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乳腺手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第一节 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并发症
一、乳瘘
【原因】
1.乳房脓肿切开方法不当损伤了大乳管,使乳液从破溃的乳管开口处流入脓腔。
2.房脓肿有多个的称为分房脓肿,手术中需要打开房隔时造成大乳管断开而漏乳。
3.深部乳房脓肿范围广,容易造成乳房脓肿中许多乳管和脓肿交通,形成乳瘘。
【诊断依据】
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切口延迟不愈,持续有白色乳汁溢出。
【临床表现】
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切口延迟不愈,持续有白色乳汁溢出,切口边缘皮肤红肿,最后形成慢性窦道。
【治疗】
1.如已形成乳瘘应停止哺乳,并终止乳汁分泌。
2.苯甲酸雌二醇2mg肌内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或给予炒麦芽60g水煎服,每日一剂,服3天。
3.局部用药,全身使用抗生素。
4.换药时,搔刮瘘管,清除坏死组织,促进其闭合,对于长期不愈合者可于3~6个月后行乳房瘘管切除。
【预防】
1.依据脓肿的部位选择切口,避免损伤大乳管,乳晕区脓肿应沿乳晕作弧形切口,乳晕区外脓肿应沿乳管平行方向做放射状切口,乳房后间隙脓肿应在乳房下缘胸壁皱襞处作弧形切口。
2.切开后用示指探入脓腔,轻轻分离脓腔内间隔,避免强行分离和锐性分离而损失乳管。
3.作乳晕区弧形切口时,要避免切开过深而伤及大乳管。
4.术后患侧乳房应停止哺乳,经常用吸奶器吸尽乳汁。
5.哺乳期尽量避免择期性手术。
二、切口血肿
【原因】
1.术中止血不彻底,血管结扎线脱落,未放置引流,术后未能有效的加压包扎所致。
2.采用局部麻醉,局部麻醉药中加入过量肾上腺素可使术中血管过度收缩,术后发生延迟性出血。
【临床表现】
血肿发生后可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切口渗血多,局部皮肤可呈紫色,皮肤紧张,局部有触痛,可有波动感。注射器穿刺抽吸,可抽出不凝血。
【诊断依据】
1.局部肿胀疼痛,切口渗血多。
2.局部皮肤可呈紫色,皮肤紧张。
3.局部有触痛,可有波动感。
4.辅助B超检查。
【治疗】
1.对已形成血肿者应拆除切口1针或数针缝线排除积血及凝血块,放置引流或加压包扎。
2.血肿较大,排除积血过多,考虑有继续出血应拆除缝线,敞开切口止血后再重新缝合,放置引流。
3.穿刺抽吸由于凝血块影响不易成功,一般不采用。
4.对形成血肿者均应给予抗生素以防感染。
【预防】
1.术中仔细止血,放置引流及术后加压包扎。
2.慢性脓肿者乳房部分切除术后所留残腔可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切除组织较少者,可行腺体缝合闭锁残腔,一般不需要放置引流及术后加压包扎。
3.较大残腔由于缝合可导致乳房变形,因此可不予缝合,明显出血点予以结扎,残腔内放置引流,术后行负压吸引,一般不需要加压包扎。
4.或可将残腔内壁广泛电灼止血,只缝合切口,不放置引流,亦不加压包扎,残腔内术后可有渗出性积液,应让其自然吸收,残腔逐渐被瘢痕组织填充,一般不会有明显的乳房外形改变。
三、引流不畅
【原因】
1.切口过小或位置过高。
2.脓腔内的结缔组织隔未予分开。
3.凡士林纱布条引流吸附作用小,由于时间久纱布条被脓液堵塞,妨碍引流。
4.引流管通常为管腔内有血块或浓稠的脓液,或导管壁扭曲、折叠。
【临床表现】
术后高热不退,或是出现持续性低热,局部症状不见减轻或消退,排除的脓液量不是每日逐渐减少,轻按脓肿周围组织时常有较多的脓液排出,或引流切口经久不愈等。
【诊断依据】
1.脓液量不是每日逐渐减少。
2.轻按脓肿周围组织时常有较多的脓液排出,或引流切口经久不愈。
【治疗】
应手术探查,依据引流不畅的原因加以处理。
【预防】
1.选择合适的引流,所选用的引流物能适合脓液的黏度和容量。
2.引流物放置于切口或脓肿的最低处。
3.烟卷、纱布条等引流时应勤换敷料,增强吸附作用。
4.注意引流管的管理,不使引流管受压、折叠、或被脓液阻塞。
5.脓腔过大时对口引流,以手指伸入脓肿内,将结缔组织分开,以便排尽脓液。
(王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