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经络为气机升降出入的通路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灵枢·本藏》中就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就是将经络作为人体的一种组织结构名称。经脉和络脉共同构成人体经络系统,通过运行气血,联络沟通等作用,联系内外表里,将人体脏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不但是有机体内部相互联系的通路,也是沟通机体和自然界,维持内外环境统一协调的桥梁。《黄帝内经》中就有不少关于经络与天时相应,与水地相合的论述。如《灵枢·经别》说:“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藏,以应五音……外有六府,以应六律……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说明机体与自然界“天人相应”是通过经络实现的。人体经络与自然界季节时令及日月相对转移的阴阳盛衰消长,有着紧密的相关性。从上可知,经络作为人体的组织结构之一,与自然界和内在脏腑均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机体脏腑组织通过经络时时刻刻都在与自然界通过阳化和阴化的作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以确保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黄帝内经》阐述的经络与天时相应,与水地相合的内容,实际上都是中医整体观念在经络系统中的具体体现。
李杲通晓阴阳之理和气机的升降出入学说,并且特别重视经络在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意义,认为内伤病的形成,乃是元气不足的结果,而经络为人身元气的通路。李杲指出:“故心肺在上,脾胃在中,肝肾在下,三焦元气游行其间,通行十二经脉”。因此,维持元气的饱满和经络的畅通对于维持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医认为脾胃是元气之本,而元气的生成和输布有赖于脾胃运化和升清降浊的正常功能。所以说经络为元气通道,而阳明是经脉之海。正如李杲指出:“足阳明为十二经之海,主经营之气,诸经皆禀之”,以及“胃为十二经之海,十二经皆禀血气,滋养于身。脾受胃之禀,行其气血也”。
因此,疾病的产生的机制为脏腑、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因外邪阻遏气机成疾者言其实;而因内虚不能运行气血者,言其虚。然而,虚实之病皆不离气机的滞与蕴,而气机蕴滞的根源在于脾胃。“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说明了脾胃为气机运行的中枢,人体脏腑、经络之气的升降、交通、相济为用,全赖脾胃居中的斡旋作用。故李杲指出:“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皆不得营运之气。”因此,脾胃虚弱则全身气衰,气运因而阻滞不畅。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经络虚而疾病所由生。
在临床治疗中,应把激发阳明经气,畅通经脉,恢复气机升降之性,作为调治疾病的关键所在,根据不同经络病变采用不同的升阳风药。同时“脾胃既虚,十二经之邪不一而出。”的情况,提出了阴阳气化的六经用药禁忌。《脾胃论》指出:“凡治病服药,必知时禁、经禁、病禁、药禁。”明确指出了“经禁者,足太阳膀胱经为诸阳之首,行于背表之表,风寒所伤则易汗,传入本则宜利小便,若下之太早,必变证百出,此一禁也。足阳明胃经行身之前,主腹满胀,大便难,宜下之。盖阳明化燥火,津液不能停,禁发汗、利小便,为重损津液,此二禁也。足少阳胆经行身之侧,在太阳、阳明之间,病则往来寒热、口苦、胸胁痛,只宜和解。且胆者无出无入,又主生发之气,下则犯太阳,汗则犯阳明,利小便则使生发之气反陷入阴中,此三禁也。三阴非胃实不当下,为三阴无传本,须胃实得下也。”
经络在对气机运行的调节具体表象为“关、阖、枢”三种形式。“关、阖、枢”是用门户部件说明经络在气机运行中的功能特点。“关、阖、枢”,本义是指门户上的一些实物。“关”指门栓,《说文解字》曰:“以木横持门户也”主关闭和开启,部位在后。门关,主禁者也。膀胱足太阳脉:“主禁津液及于毛孔”,故为关也。脾藏足太阴脉:“主禁水谷之气,输纳于中不失”,故为关也。“阖”指门板,《说文解字》曰:“门扇也”,是门的主体,主防卫,部位在前。门阖,谓是门扉,主关闭也。胃足阳明脉:“令真气止息,复无留滞”,故为阖也。肝藏足厥阴脉:“主守神气,出入通寒悲乐”,故为阖也。“枢”指门轴,《说文解字》曰:“户枢也”,主转动,部位在侧。门枢,主转动者也。胆足少阳脉:“主筋,纲维诸骨,令其转动”,故为枢也。肾藏足少阴脉:“主行津液,通诸经脉”,故为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