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九节 神经系统并发症
一、术后精神异常
【概述】
术后精神异常是指与手术相关的一过性的具有幻觉妄想或明显的精神运动兴奋或抑制等类似精神病的症状。
【临床表现】
术后精神异常的临床表现与精神病的症状相似,但又有所不同。
1.睡眠障碍
可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易醒,当然这与术后疼痛及睡眠环境的改变有很大关系。
2.易兴奋、激惹
术后部分患者出现兴奋、易激惹的表现,与其交流时言语较多,有时出现答非所问的表现。
3.易疲劳衰竭、嗜睡
此症状多见于老年患者,多可持续3~5天,呼之即醒,醒后无任何异常症状。
4.疑病、焦虑
部分患者因术后病情反复变化,导致许多良性疾病患者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从而出现疑病、焦虑,认为医生及家属在隐瞒病情的严重性,导致患者拒绝配合或治疗依从性差。
【原因】
手术后出现精神和情感、行为方面的异常会增加医疗和护理的难度,并可影响患者的康复。造成麻醉手术后精神情感改变的原因有:①手术部位,②麻醉方法和药物,③术中知晓,④体外循环术中空气栓塞,⑤术前合并精神及情感障碍,⑥其他,如陌生环境、制动及术后一系列医疗措施,特别是有创监测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较易发生术后精神异常。
【诊断依据】
多数患者仅有类似于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少数患者脑电图出现异常,可协助诊断,但需行颅脑CT排除器质性病变。同时,术前询问病史时应注意患者有无精神病的发作史。
【治疗原则】
对于术后即刻发生的精神异常不需要特殊药物处理,应加强护理,避免意外伤害,对严重的躁动等兴奋反应可适量使用阿片类镇痛药、镇静剂。对术后24小时后发生的其他精神和情感反应需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作好心理护理和治疗。绝大多数患者会随着疾病的康复而恢复到术前的精神和心理状态。
【预防】
对有精神病病史、癫痫病史的患者麻醉诱导及术中用药应避免使用丙泊酚。麻醉手术后精神、情感的改变虽不多见,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应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患者的精神及情感障碍。
1.重视术前随访
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及术中、术后护理人员均应通过术前随访,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打消患者对麻醉、手术操作的顾虑。
2.合理进行术前用药
术前给予适量阿片类镇痛药,可减少患者紧张与焦虑,有助于麻醉的平稳苏醒减少麻醉后即时的兴奋表现。由于抗胆碱类药物可能与麻醉停止后即刻的兴奋症状相关,对术前发现有可能发生精神和心理障碍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这类药物。
二、术后脑血管意外
【概述】
脑血管意外又称为急性脑血管病,或卒中、脑卒中,是供应脑的动脉血管,包括两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病变引起的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而致意识障碍及(或)脑局灶症状(言语障碍、面瘫、肢瘫)。脑血管意外已成为神经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危重病,也是人类病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脑血管意外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前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其中以脑血栓形成最为多见。其中脑出血、脑血栓形成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多数是由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因脑动脉瘤、血管畸形等所引起。脑栓塞多见于中青年有心脏病的患者,如心脏瓣膜病、心肌梗死栓子脱落堵塞脑血管而成。术后发生的脑血管意外多与手术相关。
【临床表现】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
可分为颈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两类。颈动脉系统TIA常见症状为对侧单肢无力或不完全性偏瘫,对侧感觉异常或减退,短暂的单眼失明是颈内动脉分支眼动脉缺血的特征性症状,优势半球(通常为左侧)缺血时可有失语,对侧同向偏盲较少见。椎-基底动脉系统TIA以阵发性眩晕最常见,一般不伴有明显的耳鸣,可发生复视、眼震、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共济失调。一侧脑神经麻痹、对侧肢体瘫痪或感觉障碍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典型症状。
2.脑血栓形成
术前多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常在睡眠中或安静时发作,可有头晕肢麻、暂时性神志不清等前期症状,逐渐产生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症状,症状逐渐加重,数小时至数天达高峰。
3.脑栓塞
多见中年以上,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或高血脂病史,有的患者有短暂脑缺血发作史。通常意识较清,生命体征平稳,当大脑大面积梗死或基底动脉闭塞严重时,可有意识不清,甚至出现脑疝死亡。
4.脑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多骤然发病,一般都是情绪激动、过度用力或高度紧张时发生。症状因出血部位和出血量而有差异。发病时可出现剧烈头痛、头晕、呕吐,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口眼歪斜、肢体偏瘫、意识障碍等,重症者脉洪缓慢,呼吸深缓,常伴中枢性高热,病情恶化时呈现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瞳孔形状不规则、双侧缩小或散大、双侧大小不等,光反应迟钝或消失。脑膜刺激征阳性,眼底可见视网膜动脉硬化和视网膜出血,偶有视乳头水肿,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心律不齐、肺水肿等。
5.蛛网膜下腔出血
突然剧烈头痛,迅即出现脖子硬、恶心呕吐、烦躁、怕光、怕声、少语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
【原因】
1.血管壁病变 患者术前多有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风湿、钩端螺旋体、结核、梅毒等)、发育异常(先天性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外伤等,其中以动脉硬化最常见。
2.血液成分改变及血液流变学异常①血液黏滞度增高:如手术引起机体应激反应,术前高脂血症、高血糖症、高蛋白血症、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等;②凝血机制异常:如术中出血过多,反复输血,而未输血小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术中及术后应用抗凝剂,DIC等。
3.血流动力学改变 如围术期高血压,低血压,心脏功能障碍等。
4.其他 如颈椎病,肿瘤等压迫邻近的大血管,影响供血;颅外形成的各种栓子(如空气、脂肪、肿瘤等)引起脑栓塞。术后长期被迫体位也可引起颅内压的变化。
【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表现及颅脑CT多可明确诊断。部分患者需行多次颅脑CT方可确诊。治疗: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针对TIA发作形式及病因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偶尔发作或只发作1次在血压不太高的情况下可服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但应当尽量避免术后第1天应用,以增加术后出血的可能,可于术后第2天或第3天开始应用。阿司匹林的应用时间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多数情况下需应用2~5年,如无明显副作用出现,可延长使用时间,如有致TIA的危险因素存在时,服用阿司匹林的时间应更长。同时应服用防止血管痉挛的药物,如尼莫地平,也可服用烟酸肌醇。术后保证血容量充足,适当应用扩血管药物,如曲克芦丁(维脑路通)都可选用。
2.脑栓塞
脑栓塞本身的治疗原则是要改善脑循环、防止再栓塞、消除脑水肿、保护脑功能。针对栓子来源的不同进行对症治疗:
(1)抗凝及溶栓治疗,对于心源性栓塞者,推荐早期、长期抗凝治疗,抗凝治疗禁忌及非心源性栓塞者不推荐抗凝治疗,建议抗血小板治疗;溶栓类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等)亦可能仅在早期发挥作用。但术后出血的患者应减少用量或避免应用。
(2)对症治疗:出现颅高压者可给予脱水剂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形成,以降低病死率。常用高渗脱水剂有甘露醇、甘油果糖等,也可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等;血压明显升高者可适当给予降压治疗;在急性期还可适当应用一些神经保护剂保护脑细胞;
(3)当发生出血性脑梗死时,要立即停用溶栓、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防止出血加重和血肿扩大,适当应用止血药物,治疗脑水肿,调节血压;若血肿量较大,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考虑手术治疗;对感染性栓塞应使用抗生素,并禁用溶栓和抗凝药物,防止感染扩散;在脂肪栓塞时,可应用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不能用于对本药过敏者)、5%的碳酸氢钠及脂溶剂(如酒精溶液等),有助于脂肪颗粒的溶解。
3.脑出血
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包括5个主要方面:①一般治疗与缺血性卒中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神经功能状态和生命体征(血压、脉搏、血氧浓度和体温)需要连续或有规律的监测;②需要预防和治疗神经系统并发症(如水肿的占位效应或癫痫发作)和内科并发症(如误吸、感染、压疮、DVT或PE);③早期二级预防减少脑出血早期复发率。除了治疗升高的血压和禁止使用抗凝药物外,脑出血的早期二级预防与卒中的一般早期二级预防没有本质区别;④外科手术目的是寻找控制血肿扩大的特殊治疗手段。
4.蛛网膜下腔出血
(1)一般处理及对症治疗:
①保持生命体征稳定;②降低颅内压;③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④对症治疗;⑤加强护理。
(2)防治再出血:
①安静休息;②调控血压;③抗纤溶药物;④外科手术。
(3)防治脑动脉痉挛及脑缺血:
①维持血压和血容量;②早期使用尼莫地平;③腰穿放CSF或CSF置换术。
(4)防治脑积水:
①药物治疗;②脑室穿刺CSF外引流术;③CSF分流术。
(5)病变血管的处理:
①血管内介入治疗;②外科手术;③立体定向放射治疗(γ-刀治疗)。
【预防】
术后发生脑血管意外的患者,术前多有脑血管意外病史或高发因素,所以术前纠正或去除脑血管意外的诱因是关键,如果为非急症手术,建议待去除或控制脑血管意外的病情后再行手术治疗,另外,术后控制好脑血管意外的诱因(如高血压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卢云 王宝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