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节 国内资料

在我国70年代就曾有疑诊为DPB的病例报告[19],但检查不全面,资料不完整,不能满足1980年国际较为公认的诊断标准。

我国台湾地区Chu YC[20]曾于1992年报道了一名33岁的男性患者,咳嗽、咳黄脓痰数年,活动后进行性呼吸困难1年。入院体检发现杵状指,听诊双肺可闻及弥漫性分布的吸气相爆裂音和少量干啰音。胸部X线片提示两肺弥漫性分布的结节状阴影,胸部CT表现为两肺野弥漫性分布的结节状浸润灶,肺功能检查提示为阻塞性通气障碍,对支气管舒张剂反应良好。呼吸室内空气时动脉血气分析为轻度的低氧血症,经开胸肺活检符合DPB表现,最后确诊为DPB。使用小剂量红霉素和支气管扩张剂后病情明显好转。

中国香港Tsang KW1998年[21]将中国诊断的7名DPB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日本诊断的病例进行对照。该7名患者均为非日裔中国人,既往无吸烟史,其中包括3名女性,平均年龄为48岁。临床表现、影像学符合DPB诊断,肺功能检查7位均有气流受限,5名患者存在典型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2位经过开胸肺活检的患者有典型的细支气管内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浸润,细支气管管腔内泡沫样巨噬细胞聚集,HRCT显示肺部过度充气,有弥漫性的小结节影,细支气管壁增厚扩张,支气管扩张,均符合DPB特征表现。但是与日本报道的DPB患者的特征表现有所不同,该7例患者以下各项检查均未见异常,包括: HLA-B54、IgG亚型、CD4/CD8比例、冷凝集试验、IgA、IgG和类风湿因子等。经过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后效果显著。

我国缺乏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1996年我国《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上刘又宁等[22]首次报道了得到国内外学术机构认同的DPB确诊病例,同年王厚东[23]报道1例有病理证实的DPB,截至2010年底国内报道250余例。

陶国高[24]收集我国截至1999年2月报道的8例DPB资料进行归纳总结,8例全为男性,年龄17~74岁,7例鼻窦X线提示有鼻窦炎改变,另一例反复鼻塞流脓涕3年,鼻窦X线提示未有鼻窦炎改变,7例存在典型的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气短,6例双肺闻及湿啰音。血清冷凝集检查6例均大于1∶64,人体白细胞抗原B54检查4例阳性,阳性率50%,痰培养7例,铜绿假单胞菌生长6例。HRCT检查典型两肺弥漫性小叶中心性颗粒状阴影7例。肺功能检查FEV1/FVC:气胸1例为97.2%,余7例在58.2%~76.7%之间,平均56.2%;肺活量(VC)占预计值检查6例,检测值为39.2%~75.8%,平均58.2%;残气率(RV/TLC)检查6例,检测值为27.8%~64%,平均43.9%;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占预计值检查5例,3例下降(57%、31%、68%),2例正常;动脉血氧分压(PaO2)检查6例,检测值为6~12kPa(1kPa= 7.5mmHg),平均7.9kPa,8例中3例经病理证实,4例经过红霉素或罗红霉素治疗后症状和肺功能明显改善。

李少文等[25]2003年回顾性分析了自1996至2001年国内文献经病理和(或)临床确诊的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24例,结果发现所有患者均有咳嗽、咳痰和活动后气促三大症状,所有的患者合并有鼻窦炎或既往有鼻窦炎和鼻息肉摘除史,该组患者人体白细胞抗原B54阳性率53.8%,冷凝集试验>1∶64占87.5%,动脉血氧分压(PaO2)<80mmHg占91.3%,FEV1/ FVC<70%占95.2%,胸部X线显示两肺弥漫性小结节阴影伴肺过度膨胀占60.8%,胸部HRCT显示双中下肺野弥漫性小叶中心性结节影占86.9%,病理组织学确诊19例,临床诊断5例,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有肯定疗效。

张丽琴等[26]报道1998—2004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医院呼吸内科经病理或临床确诊的9例DPB病例,其中:病理学诊断6例,临床确诊3例;所有患者均有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的症状; 100%合并鼻窦炎;冷凝集实验>1∶64占55.6%;动脉血氧分压(PaO2)<80mmHg占88.9%;肺功能测试均提示通气功能减退,其中严重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6例(5例以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1例以限制性为主),3例为严重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降低2例;典型胸部X线表现为散在小颗粒结节影,HRCT为两肺广泛分布的小叶中心性结节影;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有效。该组9例均有误诊经历,有一例从发病到确诊竟长达15年,延误了患者的有效治疗。

谢广顺等[27]收集1996年12月至2005年5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经开胸或胸腔镜肺活检证实的9例DPB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临床特点与日本修订的临床诊断标准[28]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9例中8例有持续性咳嗽、咳痰及劳力性呼吸困难,7例有慢性鼻窦炎,7例肺部可闻及湿啰音,1例肺部可闻及哮鸣音;所有患者胸部CT均可见小叶中心性结节影; 4例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70%,5例动脉血氧分压(PaO2)<80mmHg(1mmHg=0.133kPa),1例冷凝集试验滴度≥1∶64; 4例符合临床确诊标准,3例符合一般诊断,2例不符;其中8例接受了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均未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指出多数根据临床诊断标准拟诊本病的患者可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认为本病误诊率高的根本原因是对本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不熟悉。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对本病的诊断帮助不大,临床诊断困难者可行开胸或胸腔镜下肺活检。

李惠萍等[1]将截至2002年底国内报道的78例进行了初步分析[1],总结我国报道的DPB患者特点如下:男性多于女性;北方多于南方;均为汉族; 90%以上有鼻窦炎;与吸烟无关;家族发作倾向不明显;冷凝集试验绝大多数阳性; HLA-B5411例中5例阳性;下呼吸道感染菌以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占绝大多数,少数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肺功能改变绝大多数为中度阻塞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绝大多数正常,极个别降低;初诊误诊率约75%,但随时间逐渐降低趋势明显,说明对本病的认识有所提高;大环内酯类治疗绝大部分预后好。

康健等[29]2005年回顾性分析了1996年至2003年40例中国报道的符合日本诊断标准的DPB病例,认为本病男性多于女性(31/40);分布于12省及3个城市;绝大多数有鼻窦炎(37/40); HLA-BW54检测12例,5例阳性(41.6%) ; 75%的患者在诊断DPB前曾被误诊;中国DPB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特征与日本病例相似。

2006年刘淼冰等[30]用Medline和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自1996年至2005年7月我国报道的病例并进行总结,得出如下结论:①45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比例约为2∶1,发病年龄(45.2±16.3)岁,病例分布全国各地;②几乎所有患者均有咳嗽、咳痰、气促症状,大多数患者肺部可闻及湿啰音;③多数病例胸片即能发现小结节影,胸部CT和(或)高分辨力CT表现为典型的弥漫或散在分布的小叶中心性结节影,62.2%的病例伴有支气管扩张;④痰菌培养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⑤冷凝集试验≥1∶64占74.3%;⑥HLA-B54阳性率58.3%;⑦92.5%的病例呈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⑧误诊率高,经支气管肺活检阳性率高; ⑨95.6%的病例描述了鼻窦炎病史和(或)鼻窦影像学结果,100%显示阳性;⑩使用大环内酯类治疗效果显著。由此认为DPB在我国可能不少见,但误诊率极高;大环内酯类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并迫切需要我国临床医师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覃涛等[31]收集自1996年至2005年国内文献报道经病理诊断和(或)临床确诊的DPB43例(包括作者所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病理组织学确诊29例,临床诊断14例;所有患者均有咳嗽、咳痰及活动后气促三大症状; 100%合并鼻窦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54阳性率53.33%;冷凝集试验>1∶64占73.81%;动脉血氧分压(PaO2)<80mmHg占8%,FEV1/FVC<70%占90%;胸部X线显示两肺弥漫性小颗粒结节影占82.5%,胸部高分辨力CT(HRCT)显示双肺野弥漫性小叶中心性结节影占85.71%。由此提出DPB的诊断应综合分析病史、临床特点、特征性胸部HRCT表现,争取肺组织活检以获得病理诊断。低剂量、长期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DPB,疗效肯定。自1996年至2006年1月,排除重复的报道,我国大陆文献报道DPB共67例[32]

2007年李惠萍[33]等将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2001年7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诊治的24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参考日本厚生省1998年第二次修订的临床诊断标准,对24例DPB病例的临床资料、主要的辅助检查资料和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发现:经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后,91.6%的患者咳嗽、咳痰、气促和肺部干啰音均在3天内明显减轻,87.5%的病例治疗后影像学明显改善; 24例患者7例完全治愈,其余17例不同程度的好转;合并细菌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最多(10/24,41.6%),其次为副流感嗜血杆菌(4/24,16.6%),第三位是肺炎克雷伯杆菌(3/24,12.5%) ; 75%的患者最初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79.2%的病例被误诊为支气管扩张症。说明DPB在中国并非少见,尤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扩张的患者中可能隐藏着部分为DPB患者。指出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是提高DPB诊断和发现率的关键,该疾病及时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2009年翟惠芬等[34]回顾分析北京友谊医院诊治的23例DPB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日本DPB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发现:①男女比例为1∶1.3,发病平均年龄46岁,73.9%无吸烟史。初诊常见为慢性支气管炎8例(34.8%),支气管扩张5例(21.7%),肺间质纤维化5例(21.7%),肺部感染4例(17.4%),恶性肿瘤1例(4.34%)。无一例初诊确诊。②86.9%合并或既往有慢性鼻窦炎。③全部病例均有咳嗽症状,95.7%咳痰,78.3%活动后呼吸困难。肺部听诊82.6%可闻及湿啰音。④82.6%冷凝集试验阴性,86.9%PaO2<80mmHg,部分患者ESR、CRP、IgG、IgA升高,类风湿因子阳性。13例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Ⅰ类抗原检测,B54阳性2例,Er7阳性5例,All阳性5例。⑤肺功能检查,65.2%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69.6%弥散功能减低。⑥痰培养阳性率为65.2%,多为革兰阴性杆菌,最常见为铜绿假单胞菌。⑦60.8%X线胸片可见弥漫性小结节影,全部病例胸部高分辨力CT可见弥漫性小叶中心性小结节。⑧经支气管镜肺活检阳性率20%。基于以上总结,推测DPB发病与性别、年龄、是否吸烟无明显关系,慢性鼻窦炎是诊断DPB的重要线索,目前我国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初诊确诊率极低;我国DPB患者有自身的特点,肺通气功能检查多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减低;可能与病史长、治疗不及时、病情进展有关;冷凝集试验阳性率低,这一指标可能不适于日本人之外的其他人种。

王岚等[35]对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DPB的18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病理确诊10例,临床诊断14例; 18例均以慢性咳嗽、咳痰及活动气促为主诉; 14例有肺部啰音; 15例有鼻窦炎;肺功能以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本组病例冷凝集试验阳性率低;所有胸部影像见弥漫小结节影,大部分伴支气管扩张,影像学分型和临床严重程度无明确相关性;初诊误诊率100%。王岚等认为该组DPB患者有典型临床表现,但某些临床特点有别于日本患者,误诊率高,应提高对其认识。

2009年李惠萍等[36]收集2001年7月至2007年5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的DPB患者72例,参考日本厚生省1998年第二次修订的临床诊断标准,对72例DPB病例的临床资料、主要的辅助检查资料和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发现:①所有病例均有咳嗽; 98.6%患者有咳痰;气促者占91.7%;超过55.6%患者肺部听诊有干啰音,而有湿啰音者占94.4%;伴有肺气肿者占41.7%。②有鼻窦炎者占77.8%; 23.6%病例有吸烟史。③继发支气管扩张者45.8%;伴有肺心病者9.7%; 4例(5.5%)同时合并支气管哮喘;伴发高血压者5.6%;伴发类风湿关节炎者2.8%;伴发胸腺增生者1例。④经过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的综合治疗,80%的患者咳嗽、咳痰、气促和肺部干啰音均在3天内得以明显减轻;超过90%的病例治疗后10~40天影像学明显改善;治疗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均较治疗前提高。72例患者13例(18.1%)完全治愈,但停药后复发2例(15.38%),再次治疗后1例治愈,另1例好转;其余57例不同程度好转,好转者中2例在随访中死亡,1例死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另1例死于心肌梗死。⑤合并细菌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最多(29/70,41.4%) ;其次为副流感嗜血杆菌(8/70,11.4%),第三位是肺炎克雷伯杆菌(4/70,5.7%)。⑥肺活检率9.7%;冷凝集试验阳性率14.3% (10/70); 12例测定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W54,仅3例阳性(25.0%)。⑦51.4%的患者被误诊为支气管扩张症,38.9%的患者最初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其余依次为肺结核20.8%,特发性肺纤维化12.5%,支气管炎9.7%,结节病和哮喘均为2.8%,肺癌1.4%。说明DPB在中国并非少见,尤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扩张的患者中可能隐藏部分DPB患者,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是提高DPB诊断率的关键,DPB预后良好,及时治疗可以治愈,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最佳的DPB治疗方案。

2010年洪稚夏等[37]对湛江市港区人民医院10例DPB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DPB的临床特点,其中:病理学诊断6例,临床确诊4例;患者都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的症状;该组所有DPB患者合并鼻窦炎;冷凝集实验>1∶64占60%;动脉血氧分压(PaO2)<80mmHg(1mmHg=0.133kPa)占80%;肺功能检测提示通气功能减弱;胸部X线典型表现为散在小颗粒结节影,高分辨力CT(HRCT)为广泛分布两肺的小叶中心性结节;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疗效肯定。

综合截至2010年底国内报道的250余例进行了初步分析,我国DPB患者具有以下特点: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南方发病多于北方;近90%患者有鼻窦炎;与吸烟无关;几乎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咳嗽、咳痰、气促症状,绝大多数患者肺部可闻及湿啰音;下呼吸道感染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占绝大多数;血气分析多提示低氧血症;肺功能改变绝大多数为阻塞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多正常;多数患者胸部CT和(或)高分辨力CT提示为两肺广泛分布的小叶中心性结节影;低于30岁患者常被误诊为粟粒样肺结核,中老年患者多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绝大部分患者应用大环内酯类治疗后症状、血气及肺功能改善明显。

(李虹 陈娴秋 李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