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肝功能衰竭
肝功能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主要包括嗜肝病毒或其他病毒感染、药物、乙醇或其他肝毒性物质、先天性和遗传代谢性疾病等,但儿童肝衰竭约50%病因未明。根据病理组织学特征和病情发展速度,肝衰竭可被分为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与慢性肝功能衰竭四类。
【临床表现】
不同的病因所致的肝功能衰竭,可表现出相应的临床表现,但也可仅出现非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或其表现不明显,或仅表现出非特异性表现如乏力、明显厌食、腹胀、恶心、呕吐等严重消化道症状。
黄疸既可以是肝脏原发病的表现之一,也可以是肝衰竭的特征性表现,主要表现为黄疸进展迅速,短时间内进行性加深。
最早出现的表现是性格改变,昼夜睡眠规律颠倒、嗜睡或烦躁不安、易激惹。扑翼样震颤为其较为特异性表现,在肝性脑病早期、中期甚至完全昏迷前均可出现,亦可见舌、下腭及面部的微细震颤。继而智能发生改变,随后出现意识障碍、昏睡或昏迷,各种反应、反射均消失,可有脑水肿表现。
早期仅有凝血功能异常,严重者出现注射部位出血不止、皮肤出血点、瘀斑,鼻咽部、消化道出血或肺出血等。
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①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呕吐和腹胀等严重消化道症状;②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171µmol/L或每天上升≥17.1µmol/L);③有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活动度(PTA)>30%,但≤40%。
病情进展,出现以下2条之一者:①出现Ⅱ度以下肝性脑病和(或)明显腹水; ②出血倾向明显(出血点或瘀斑),且PTA>20%,但≤30%。
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以下3条之一者:①有难治性并发症,例如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大出血、严重感染和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等;②出现Ⅲ度以上肝性脑病;③有严重出血倾向(注射部位瘀斑等),PTA≤20%。
【实验室检查】
嗜肝病毒包括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等,可通过免疫学检查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法,发现病原感染的证据及病毒复制状态;对于细菌感染所致肝衰竭可进行细菌培养等方法证实;小婴儿可进行梅毒相关检测。
包括合成功能(前白蛋白、凝血酶及胆碱酯酶等)、代谢功能(胆红素、血糖及血氨等)、排泄功能(胆红素、γ-GT、总胆汁酸及AKP等)和肝细胞破坏(AST、ALT)与肝细胞合成(AFP)等。
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PT≥15秒,和(或)INR≥1.5,需排除维生素K缺乏所致。
肝衰竭时尿素代谢异常,体内氨不能被清除,或门体分流使来自肠道的氨直接进入体循环,血氨升高。
肝衰竭可引起电解质紊乱,以低钾血症、低钠血症及低氯血症最为常见;酸碱平衡失调以呼吸性碱中毒常见,其次为代谢性碱中毒;肾功能障碍则可出现高氮质血症、高钾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症等。
可监测肝、脾、胆囊、胆管等器官大小、超声影像以及腹水等。
肝性脑病早期,可能有特异性脑电图波型,如慢波、三相波,且持续时间较长,有助于早期发现肝性脑病。
组织病理学检查具有重要价值,但肝穿刺具有一定的风险,在临床工作中应慎重。
【诊断与鉴别诊断】
肝衰竭的临床诊断需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而确定。
急性起病,2 周内出现Ⅱ度及以上肝性脑病(按Ⅳ度分类法划分)并有以下表现者:①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腹胀、恶心、呕吐等严重消化道症状;②短期内黄疸进行性加深;③出血倾向明显,PTA≤40%,且排除其他原因;④肝脏进行性缩小。
起病较急,15天~26周出现以下表现者:①极度乏力,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②黄疸迅速加深,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值上限10倍或每天上升≥17.1µmol/L;③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40%并排除其他原因者。
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短期内发生急性肝功能失代偿的主要临床表现。
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和失代偿。诊断要点为:①有腹水或其他门静脉高压表现;②可有肝性脑病;③血清总胆红素升高,白蛋白明显降低;④有凝血功能障碍,PTA≤40%。
为一种急性脑病并以肝脏为主的内脏脂肪变性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根据具有急性脑病症状,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无黄疸、血氨升高、低血糖等代谢紊乱等临床特征,有助鉴别。
肝脏疾病本身可导致继发性维生素K缺乏,而出现凝血功能异常,使用维生素K1后 12小时内凝血功能明显好转者,提示为继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
【治疗】
目前肝衰竭的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和手段。原则上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措施,并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
①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减轻肝脏负担;②加强病情监护;③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适量蛋白饮食,进食不足者,每天静脉补给足够的液体和维生素,保证每天总热量;④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补充白蛋白或新鲜血浆,并酌情补充凝血因子;⑤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特别要注意纠正低钠、低氯、低钾血症和碱中毒;⑥注意消毒隔离,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医院内感染发生。
①对HBV-DNA阳性的肝衰竭患者,尽早酌情使用核苷类似物,如拉米夫定,3mg/(kg·d),每天2次,口服,疗程3个月后评估。②对于药物性肝衰竭,应首先停用可能导致肝损害的药物;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所致者,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首剂口服140mg/kg,然后每4小时给予70mg/kg,持续68小时,给药17次。③毒蕈中毒可应用水飞蓟素4~5mg/(kg·d),分2次口服,或青霉素G 5~10万U/(kg·d),分3~4次静脉滴注,疗程5~7天。
自身免疫性肝病及急性乙醇中毒(严重乙醇性肝炎)、肝衰竭早期(病情发展迅速且无严重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者)可酌情使用,甲泼尼龙 2mg/(kg·d),静脉滴注,每天1~2次,一周无效停用,如有效可改口服泼尼松1~1.5mg/(kg·d),分3次口服,病情稳定后渐趋减量,总疗程1~3个月。
为减少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可酌情使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和前列腺素E1(PGE1)脂质体等药物,但疗效尚需进一步确认。
可应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乳果糖,以减少肠道细菌及内毒素血症;酌情选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及抗氧化剂,如NAC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治疗。
①去除诱因,如严重感染、出血及电解质紊乱等;②限制蛋白饮食;③应用乳果糖,口服或高位灌肠;④降氨药物,酌情选择精氨酸、鸟氨酸及门冬氨酸等;⑤酌情使用支链氨基酸或支链氨基酸、精氨酸混合制剂,以纠正氨基酸失衡。
①有颅内压增高者,给予高渗性脱水剂,如20%甘露醇,每次0.5~1g/kg 静脉注射,视病情而定。肝肾综合征患者慎用;②袢利尿剂,一般选用呋塞米,每次0.5~1mg/kg,视病情重复使用。
①大剂量袢利尿剂冲击,可用呋塞米,每次1~2mg/kg,静脉注射,如无尿或少尿,加倍剂量,每天最大剂量不超过4~6mg/kg;②限制液体入量,24小时总入量不超过尿量加400ml/m2;③肾灌注压不足者可应用白蛋白扩容;④血液透析。
肝衰竭患儿易合并感染,包括自发性腹膜炎、肺部感染和败血症等,病原体为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杆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厌氧菌、肠球菌等细菌以及假丝酵母菌等真菌,首先根据经验用药,选用强效抗生素或联合应用抗生素,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①门脉高压性出血,首选生长抑素,3~5µg/kg,静脉注射,然后3µg/(kg·h),静脉滴注,疗程48~72小时。也可使用垂体后叶素,或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或行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或套扎治疗止血;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可急诊手术治疗。②DIC,可给予新鲜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和纤维蛋白原等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显著减少者可输注血小板,可酌情给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对有纤溶亢进证据者可应用氨甲环酸或氨甲苯酸等抗纤溶药物。
人工肝是暂时替代衰竭肝脏部分功能的治疗方法,目前常用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方法包括血浆置换(PE)、血液灌流(HP)、血浆胆红素吸附(PBA)、血液滤过HF)、血液透析(HD)、白蛋白透析(AD)、血浆滤过透析(PDF)和持续性血液净化(CBP)疗法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方法:伴有脑水肿或肾衰竭时,可选用PE联合CBP、HF或PDF;伴有高胆红素血症时,可选用PBA或PE;伴有水电解质紊乱时,可选用HD或AD。适应证包括肝衰竭早、中期,PTA在20%~40%和血小板>50×109 /L 的患者为宜;晚期肝衰竭但肝移植术前等待供体也可使用。相对禁忌证:①严重活动性出血或DIC者;②对治疗过程中所用血制品或药品如血浆、肝素和鱼精蛋白等高度过敏者;③循环功能衰竭者。
各种原因所致的中晚期肝衰竭,经积极内科和人工肝治疗效果欠佳者可考虑进行肝移植。
(李双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