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消化疾病
一、胃脘痛
【医案1】
予旧患心痹,发则疼不可忍。急用瓦片置炭火中,烧令通红,取出投米醋中,漉出,以纸三二重裹之,置疼处,稍止,冷即再易,耆旧所传也。后阅《千金方》,有云:凡心腹冷痛,熬盐,一半熨,或熬蚕砂烧砖石蒸熨取其里温暖止,或蒸土亦大佳。始知予家所用,盖出《千金方》也。它日心疼甚,急灸中管数壮,觉小腹两边有冷气自下而上,至灸处即散,此灸之功也。
宋代名医王执中曾患有胃脘痛的疾病,发作时疼痛剧烈,无法忍受。这时,王执中会拿几块瓦片放到炭火中,等到它烧得通红再拿出来丢到醋桶里,之后捞出来,用纸包裹,放在疼痛的部位,这样可以缓解他的疼痛。等瓦片冷了,就再换一片。这是王家老人流传下来的方法。后来王大夫读《千金方》,书上说:“凡是胸腹冷痛,可以将盐或蚕砂、砖石炒热,置于疼痛的部位,温暖脏腑缓解疼痛。如果找不到上述物品,把土炒热,热敷效果也很好。”他这才知道,原来他家传的方法是出自于《千金方》。此后每当王大夫胃脘痛的毛病犯了,就赶紧艾灸中脘穴,灸后感到小腹两边有股冷气从下往上窜,窜到施灸的地方就散了,这就是艾灸的功用啊!
启示:心痛与胃痛
在读古书时常可见到心痛、心下痛等词语,很多情况下指的是胃脘部的疼痛。由于胃的上方紧邻横膈膜,心脏的底部也紧靠横膈膜,且古人的解剖学知识并不精准,因此古书上所谓的心痛有许多是胃痛。然而,也有许多古代医家发现心痛与胃痛之间可用是否有恶心、呕吐等上消化道症状来初步鉴别。临床上,也有少数心绞痛的病人反映却是胃脘处疼痛。在医院里,大夫会用心电图来确诊心脏是否有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因为胃痛上医院时,大夫会要求我们做心电图检查的原因。
【医案2】
荆妇旧侍亲疾,累日不食,因得心脾疼,发则攻心腹,后心痛亦应之,至不可忍,则与儿女别,以药饮之,疼反甚。若灸则遍身不胜灸矣。勉令儿女各以火针微刺之,不拘心腹,须臾痛定,即欲起矣。神哉。
在宋朝,湖北有个妇人非常孝顺,为了照顾她生病的父母亲,常常连续好多天饮食没有规律,饥一顿饱一顿,因此患了胃痛,发作时异常剧烈、不可忍受,而且疼痛连及胸口。她看过好多大夫,吃了好多药,但都不见效,疼痛反而更厉害了;也试过灸法,但全身都灸遍了,也仍不起效。有一次,她疼得实在受不了了,便把儿女叫来,交代后事。这时她儿子灵机一动:何不用火把针灸针烧红,在痛处扎上几针。妇女心想:反正都试过那么多办法了,就死马当活马医吧!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扎完火针后,妇人不痛了,而且过了一会儿就能下床开始干家务了。
【医案3】
张钟文疗卒心痛,不可忍,吐冷酸水。灸足大趾、次趾内横纹中各一壮,炷如小麦,立愈。
过去有个大夫名叫张钟文,擅长治疗胃脘痛。每当他的病人出现胃脘痛,痛不可忍,伴有呕吐酸水,自觉胃中寒冷的症状时,他便取麦粒一般大的艾炷,灸在足第一、二趾间的横纹端,常常能立刻见效。
启示:肝胃不和
本案介绍的是一个寒犯厥阴,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痛。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见到嗳气呃逆,胃脘饱胀,引及两胁窜痛,苔薄白,脉弦等。治疗应当暖肝和胃,降逆止呕。张钟文所选足大趾与第二趾间纹头处正是足厥阴肝经的行间穴,用艾灸温散厥阴肝经寒邪,经脉得舒则胃痛可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