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选集:第十二卷(典藏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6章 南怀瑾讲演录(3)

第三节 人文问题

时间:二〇〇五年九月廿八日

地点:上海四季酒店

听众:中国工商业联合会领导,金鼎俱乐部会员及嘉宾,海南航空集团高层干部等共一百二十余人。

录音实录:赵云生、许衡山

校对:马宏达

第一讲

陈峰(金鼎俱乐部主席、海南航空集团董事长):各位金鼎俱乐部的工商界的朋友们,参加今天讲座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们,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当今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南怀瑾先生融会中国文化的古今,融会东西文化。南怀瑾先生在研究中国文化三大传承——儒释道三家等方面,都有极深的造诣,为传播中国文化起了一个当今中流砥柱的作用。

十几年来,我追随南先生,学习了一点中国文化,创造了海南航空,并在修身做人方面,有了些体会。但是,确实比我的老师,万分不及其一。

在我再三恳请下,南老师答应今天给我们金鼎俱乐部工商界的朋友们,做一次关于中国人文和工商界发展的讲座。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南老师的到来,和南老师给我们的讲话,表示衷心的感谢(掌声)!下面我就不多讲了,请南老师给我们讲了。

南师:诸位,我的名字叫南怀瑾。因为我是浙江人,以前年轻时,在上海、浙江一带读书,那时有名的,大家叫我“难为情”(南师用上海话发音)。上海话说怕难为情,所以陈峰今天讲的,我很难为情,很不好意思。陈峰除了做航空以外,好像有个专长,会开帽子店,给我戴了很多的高帽。不过,人都喜欢戴高帽的,明知道高帽是假的,听到也非常舒服。可是大家不要给高帽骗了啊!

我的一生,到现在为止,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八个字:一无所长、一无是处,没有一样对的。陈峰陈董事长这一次给我讲了好久,逼我再出来,好像演戏一样,向大家做个报告。我原来想象不是这样一个场面。平常我都反对他搞这些大场面,他会演戏,我看到这种场面我都很害怕,因为我是个乡下人,希望任何事情都很平淡,大家很平淡地讨论、研究问题,那倒是不错的。可是他搞的这个场面很伟大。

今天碰到一个奇特的事情,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今天是孔子的诞辰。这个孔子的诞辰,从上古到推翻清朝以后,经过几十年国共两党的研究,后来在民国时期确定了是今天。台湾国民党于一九五二年把这一天定为教师节了,在台湾今天还会祭孔,在孔庙祭拜。我来这里之前看日历,忽然发现今天就是孔子诞辰。

既然答应来了,陈峰跟我商量,讲个什么题目呢?每一次上课,如果拿书本来上课,带领大家读书,这个是我喜欢做的事。至于说演讲,过去曾有很多次演讲,从来没有题目。因为题目很限制人,为了一个题目,要想办法把所有东西拿到那个题目里来,很不舒服。所以,他临时问我讲什么题目,我说:没有题目,如果你勉强要个题目,就是“人文问题”。这是昨天跟他随便讲的。

昨天晚上,在我家里还跟陈峰董事长说个笑话。我说这一次,你叫我演讲,这是开玩笑,我说你的好朋友们,听说都是国内顶尖的人物,我人个子又矮小,一听到顶尖的人物,看“顶尖”就害怕。我说他们叫你来主持,叫我讲,一定是想研究你,因为听说陈峰一毛钱没有,政府给他一千万,搞个航空公司,就搞出来了,公司管理得很好。我常常笑他,你真有办法,会吹,比我会吹得多了。不过,别人告诉我的却不是这样。平常我都给陈峰开玩笑开惯了,所以我跟陈峰讲,别人说你跟我学,手里拿个念佛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忽然接到个电话,就骂你个狗屎!你个笨蛋!大概别人喜欢研究你,怎么样念佛打坐,然后又讲管理,又骂人家臭狗屎,一定在研究你!所以又研究我啦!叫我来讲个东西。

陈峰当年来见我的时候,我只偶然讲一个故事,提到唐人的两句诗,是对现代的状况和对读书人知识分子的看法。“尘土十分归举子,乾坤大半属偷儿。”所谓“举子”就是读书人。后来清朝考知识分子,有学问叫“举人”。在唐代随便一个统称不管是进士也好,凡是知识分子,就称为“举子”。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世界上的事情,知识分子一点都没有用,读书没有用!读书人读了一辈子,不过是归到泥巴里头打滚。没有用。这个宇宙,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是属于小偷、土匪啊之类的,才会做出来。所以,我当时写这两句话,是跟他说笑话讲起来。我说陈峰,你大概也是个小偷,不过呢,手段高一点,偷得大一点,嘿嘿!他听了很高兴,他就把我写这两句话的那个小小条子抓走了。他说回去要看的,所以陈峰到现在还是大偷儿。

讲到这个问题,我就想起来一件事。今天给大家要研究报告的,根据陈峰的想法,在目前这个环境,大家要讨论了解的,可能就是现代中国人最流行、外国人也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中国文化问题。

常常有人提到中国文化问题,我就问人家,我读书一辈子,现在都快九十岁了,我不晓得你讲的中国文化是什么东西!你能简单一句答复我吗?这很难答复。现在一般讲中国,讲文化,像演电影啊,唱歌啊,搞些少数民族的跳舞啊,或者是书画展览啊,明星的出场啊,如果这叫做文化,那不是很笑人吗?

文化,这是个总称,代表了一群人们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社会,乃至生活的衣食住行、言行举动、讲话、做人的态度,一切等等。当然包括了演戏,包括了画画,一切都是文化。现在动不动,就拿演戏啊,开一个场面来当文化,那我们今天也就算是一个文化活动了。大家这样排排坐着,这个排场是现代文化。三十年后,五十年后,也许这个环境的布置又落伍了,所以这只属于现代文化。

文化两个字的意义太大了!现在一般人讲到中国文化时,也有人高明地答复:“儒释道三家是中国的文化。”多会讲!至于什么是儒释道三家的内容呢?一点都不知道,包括我们陈峰先生在内,当然,我们在座还有老同学,后面还有那位张教授,须眉皆白,胡子头发都是白的。这位张教授是我的老学生,湖南湘潭人,现在也七十岁以上了,他跟李敖俩是同班同学。张尚德啊,王尚义啊,当年在台湾他们来见我的时候,都是年轻大学生。现在一看,须眉都白了。他是研究西洋哲学,中国哲学的。尤其有趣的,后来因为跟我的关系,嘿!在台湾国民党办的党校里头,讲马克思资本论,讲共产党的学说的。这位老同学,现在他也来捧场,坐在下面,等一下我叫他表演一下,你们就晓得毛主席讲的话,念书是怎么念的,他们是同乡。为什么讲到这个呢?讲到文化提出来这个。我昨天一看张尚德来了,我说,很好!你来好好念一下书。他会念书,我们以前讲到中国文化,是靠读书来的。现在我想在座的诸位,不知道什么叫读书。书是怎么“读”出来的?以我倚老卖老看来你们在座诸位,都很年轻,跟我差一大截。你们不是“读”书来的,是“看”书来的,你们是“考试”来的。

自从推翻了清朝,一九三〇年以后的教育就更糟糕了。由小学读到中学,中学读到高中,到了高中以后,中学的东西不要了。高中读到大学,前面都不要了。大学以后读到考试出国留学,留学回来,以前几十年读书都浪费了,因为书不是“读”来的。所以讲中国文化,不管是外文也好,中文也好,都没有基础的。

我在大学里也教过书,也带了很多硕士、博士的学生,我上课从来手边不带资料的。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因为是读书“读”出来的!张教授也有这个派头。

什么叫读书?“读”书是用嘴巴念的。所以,我这七八年当中,在内地提倡儿童读经,从幼小儿童起就读书,现在这个无形地推动,不但影响国内,还影响到外国。像我,当年就是受这样教育。因此,去上课也好,演讲也好,不带数据,也不带计算机。所以我就笑陈峰,他每次来跟我谈话都带个本子,什么都记,我说没有用的啦!你记了有什么用?越靠笔记本,反而什么都记不住!你们现在很危险的啊,不是危险,是很好笑的。不但靠笔记本,还靠计算机,什么事情听来就放进计算机。当场一问你,一片空白;如果停电了,什么都没有了!(众笑)

我们呢,是读书读出来的,那不同喽!从幼小记下来的东西,越到后来越有用,不用思考脑子里就出来了。所以,只要带一支笔,以前是一支粉笔就来上课了,讲到哪里,原文就背出来念出来,还要一字不漏。所以说现在,要这种读书方法才行。

我发现,半个世纪来,不但中国人,连外国人也不读书了。譬如英文、法文、德文,以前也是这样读出来的。现在也同我们一样,靠现场记出来,为了考试,考试完了,东西统统丢掉了。浪费精神、物力,浪费人的脑筋,再把世界上的人都变成近视眼。

我最反对把人弄成近视眼!我说你们读书有我读得多吗?不要说别的,连小说我都看了数十万卷。只拿小说来讲,还不要说其他的,我到现在还可以不戴眼镜看报纸。你们现在看书那么用功,靠计算机靠本子的,又记不得,又把脑筋搞坏了,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刚才我讲了许多的闲话,这个意思说明,讲中国文化,高明一点说是儒释道三家,三家的内容是什么?一句都不知道,都是乱扯!然后讲儒家,儒家是什么东西呢?孔子、孟子,今天正好是孔子的诞辰。孔子、孟子究竟讲些什么东西?现在人都在乱讲。可是呢,国外,像美国、欧洲、欧美各国研究中国儒家,研究中国文化的,那比我们严重了,等一下我给大家报告。

说了这个,我就讲到读书的重要。谈到中国文化,如果说书本的话,都在古文里头。你们诸位如果是学简体字出身,由简体字白话文入手,对于中国文化啊,就用一句上海话形容:“谈都不要谈了!”一句话都不能讲,因为你都不懂,没有办法去谈这个东西。

中国文化都在古文里头,古文都是繁体字。那么这个繁体字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要了解一个问题。人类的言语,以前三十年一变,中国人、外国人都一样。现在不同,我发现社会上的言语已经十二年一变。

我讲一个很小的事情给你们听。过去我们受的教育,老师是坐着讲的,学生是站在前面听的。背书就要当面背出来,不要书本的哦!不但要背出来,还要默写出来,中文英文都是一个教育方法。所以上课时候如果要上厕所,向老师报告,以前我们不叫老师,叫“先生”,先生就是老师,老师是这几十年叫惯了的。“先生!”老师戴个眼镜问,“做什么啊?”“嘿嘿,要出恭。”出恭就是大便的时候,蹲在那里,两个手那么拱起来,所以叫出恭了。

后来长大一点,推翻清朝以后民国初年流行的,不叫出恭,叫“解手”。解手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啊?据说,当年张献忠杀人的时候,把老百姓绑起来,一串走在路上要大便了,说,“请你解个手嘛,把手放开。”管犯人的人说,“你要哪一种啊?”小便,解一只手,叫“小解”,大便两只手都要解开,叫“大解”;所以叫“解手”。

然后外国文化来了,上厕所,叫“W.C.”,又一变了。等到我们到了台湾以后,慢慢又变了,我的孩子们从学校读书回来,他说他要上“一号”。我说,什么叫一号啊?他说一号现在是厕所。哦!这一号是厕所。那么二号呢?我以为一号是大便,二号就是小便喽!我的孩子说,你错了,完全落伍了,二号是福利社,一号是厕所。

现在又变了,叫什么?不知道。你看,小小的言语,那么多转变。言语文字是跟着时代的转化在变。

那么我们中国的古文教育,小的时候,开始六岁左右入“小学”,先认字,这是几千年《礼记》的传统文化。然后呢,生活的教育是什么?洒、扫、应、对,家庭的教育。所以,中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为基础,不是靠学校的。

这里我又岔过来讲,真的讲中国教育,那很严重了。我们几千年古代的教育,从哪里开始呢?从“胎教”就开始。一个太太怀孕了,马上开始教育,先教育这个太太。你们讲的儒家,《礼记》中都有的。周朝以前,差不多一直到秦汉这个阶段,教育严格到这样,都从胎教开始的。太太一怀了孕,为了教育胎儿,住的房间不同了,挂的画也不同,穿的衣服也不同,孩子生出来以后呢,父母家庭教育开始了。

现在的教育,我发现第一流人,受最末等的家庭教育。尤其在香港、台湾,在外面的华侨,我所看到的,第一流的家庭,很有钱,两夫妻都有汽车出去做事的,生了孩子,找一个菲律宾的、印度尼西亚来的保姆,就交给她。所以第一流家庭的孩子,都从受最末等的教育开始。

教育是从父母的言教、身教开始,由胎教到家教。像我们小的时候到别人家里去,人家看到我们问,这个孩子是谁家的啊?人家说,这孩子是南家的,南某人的儿子。“很好噢,很有家教。”不会像现在一样,问他什么文化程度啊?他读到博士没有?那时不理你这一套,你拿到博士做官回来,一看你的言行举止不对,老辈子就会说,这个孩子没有家教的,还出去做官呢!老辈子是这样骂人的,这就是我们传统文化。

现在讲回来,那个张尚德教授,最初他听我讲课的时候,他心想这个老师,真不会讲课!天马行空,东一句,西一句。他是研究逻辑的,听了很烦,他说他很想上来打我一顿,不过现在老了,打不动了啊!

其实我现在没有乱七八糟说啊!刚才是解释孩子小时候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叫六岁入小学。小学是学文字。至于生活的教育则是四个字:洒、扫、应、对。怎么样做学生,怎么样扫地。

譬如今天还有个老学生在这里,李博士。他在上海发展,斯米克公司是他创办的,他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博士。他当年来见我的时候,还是大学生。我说,你跟我学什么啊?他很傲慢的,他和那个张教授都是台大的学生。在台湾所谓台大,像是内地的北大,出来很傲慢,我就整他。我说,我这里学费很高,私人讲学要学费的。他说,“我没有钱”,“没有钱,要打工。”他说,“可以,做什么工?”我说,“洗厕所。”他现在上来有时候告诉后辈的同学,他就笑人家,“老师有没有叫你洗厕所啊?”我当时就是叫他洗厕所,倒茶,怎么洗茶杯,怎么抹桌子,这叫洒、扫、应、对。所以到人家家里去,一看客厅的样子,自己晓得自己的身份年龄,应该是什么位置,这都是从小的教育,生活的教育。这个阶段,叫六岁入小学。

关于人类的语言文字,不管英文、法文、德文、日文,随便你什么文字,释迦牟尼说过一句话——言语文字,不能代表人的意思思想。所以任何一种言语,任何一种文字,没有办法表达人的真正思想和情绪,如果言语文字可以完全表达人的思想情绪,人与人之间就没有误会了。你看夫妻之间也好,朋友之间也好,往往因一句话发生很大的误会,就因为言语不足以代表真正的意思精神。

那么中国字呢,就不同喽!跟世界上的文字都不同。中国字是方块字,有“六书”等六种结构或使用方法。小学就懂得六书,譬如“天”字为什么这样写?过去拆字,一叫作一划分天地,就是说,以科学哲学的道理,这个宇宙天地是个完整的,不能分开。我们人类创始文字,拿一划分开了,叫“一划分天地”。一的上面一竖,点一点,叫“上”字,这叫“形而上”,就是说,看不见的天。一的下面,如果下来点一点,叫做“下”,这个里头讲起来很有趣。中国的文字,所以讲六书,实际上开始都是图案。

为什么变成这个文字呢?因为我们祖先,晓得人类的语言,三十年一变,如果用白话文把古文记下来,到现在五千年,这个书是没有办法读了!所以把语、文分开,把语言变成一种文字。因此我们五千年的文化,用古文保留下来,只要学两年的功夫,一个孩子学通了中国文字,就是“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这个文化一下就懂了。所以,文字是独立的。像我们中国字是方块字,合起来,在《康熙字典》里面,大概接近五万个字。但是一个中国人,如果方块字认得有两千五百个的话,哦哟!这个学问是非常大的喽!大学教授教语文,教国文,还认不到一千五百个字呢。

我常常同外国朋友讲,我们和你不同啊,你们英文字到现在有五十多万哪!平常用到的是一万多字。你们文化和我们不同在这里,但是你们不晓得啊!

我们中国人有个“电”字,发明了一个灯,叫“电灯”;椅子有电,叫“电椅”;讲话,有“电话”;能看到的,是“电视”。很简单!他们不同,每发明一个东西就要创造一个词,统计起来很多很多。

所以中国文化六岁入小学,是先要认识字,十八岁入大学,这是过去的教育。大学不是现在的大学,所谓大学就是“大人之学”,要做一个人了,长大了,学怎么样做人、做事,这个文化叫大学。我们过去的教育传统是这样的。“二十而冠”,二十岁戴帽子,男孩正式变成男子汉,成人了。等于我们现在法律规定,二十岁正式成人,取得法定的年龄了,身体还没有壮,所以叫“弱冠”。女人二十而嫁,男人三十而娶,要结婚。中国人各地也不同的,乡村社会更不一样,像我们十几岁就结婚了。

中国文字是这样来的,因此我们现在不读书,不懂得中国文字,古书就读不懂啊。

中国文字为什么单字来的呢?这就是中原文化。以山西、河南,尤其是河南为标准,中国的中心地带是河洛文化。这个阶段文字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刚才我的话,没有离开原来讲的啊!所以我们当年读书是要这样把中国文字背来,背进去了以后,一辈子用之不尽,学问就是这样读来的。现在,讲儒释道三家的学问,真难了!因为大家没有基础。陈峰常常跟我谈求学,他的确很勤劳,我很佩服他,他比我还用功。每次到我那里谈话,总是拿笔记本,任何一句话都记,记回来又拿毛笔写,写了以后,下一次又要来。不过搞了半天,我说陈峰啊,你这样搞不好的,到底年纪大开始读书,很难,这就是我的办公室,叫南办(难办),不好办的。

但是你们知道中国人读书,孔子有两句名言:“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荀子也引用过。我讲的这两句古文,是小时候背来的,不用本子的。古人读书是为自己读的,像我们小的时候读书,以我个人来代表,说明中国文化的这个作风。我从小什么都爱读,到现在我近九十岁,对自己的生活、求学努力的程度,同十二岁时没有两样。没有一天不求知,没有一天不读书的。为什么?古之学者为己,为自己兴趣,不是为别人,也不想拿学位。什么博士啊,硕士啊,我同汉高祖的毛病一样的,看不起什么什么学位,我一辈子也没有学位,我一辈子也没有一张好好的文凭,可是我一辈子什么书也读了。古之学者为己,为自己的兴趣。

今之学者为人,他说现在人求学问,吹牛大了,为什么读书啊?读书来求知识,为了将来替社会服务,替国家做一番事业。吹大牛!所以“今之学者为人”,自己吹牛,不为自己,为别人读。其实也对,现在有许多孩子,读书为父母读的。因为假使不考取高中,不考取大学,会给父母丢人嘛,今之学者为人,不是为自己的兴趣读,很可怜。

我昨天也想到,这两句话又要改了。孔子、荀子所讲的这两句,到底是两千多年前讲的。现在我改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钱”,同你们一样,读个书出来,赶快找个好的职业,怎么样赚大钱,最好学管理学,学金融,学计算机……学的是技术,不是为求学问。

所以真的学问啊,在中国文化之中,在古老的这个经典里头。我倒希望你们同仁们,尤其是陈峰,对不起啊!因为我只认识陈峰,跟诸位初见面。陈峰和你们大家朋友所组织的这个俱乐部,最好读书,最好读历史。尤其是现在中国人,不懂自己!你们可能对真正的中国史没有读过,都靠小说来的。最近演了一部《汉武大帝》,你们看了以后,好像自己还懂一点历史。如果没有小说给你看,没拿戏给你看,你就不懂,这真是非常可怜的!

最好你们这个组织,每个人负责读一段历史。这个事情过去我在台湾的时候做过,当时海陆空一班将领们,有许多都听过我的课。有一次我提倡,你们不读历史就不懂战略,不懂战略怎么样打仗呢?我说你们去读《资治通鉴》。他们都到了少将以上,问我“怎么读啊”。我说你把一部《资治通鉴》三十个人分开读,你读这半本,他读那半本。一个礼拜后,他来报告这半本是什么内容,你们问他问题,意思不懂的问他。然后下一个礼拜,你报告。他读汉朝的,你读唐朝的,这样每一次报告,那不是大家集体都读了吗?结果用了我这个方法,他们不到一两个月,每人历史都讲得呱呱叫!都会了。你们现在读书,只好学这个办法了。所以我贡献你们诸位,你们这个组织,大家都是很好的朋友,不要浪费了,大家抽时间读书。

讲到读书,我真正的正题还没有说呢,现在还只是在序言上面报告。你看我现在八九十岁了,对于读书的生活,从早上到夜里,我没有变更过十二岁起读书的习惯,没有一天不读书。但是我也没有一天不做事啊!跟我在一起的同学,这里有很多,包括那位张教授,都是老同学,知道我的生活习惯。你们现在读了一个大专毕业,去做事了。然后每一天呢,尤其像你们这些大老板们,做官的人,一天两餐的应酬,吃好的,鱼翅、鲍鱼、燕窝,我看到就讨厌!不是我不喜欢吃哦,我是一个很讲究吃的人。我看到现代人不会吃,光会花钱。什么叫好吃也不懂,钱花得很多,样子摆得很漂亮。你们两餐应酬,中午给人家请,晚上请人家,还兼带卡拉OK,然后还兼带舞女出场,四套功夫。你一天八个钟头办公,一个公务员一天两次应酬,三套吃饭,你哪有时间办事啊?不但没有时间办事情,更没有时间读书!

以前不同的,你不要看旧文化,推翻清朝以前,做官的人,你看唱京戏就知道,那个做官的回家,太太出来,“老爷,请!”“夫人,请!”然后夫人叫丫环,陪老爷到书房去读书,不回自己的房间。古人说,一天不读书,就俗气了;现在的人啊,一天不应酬,就觉到无聊了。所谓应酬,就是吃饭,卡拉OK,吹牛,烟,酒,贿,嫖。

所以,这个就要改变一下。希望你们这个团体,带动这个风气,真正好好读书,真正好好反省,还来得及,而且读书最好是朗诵。

刚才讲到,从小学受古文教育。说到古文,大家说:怎么那么难读?其实不然,我记得我只花了半年时间,已经把它弄懂了,后来学外文也是从这个方法来。当然,我不喜欢外文,喜欢中文啦!只注重中文,特别喜欢!中文只要学一千多个字,最好是读一本《千字文》。

这个《千字文》,你们大家知道的,要会背。你不要看不起《千字文》哦!陈峰有一个亲戚,写了一本《千字文》的批注。我没有详细翻,我还很奖励他,是陈峰帮忙他,鼓励他写的。大家知道《千字文》的来源吗?是梁武帝的时候,一个叫周兴嗣的大臣写的。梁武帝是无锡常州一带的人,这个江苏常州这一带啊,历史上出了十几个皇帝了。

传说周兴嗣有一天犯了错误,梁武帝气得要杀他,可是实在是不忍心杀他。所以把他关起来,罚他一夜之间,用一千个不同的中国字,把中国文化的纲要,写一本书出来;拿我们现在讲叫“上纲”了啊!他就一夜之间,用一千个不同的中国字,把文化系统,由哲学、宗教、科学、人文、经济、政治,什么都包含进去了,写成了《千字文》。第二天,房门一打开,周兴嗣须眉一夜之间全白了。梁武帝一看《千字文》,服气了,说算了算了,不要杀你了,一切都照旧。《千字文》就是这样来的。

假定现在把《千字文》念懂了,再加上自己多用一些工夫认字,你读古书就很简单了。古书读会了,读中文其他什么政治、经济,那就看小说一样看了。我们当年读书的方法,习惯是这样来的,书是“读”的。所以我主张读书,今天给你们作一个贡献。

讲到古文读书,还有单个字的问题,有什么好处呢?我也常告诉人家,这是中原文化来的。你看我们中国人,原来讲话,每个字读音是单个字。现在大家都骂河南人,我常替河南人不平。我说我也是河南人,人家说你是浙江人,我说我的祖宗是从洛阳到浙江的,当时河南是文化的中心。我说你们不要太挖苦河南人,但是,我有时候也挖苦河南人,不是挖苦,是有趣的笑话,从这个笑话,你就懂得中国字的文化啦。

说到河南人讲话,有人夜里起来有事,家里问:“谁?”一个字。那个答复的人说:“俺。”(我)“昨?”(做什么?)“尿。”就四个字完了。夜里听到有声音,谁?是我。干什么?屙尿去。如果是上海人,侬啊啥您啊?夜里起来啰啰嗦嗦干什么?阿拉起来夹嘘啦,啊哈,说了一大堆话。中原文化,就这样简单。所以古书就是这样,中国字单字构成是这样来的。

后来我们的《康熙字典》,一共有近五万字,收录了各地方言的简体字、白话字,连老百姓用的,都把它编出来。所以我现在常常笑简体字,我说简体字是我们发明的。我说,我啊,十九岁起已经带兵了,抗战以前,我们带的兵啊,没有文化的多,都是文盲。如果叫他送一封信,要快速,就画一个十字,他知道要快一点;两个十字,要跑步;三个十字,要拼命跑。把信送到卫兵室就可以了。卫兵的卫字不会写,画一个旗子,下面画一横,就是卫字。所以简体字是这样来,是因部队里头的文盲而开始的。

那个时候中国人有两句老话,“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我们出来的时候是这样,对于军人还是这个想法。因此对文盲,发明了这些字。告诉他这是卫兵的卫。前面那个门口插个旗子的地方就是卫兵室,你送给他吧。这样画一个记号,他就懂了,很多字是这样来的。尤其是我们军队指挥的时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月一号讲不清楚。因为以前的电话是手摇的,长途讲不清楚,怕一月一号听错了,就说“么啦!”一个零,在电话里头听到零,或听成别的了,就说一个“洞”,所以“么洞”,就是一零,就听懂了。那个七字啊讲不清楚,就说“拐”,像一个拐一样,文化语言就是这样来的。

我们才刚开始啊!他说叫我休息一下,我只好听命令。大家休息一下,等一下讲。

(大家鼓掌)哎,不要啦!我完全乱吹,不要拍掌了,乱吹的。

第二讲

南师:(掌声)刚才我随便报告一下,做一个开头序言。等一下,给大家介绍中国文化的一些要点,尤其是关于你们这个阶段的。我们现在转一个话题。

你们在座诸位,都是当今时代顶尖的人物。而且,大家事业都有成就了。讲到事业,我又要岔过来。他们老同学们笑我,老师又来了,天马行空又乱岔了,哈。

你们现在工商业做得好,很发财,或者官做得很大,这不是事业,这个是职业。中国文化,什么叫做事业呢?出在孔子著的《易经系传》的一句话,叫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事情对社会大众有贡献,对国家民族,对整个的社会,都是一种贡献,这才算是事业。

譬如大禹治水,他为中华民族奠定了农业社会的基础,功在万代,这叫事业,真正事业的精神在这里。我们普通人,像你们诸位,对不起哦,大家很发财,都是大老板,而且官也做得好,有财、有官,叫做抬了棺材了。但是,这个是职业,不是事业。

今天我希望大家认识一个时代,我现在的话同上一个钟头的意思,有连带关系,不过又转变了。我认为今天的文化,主要在四个东西上面转,一个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一个是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一个是凯恩斯的经济学“消费刺激生产”;第四个,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思想。这四样转了一百多年了,空前未有。现在整个的人类世界,思想文化困惑很多,这一点你们要注意。

我常说,你们工商界讲经济学的,始终在凯恩斯的“消费刺激生产”范围里转,这是最坏的经济思想观点。昨天我还跟陈峰两个吵架,我说,陈峰啊,你中秋节送来的礼物,月饼只有四个,但是那个包装,嗨哟,比故宫博物院的包装还好!这是消费刺激生产思想,非常浪费。你看一次的中秋节,还有中国人过年,这个包装的消费,堆积起来如山,这还得了啊!这不是经济思想。

如果要消费刺激生产,顶好人类天天打仗。所以你看,美国到处挑动打仗,打仗是最大的消费刺激生产了。现在,美国人已经由凯恩斯的经济思想,又提倡走最新的经济思想,所谓新自由主义。这个新自由主义你仔细去研究一下,完全站在自己国家的立场,拿经济武器统治全世界,用钱来控制全世界的人,变成帝国主义,变成国际经济军阀。这是什么文化?我们要深思!

我们做一个中国人,今天你们诸位老板,我常常问,你发财为了什么?以中国文化来讲,任何一个人发了财,要注意一件事,“一家温饱千家怨”。一个人发财,或者一个公司发财,很多老百姓会怨恨他们的;至少是“侧目而视之”,眼睛歪着看,格老子他怎么会发?这个公司发到那么大啊,我们怎么办?“一家温饱千家怨”,这是我们过去读书背来的。所以我们从家里出来读书,不想做官,“半世功名百世愆”。读书出来做官,做了几十年的官,也同时造了不少恶业,所以我的老祖母吩咐我:“孩子啊,读书可以,千万不要去做官,一代做官九代牛啊!”一代做了官,自己犯的错误,要九代子孙做牛来还人家的债,这就是“一家温饱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的道理!

所以,我们今天在工商界发展,怎么看清楚这个时代,我先提了这个纲要。如果根据这个讲法的话,可以讲三四十个钟头的。你看,我们现在的发展,我觉得不少是盲目的,非常可怕。要做到不盲目发展,自己要有真学问才行。

我最近常常讲,今天西方文化,欧洲暂时不谈,拿美国来做代表,在美国,我常常跟美国朋友、同学们讲笑话,我说你们美国到现在两百多年,人口那么少。我们有五千年,太古老了。你们那里可真是地广人稀,看了农场,我说真了不起,值得骄傲!但是,你不要骄傲,我说把中国三亿人口给你,你就完了!他说那真没有办法。美国地广人稀,历史那么短,可是他今天是代表西方文化的统帅。

美国最新的科技进步,有一个是认知科学,正在萌芽,未来的趋势很严重。第二个是生命科学,现在是最顶尖的。像我们后辈的,有位同学的孩子,暑假寒假回来的,我常常笑他,我说孩子你倒是中国到西方学认知科学第一人。他跟我摇头说,他们美国人根本不懂,所以太老师啊,我还是回来听。我说你赶快研究,我给你讲的,你用英文写出来,你将来就成为世界上认知科学的祖师爷。

什么叫认知科学?人,怎么有思想?人的思想究竟是从脑子来,还是哪里来?思想是个什么东西?过去讲哲学,讲认知,那是知识论的范围,现在新的来了,叫认知科学。我说当今之世,你们除了找我以外,你们都不懂;我就是那么跟他们吹牛的!

人的思想,究竟是不是从脑子来的呢?进一步说,究竟是唯物,还是唯心?是哪个心?我们所讲的,西方哲学讲的唯心,就是意识思维,这个不足以代表。东方哲学,中国跟印度讲的唯心,是本体论的唯心,这个很重要。现在他们刚开始,你们诸位好好地努力,不是迎头赶上,因为我们固有文化里根本就有这个东西,而且很多,可惜大家没有发现。

第二个新的科学是生命科学,更是中国的了,那是印度跟中国的专长。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拿现在观念来讲,在认知科学方面是一马当先,生命科学也是一马当头,我们都有。可是我们自己呢?这个教育的体制,这个知识的文化教育,自己一点都不懂,茫茫然!所以,希望你们赶快努力。

再说,发了财以后,钱究竟做什么用?我相信你们大概都到中年了,钱越多痛苦越大。你们觉得事业很兴旺,但是烦恼越来越多。我以前有一个银行家的朋友,名叫康新之,陕西人,抗战时候的银行家。他告诉我一个故事,那个时候我还不到三十,我们是忘年交。我虽年轻,可是资格很老,我的朋友都比我大三四十岁,忘年之交的朋友太多了。我最年轻,他们都是老辈子,除了梁漱溟是神交没有见过,其他的如马一浮、冯友兰、钱穆、郭本道啊这一批人,都是朋友,平辈的;讲哲学唯识的熊十力,都还是后辈。

当年的忘年之交康新之,就告诉我康家上代一个故事。有个人发了财,每天晚上,自己打算盘,哗啦哗啦,打到夜里。过了三更,差不多一两点钟还没睡觉,他太太陪在旁边。以前老规矩,老爷没有睡,太太一定陪着在旁边缝针线,等着他要茶要水。有一天,隔壁墙外面,一个穷人挨着这个高墙搭了一个棚子。两个年轻夫妇做豆腐卖,三四点就起来,两人有说有笑又唱歌,一边磨豆腐。这个康家的老前辈,两三点钟还没有休息,还在打算盘看账。这个太太就讲话了,哎呀,老爷,早一点休息啦,你看我们还不如墙外面某人两口子,多快乐啊!

老前辈一听,“这样啊!我马上叫他不快乐。”这个太太吓死了,“老爷,你不要害人喔。”他说,我不害人。就进里头拿一块银元宝出来,叫太太,你跟我来,跟我来,到墙边上站着。邻居那个茅草蓬搭在他家的高墙下面,他把这一块银子“咚”的一声,丢过去了。

银子一丢过去,两夫妻正在磨豆腐,听到那个声音,说什么东西啊?一看,哎哟,元宝来了!发财了!上天赐给我们,怎么办?两个人不磨豆腐了,也不唱歌了,没有声音了。三天以后,一点影子都没有了。这个康老先生就告诉太太,你看,我叫他们不快乐就不快乐。这个故事的意义,我想你们也差不多知道了。

我和陈峰他们讲,我说你们做生意,还有经济学博士,这里也有很多博士。我说你们的经济学是书本上学来,没有用的,我的经济学是实践来的。我做过生意,赚过大钱,这还不算数,我还垮过三次,垮得光光的,当衣服吃饭。我感觉,懂了这个才懂得经济学,才懂得做生意。你光有赚钱的经验,没有垮台讨饭的经验,你还懂个啥的经济学啊!不行的。

赚钱不难,用钱比赚钱更难。有些学佛的朋友跟我说,要做功德做好事。我说你不要吹了,我现在给你港币十万,你今天晚上到香港街上,做一件好事回来,我给你磕头。要做好事不容易啊!你不能到卡拉OK找个女朋友,一下送了十万,那不是好事,那十万还不够呢!还要两百万呢!

做好事,还要有福报,有福气给你碰到这个机会,你才能够做啊!花一块钱可以救人命,这才是做好事。至于上庙子去,这里去送个一万,那里送两万,到处烧香磕头,这个是骗自己嘛!这个哪是做什么好事啊?这是做生意嘛!你看老太婆到那个庙子上拜拜的,三块钱买一把香,买两根香蕉,菩萨面前拜个半天,要菩萨保佑我全家平安、发财,我的儿子大学考取留学,回来要发大财……然后,烧完了香,香蕉还带回去给自己孩子吃。要求的那么多!这些人上庙子都是做好事吗?都是做生意!这个不是做好事。真做好事,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有一次,我在苏州,跟许多同学在一起吃饭,吃完以后,菜太多了,我还是老规矩,对他们说,好可惜噢!你们叫那么多,太浪费,包起来带走。有个年轻同学说,我们在街上看见苏州的叫花子好多啊,我们送去。我说今天晚上这一包剩菜你们送掉,我南字不姓,改姓北了。结果他们不信,到了街上一个叫花子都没有。我说这些都是职业叫花子,他们早回去休息了,已经发了财去休息了,他还跟你要剩菜剩饭吗?结果真送不掉。然后他们走到一个转弯地方,有三个人在一个屋檐口睡觉,盖一条被子。这个同学高兴了,总算找到了。我说,人家睡了,不要去叫醒他,他们不会要的啦。结果,这一位女同学不相信,去叫醒他,有一个起来拿了,说声谢谢又躺下去了。我说,你走了以后,他还骂你笨蛋,这些人不是讨饭的,他是外地来打工的,你看他拉开被子起来,一身西装,他一边谢谢,一边心里想,你把我当穷人看!他不骂你才怪呢。所以讲,做生意赚钱做好事,真难。

今天碰到的这个时代,你们做生意发展,一个国际经济侵略的观念,你要弄清楚,经济侵略有各种办法、各种手段。譬如,我最近听到好几个人说,美国很多各式各样的公司,到中国到上海来兼并、收购中国的公司。我们都高兴啊,认为外国人来投资了。但是,你仔细冷静一想,这个后面是什么主意?什么思想?这些都是很多的问题,我希望大家提起注意。

再转回来说,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家,同你们工商业发展都有关系的。

我希望大家看一本书,这本书译名为《孔子与中国之道》(台湾出版的),是美国最早的汉学老教授的著作,他的中文名字叫顾立雅。现在新的儒学家,美国也很多,中国也很多,但对儒学都没有搞清楚。所谓汉学,就是中国学。这个汉学名辞用错了,不过我们已经习惯了。他这本书我看了,是我一个老朋友王正义翻译的。王正义是冯友兰的同乡,现在还在美国。冯友兰的《新知言》翻成英文,是他翻的,有一段禅宗方面的搞不清楚,后来来问我,我告诉他什么意思。这个老朋友翻了这部顾立雅的书,因为他非常佩服作者。

中国文化没有儒释道三家的分别,至少没有儒家道家的分别。中国文化儒家、道家、诸子百家,综合起来,就是一个“道”,但不是道家、道士、道教那个道。什么是“道”?西方人现在正开始认知,叫做“认知科学”、“生命科学”;中国文化的“道”,就是以这个为中心的。

现在,诸位翻开手边的参考数据,第一章《大禹谟》,是《书经》上拿下来的。什么叫“大禹谟”?这个“谟”,也可以说是国家中央政府的文告,也代表谋略,不过现在人叫“战略”是不对的。因为军事上叫战略,政治上不能叫战略,而叫做“政略”,其他的则叫“策略”。

《尚书》在四书五经里叫《书经》,是孔子编纂的,也是中国文化最上古历史文献的文章,尤其是帝王与大臣们重要对话的古文简单记录。这些书你说是中国的古书吗?大家因为没有研究汉学,其实四书五经在清朝末年,光绪到宣统的这个阶段,四书五经英文的翻译都翻完了,可是大家也不理会,也没有找。那时的翻译,比现代人翻译来得慎重。

《书经》上面这一篇《大禹谟》讲什么?是讲三代的禅让,尧传位给舜,舜传给大禹,是真正中国民主选出来的帝王。所以,在我们历史上三代叫做禅让,由地方推选,是民选让位的,不是哪一姓传下来的。

尧传位给舜时,尧是一百岁。舜传位给禹时,也九十几岁了。这个时候传位,不是随便传。大禹在舜下面做事,几年当中,把全国的长江黄河水利治好了,舜然后传位给他。等于现在做总理做了好多年,一切试过了。然后,舜秘密地征求地方首长的意见,我要退位了,你们讲,未来的领袖谁来做?大家秘密推举的都是大禹,所以,就传位给大禹。

舜传位时,要求大禹具备作帝王的几个条件,陈峰常常拿来乱讲。我说,陈峰,你不要乱讲,那个是帝王学啊!做领袖要有三个条件:“作之君”,做他的领袖;“作之亲”,变成父母;“作之师”,就是师长。《大禹谟》就是记载舜传位给大禹时,集中这三个条件在一起的情况,好像在看一个电影的画面,非常好看。

譬如说这个“俞”(吁),是两个人在对话,表示“唉,不对噢”的意思。我们现在不懂古文,“俞”是个什么意思,大家完全不懂了。

文中表示,除了道德以外,最高还是司法,法治。所以道德礼让的政治以外,是法治。皋陶,就是舜禹时的大臣,司法部长、司法专家,中国讲法治的最高哲学,就出在这里。

文中有两句话:“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什么意思?舜吩咐管司法的皋陶,尽量重罪轻判,想办法研究清楚,不要随便轻易判人的罪。“功疑惟重”,这个人有成绩,做官做事有功劳的,你给他奖金时宁可多不要少,这是古代政治道德。所以中国后来的司法最高的思想,这八个字是不能脱离的。现在司法立法怎么样,我不知道,但在古代就出在《尚书》这里。

这里头还有个笑话故事。苏东坡去考功名的时候,主考官是欧阳修,欧阳修的名气非常大,他有两句诗,“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欧阳修的学问是非常有名,气派很大,虽没有做过总理没有做过宰相,也差不多了。“书有未曾经我读”,他讲,世界上中国的书啊,也许还有我没读过的。这句诗你看起来很谦虚,其实很吹牛,意思是中国的书我都读完了。但是,他讲自己做人的道德,“事无不可对人言”,一辈子没有对不起人的事,他吹这个牛,但他也真的是这样的修养。

苏东坡来考试了,晓得这位主考官很难办,学问太好,天下书读遍了。有一本书叫《古文观止》,有苏东坡当年考试的一篇文章,叫《刑赏忠厚之至论》,是欧阳修出的一个实用的题目。唐宋的时候考试是考策论文,不是八股文,也不是现在博士论文,是考你做学问的情形;万一出来做官做事,真要做出一番事业的道理,这个叫“策论”。“策”就是一个计划,你对国家政治看到某一点,写一个计划,就叫“策论”。

所以,欧阳修出一个策论的题目《刑赏忠厚之至论》,就是根据《大禹谟》这两句话来出的。苏东坡很年轻,就写了几句文章,这个文章我还会背,是小的时候读的。他原文中间的要点说,“当尧之时”,他说在尧那个时代,我们上古的那个好的领导,国家的这个皇帝,“皋陶为士,将杀人”。简单明了只有七个字。要是我们现在写论文,就是公元以前多少多少年,什么什么,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文章出来了。“将杀人”,有个人犯了重罪,非杀不可了。皋陶曰:“杀之,三”,司法部长坚持非杀不可,三次。“尧曰:宥之,三”,皇帝讲了三次,算了吧,不要杀头了,不要死刑了,给他无期徒刑吧。就是说,上古的那个民主时代,皇上的司法部长好像做生意讨价还价一样,皇帝从厚道上看,是尽量不要死罪了,给他教训,无期徒刑也好。这个司法部长说,不行啊,国家有法,你的意思固然很宽厚,但非杀不可。

苏东坡写了这几句,意思根据《大禹谟》这个思想来的。那个时候考试卷是密封的,试卷一角封掉的,谁也不能打开,打开是杀头的罪。

欧阳修一看,这篇文章写得好,思想也好,哎哟,这大概是我的学生,才作得了这个文章。本来要给他第一名状元,因为欧阳修认为今天的青年不可能有这样了不起,一定是他的学生,为了避嫌疑,把他变成第二名。

苏东坡考取后,就要拜座主,就是“拜门为师”了。这种老师,不是读书的老师,是拜那个看考试文章的人,清朝叫做拜座师、房师。他上门拜师,欧阳修一看,奇怪了,不是他那个学生,是个四川人叫苏轼(苏东坡)。谈话之后,苏东坡就快要走了,欧阳修说,你慢一点,我问你,你写的文章,“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出在哪一本书上啊?因为欧阳修实在没有看到过。苏东坡说:老师,对不起,学生是“想之当然”,意思是说我想象的啦!欧阳修愣了一下,不免又好笑,又佩服。心想这个年轻人胆子真大,他说想象如此,也没有错啊!他是根据《大禹谟》的道理来的。

以前,我们年轻人跟老辈子谈话,常有些调皮。老辈子问我为何,我就引用苏东坡这四个字说,老前辈你不要生气,我是“想之当然”,大家也就一笑了之。

我们看到所谓古代讲民主的那个时候,“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大禹这个时候由总理提升到国家最高的首长了。舜告诉大禹,你不要骄傲,只要你不骄傲,大家永远佩服你。

中国文化的重点,也是生命科学和认知科学的中心,有十六个字说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是中国文化的中心。你们讲儒家也好,什么也好,就是这里开始的,所以孔孟思想、老庄思想,统统从上古这里开始来的。

“人心惟危”,人的心理,人的思想最可怕了,后天的人心是很可怕的。“道心惟微”,所谓中国文化的最高精神是“道”,儒释道三家最后所代表的,成佛是得“道”,道家成仙也是得“道”,这个道是什么道?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大问题。中国文化这个道,道心是精微得不得了啊!“惟精惟一”,他的方法是“精”跟“一”两个字。“允执厥中”,做起来,实行中庸之道。

他们又说时间到了,下课了。好像大家肚子都饿了,先吃饭,我们晚上再说。这样一来,晚上这两个钟头,我想讲的话也来不及了,只好随便讲。好,先休息。唉!不要拍掌,拍掌没有用。晚上多吃碗饭,不要拍掌,拍掌花力气的(众笑)。

第三讲

南师:我们刚刚讲到中国文化的道统,就是包括了儒家、道家,甚至后来从印度进入的最高文化佛家都在内,原理就是我们祖先的传统十六个字(可以当咒子念)“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连大家喜欢学打坐啊,学密宗、学禅宗、学修身心的道理,大原则,都是从这个地方出来的。

因为我们时间的关系,只好讲要点。另外,《大禹谟》告诉我们中国文化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等一切大原则。我们几千年来,有几个要点。你走资本主义的路线也可以,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路线也可以,甚至于帝王制度也可以,民主也可以,都有个政治的大原则。

这个政治的大原则在《大禹谟》里头就是“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这是尧舜传下来的。你不要轻看这八个字,如果每两个字一个概念,写政治论文、经济学论文,都是博士论文的题材。

古代的中国字,如果平常不好学深思,随便读过去,会觉得一点道理都没有。所以做学问的道理,子思在《中庸》告诉我们五个要点:“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做任何一个学问,甚至你们做事业,做工商业,考虑一个问题也是这样,要“博学之”,什么知识都要。可是,不要学了知识,就以为是学问,那是不行的,要“审问之”,要怀疑。譬如大家问我怎么打坐、学佛。我说你们很乖的,不要学这个。为什么?因为你们不会怀疑问题。学佛修道就要会审问,就是怀疑、追寻,什么是佛?什么是道?要仔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正面反面研究了,还要再考虑。然后还要合于逻辑就是“明辨之”。再“笃行之”,好好去实践。这是做学问的方法。

中国文化的政治、经济、教育等等,“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这是上古传统告诉做皇帝的,告诉大禹做帝王要注意这个。

第一个“正德”就包括很多了。政治的道德,一个做领导人本身的修养,你的思想,你的办法,如何使大众使人民,乃至你一个公司任何一个人,都能达到人品最高的修养。

经济方面如何“利用”呢?我们讲利用你、利用他,中国人这句俗话,几千年以前的根据就是《书经》上的。我们现在讲利用你,下意识的观念,这是很坏的一个名词,我打主意把你骗了叫“利用”。真正的“利用”不是这样的,是做任何一件事,都有利于别人,不是只利于自己。

所以说“利用”就是经济学的范围,正德而后利用,政治道德达到最高时,“利用”万事万物,使万民得利。然后,再讲“厚生”,是讲怎么样生产发展。最后一个原则“惟和”,一切都要和平达到的,不是斗争达到的,也不是政争达到的,更不是用战争达到的。

所以你看到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包括了中国几千年文化很多部分。如果我光讲这八个字,做成四个题目来讲,可以写四本很厚的书,所以不是那么简单的。今天我们没有时间,只能大概介绍一下。

对不起啊,我把你们看成青年,这些书你们大概摸都没有摸过,可能看到都会丢掉,认为这些古书都是落伍的,可是中国文化的真正根源在这里。所以今天特别提出来《大禹谟》,这个全篇里头有法制,有民主,有很多的东西,全文却很短。

我们现在读书不是要得到博士学位吗?博士这个名称,是战国时的学官名。秦始皇时代开始,六艺、诸子、词赋、术数、方技、占卜等方面,都设立了博士。汉武帝跟上来,设了五经博士,五经就是《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书经》就是这一本《尚书》。学养通一经的才叫博士,博士的名称是专家,并不是说一个博士什么都懂了,不要上当啊!

谈到现在的博士论文,你们在座的诸位,拿到硕士、博士的很多,你们这些硕士论文、博士论文都写过了,我就笑。我手里也考试通过了很多硕士博士,我明白告诉他们,今天硕士博士一定给你通过,可是你不要忘记了哦,你以为拿到硕士、博士你就有学问了,我说门都没有,还差得远呢!学问是一辈子的事,拿个学位是骗自己的。看你们很辛苦,花了两三年工夫,写一篇论文,很困难的通过了硕士博士论文。可是你到教育部的资料室去看看,论文堆积如山,谁看你的!反正千古文章一大抄。

所以我教导博士生,你们不要读书了,好好去玩,拿个博士很容易,最多两个月就会了。有个秘诀告诉你,小题大做,大题小做。我说医学博士学鼻科的,写一篇论文,专门研究左鼻子的,右鼻子都不管。小小地研究一点,就可以拿到博士了,这就是大题小作。如果是小题要大做的话,研究一根牛毛,西洋哲学啊、东方哲学,由哲学讲到科学,最后讲来讲去不过是牛身上这一根毛。这样的东西学出来,然后,一般人迷糊了,这是博士啊!硕士啊!以为一定能够做事,结果他可能什么都不通。这个要注意!

我现在又讲回来,这一段闲话就说明,今天抽出的《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实际上后世都不用“惟和”了,只有六个字:正德,利用,厚生,包含了所有中国文化。我抽的这些数据,如果《大禹谟》讲完,大概要两个月的时间。讲古代的怎么样,现代的怎么样,西方文化过来是怎么样,相对是怎么样作用,等等,现在时间来不及了,不跟大家多报告了。

现在晚上只有两个钟头,陈峰本来希望我讲两天,不过我们两个讨价还价。我说你不要我讲两天,我都快九十了,我给你利用也没有多少时间了,你少利用一点吧。他不好意思啦!哈哈,实际上是时间太短。

我们回过来讲一个什么问题呢?你们都学了管理学,学了管理学有什么用呢?我常常笑,有管理天才就会管理,真正大管理了不起的是天才,不是学问来的。

其实最难管理是自己,尤其是自己的思想与情绪。你们研究管理学,说怎么样做好一个实验,应该先研究自己,这就是中国文化。刚才我们在晚饭以前,也讲到西方人,尤其在美国,现在要研究的是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这个东西,他们现在刚开始,我们中国太多了。这些数据从中国传统的道,后来变成道家,老子、庄子乃至学神仙的,再变成儒家、孔孟之道,乃至后来的佛家,统统讲这个问题。

我本来要把这套书买来,以陈峰的名义,花他的钱,替他做人情,送给大家。可惜他运气蛮好,我要替他花钱时,书没有了,买不到了。所以他该发财的,没有办法,要替他花钱都没有机会了。结果只好抽印了几篇给大家,就是《孟子》的《告子篇》、《尽心篇》。你们不管是出家的,在家的,学佛教的,道教的,学儒家的,要做工夫修养,通通在《尽心篇》里头,这个大原则非常重要。

现在诸位手边拿到这十几页的稿子,如果叫我正式来上课呢,大概要一年。如果连着上课呢,也要一两个月,可以给大家讲完。因此我先做声明,感觉很抱歉。但是我想诸位拿到这些数据可能是不会看的,不过不要在厕所里当作草纸啊,太硬了,怕妨碍你们,伤害皮肤,保留着做个纪念吧!

由孔子到孟子首先提一个人性问题,所以中国哲学早就讨论人性问题了,讨论人的本性,生来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外国文化也一样,希腊也好、埃及也好、印度也好,这个问题是基本哲学,也是科学问题,几千年来东西方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到现在做不了结论,没有结论。勉强可以作结论的是释迦牟尼佛的学问,等于做了一个总结。这是个科学,现在一下来不及讲了。

在中国,譬如说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大部分认为人性天生就是善良的。西方呢,你们所了解的天主教、基督教,讲上帝创造这个人,本来也是善良的,因为吃苹果吃错了,上了魔鬼的当,变成坏人了。这也都是承认人性本来善良。

这个问题从古代就讨论,可是与孟子同时代的告子呢?看你们手里发的《告子篇》。告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原始不善也不恶,善恶是人自己把它改变,加上去的,是加工的。

与告子观念相同的,还有个人,就是墨子,墨翟(音迪)。墨子认为人性天生不是善不是恶,认为人性像这个白布一样,是干净的,你把它染上善的就变成善了,你把它染上恶的就变成了恶。

与孟子同时的荀子,也是儒家的,刚才提到他。荀子认为人性天生就是恶的,天生就是坏的,人性的仁义道德是后来硬把它校正过来的。这是个大问题,过去的哲学问题,实际上也是科学问题。这是大科学,就是现在要研究的所谓真正认知论,究竟要认识清楚人性是什么,本性是什么。

荀子说人性是恶的。譬如一个婴儿生下来,两个双胞胎,你给他们喂奶的时候,先喂这个,另一个哭;先喂另一个,这个要哭,都要以我为主,先要给我吃,所以说人性是恶的。

跟他们说法相反,讲人性本来是善良的,也有很多的理由。过去有哲学辩论,你们这几十年来,我晓得,这种教育没有了。现在所谓大学里哲学系哲学家,没有讨论这些,至少很少了,他们只讲逻辑,把逻辑当成哲学了,这是错误的。逻辑是思考的一种方法,是思维的一种法则,并不是最高的。用思维的法则,用逻辑来推理,了解那个东西,那才是哲学的问题。

现在我们因为时间短,先了解人性是个什么东西。中国文化讲人性除“性”以外,特别提一个“情”字,合起来称“性情”两个字。譬如人性,生而知之的,就是知性。一个婴儿也好,一个什么也好,生来就知道的是“性”。婴儿没有思想,他饿了知道要吃,冷起来也不舒服,就会哭,高兴时,不会讲话,只是微微笑容状,这是“性”的问题。

“情”是什么东西呢?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讲“七情六欲”。“情”分成七个方面:喜、怒、哀、惧、爱、恶(讨厌)、欲(欲望),这叫七情。后来我们读书的时候,成语叫做“七情六欲”。这六个欲望,是魏晋以后,佛学进入中国加上的。欲望有六个,就叫“色、声、香、味、触、法”,可以说东汉以前,只讲七情。

性情这个情字很有意思了。学宗教的人,譬如天主教、基督教,包括伊斯兰教,或者佛教、道教、儒教,专门研究宗教的,或者是佛教的和尚、尼姑。和尚也就是大师的意思。尼姑,“尼”是梵文由印度翻译过来的,指女出家人,“姑”就是高看她,像姑妈一样尊重她。现在提到尼姑,变成好像很看不起的名称,原来不是这样的。

那么一般的宗教,除了牧师不管外(因为牧师可以讨老婆有孩子),天主教的神父、修女,佛教的和尚尼姑等,这些宗教,有一个重点,多数主张离开情跟欲,离情弃欲,都是禁欲的,尤其是男女的关系,是禁止的;情也要禁止。

但是这个情怎么样禁止?很难。所以我常常引用清朝一个诗人的两句诗,非常有意思,“无情何必生斯世”,无情何必生在这个世界!换句话说,这个世界上生命就是有情;“有好终须累此身”,“有好”,一个人平生有嗜好的,一定拖累自己。假使有个人说,我什么嗜好都没有,我就是喜欢研究学问,喜好读书。对不起,这个也是嗜好,只要有一点嗜好的话,就拖累自己了。所以这个“情”是什么东西?“性”是什么东西?就值得研究了。

由于时间的限制,现在只能扼要给大家介绍一下。

“性”是人性,譬如一句俗话,“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一个母亲如果生九个孩子,兄弟姐妹每人个性不同。你说完全是遗传吗?完全是那个基因变来吗?这个里头讲唯物的话,那个基因就有几种分类喽。现在你问一个研究基因的医生,基因有几种分类?我想他一下答不出来。

生命不一定是基因,后面还有东西,目前讲基因,只晓得把身体里头的细胞抽出一个,可以复制一个人,只知道这里。那么是什么东西变成细胞的,最后面的功能是什么?还不知道。这个暂且搁下,我们也不讨论了。

但是一对父母所生的儿女,每个个性不同,这不是完全遗传的关系,也不是完全环境教养的关系。个性不同,这个叫“性”。情绪的不同,就是我们讲的脾气不同,这是所谓的“情”了。兄弟姐妹个人爱好不同是“性”,脾气不同是“情”。

这个“情”字,连带了生理问题,生理不健康,影响了喜怒哀乐。譬如容易发脾气,或容易内向,或容易冲动,这个是“情”,不是“性”。所以真讲修养的,把性情先要分清楚,认识清楚。

陈峰提出来这次的讨论,我本来想买这个书,买不到,只好印了这点数据,这个里头的好东西很多,可惜时间来不及,没有办法跟大家多讨论。在我们小时候读书,孟子的这些书,十岁以前到十二岁是要背的,统统背喔!不过我虽背了很多,也忘了一些。可是,虽然忘了,真的思想到那里,又出来了。这是背书的好处,你们现在靠计算机靠笔记是做不到的。我们以前都开心地背,唱歌一样朗诵。所以叫做“读”书,读是开口读。现在你们是看书,跟读书差得远了,看进眼睛吸收进来,而没有朗诵,到你用的时候出不来。如果是开口背来的,到用的时候呢,脑子没有想嘴里就出来了,念出来了。

我原来想告诉诸位的很多很多,现在统统来不及。你们跟陈峰都是好朋友,这次是他把我硬拖出来的,我受他玩耍而已!哈。你不要看他陈老板一边拿念佛珠,一边在打坐,他的工夫还没有入门呢!不但他的工夫没有入门,很多人讲了半天,学了几十年,都还没有入门。

那么我跟你们谈谈,心性修养的入门工夫;我先提一段孟子的“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这一段。

浩生不害(孟子的学生),古代的名字四个字、五个字都有的,那个时候姓氏还没有统一。问曰:“乐正子,何人也?”他问乐正子是哪一种人。

孟子说:“善人也,信人也。”这个人学问修养很高的,他是个好人,是个善人,是个信人。不过他讲的善与信,不是我们的观念,等于佛教讲菩萨有几个层次的,又譬如讲罗汉也分四等,初果罗汉、二果罗汉、三果罗汉、四果罗汉。菩萨分十种,由初地、二地菩萨一直到十地菩萨,是有学问修养的阶序的。

孟子这里讲,修养做工夫的道理,分好几层。他答复浩生不害说,乐正子这个人,是个善人,信人,层次在这两步工夫之间。

浩生不害又问了:“何谓善?何谓信?”古代的文章就简化了,因为那个时候没有纸张,靠刀刻的,太麻烦了。他说“老师啊,你怎么给他下的一个定论,是善与信之间呢?怎么样叫做善?怎么样叫做信?”

孟子就讲了:“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这段话大家记一下。

“可欲之谓善”,第一步;“有诸己之谓信”,第二个阶段;“充实之谓美”,第三个阶段了;“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第四个阶段;“大而化之之谓圣”,第五个阶段;“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第六个阶段。

“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孟子接着跟学生讲,你刚才问的乐正子这个人,二之中,在善与信之间,只到这个程度,四之下,还没有达到。

孟子这一篇讲尽心,讲修养,你们要做老板、领袖,搞管理学,先管理自己吧!自己性情管理好,智慧管理好,理性管理好,然后再管理别人,再谈事业。

所以,什么叫政治?中国人讲的政治,意思是“正己而后正人”。自己都不行,还能领导别人吗?人家让你领导,是为了利害关系,为了待遇,为了钞票,并不是服气你;你要使他服气就不是这么简单了。所以说“正己而后正人”,要“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就难了。

什么叫“可欲之谓善”?因为我跟陈峰两个是老朋友了,只好拿他来开玩笑,拿他来做这个模特儿,做榜样。陈峰天天喜欢打个坐,拿个念佛珠,都是跟我玩这一套。当然一边念佛,一边骂人家笨蛋啊,两个连起来没有关系的,至少他觉得对这个念佛的事情,非常喜欢了。

我晓得,他过去能吃能喝,他现在也不想吃,不是肠胃不好。也不想喝,也不想管,最好有机会来写字啊,读书啊,打坐啊。可以说走上这一条路,“可欲之谓善”,他有欲望了,对这个爱好,别的坏事不要了,只向这个路上走。

但是呢,他这个修养,没有改变他的身心。我常常说,陈峰啊,你最近好像疲劳一点,你还要多注意啊!我是客气话。背后同学跟我讲,老师你怎么讲他疲劳?我说两个月没有见面,看到陈峰蛮可怜的,够劳累,老一点了。当然,我自己也已经很老了。他工夫还没有到身上来,还没有“有诸己”。所以修道家的,修佛家的,做工夫有一句话,叫做“工夫还没有上身”,儒家叫做气质的变化还太慢。这个气质是科学哦!这个气质就是生命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筋骨的变化。所以修养到了的,孟子讲“善养吾浩然之气,而充塞于天地之间”,那是真的哦!那不是普通练气功哦!

二三十年前,大陆上大家练气功,我在外面听到了,怎么搞的,中国文化怎么变成气功了!我说就算讲偏的话,中国文化也是先有武功,先做运动练武功。武功是什么?武功的原则,“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这个是练武功,这些我们当年都玩过的。刚才刘先生跟我一起走路,问我怎么走得那么快?我说,你有武功的人,还跟不上老头子,好丢人呢!可见你不行吧!哈哈!就是这个道理。

武功练了以后,进一步练气功了,这是中国文化。气功进一步是练内功,又不同了;内功进一步练道功;道功进一步练禅功。我在外面一听,哎哟,中国人怎么一天到晚练气功……哇!连外国人也跟着乱来,外国人很容易受骗的,我们在外面摆个架势这么一比划,哎哟!这是中国人,有功夫的。实际上我们风都吹得倒,有什么功夫?大家乱受骗。

这些功夫一步一步到了,气质变化了,叫“有诸己”,这个“己”是自己,到身上来,功夫上身了。譬如我们讲,打坐不算什么,打坐是生活的一个姿势,没有什么了不起。你不要看和尚道士闭眉闭眼打坐,那是吃饱了饭没有事。我说人生最好是打坐,这个事情呢,两个腿是自己的,眼睛休息了,坐在那里不花本钱,人家还来拜你,说你有道,你看这个生意多好嘛!一毛钱不花,冒充大师。可是真的工夫就难了,要上身才行,身心才有变化,所以说“有诸己之谓信”。

然后,第三步是“充实之谓美”。怎么叫充实?这个里头问题大了。以道家来讲,就是“还精补脑,长生不老”了。像我们这里有些同学,男的女的好几个,都是经常练印度的瑜伽,身体都变化了,也变年轻了,有病的变没病了。练内功这一套,身体也会转变。转变到最后,这个身体的生命变充实了,这种充实才叫做“美”。是真正的内在之美,不是外形的。

然后呢,“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这就很神妙了。有些学佛修道的,做起工夫来,修养到了,内在外在放出光明来。《庄子》就有句话很难懂了,“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千字文》也引用这句话,叫做“虚堂习听”。你坐在一个空的房间里,电灯都关了,黑暗的,修养到高明处,一下亮了,内外光明什么都看见了,就是“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修养的工夫到了这一步,大吉大利。并不是到家哦!是很吉祥了。“止止”,真正宁定的宁定,真正得了一种宁定的修养,这就是孟子在这里讲的“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现在,大家找认知科学、生命科学,还有个信息科学。最好的信息是什么?有神通!也不用计算机,自己坐在那里“虚室生白”,什么都知道,能知过去未来。那多好啊!何必买计算机呢?一毛钱也不花。可是你做得到吗?做不到,所以“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做不到。

“大而化之之谓圣”,唉,这就很难讲了,现在我也讲不出来。也许我讲得出来,但是没有时间讲。“大而化之之谓圣”,是圣人境界,这就到了非常伟大的境界了,可以神通变化了。佛家讲罗汉、菩萨;儒家叫圣贤;道家叫神仙;总而言之,统统叫做“圣”。圣到什么程度呢?“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是成仙成佛。

顺便再给你们介绍什么叫仙佛。道家神仙分五种,有鬼仙、地仙、人仙、天仙、大罗金仙。讲到鬼,就讲到生命问题了。鬼仙是最下阶段的仙,一个人一辈子学佛学得迷糊,有些神经病似的,死了就做鬼仙。灵魂没有解脱,得不到真的自由自在,就变鬼仙了。

再来是地仙,第二种,比较长寿,身体非常健康,到地仙境界是有几个条件的,你不要自己冒充。第一,“身轻如叶”。身体轻得像一片树叶一样,没有这里酸,那里痛,这里障碍,那里生病,都没有了。第二“夜睡无梦”,没有睡不着,也可以不睡,睡着了也不做梦。第三“行疾奔马”,走路之快,可以跟马并行,马跑起来可以同时追上。到了这个程度,可能活一百岁两百岁,这个样子叫做地仙。

然后是人仙,人中之仙,健康长寿,道德、智慧达到一个标准程度,就是孟子讲的“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人中之仙。

然后再进一步,叫做天仙。第五步是大罗金仙,就是同佛一样,成佛了,这就解释了“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孟子在《尽心篇》里讲了这几段,是专讲修养的。

这个乐正子的问题,是他学生提出来问的,孟子讲到这里,再做个结论答复他。孟子说,你刚才问我乐正子这个人,第一步,“可欲之谓善”,喜欢再研究、再学。“有诸己之谓信”,在这两步之间,还没有再进一步,其他的还谈不上。不晓得陈峰到底是第几步啊?还要我们明天碰到孟子的时候,问他一下。

现在先休息一下,大家累了,他们后面催我,到时间了,先休息一下吧。

第四讲

南师:诸位,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乱七八糟,东拉西扯。想要告诉大家的太多了,一时还来不及。我小的时候,读这个书是十岁,那都要背的。怎么读法?等一下我请一位老同学示范。

老师告诉我,孩子,要想写好文章,必须把《孟子》、《庄子》这两本书读好,要朗声念诵,写起文章就漂亮了。我那位老师是前清的一个举人,后来我有个老师是前清最末的一个探花,我写了一篇文章给他看。我说,老师啊,我的文章如果再早个几十年,我进士考不考得取啊?他看了,不好意思讲,一边拿红笔出来写,“凭你这个文章,进士没有问题”。我心里头一点都看不起,我说,原来进士那么简单啊!

再说一个故事,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的故事。孔子是圣人,孟子叫亚圣,就是副圣人。朱元璋很不服气,因为他不读书的;可是他做了皇帝以后,很会读书,更喜欢作对子。

中国文化唐诗宋词,到了明清以来写对子。过年过节大家门口贴副对子,也是朱元璋提倡的。他喜欢微服私访,做了皇帝以后,偷偷穿了老百姓的衣服,出去看人家过年有没有贴门对。结果看了半天,有一家没有贴。他就过去了,人家不晓得他是皇帝,他就问:“你们怎么没有贴门对啊?”这家回答说:“我们家里又没有读书人,又不会写字,贴什么门对啊?”“你们家里干什么的?”“阉猪的。”

朱元璋说:“好!我送你一副门对。”“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众笑),那是把公猪的两个睾丸拿掉了,就不会生育了嘛!这是朱元璋的故事。

还有一家,挑担子理发的,很穷啊,现在内地还看得到。我们小的时候理发,都是挑担来的,烧一桶水,坐在街上理发。他要贴一副对子,他说自己又不会作。朱元璋就给他写:“毫末生意,顶上功夫”。你看他讲得好吧!毫末上一点生意,头顶上的功夫嘛。这是顺便讲一下朱元璋有趣的事。

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非常反对孟子,他认为除了孔子以外,孟子哪里够得上做圣人啊!下命令把孔庙里头孟子的牌位拿掉。所以,朱元璋上台做皇帝时,有好几年圣庙里头没有孟子。

皇帝这个位子坐久了,他喜欢读书了。有一天晚上,再拿《孟子》读,读到这一段,“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他一拍桌子:“嘿!孟子真是圣人,我对不起他,赶快,恢复!”把孟子又变圣人了。因为《孟子》这一段,好像讲到他一辈子的痛苦经过。

像我这样念出来没有意思,我也不照我们那个地方朗诵的口音,我还是请张教授念给你们听。他是湘潭人,毛主席的小老乡,他小时读过、背过这些书,会朗诵的。

张尚德教授:我很羡慕各位,怎么说呢?你们都是做大生意的、做大官的。老师离开台湾的时候,告诉我两句话,要我千万不要做官;再一个,不要搞钱,他觉得我性格“孤、寒、贫、陋”,所以要我读书,读“唯识”。老师离开台湾以后,我就在那个山里面读了十多年的“唯识”。现在我一身的病,也念不出来,但是老师的命令让我念,我不得不念,我很怕老师,像李董事长他们都知道,还有这个老和尚也知道。我是湖南湘潭人,对不起,念得不好,请各位原谅!我现在开始。

南师:我就请张教授念,我们小时候读书都是这样朗诵的,所以,就叫读书。唉,对不起啊,我再补充一下。古人有副对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以前读书是这样朗诵的,现在请张教授朗诵吧。

张尚德教授朗诵: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南师:我请张教授这样念书,免得我念,让我省点力气。我念得没有他好听,有些同学喜欢他那个念法,也许他越老越返老还童,越有趣。再说嘛,他是毛主席的同乡,口音一样。他刚才读到这几句,已经读不下去;我知道他心里的感想。

我们就解释一下朱元璋读到这一段,大家要注意,“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上天生你要成就你的话,“必先苦其心志”,要磨炼你。

世界上人喜欢到教堂、到庙子求上帝、菩萨保佑。中国文化不谈这一套,儒家叫自助天助。自己先求福报,做好人做好事,上天才保佑你。不是求菩萨他就会保佑你,自助天助,所以叫自求多福。

孟子说,一个人如果上天降大任给你的话,必先苦其心志。你注意这句话,苦其心志很痛苦,自己年轻时所有的想法,都做不到,这些我们都遭遇到很多。所以刚才张教授念到这些地方,他也很有感慨,念不下去了,他年轻也有很多苦其心志的经历。他还很小的时候,到贺龙部队打游击,后来又到台湾念书,自己都没有钱吃饭,又要自立起来。白天大学里上课,中午没有饭吃,跑到田里挖人家的红薯来吃,就是那么惨。

我现在还经常说他一个笑话,他来见我的时候,很傲气凌人,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脚穿一双皮鞋很烂。我以为他故意表示有学问,看不起人。我说,“尚德,你这双皮鞋该换一换了”,他说,“老师你不知道,我这个皮鞋呀,是名牌哩!”我说,“什么牌子啊?”“四知牌。”我说,“四知?哪里有个四知牌皮鞋?”他说,“天不知地知,你不知我知”。哦!原来皮鞋穿得没有底了,苦到这个程度。当然,这是苦的一种,他其他的苦很多。

孟子说,上天磨炼一个人,“苦其心志”这一句话,不要随便读过去。不过你们从“文化大革命”开始到创业,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下乡去啊,打工啊,什么劳苦的事都做过。“饿其体肤”,没有饭吃。

朱元璋就是家里穷得没有饭吃,只好去当兵,后来当了皇帝。还有段历史的记载,不是正史上写的。他和马大脚皇后,两个人在宫廷里讲笑话,一下高兴,他就拍太太的大腿,“哎呀,想不到当年我们两个没有饭吃,出来当兵讨饭,哪里晓得做了皇帝!”

马皇后这个人是千古以来最好的皇后,很有修养的。朱元璋一拍大腿就出去了,旁边有两个太监。马皇后就说,“皇上马上要回来啊,你们赶快,一个装哑巴,一个装聋子,不然你们没有命了。”两个太监一听皇后这样吩咐,就懂了。

等一下朱元璋回来了,很生气,他想刚才跟老婆俩讲的话,还随便拍一下大腿,给两个太监看见了,没有威仪,没有威风了。回来就瞪起眼睛要杀人。问两个太监,“我刚才跟皇后讲的话你们听到吗?”两个太监都不说话。马皇后讲了:“皇上你去吧,去吧,没有事,这个是哑巴,这个是聋子,跟在旁边一辈子听不到的,你管他们干什么,赶快去办公去吧!”这样两条命就救下来了。

刚才这个故事,就是讲到“饿其体肤”。“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四个字怎么讲?没有饭吃,身体饿得没有精神,没有力气,受这种苦。

最严重的是“行拂乱其所为”,你的理想达不到,任何事情都做不到,会倒霉到这种程度。为什么上天会那么折磨你,你的命运为什么那么苦呢?这就是上天成全你,教育你。教育你什么?“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你心里所想的达不到目的,任何事都不成功,在这个时候“动心忍性”,能够忍得下来,平得下来,这就是修养的真工夫了。因此“增益其所不能”,由忍性的修养开始,然后又在那些痛苦磨炼当中才懂,才能做一件大事业,成就了大事。

下面,孟子在这篇里提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一个人学问的成功也好,事业的成功也好,做生意成功也好,必须要带一点病态,必须带一点不如意,总有一些缺陷,才能够促使他努力。所以,朱元璋读到这里,就拍桌子了,“哈!真是圣人!”他一辈子的遭遇就是这样。

然后,这一段,“人恒过,然后能改。”不只是讲做人哦,一个公司也好,一个社会也好,一个国家也好,一件事业也好,不经过挫折,你做领导的成功不算成功的。孟子的这个结论,“人恒过,然后能改”七个字,人经常犯错,犯了过错肯反省检讨自己,然后能改。没有给你痛苦的打击犯错,你不会反省,不会改过的。

所以,人不怕犯错误,大丈夫犯了错误挺身而出,改过来,然后能够“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心里感受痛苦压迫,“衡于虑”,然后才晓得冷静的衡量,考虑。“而后作”,再起来,能够做伟大的事业,作一个人。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不是那么简单的,观察了外面这个环境,看看各种情形、景象。在个人讲,自己虽受了打击,还要修养很好,没有倒霉脸色。我常常跟同学讲,一个老前辈曾告诉我,他说,“有力长头发,无力长指甲”,年轻人生命力旺盛,头发容易长;营养不够的时候,指甲容易长。所以那个老前辈告诉我,倒霉的时候,少睡觉、勤理发、勤剪指甲。如果在倒霉的时候,没有事做老睡觉,头发指甲弄得长长的就更倒霉了。也就是“征于色,发于声”。然后啊,“喻”,懂得了。看了别人的现象,看了外界的环境,反省自己,就懂得了。

因此,一个国家,一个团体,一个公司也好,一个家庭也好,“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个国家,如果无“法家”,法律不上轨道,法治不上轨道。无“拂士”,是没有人讲难听、批评你的话。一个领导人,没有人给你讲不同的意见的话,就危险了;讲话批评或纠正领导人的,叫做“拂士”。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家庭,没有“法家”不行的。“法家”除了懂得司法以外,另外一个法家是什么?像诸葛亮,是刘备的法家,给他出主意的,有方法的,所以也叫“法家”。我们有会写字的人,譬如写给朋友,某某法家正之,就是这两个字。意思是,你的字比我写得好,请你纠正我。这个法家,不是司法的法了,指内行人,善于用智慧。

一个国家,一个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来没有人挡在前面,那是危险的。换句话说,你公司生意做得很好,非常骄傲、得意,年年赚钱,事事如意,没有打击,那你就开始有问题了。

然后,讲两个原则,个人也好,社会也好,团体也好,国家也好,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啊!所以,叫你有忧患意识,一个人要活着,想创业成功,在痛苦中会成长,得意了就死亡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是孟子的话。

这一段,我们补充上个钟头讲到身心修养做工夫的。刚才去休息的时候,一位同学提出来,她说有一段很重要,希望说明一下,就是这一句。

孟子的书,传统上叫“圣经”。可是中国人很可怜!你看外国人,每个观光旅馆,或五星级的饭店,你打开抽屉,有很好的一部《圣经》放在那里,给你看的。我说中国人早应该提倡,每个旅馆放部白话的四书五经,给客人看看。可是中国人,很可怜的,书现在不读了。

再说刚才那一段,补充说一下。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这个就补充刚才所讲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孟子说,任何一个人有四个方面:道德、智慧、术、知。要有道德的成就;智慧的开发;至于术,就是方法、技术、技能,科学的知识等等,譬如现在大家喜欢讲管理学,还喜欢玩计算机,这些都是“术”;“知”是哲学方面,最高的智慧。

一个人在这四方面,任何一方面有成就,“恒存乎疢疾”,他说,这个人啊要在生命上有点缺陷的,或者喜欢读书的人,体力不够。我们常常说,在学校里很多学生,一看,有些人“哎!你不要读书了,你给我加入运动队吧!”身体很好的,做运动员去,他一定不喜欢读书,培养他向运动这一面走。如果这个人内向,很宁静的,可以读书做学问,所以一定有一点心病才可以。禅宗的祖师百丈禅师也讲,修道的人要带一点病的,身体太健康了,他不晓得向好的方面走。所以孟子也讲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有一种缺陷,心病。

所以他说,世界上的人,“孤臣孽子”,刚才我讲,张教授念到那段书心里有点不舒服,因为他也是孤臣孽子之一。所以,自己出来,碰到社会国家的变动,一切的环境,有时候都变了。譬如我们碰到抗战的时候,当时我们中国已经一半给日本人占住了,家也不能回,一拖拖八年。万一真的给日本人亡掉了,我们怎么办?老实讲,我们最后的决定是,决不做亡国奴!做什么呢?做一个孤臣孽子。走了!准备怎么走?从重庆到西康、到西藏,从西藏逃印度,从印度出来走流亡抗战的路线,这样就变成了孤臣孽子。

孟子说,一个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随时随地,生活艰难,环境不对,操心危险的事。“其虑患也深”,他思考问题就深了,“故达”,所以能够通达一切学问。

我们现在要讲的比较多,可是时间不多了,我想先停止到这里,我还是希望大家……

(张尚德教授提出,请怀师讲“养心莫善于寡欲……”一段)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这个寡欲的问题,是个严重的问题。刚才我们白天的时候提到,一切宗教总是禁欲的,我们提到性跟情两个问题。我常常跟年轻同学们讲爱情哲学,我先说个笑话吧:

我在大学里头也同张教授一样,有时候担任讲哲学的课程。有一次,在辅仁大学讲课,一位女同学送上一个条子提一个问题,“老师,你不要讲人生哲学,讲爱情哲学吧”。我把这一个条子一看,就放在旁边。我说,下课再讲。后来下课,我又忘记了。第二堂上课,这位女同学很厉害,死活不行,又再提出来。

我说,“有位同学要我讲爱情问题,到现在我不晓得什么叫爱情。据我了解,爱情呀,就是人最高的自私境界。任何的爱情都是‘我’爱你,因为有‘我’,‘我’不爱你就不爱你,所有都是为了‘我’,不是为了爱。”

当年在大学里,我跟年轻的人讲,我说你们懂得爱吗?我看没有什么爱。男女关系,不管你偷情也好,做爱也好,怎么也好,我常常发现夫妻一辈子的人,生了儿女一大堆,可是他们没有爱情。

即使懂了爱,也没有情。那么所有人是干什么?只是一个“欲”,男女的“欲”,什么叫“欲”?一点荷尔蒙在作怪!内分泌的问题,等到内分泌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譬如说,有一句成语,两个男女,感情不好了,叫“同床异梦”。我说,乱扯!这是很好的哲学的话嘛,不管他爱情好不好,哪有两个人睡一床做同样的梦啊?不可能的嘛!同床一定异梦!同床做一个梦,那是两个神经病刚好在一起了。“同床同梦”,没有这个事的!

由此讲到这个寡欲。我常常告诉年轻人,情、爱、欲是三个层次。一般人青年时都是欲,都是一点荷尔蒙,拿儒家的观点,都是“气之炽盛”,身体情绪的变化,荷尔蒙的变化,内分泌的变化,完全是“欲”。所谓“我爱你”“不爱你”,那是听肉体上荷尔蒙的指挥,这个完全属于欲。欲是彼此的发泄,没有什么懂得爱。

爱,就真不容易了,爱跟欲不一样时,那才是真爱。当然你们喜欢养小狗的,嗨哟,几万块钱买一条小狗,抱着又亲又吻,那个说不定还有一点点爱。那么这个爱很自私的噢!格老子愿意喜欢这条狗,我不喜欢还是把它炖去吃了,还是为“我”(众笑),这个算是爱!

情,这个就难了,那就很高了。情是已经离开了欲,离开了爱,才谈情。

孔子讲,人生三个步骤,少年人“戒之在色”,是指男女关系。有贼心,有贼胆,那个贼又不听话,只好去乱搞了。所以,少年戒之在色。

中年是“戒之在斗”,斗争。像你们诸位大老板一样,赚了一千万还要三千万,赚了三千万还要一亿,一路向上面斗争上去,爬上去。彼此还要斗争的,所以中年是戒之在斗。

晚年呢,最可怕了,“戒之在得”,到老了抓得最紧。越老越抓得紧,该放手,但不肯放啊!

我刚才讲欲是少年的事,以现在你们的讲法是微观,不是宏观的,宏观的欲就大了。譬如诸位老板,赚了一百亿还想一千亿。有个朋友就想赚一千亿,如果他赚了一千亿,还想二千亿,欲是越来越大。所以中国文化《礼记·曲礼》上有几句话:“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所以人家问我,本来我们的科学很发达,为什么到了魏晋的时代,把科学停止不准发展呢?我说,那个时候他们的思想是对的。中国文化道家的思想,认为物质文明越发达,人类的欲望越提高,那就越不可收拾了。物质文明发展到越高,人类的欲望跟着越提高,越乱,所以,中国魏晋避开这个。

以现在来说,认为这是古人的错,古人没有错啊!现在还正在讨论这个问题。我常常说,科学的发明,物质文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是没有给人类带来幸福,反而带来更多的痛苦!

所以刚才张教授提出来,“养心莫善于寡欲”,天主教、佛教等等宗教是禁欲的。儒家同伊斯兰教是主张寡欲的,尽量减少,省吃俭用一点,叫做寡欲。完全禁欲做不到,普通人只好来个寡欲。

孟子说的寡欲,就是广义的,宏观的讲寡欲,是少欲,把欲望清净一点,少一点,节省一点用,那就对了,那这个人已经有相当的修养与道德了。

孟子说能够做到寡欲的人,“虽有不存焉者”,虽然还没有达到很高的程度,达到那个“大而化之”的包容境界,但是已经很好了。下面这个“寡矣”呢,就是他的欲望已经很少了。

“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一个多欲的人,想达到道德的境界,他说也不可能,也很少。这里有个历史的证明:秦始皇做了皇帝以后,想修道,想长生不老做神仙。你们最近看了一个《汉武大帝》,汉武帝做了皇帝以后,也想求神仙。这个皇帝求神仙,也等于陈峰一样,一边拿念佛珠做事业,一边可以骂人。汉武帝没有错,但是难做到。

汉武帝旁边有两个大臣,汉武帝最怕的一个是汲黯,这个人讲话大舌头;最喜欢的一个是东方朔,他滑稽,给武帝讲笑话。武帝经常发脾气,有时犯了错误,东方朔给他讲两句笑话,他就算了。汲黯可不同了,万事跟武帝直面地讲,所以他批评汉武帝说,“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意思是说,你呀,内心什么都要,又想权力,又做皇帝,又要女人,什么都要,又要扩充境地,又要独霸天下,外面又要广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想效法尧舜之治,做得到吗?不可能的。他说,你是矛盾的。

别人讲汉武帝这种话,当面批评,不杀你的头才怪!汲黯讲了他,他虽然气,当面却一声不响。可是《汉武大帝》剧中这个道理没有演出来。汉武帝对任何臣子,你看卫青啊,霍去病啊,这些打天下的大功臣来见他的时候,汉武帝有时候正在厕所里,就叫他们进来报告,自己还坐在马桶上,多不礼貌啊!唯有一个人,当太监讲,汲黯来看你了。武帝即刻说:“等一等!叫他不要进来!”马上穿上礼服,帽子戴好再见他。

当然,后来汲黯有一件事情犯错了,汉武帝有一度还是把他冷冻起来,下放了。可是到汲黯晚年的时候,江西出了问题,汉武帝还是找他。汲黯来了说,皇上,我现在也老了,又病了,你不要再找我办事。

汉武帝说,“我非找你不可,因为江西出问题了。”

汲黯说,“哎呀,你不要找我,我老了,我跟你两个意见又相反,你找我干什么?”

汉武帝说,“拜托你,你尽管老了,我弄张床给你,你躺在床上去看江西好不好?”

汉武帝说,不要叫你起来办公了,只要有你的声望在江西,就行了。汲黯没办法,最后到了江西,临老死在江西了,叫“卧而治之”,汉武帝看重他到这个程度。

我们听过一句话:“期期以为不可”,认为是汲黯讲的话。后来我们写文章,都照写,不懂是什么意思。

汉武帝听人挑拨,跟太子闹翻了,废了太子,把儿子逼死了嘛!这一段是汉武帝最伤心的事。汉武帝要换太子,什么人都不敢讲话,只有叫汲黯来,因为汉武帝想听听汲黯的意见。汲黯一来,汉武帝说,我要把太子废掉!哗!他急得一头大汗,就跪下来,“臣期、期、期……以为不可!”他大舌头,一急起来,说不出话来,“期、期、期、期……不可”,就是这么一个故事。所以,期期以为不可,就是描写当时的声音,大舌头说不出来,急得脸都红了。所以叫你们去“读”古书,不读搞不明白。

汲黯固然与武帝有这一段对话,其实高祖要废太子时,周昌极力劝阻,才是“期期以为不可”的第一人。

刚才所提到“法家拂士”,这一段也是补充法家拂士的道理,也就是讲寡欲这个问题。

所以谈修养,要寡欲已经很难了,要完全做到,就是四个字:离情弃欲,这是佛家道家到了佛与神仙的境界了;但不是硬性的断绝。

什么叫离情弃欲呢?就是孟子刚才所讲的“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这就叫做“离情弃欲”了。

因为同学在前面用灯光已经催我好几次了,到时间了,我只好听命,他们在那里“期期以为不可”啊!好了,对不起诸位啊,没有留时间给你们讨论,这个时间太短了,下一次有机会我们再谈吧。

陈峰:各位同学,各位朋友,我们今天虽然在短短的四个小时当中,我们南怀瑾老师呢,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生动、提纲挈领的关于中国文化的一课。南老师,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当中,提炼了这么几个方向内容。一个是对中国文化下了一个定义,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使我们耳目一新的理解。同时呢,就如何学习中国文化,真正学习的目的,给我们做了教导,用两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现在是今之学者为钱。我觉得南老师这个真正学问的造诣,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人生的反思,同时,就如何读书这方面,使我们大家今天有一个粗略的、新的理解。

另外,就我们为商之人,我们工商界的人,如何做事业,使我们对于事业有了崭新的理解,对于我们作为工商界人士,今后,如何开拓自己的事业带来了反思。同时,就当今工商业发展的一些大的问题,也给我们做出了一个重要提示。

另外,就如何当好一个领导,在座的无论我们工商界的,还是各级组织的管理者,都是一个领导,为人之君,为人之亲,为人之师。这个呢,我经常对“海航”的管理干部称之为“三位一德”。尽管老师说这是给皇上用的,但是我觉得作为管理者,这个政治道德也应该有,也就是作为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管理道德。

老师给大家发了《大禹谟》、《孟子》这么十几页文章,是精选出来的。我觉得,对于如何学习中国文化,给我们一个提纲挈领的启示。

四个小时中,我受益匪浅,在座的朋友们呢,我想都有不同的收获。现在大家,再以热烈的掌声,向我们南怀瑾老师在即将九十之高龄,还给我们作这样的报告和讲话,表示感谢!

我觉得,南老师给我们讲的,如同博士后的导师给小学刚识字的人讲一样,确实很辛苦,我真正能理解南老师的心境。所以,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我们诚挚的感谢,感谢南老师今天下午和晚上的辛苦!

(众鼓掌)

南师: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