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珍说药:《本草纲目》养生药物串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艾叶——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

【时珍原文】

温中逐冷除湿。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本草纲目·卷15·艾》)

【效用特点】

苦、辛,温。

1.温经止血:

用于虚寒性出血证,尤宜于妇科月经过多和崩漏者,可单用。本品为温经止血之要药。

2.散寒调经:

用于下焦虚寒之月经不调,经行腹痛或宫寒不孕,带下清稀。

3.安胎:

用于虚寒或寒客胞宫之胎动不安,胎漏下血。为治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之要药。

4.祛湿止痒:

外用煎水洗,可治皮肤瘙痒。因其辛香,可用其辟秽。

此外,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炷等,用以熏灸体表穴位,有温煦气血,透达通络的作用,为温灸的主要原料。

【养生评述】

艾,其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艾入药,能温暖气血、祛除寒湿。以陈久者为佳,故又名陈艾。李时珍认为其家乡蕲州的艾叶最佳,俗称蕲艾,其评价“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尝著《蕲艾传》一卷,谚云“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习俗。农历五月,气温升高,天气暑热,病原繁殖,容易患病,人们挂艾叶,悬菖蒲,佩香囊、喝雄黄酒,在于避毒、祛邪、防病、健身,安度暑日。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叶的药用价值。

艾叶的主要作用是止血,善治妇科出血,如月经过多,崩漏。李时珍讲艾叶具有“温中逐冷除湿”作用,也就是具有温经作用,此处所云“经”,包括女子的月经,风湿阻滞经络所致的疼痛病证。将其捣绒,做成艾条、艾炷,用来灸治,可使热气内注,达到散寒的目的。针灸科所用的灸法,用药就是艾叶制成的。自然界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即一般的物体烧燃以后,火苗是向上的,但艾叶的火苗却是向下的,这样才便于热气内注,达到散寒的作用。艾灸的作用机理,是通过艾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传递到经络系统,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根据温行气血的作用,对虚寒性疾病作用好。

艾叶“逐一切寒湿”,冬天用艾叶泡脚好处多,因寒从脚下起,睡前泡个脚,对脚凉怕冷非常有用,具体用法是把艾叶与其他散寒的药物配伍在一起,用大火煮开,然后泡上半个小时就可以了。寒冬,体质较弱和患有慢性病者,采用中草药泡脚,既保健又驱寒。艾叶具有保暖,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李时珍介绍“寒湿脚气,亦宜以此夹入袜内。”

【养生特点】

可以将其做成艾叶枕头,用来预防和治疗颈椎病、感冒、面神经麻痹。可以将其捣成绒状,垫于鞋内,预防脚气、足癣、冻疮等。若将其研末后“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

【养生验方】

1.头风久痛:

蕲艾揉为丸,时时嗅之,以黄水出为度。

2.鼻血不止:

艾灰吹之,亦可以艾叶煎服。

3.小儿烂疮:

艾叶烧灰傅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