就这一方面来说,他可以说是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存在。
变幻莫测的帝国
实际上,不断扩大的疆土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实际统治并不能一概而论。表面上,亚历山大帝国只不过是一个由专制君主随心所欲地支配的大国。然而深入了解后我们就会发现,帝国的中心随着远征军不断移动,从不停留。亚历山大大帝常年辗转于各地,除了大规模的包围战,只有在冬营时才会在一个地方停留几个月。亚历山大行踪不定,所到之处常常就成为帝国的首都,整个国家看起来就像是无法抓住的流体。另外,国家的统治体制也没有一贯的原则。征服的城市和地区各有不同的环境和传统,因地制宜,统治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这正是一种宽容政策,意味着一旦对方臣服,就不去干预具体的统治,甚至可以说是放任。因此他的帝国并不像是一座统一稳固的大厦,倒像是由各种碎片拼接起来的脆弱的艺术品,一旦失去亚历山大这个唯一的支点,便会瞬间瓦解。
与此同时,亚历山大大帝的身份也在不断变化。起初他作为马其顿的国王、色萨利联邦的长官和科林斯同盟的盟主,是个大权在握的统帅;后来他又成为埃及法老和巴比伦尼亚的国王,并以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继承者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在血统方面,他是腓力二世和奥林匹亚斯的儿子,英雄阿喀琉斯和赫拉克勒斯的后裔,后来又自诩是希腊最高神宙斯和埃及最高神阿蒙神之子。除了这些震慑人心的名号,他还被征服地的各民族按照当地的传统文化接纳为新的统治者。由此亚历山大大帝像变色龙一样不断转变身份。恐怕当时就连他的亲信们都不能预测下一次他会变成什么身份。
总而言之,亚历山大帝国就像是从围绕着中心旋转的巨大的星云中逐渐诞生的新星,宛如成长过程中的天体。而亚历山大却在这个天体尚未成型前就抱憾而终了。
希腊化的幻象
说起亚历山大的遗产,就不能不提及“希腊化”一词。亚历山大为了传播希腊文化出发远征,希腊文化也的确因此传播到东方,并与东方文化相融合,产生了新的希腊式文化,这种新形式的文化正是他的遗产。希腊化的说法被编入高中世界史教科书和历史概论书,得到广泛普及,现在也作为历史常识为人们所通用。但是,这个概念在历史认识层面上包含了重大的问题。
希腊化的概念最早是由19世纪普鲁士历史学家德罗伊森提出的。在此之前,只有所谓的古典时期的希腊,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的鼎盛期,受到学界的瞩目。被马其顿征服以后的希腊则被视为进入衰退期,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对此,德罗伊森认为,亚历山大大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在他之后的希腊史也有独特的价值,并把该时代命名为希腊化时代。这里的希腊化——“Hellenism”一词源于希腊语“Hellenismos”,意为说希腊语,或是过希腊式的生活。德罗伊森以后,希腊化的概念被古代史学界接受,被认定为希腊史上继古典时期之后的又一个时代,并与希腊文化向东方传播的历史现象相联。
现在所谓的希腊化,一般有以下三种意思。
第一,希腊化文化。如上文所述,指希腊文化向东方传播后与东方文化相融合,从而产生的新的希腊式文化。
第二,希腊化时代。指从亚历山大大帝执政开始,到地中海东部被罗马征服之前,历时三百年左右的时代。该时代始于亚历山大大帝执政,终于托勒密王朝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七世自杀,罗马统一地中海的公元前30年。
第三,希腊精神。和希伯来精神(即犹太教和基督教)并肩成为欧洲文明的两大源头。在这个解释中,希腊化意为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在上文解释的第一条中,价值判断的前提是希腊文化相对于东方文化的优越感。其中象征性的表达是“融合”一词。欧美的历史学家把希腊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混合称为“融合”,但称呼波斯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混合时却使用具有歧视意义的“折中”一词。事实上,波斯文化吸收了之前的亚述、巴比伦尼亚、埃及、米底等各种文化,既取其精华,又富有特色。这一点在波斯波利斯的浮雕上有具体体现。此外,希腊化时期有很多希腊人移居东方,商业繁盛,各地城市不断发展,被称作柯因内语(koine)的通用希腊语也得到广泛使用。但就连高中的世界历史教科书也会提及,在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时各民族的和平共存和交流就已经实现,当时的国际商业通用语是阿拉姆语。尽管如此,贸易发展和文化交流依然被认为是希腊人的专利,其背后显然存在一种视希腊文化为最优而视东方文化为劣等的歧视性价值观。日本公认的希腊化的概念中也包含了希腊中心主义,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欧洲中心论。
又如在日本,犍陀罗美术作为希腊化文化的代表常常被提及。20世纪前期的法国美术史学家富歇(Alfred Foucher)认为犍陀罗的佛像充满希腊风情,希腊化文化的精华可见一斑。然而这种观点已经过时。事实上,在希腊人统治犍陀罗地区的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前半期之间还没有出现佛像。佛像制作兴起于1世纪后期的贵霜王朝,和亚历山大的时代相隔了近四百年。现在的研究认为,犍陀罗的佛教美术受到了希腊、伊朗和罗马三种文化的影响。认为亚历山大和佛像有直接联系不免牵强附会,只能说我们常识中的希腊化不过是幻象。
综上所述,要想揭开亚历山大帝国的神秘面纱,就必须从根本上重新探讨东方史和希腊化史。在本系列丛书中,本卷以特定的人物为中心,与其他各卷相比,内容略为特殊。但相信读者在了解上述原因后可以理解笔者的用意。总而言之,亚历山大大帝本身就是一个小宇宙,其存在足以与一个拥有复杂构造和发展过程的帝国相匹敌。我们自身该如何展望、构想21世纪的世界?亚历山大似乎解答了我们这个问题,让我们的脑海中浮现出符合新世纪要求的人物形象。本书尝试要做的正是展示这一问答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