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气化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脏腑的阳化与神和火的产生

中医气化理论认为人体复杂的生命活动,都起源于气化过程中阳化的结果。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为“神”,即“神机”,是指人的精神和脏腑功能活动,如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人的视觉、听觉、言语、行为,脏腑的各项功能、具体体现在血液的运行,气体的交换,饮食的消化、吸收和排泄等方面,无一不是依靠脏腑的阳化作用的结果;二是表现为“火”,即给人体提供能量,保持机体温暖维持机体正常的体温。
阳化作用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在心的统一调节下,以五脏为中心,把全身的内外、表里其他内脏,器官和形体组织连结成有机的整体。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通过藏神的作用,调节着魂、神、意、魄、志以及五脏的功能,维持了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例如五脏能贮藏精气,在功能上表现为藏而不泻,在形态上表现出满而不实;六腑则保持传化水谷的功能,在功能上表现出泻而不藏,在形态上表现出实而不满。脏腑通过不断地升清降浊的作用,吸收水谷精微,化生津液气血,把食物中具有营养的精微成分输送全身,以滋养脏腑、筋脉、五官、九窍、四肢百骸;同时,把食物中之浊者通过汗液、尿液或粪便排出体外。脏腑这些消化、吸收、输布、排泄等一系列生理活动过程,也就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过程,这就是是气化功能的基本形式。
所以,气化是生命运动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各个生命过程,维持着机体的各种机能活动的有序开展,并以此来维持、推动和调控着各脏腑的功能活动以及气血津液输布与代谢(图3-1)。
图3-1 脏腑气机升降图
唐宗海说:“欲知人身之阴阳,须先知五脏之气化”。人体整个生命的活动就是在气化的作用下,通过协调脏腑功能活动形式来表达的,要是没有协调的脏腑的功能活动,气化也就没有实际意义。如心为五脏六腑之主,具有主血脉而藏神的功能;肝为风木之脏,具有藏血而主疏泄的功能;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具有主运化而统血的功能;肺为华盖,主气而司呼吸;肾为先天之本,主蛰封藏,是元阴元阳的根源,能蒸腾、激发各个脏器的活动;胃是六腑之大源,为水谷之海,主容纳腐熟;小肠主分别清浊,为受盛之官;大肠行传导之职,主津液;胆为中清之腑,主胆汁的贮藏和排泄;三焦行决渎之官,为原气之别使;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为水腑。
气化还是脏腑之间密切联系的基础,脏腑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为用,相互促进;同时也相互影响,相互克伐,相互传变,均离不开脏腑、经络本身的气化作用。维持脏腑之间的这种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取决于脏腑本身的气化作用,没有这种气化作用,便不能保持脏腑之间的协调活动。
1.心与肺
心与肺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心主血,肺主气,心主血脉,肺主气而朝百脉。心肺之所以相辅,除了心肺相邻之外,主要是心肺气化出入的作用,气血相互为用,做到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血至则气至。
2.心与脾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心火的温煦有助于增强脾土的运化,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则有助于心血旺盛,两者相互滋养,相互促进。
3.心与肝
心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心为火脏,主血,君主之官。肝为风木之脏,主藏血,内寄相火。心之君火宁谧,则相火不妄动,肝血足则心血旺,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4.心与肾
心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心属火而为阳中之阳,肾藏精为水脏。心火要下降以助肾阳蒸腾肾水,肾水要上升以滋养心阳,使心火不亢;两者相互配合保持水火相济达到心肾相交的功能状态。
5.肺与脾
肺与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肺以降为和,脾以升为健,肺降脾升相反相成。同时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脾肺之所以这样关系密切,除了宗气的来源及水液的调节等因素之外,主要就是与脾肺气机的升降出入也是密切相关的。
6.肺与肝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肺主气,有宣发肃降的功能,肝主疏泄,有条畅气机的作用,肺气以肃降为常,肝气以升发为顺,升降相依,保持人体正常的气机运行。
7.肺与肾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肺主气而为水之上源,肾为水火之脏而为元气之根,为水之下源,肺气宣发肃降的功能正常,使清者敷布全身,浊者下输膀胱;肾气足则能纳气而蒸腾津液,使气息平和,水液输布有序,水道畅达。
8.脾与肝
脾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脾主运化和统血,又为气血的生化之源,使肝血足而滋养肝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能助脾的升清运化。两者相互作用疏泄运化,相辅相成。
9.脾与肾
脾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的运化,有赖于肾阳的温煦;肾藏精,有赖于脾运化水谷精微的补养,所以两者相互滋养,脾以后天之精以养先天,肾以先天之精以济后天,相互为用。
10.肝与肾
肝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精血同是来源于水谷精微,精可以化血,血可以化精,精血互化,两者相互资生,相互促进。
人体的气化功能还可以从气机升降出入的基本形式来表达。如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心肾相交,脾气升清,胃气降浊等。如果气机升降出入失常,便可影响脏腑功能,影响全身的气化功能,发生种种病变。例如脾不升清,则发生耳聋眩晕;胃不降浊,则上逆为呕吐;肾不纳气,则气短喘息;肺失宣降,则胸痛咳逆;肝失疏泄,则抑郁烦躁,心肾失交,则失眠遗精等。
由此可见,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气血津液的生化输布,经脉的循行往复无一不体现“气化”的特征。同样各脏腑都要通过气机的升降出入,才能完成其正常的气化生理功能。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是人体内之气的不断运动而推动和调控的气化过程。新陈代谢是生命的特征,故气化过程可以说是生命的本质之所在。人体气化运动引起了物质之间、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是在与自然界之大气的交换过程中进行的,也是在自然界气化运动的影响中进行的,故说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如果气的气化运动停止,机体的新陈代谢随之止息,人的生命活动则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