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诊疗术后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切口相关并发症

一、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外科患者最常见的医院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器官腔隙感染。其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延长住院时间,导致死亡率和再次住院率明显高于未感染者。
【临床表现】
术后患者伤口部位有疼痛、压痛、局部肿胀、发红或出现发热等;伤口内有脓样分泌物流出。
【诊断依据】
1.伤口部位有疼痛、压痛、局部肿胀、发红或出现发热等;
2.伤口内有脓样分泌物流出;
3.渗出液或脓液培养能培养出细菌。
【治疗原则】
1.加强术前、术中、术后、围术期抗生素的使用,术后及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迅速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2.加强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严格消毒隔离,规范操作,术中尤应注意切口皮肤保护,并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3.要严格掌握放置引流管的适应证,尽可能不置引流管,对置引流管者要尽可能在48小时内拔除。
4.切口感染一旦诊断明确,应及时进行切口撑开引流,必要时给予碘伏水及过氧化氢溶液反复冲洗切口,并放置引流条,及时定期换药。
二、切口裂开
切口裂开是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在腹部外科发生率为1%~3%,发生时间在手术后4~10天,一般在腹部缝线拆除后切口裂开,给患者及家属在精神及经济上造成程度不同的影响,严重者甚至影响生命。
【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术后2~10天,表现为术后患者突然出现切口全层或部分裂开,好发于术后呕吐、呃逆、剧烈咳嗽、腹胀、便秘等可使腹内压增高的患者。
【诊断依据】
术后2~10天,因咳嗽、呕吐等诱发因素突然出现切口全层或部分裂开,可出现网膜或小肠膨出。
【原因】
1.切口感染
切口化脓感染是切口裂开的重要原因之一;
2.术后腹压增高
术后呕吐、呃逆、剧烈咳嗽、腹胀、便秘等都可使腹内压增高,影响切口愈合,导致切口裂开;
3.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
4.缝合不当,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术中缝合层次错位,腹膜缝合不密有撕裂或缝合时距离切缘太近;缝合时遗留无效腔、造瘘及引流管从切口处引出等。
【治疗原则】
多需急诊行切口清创缝合术,若合并切口感染等,则需要及时撑开引流换药,待切口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再行清创缝合术。缝合时,应当在良好麻醉下给予及时的全层减张缝合。最好用10号双股丝线腹壁全层间断缝合,不穿透腹膜,皮外套胶管防止缝线切割皮肤。加强预防感染治疗,延期拆线。
【预防】
1.预防切口感染
必须严格遵守外科无菌操作原则,保护好切口,彻底止血,防止血肿形成。手术操作要轻柔,避免粗暴分离和结扎大块组织,以免造成组织缺血、坏死;合理使用电刀,勿过多、过频,以免引起局部组织变性坏死、液化而继发感染。对于能污染的伤口术前30~60 分钟适当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2.术中规范操作
手术人员术中应注意缝合技术,不留无效腔,避免错层缝合,松紧、疏密、深浅适宜;不允许腹腔引流管从切口处直接引出。
3.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术前应给予积极的支持治疗,对低蛋白血症者可静脉输注白蛋白或血浆,贫血者输注红细胞混悬液纠正贫血;术后继续给予营养支持。
4.加强术后健康指导
①对年老体弱有可能发生腹部切口裂开的患者,术后常规给予腹带加压包扎,并适当延长拆线时间;②术后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协助患者翻身,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保护切口的方法,即按住伤口,协助患者采取坐位,先深深地吸气,然后短暂地闭气,跟着收缩腹肌,以增加胸内压,然后把声门打开,用力把痰液咳出;③对术后咳嗽及肺部感染者,应及时调整病室内的温湿度,嘱患者半卧位,勤翻身、拍背,每天4~6次;对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应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每天2~3次;④由于反复持续的呃逆及呕吐也可使患者腹压增高,故当患者出现上述情况时,应及时查找原因,给予针对性的处理,以避免发生手术切口裂开;⑤术后活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6~8 小时后,应鼓励并协助患者床上翻身,进行轻微活动;根据手术范围,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胃肠蠕动,利于早日康复。
三、切口疝
切口疝是手术切口深处的筋膜层裂开或未愈合所致,可视为迟发的切口裂开或表面愈合的深部切口裂开。由于切口表面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层已愈合筋膜层裂开,在腹腔内压力的作用下,内脏或组织向外疝出,其疝囊可能是已经愈合的腹膜也可能是腹膜裂开后逐渐形成。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腹壁切口处有肿物膨出。肿物通常在站立或咳嗽时明显,平卧时缩小或消失。大部分患者无特殊不适感,少数人会出现腹部牵拉感,并伴食欲缺乏、恶心、腹部隐痛不适等,极少数患者会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的表现,一般不发生嵌顿。
【诊断依据】
1.腹壁切口处有肿物膨出;
2.B超或腹部CT可见肿物(大网膜或肠管)自腹壁切口膨出;
【原因】
腹部切口疝发生原因与原手术时患者的全身和局部因素有密切关系。局部原因为切口感染,愈合不良,切口类型、缝合技术不良及缝合材料;全身原因为年龄、术后腹胀、咳嗽、营养不良等。
【治疗原则】
1.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寻找切口疝形成的原因如高龄、肥胖、慢性支气管炎、便秘、贫血、低蛋白血症、糖尿病等,有针对性地制定个体治疗计划,术前改善全身一般情况,增强心肺功能。尽量控制或消除腹内压增高等疝的促发因素。
2.对特别巨大的切口疝,有形成“腹外腹”表现者,术前应做腹腔扩容、腹壁顺应性训练和呼吸功能准备,以防止术后发生。
3.术前肠道准备,以减轻术中、术后肠胀气,有利于手术操作和防止术后早期排便困难致腹压升高。
4.根据疝环缺损大小选择适宜的修补方法和修补材料。修补方法包括:直接缝合;自体组织移植;人工合成材料(疝补片)修补;腹腔镜修补。注意术区有感染或污染者禁忌使用人工补片。
5.切口创面内常规放置负压引流管,以避免创面内渗血积液影响组织与补片的愈合。拔除负压引流管时间需根据引流量决定。一般3~5天。
6.预防性使用抗生素3~4天。
7.术后腹带加压包扎,有利于减少渗液,稳定补片的位置和促进补片与组织的愈合。对大切口疝和巨大切口疝采用腹带包扎的时间应适当延长至半年并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术后早期复发。
8.指导患者在出院后预防和治疗导致腹内压增高的疾病,以保证治疗效果。
四、切口脂肪液化
脂肪液化是手术伤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切口处脂肪较多并采用电刀手术时,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电刀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表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
【临床表现】
多发生在术后5~7天。大部分患者除诉切口有较多渗液外,无其他自觉症状;部分于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按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渗液。
【诊断依据】
1.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
2.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
3.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原因】
1.肥胖者脂肪层厚,血运较差,切开后局部血运进一步被破坏,组织愈合能力和抗感染能力差。
2.高频电刀切开组织时产生的高温造成脂肪细胞变性坏死,又由于热凝固作用使毛细血管栓塞,导致原本血运较差的脂肪组织血供进一步发生障碍,引起术后组织无菌性坏死。
3.切口缝合技术欠佳,皮下留无效腔。
4.止血不彻底,线结切割脂肪组织过多。
5.年老体弱、贫血、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及合并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愈合能力差。
【治疗原则】
1.切口渗液较少,仅少部分愈合不良,只需拆除1~2针缝线,内置生理盐水纱条引流,进行敷料更换,即可使切口顺利愈合。
2.如渗液较多,切口不愈合,可采用切口换药后以贝复济喷洒切口的方法或采用皮下深层、前鞘前面放置无菌负压引流管,持续负压吸引的方法,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五、切口瘢痕骨化
腹部切口骨化是腹部切口瘢痕内有骨组织形成,临床十分罕见。
【原因】
尚不清楚。一种观点认为是剑突或耻骨联合的软骨或骨上脱落的小颗粒,术中接种在切口中而导致骨形成。另一观点认为可能是局部受到创伤,在创伤反应期,未成熟的结缔组织分化成为成骨细胞而导致骨化。总之,关于腹部手术切口瘢痕骨化的成因尚无肯定的结论。
【临床表现】
多发生在术后几个月之内,最短者为术后27天。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亦不影响功能。有时仅感知切口瘢痕深部有坚硬肿物,易误诊为肿瘤局部复发。
【诊断依据】
1.体检时可触及位于腹壁深部的坚硬如骨的条索状肿物。
2.B超或CT检查可支持诊断。
【治疗原则】
腹部切口瘢痕骨化的治疗,可行手术切除,亦可作放射治疗。

(卢云 张宪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