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耳濡目染,励志学医
李延芳老师自幼聪慧,7岁开始读书,接受正规文化教育,课余诵四书五经、习诸子百家,学经、史、诗词,这些都为她以后学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父李世杰是当地名医,新中国成立前毕业于上海赖生医院(医科5年制),并于1947年获得了中华民国考试院颁发的医师证书,在上海教会医院从事医疗工作。1950年从上海返回故乡开设诊所。因为医疗技术高超,服务态度热情,受到三里五乡广大患者的欢迎和爱戴。不到2年时间,周边成安、广平、永年等许多外县的病人也都慕名前来就医,父亲很快成了当地的名医。
家里的诊所给李延芳老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学习便利条件,除了白天上学,她其余时间都在父亲身边侍诊。那时候,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或是风霜雨雪,只要有病人来求医,父亲都会随叫随到,有求必应。父亲热心为邻里乡亲解除病痛、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年轻的她。从帮着父亲抄药方开始,继而慢慢学着给病人打针、输液。渐渐地,她发现父亲在治疗一些急慢性病证,如牙痛、头痛、落枕等病时,不需要抓药和打针,只需用那细细银针扎上几针,捻上几捻,便可“立竿见影”,妙手回春,觉得这“小小银针”十分神奇,从那时起便对中医针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6岁时,聪慧的李延芳老师在父亲的引荐下,拜当地很有名望的老中医单孟营为师,开始学习中医。在单老先生的指导下,拜读了《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汤头歌诀》以及《药性赋》等中医论著,从而为其以后成为一代名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5年,李延芳老师响应党的号召,随父亲和单孟营老先生一起参加了联合诊所。期间常看到单老先生为病人施针治疗,尤其治疗痛经、牙痛、头痛、腰扭伤效果奇佳,很多时候往往是一次即愈,针灸治疗具有的简便易行和“立竿见影”的效果使得李延芳老师更加坚定了学习针灸的信心。
她不仅工作扎实,积极主动,而且勤学好问,刻苦用功,得到了诊所领导的赞赏和喜爱。当时,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河北省中医学校。在校期间,她如饥似渴地学习中医理论知识,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课、认真记笔记,课后一丝不苟地整理笔记,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地消化,遇有难点、疑点就虚心向老师求教。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她毕业后留校并在附属医院针灸科工作。工作半年后,为了进一步提高理论知识,再次回到学校,进入了针灸班深造,丰富了自己的针灸知识,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河北省中医学校附属医院针灸科,李延芳老师先后师承河北省著名中医针灸专家王宗禹、刘峙南、孙可兴等十多年。那些年,她在老师的指导下,刻苦攻读《黄帝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中医针灸典籍,潜心研究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中医传统理论,认真观察几位老师的针刺手法和临床技术特长,使她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刚开始,为练习指力,她每天都在白大衣的口袋里装一盒火柴棍,见缝插针,没事就捻;半年后便在自制的练针包上练习;后来又在自己身上反复练。一年以后,她已经用针自如,能动手给病人施针治病。
老师说,延芳年龄小,但学医进步快,很有灵气。听了老师赞赏的话语,她心里乐滋滋的,立志行医走岐黄之路的信心更坚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