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社区系列:百问百答你关心的高血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平衡失调

肾脏球囊细胞分泌的肾素可将肝脏合成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Ⅰ(ATⅠ),而后者经肺、肾等组织时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又称激肽酶1)的活化作用下转化成血管紧张素Ⅱ(ATⅡ)后者可在酶作用下脱去门冬氨酸转化成ATⅢ,ACE还可促进缓激肽的分解。ATⅡ也可经非ACE的途径形成,如胃促胰酶(chymase)等也可将ATⅠ转化成ATⅡ,而组织蛋白酶等可直接将血管紧张素转化成ATⅡ。此外,脑、心、肾、肾上腺、动脉等多种器官组织可局部合成ATⅡ称为组织RAA系统。
在RAA系统中ATⅡ是最重要的活性成分,其病理生理作用主要是通过和ATⅠ受体结合产生的,经此途径它可促使血管收缩,醛固酮分泌增加,水钠潴留,增加交感神经活力,最终导致血压上升。详见图2。
图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调节血压示意图
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
近年来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病的关系受到很大关注。约50%高血压病的患者中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甚至有人认为是其始因,而代谢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之一是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约为非糖尿病者的2.5~3倍,基因研究发现有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因突变者首先出现高胰岛素血症,继之出现高血压、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从另一侧面证实了这些疾病之间的联系,提示高血压可能与代谢性疾病有关。
代谢综合征包含了多种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而且在我国的患病率在不断上升,应引起严重注意。
胰岛素抵抗时血压升高的机制可能是胰岛素水平升高,影响Na +-K +-ATP酶与其他离子泵促使胞内钠、钙浓度升高,并使交感神经活性上升,促进肾小管对水、钠的重吸收,提高血压对盐的敏感性,以及减少内皮细胞产生NO,刺激生长因子(尤其平滑肌)以及增加内皮素分泌等。
钠过多:
人群的血压水平及本病患病率与平均摄钠量呈正相关。限制钠的摄入可以改善高血压情况。肾血管性高血压在高血钠影响下病情恶化,减低摄钠则病情好转。死于高血压的病人和动物,肾动脉每单位体积干质的钠含量较无高血压者高。钠潴留使细胞外液量增加,引起心排血量增高;小动脉壁的含水量增高,引起周围阻力的增高;由于细胞内外钠浓度比值的变化而引起的小动脉张力增加等,都可能是发病机制。但是通过改变摄盐量和血钠水平,只能影响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个体血压水平,提示饮食中盐的致病是有条件的,对因遗传性钠运转缺陷使之对摄盐敏感者才有致高血压的作用。
体内钠过多除与摄入有关外,肾脏排钠障碍也是重要原因。正常人在血压上升时肾排钠排水增加以维持血压稳定,这称为压力-钠利尿现象。高血压患者在血压上升时肾不能排除体内多余的钠和水分,致使血压持续上升。除了肾本身先天和后天的结构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这一过程外,许多神经体液因子如抗利尿激素、醛固酮(ALD)、肾素、心房肽、前列腺素等对此也有影响。
肥胖:
男性体质指数每增加1.7,女性每增加1.25,收缩压对应上升1毫米汞柱。而减肥使体重下降后血压可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实验发现在高脂饮食诱发的肥胖动物模型血压可持续性升高,其原因可能是肾内脂肪堆积,系膜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肾乳头顶端乳头管闭塞变形造成尿流不畅,肾内压升高所致。肥胖者常有高胰岛素血症,交感系统活性增高,且脂肪细胞可产生过多的血管紧张素原都可能是其出现高血压的原因。
其他:
前列腺素系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有密切关系,有人认为高血压可能与肾髓质合成有扩血管作用的前列腺素A或前列腺素E的不足有关。血管舒缓素-激肽系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也有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可促进激肽的降解而使其扩血管作用消失,血压升高。吸烟、饮酒过度也易患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