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病传奇:百则名医医案助您走进针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腹胀

【医案1】

一人饮冷酒,吃生菜,成泄泻,服寒凉药反伤脾气,致腹胀。命灸关元三百壮,当日小便长,有下气。又服保元丹半斤,十日即愈。再服全真丹,永不发矣。

(窦材《扁鹊心书》)
故事

这又是个因为饮酒而惹病上身的医案。有个年轻人冬天与朋友同饮凉酒,又吃凉菜,隔天便发为腹泻。之后有医生给开了寒凉药,反而伤了脾气,导致腹胀。窦材大夫指导他艾灸关元穴三百壮。灸完当天小便量特别多、放屁也很频繁,腹胀减轻许多。之后又服保元丹半斤,十天之后腹胀的症状完全消失。窦材大夫特别嘱咐他,继续服全真丹一段时日,便能确保腹胀不再复发。

【医案2】

范郎中夫人,中统五年八月二十日,先因劳役饮食失节,加之忧思气结,病心腹胀满,旦食则呕,暮不能食,两胁刺痛。诊其脉弦而细……

《内经》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至夜,浊阴之气,当降而不降,胀尤甚。又云:脏寒生满病。大抵阳主运化精微,聚而不散,故为胀满。先灸中脘穴,乃胃之募,引胃中生发之气上行,次以此方助之。

(罗天益《卫生宝鉴》)
故事

元朝中统五年(1264年),范郎中的夫人因为长期操劳家务、饮食失于调节,再加上情绪一直抑郁,她老是感到腹胀,早晨一吃东西就呕吐,晚上又吃不下东西,两侧胁肋部刺痛。范郎中找来罗天益大夫诊治。罗大夫诊脉后发现范夫人的脉象弦而细。罗大夫想起《内经》说:清气在下,则生腹泻,浊气在上,则生胀满。这是违背了阴阳升降规律的缘故。到了晚上,阴气应当下行,如今阴气不得下行,所以腹胀更加严重。并且,因为脏腑虚寒,阳气不能运行,水谷之气凝滞不散,也是造成胀满的原因之一。分析了病因,罗大夫选取胃的募穴中脘施灸,以助胃中阳气升发。施灸之后,范夫人胀满的症状立刻减轻许多。

启示:腹胀

腹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常见于消化系统的各种疾病。中医认为腹胀是因为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常所导致,主要与胃、肝、脾三脏关系密切。

上述的两个医案为我们举例了灸关元与灸中脘两种方法。其中,关元是小肠募穴,除了可以治疗腹胀、腹泻之外,还是重要的强壮穴,虚者经常灸之,可以强身健体。中脘是胃的募穴,也是腑气会聚之处。主要治疗与胃脘部相关的疾病,另外也能治疗癫狂、黄疸。灸之可以调畅气机,促进胃的消化功能。

【医案3】

壬申岁,行人虞绍东翁,患膈气之疾,形体羸瘦,药饵难愈。召余视之,六脉沉涩,须取膻中,以调和其膈,再取气海,以保养其源,而元气充实,脉息自盛矣。后择时针上穴,行六阴之数,下穴行九阳之数,各灸七壮,遂全愈。今任扬州府太守。庚辰过扬,复睹形体丰厚。

(杨继洲《针灸大成》)
故事

著名针灸医家杨继洲大夫在明朝庆隆六年(1572年)的时候曾治疗一个叫虞绍东的官员。虞绍东得了膈气这种病,身体消瘦,之前找的许多大夫都没能治好他的病,最后他请到杨继洲大夫来给他治疗。杨大夫诊查后,发现他脉象沉涩,提示全身气血运行不通畅。于是杨大夫决定先取膻中穴顺气,再取气海穴补气,如此一来,元气充实,气血运行自然无碍。之后,杨大夫为其针刺,泻膻中,补气海,并且在两个穴位各灸七壮艾炷。经过数次治疗,虞绍东便痊愈了,后来还当上扬州府的太守。八年后,杨大夫经过扬州时又见到虞绍东,他身体健康,体态壮实。

(杨继洲《针灸大成》)

启示:膈气

膈气,指胸脘痞塞之症。

胸中是呼吸升降之道,阴阳调和,升降顺畅,则气道通调,呼吸顺畅。若寒温失调,忧思恼怒,饮食不节,则阴阳拒隔,气聚于胸而为膈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