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推拿的理论与实践:脊柱微调手法体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脊柱运动单位

从运动功能的角度,可把脊柱看作是多个基本功能单位组成的功能复合体,任何脊柱运动都是多个或所有功能单位运动的空间矢量和。运动单位由两个相邻脊柱节段组成,其前部的可动结构为椎间盘髓核,具有万向节样的活动能力;后部的可动结构为两侧关节突关节,起着引导和限制节段运动方向和活动度的作用。1970年Holdsworth首先将脊柱理解成两个纵行的柱状结构,即椎体为前柱,椎管及附件为后柱,以此为概念提出脊柱二柱理论;1983年Denis等又创立了三柱结构学说,将后纵韧带、椎体后1/3及相应椎间盘划分为独立的中柱。

一、相关概念

脊柱由许多功能单位重叠而成,脊柱运动实质上是多个功能单位活动的总和。脊柱的功能单位称为活动单位,由相邻的两椎骨及连接其间的软组织所组成,椎体、椎间盘和前后纵韧带构成活动节段的前部,椎弓、横突、棘突、关节突和短韧带组成活动节段的后部。

脊柱推拿专业和生物力学专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脊柱运动单位(spinal motion unit)的正常和异常运动分析上。对脊柱的运动单位有多种称呼,如功能单位(functional spine unit,FSU)、脊柱基本单位(basic spinal unit)等。在近几年的生物医学杂志上,FSU这一称呼似乎被广泛采用。它的含义是指两个相邻节段的脊椎以及其中的软组织。不管脊柱运动节段这个术语是如何使用的,脊柱运动节段这个概念简化了生物力学研究的方法。但从近年来的生物力学研究结果来看,它仍不能回答有关完整人体脊柱的许多重要问题。

二、前部结构

活动节段的前部主要承受压缩载荷,包括椎体和椎间盘。随着活动节段的下降,脊柱的静态和动态负荷越来越大,相应的椎体和椎间盘也变得越来越粗,越来越厚,使其与所承受的载荷相匹配。椎间盘除承载外,还提供了活动节段的运动自由度,使压力呈均匀分布,吸收震荡,在椎体间起缓冲垫的作用。

1.椎体

椎体在前,呈圆柱状,主要由骨松质构成,表面有薄层骨密质骨,是椎骨的负重部分。根据椎骨上3条主要力线的走向,可以将细杆状结构的骨小梁分为3种类型。这3种力线包括:①轴向力线(垂直方向);②水平力线,沿附着在横突是的肌肉牵拉方向走行;③斜向力线,沿肌肉牵拉棘突以及小关节突的斜行走行。这3组骨小梁显示了椎骨对来自3个方向上作用力的最大抵抗。在椎体的前方有一个三角形的力学薄弱区,该处缺少斜行骨小梁。这一力学薄弱区是发生椎体骨折的最常见部位。椎体中骨小梁的分布与应力分布有关,重力和肌肉的应力导致骨小梁在椎体后部的密度增加,相比之下椎体前部的密度则减少,提示椎体后部是运动单元主要承载区,相应于主要承载区,椎体终板有一称为“应力支撑面”的强度增强区。

研究表明,单纯骨量的降低并不就是骨强度的降低,骨结构的改变更为重要。椎体微细结构与力学性质,微细骨折的形成与断裂机制,承载而不断裂的骨小梁的改建及内在结构关系等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青年人的椎体松质骨结构呈蜂窝状,随年龄的增加,蜂窝状结构壁上出现穿孔并逐渐扩大,使壁结构呈三维栅栏状,部分结构碎裂,最后消失。骨吸收还可导致终板和皮质骨变薄。多数意见认为,随增龄而发生的骨量缓慢丢失主要是由于成骨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所致。由于脊椎是松质骨,其代谢转换率为致密骨的三倍,故其骨量丢失要早于四肢骨。

2.椎体间连结

包括两类连结:一类为纤维软骨连结,即椎间盘;另一类为纤维韧带连结,有前、后纵韧带。

(1)椎间盘结构:

椎间盘是纤维软骨复合体,连于椎体间,提供了非常牢固的连结,以完成生理活动和维持椎管的排列。不同区域的椎间盘的尺寸不同,但其结构是相同的。椎间盘由纤维环、髓核和软骨终板3部分构成(图2-9)。

图2-9 椎间盘结构模式

1)髓核:

髓核是一种富有弹性的、半流体的胶状物质,为胚胎时期脊索组织的遗留物,由氨基多糖、矿盐、水和细胞等组成,约占椎间盘切面的50%~60%,位于椎间盘中心区。髓核由松散、蜷曲的纤维团线交织成网,其中含有大量的能够保持水分的氨基多糖。不同年龄段,水分可在髓核总量的70%~90%之间变化。正常人的高度一日之间有变化,这与椎间盘内水分的改变有关。

椎体后面的发育较前面为快,造成生长发育过程中,髓核位置有变化,成人髓核位于椎间盘偏后。髓核具有可塑性,虽然不能被压缩,但在压力下变为扁平,加于其上的力可以平均向纤维环及椎体软骨终板各个方向传布。在相邻脊椎骨间的运动中,髓核具有支点作用,如同滚珠,随脊椎屈伸向后或向前移动。

髓核的基本功能是抵抗脊柱内压力并使之再分布。

2)纤维环:

纤维环以一系列同心的纤维层组成,包绕髓核,分为外、中、内3层。细胞排列与分层的纤维环方向一致,各层之间有黏合物质,使彼此之间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但不呈互相交叉穿插。外层纤维在两个椎体环之间,内层纤维在两个椎体软骨终板之间,外、中层纤维环通过Sharpey纤维连于骺环,最内层纤维进入髓核内并与细胞间质相连,髓核与外周的纤维环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两种组织逐渐移行,不易分辨,最内层纤维与髓核之间无明显界限。纤维环的纤维带在两个椎体之间互相呈螺旋状排列,层与层之间的交叉角达60°以上。通常当承受应力时,交叉角将发生改变。纤维环的相邻纤维层的交叉排列,可能与髓核对其所施加内部压力有关,短纤维较长纤维更易遭受巨大压力,引起放射状撕裂裂痕。

腰椎间盘在水平切面上为肾形或心形,髓核偏后,后部纤维层被压缩在髓核与纤维环之间,相对较薄。纤维环前侧和两侧较厚,几乎等于后侧部分的2倍。后侧部分最薄,一般有12层纤维。纤维环后侧部分多为内层纤维,附着于软骨终板上。纤维环前侧部分由前纵韧带加强,纤维环后侧部分较薄,纤维排列不规则和无序,但也得到后纵韧带的加强。

纤维环连接相邻椎体,使脊柱在运动时作为一个整体,保持脊柱的稳定性。纤维环的主要作用是承受拉伸载荷,而受压髓核向外的扩张、脊柱的轴向旋转和弯曲都可使纤维环处于拉伸状态。纤维环这种特殊排列方向,使相邻整体可以有轻度活动,但运动到一定限度时,纤维环紧张,又起节制的作用,限制运动幅度。软骨终板与椎体间弹力纤维的缺失是椎间盘发生退变突出的重要解剖学基础。

3)软骨终板:

每一椎体的上下面均有一薄层透明软骨,构成椎间盘的软骨终板。外周大约1mm厚,越到中心越薄。软骨终板含有高浓度的水和蛋白多糖,也是一种黏弹物质。软骨终板的纤维与纤维环的纤维在边缘部相融,Inoue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腰椎间盘胶原网架,判定终板的纤维丝网和包绕髓核的纤维环纤维丝网紧密相接。软骨终板是由密集的水平排列的胶原网构成,在软骨终板软骨下板层胶原之间没有相互连接,纤维环内三分之一斜行排列的纤丝板层与终板相互连接,外三分之二则与椎体形成紧密的锚靠。Harada等分析软骨终板与椎体之间的连接是不牢固的,但纤维环与终板连接则是紧密的。所以当椎间盘突出时,软骨终板易与从椎体撕脱的纤维环一起形成突出物。

软骨终板在中心部位穿透骨性终板,靠一薄层钙盐与终板下骨形成松弛的连接,终板与椎体相连表面的骨小梁间隔部位的骨髓直接与终板接触。在7岁之前,软骨终板有血管和淋巴管分布,7岁以后消失。Nachemson等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了终板的渗透性研究,结果发现仅仅软骨终板中心部分具有渗透作用,允许营养物质在软骨下空隙和椎间盘中心区进行交换。

正常软骨终板主要有3个功能:保护椎体,使之不易压缩性萎缩;限制纤维环和髓核在它们的解剖界限内;作为半透膜,依靠渗透作用促进纤维环、髓核和椎体之间的液体交换和作为椎间盘营养物质的通路。

(2)椎间盘厚度:

椎间盘的厚薄,在脊柱不同部位有所不同。一般说,凡是运动较多的部位如颈、腰部,椎间盘较厚;相反,在骨性廓、腔的部位,如胸、骶部则较薄,特别在骶椎部,椎间盘骨化,使原来分离的5节骶椎完全融合。椎间盘在下腰部最厚,而在第2~6胸椎最薄。颈椎椎间盘前缘高度比后缘高20%~30%,这样使椎间盘适合于上、下位椎体的形状并维持颈段的生理前屈。

(3)椎间盘血管供应:

胎儿和幼儿椎间盘有血管供应,分别从椎体的前、后面中点,走向软骨椎体的中心。背内侧椎体动脉注入背侧血管池,向上、下各发出1支至椎间盘的中心。腹内侧椎体动脉注入腹侧血管池,与前者分布相同。发育中的椎间盘有3支主要动脉供应其上、下面,即背侧、腹侧及轴向椎间盘动脉。成人椎间盘几乎完全没有血管,仅纤维环周围有些小血管伸入,其营养主要靠椎体内血管经软骨终板渗透而来。

(4)椎间盘神经支配:

1940年Roof等人通过实验证实在后部纤维环的表面有许多无髓鞘神经纤维,在后纵韧带也有少量相似的神经纤维,这些神经纤维来源于窦椎神经。Brock等对纤维环的后外侧、外侧部做了神经支配的定位研究,结果发现纤维环侧后方由窦椎神经的分支支配,前方和侧方由脊神经前根及交感神经干发出的分支支配。后来又通过银染技术发现,不仅在纤维环表面、外层发现了神经末梢,在纤维环的外三分之一处也有神经末梢的存在,有的平行于胶原纤维,有的走向与胶原纤维垂直。在纤维环胶原纤维之间既发现了单根的游离神经末梢,也发现了呈球形、复合体状的神经末梢,但在纤维环的深层和髓核内没有发现神经纤维。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在纤维环外层存在游离神经末梢且与传导疼痛刺激有关。

自主神经与腰痛的关系日益引人注目。Ahmed等通过研究鼠腰椎间盘神经分布发现,腰椎间盘纤维环外周存在神经肽A和血管活性肠肽。神经肽A具有血管活性能力,存在于交感神经系统内;血管活性肠肽存在于交感神经和后根脊神经内,具有血管扩张作用。总之,这两种肽主要由自主神经纤维及其末梢分泌,表明腰椎间盘的外层有自主神经分布。最新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发现,腰痛主要由交感神经传入,且腰2神经根是腰痛的主要传入通路。对腰2神经根进行封闭后,腰痛消失。

(5)椎间盘的功能及生理特点:

椎间盘不但是椎体间主要的坚强联系与支持结构,同时也是脊柱运动和吸收震荡的主要结构,起着弹性垫的作用,能承受身体的重力,将施加于椎体的力吸收并重新分布,有平衡缓冲外力的作用。

三、后部结构

后部包括后关节、椎弓和椎弓根、横突、棘突、椎管、神经根管和各短韧带,起着控制节段运动的方向及幅度的作用,关节突还有一定的承载功能。关节突和椎体间的载荷分配因人的年龄、生理状态、姿势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范围。中老年人的椎间盘变性塌陷,脊柱活动节段厚度减小,关节突的载荷量因而增加,故中老年人可出现关节突骨质增生。完整的椎弓和椎间关节是抵抗脊柱剪切力的主要因素。当椎弓根断裂,椎间关节失稳时,椎体有向前后移位滑脱的危险。除黄韧带和项韧带之外,脊柱的韧带主要由胶原纤维组成,具有坚韧性,延伸率极低,是脊柱内源性稳定的结构基础。韧带的另一个功能是将拉伸载荷从一个椎体传递到另一个椎体。黄韧带和项韧带有较丰富的弹性纤维,其长度在脊柱运动时可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张力基本保持不变。

1.关节突关节

脊柱关节包括关节突关节、肋椎关节、寰枢关节及骶髂关节。除寰枢正中关节是枢轴关节外,所有的动关节均为滑动关节。

(1)关节突关节基本结构:

关节突关节又称后关节或椎间关节,属于滑膜关节,由上下相邻的关节面构成。有完整的关节囊,薄而松弛,包绕上、下关节突的基底部,具有限制关节突间滑动的作用。

脊柱节段运动取决于关节突的关节面走向。颈椎的关节突关节面平整,约成45°向后下倾斜,颈2~3之间的倾斜度常有变化,关节囊最松弛,外伤时容易引起半脱位。胸椎及上腰椎的关节面近似矢状位,腰骶部则近似冠状位。在上腰部,关节囊附着线在关节突边缘的内侧1~2mm处,越向下越靠内,至腰骶部至其内侧13mm。在下腰部,关节囊下部有坚强纤维性结构至椎弓板,并部分为棘间韧带所代替,前部几乎全为黄韧带构成。在椎间孔上可出现上关节韧带。

后关节对脊柱的稳定作用较大,颈椎后关节可提供颈椎水平及旋转稳定,去掉小关节突可发生严重畸形。Homnar及Shidanara在进行了临床观察之后也支持这一观点,White报告小关节突切除后可导致椎体移位,Katsoimi对脊髓肿瘤全椎板切除术后的观测发现,小关节突破坏者,颈椎失稳明显增多。

(2)关节突关节的神经支配

1)关节的外周神经支配:

神经组织学观察发现,每个关节神经是由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所组成,这些神经纤维的直径从1μm至13μm不等。人体每个滑膜关节都存在有双重神经支配模式,即主要的神经支配和附属神经支配。

主要的关节神经是由邻近周围神经的独立分支分布到关节囊的神经组成,这些神经纤维通常伴行有关节滋养血管,形成神经血管束。在神经干的起点处发出分支分布至关节囊及脊椎骨膜的关节囊附着处。

附属性的关节神经结构主要是由关节周围肌的肌支分支而来,这些神经纤维穿过附着或越过关节囊的肌肉,通过肌筋膜性的结缔组织分布到关节或穿过肌肉鞘膜而最终到达关节囊。人体的每个滑膜关节都存在着附属性神经结构。

外周神经根据纤维直径的大小可大体将其分为四类,每一类神经纤维的功能根据其所支配关节囊上独有的神经末梢形态而有所不同(表2-1)。

表2-1 根据神经纤维直径分类

关节囊神经中,45%以上的神经纤维直径在5μm以下。大多属于纤细的有髓和无髓的神经纤维,参与感觉传入和痛觉的传导;小部分无髓纤维属于内脏交感神经传入纤维,控制着关节血管的舒缩功能。关节滑液的分泌是由血管运动神经控制的。

另外45%的关节神经是由直径6~12μm中等大小的有髓神经纤维构成,属传入性机械感受器。这些神经纤维主要分布到关节囊的纤维层及脂肪垫,形成形态各异的终末小体,感受这些组织内的张力变化,参与关节的运动反射回路。

第三类纤维约占总纤维量的10%,由直径在13~17μm间粗大的有髓神经纤维构成,属于传入性的机械感受器。这种神经纤维只感受较大和较高阈值的刺激,仅存在于关节韧带中,其功能可能也与运动反射活动有关。

一个重要的现象是,人体中没有一个关节,无论四肢还是脊椎,是由单一节段的脊神经支配,每个滑膜关节都是由多个节段的脊神经支配着的,神经往往是从一个关节又分布到另一个关节。而且,脊柱各节段间小关节的神经分布并不均匀,颈椎小关节的神经分布最丰富,其次是胸椎,而腰椎最少。尽管如此,每个腰椎间小关节也至少受到2~3个相邻节段脊神经后根发出的纤维支配。

2)关节感受器神经末梢类型:

通过组织学染色技术结合神经感受器生理学特性观察,根据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可将所有滑膜关节上神经末梢分为4种类型(表2-2)。

表2-2 关节感受器神经末梢类型

Ⅰ型感受器:Ⅰ型感受器主要分布于纤维关节囊的浅层(外层),呈立体簇状分布,每一簇都是由同一根直径6~9μm的有髓神经传入纤维的细小终末支分化而成的,含有6个以上感受器小体。Ⅰ型感受器广泛的分布于人体四肢关节、脊柱小关节和颞下颌关节囊中,但在各关节分布的数量各异。此型关节囊感受器呈圆形或卵圆形小体,外部有一薄层被囊包裹,与皮肤内的鲁菲尼小体相似(图2-10)。

图2-10 Ⅰ型关节感受器

在四肢关节,下肢近端髋关节的Ⅰ型感受器比远端踝关节要多得多。脊柱颈椎小关节上的Ⅰ型感受器要比其他区域的多。在同一个关节的关节囊上,Ⅰ型感受器簇分布的密度也不均匀,通常在关节运动应力较集中的部位分布得较多。

在生理学上,Ⅰ型感受器主要是感受纤维关节囊的机械应力变化,兴奋阈值比较低,属于慢适应性机械感受器,因此,正常情况下每个关节囊上阈值最低的那部分Ⅰ型感受器随时感受着关节的位置变化,即使关节处于静止状态,Ⅰ型感受器也持续产生10~20次以上的冲动,称为“静息放电”。这种冲动的产生与关节囊本身的应力状态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与关节周围肌肉的张力以及整个关节囊的张力有关。通常关节腔内呈负压(-5~-10mmHg)状态,无论是关节的主动运动、推拿手法下的被动活动或者是关节周围的肌肉运动(等张收缩或等长收缩)以及关节内压力的明显变化都会引起静息放电量的增加或减少。

另外,当关节囊的机械应力随着关节的主动或被动运动而不断地增加时,Ⅰ型感受器的兴奋性阈值就会重新调整,使得传入中枢的神经冲动增强。Ⅰ型感受器对躯体姿势、肌肉的兴奋性,尤其是对四肢、眼外肌和伸肌群的紧张度以及运动觉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Ⅰ型感受器可分为静态和动态机械感受器两种类型。前者主要感受静态关节的位置、关节内压或大气压力的变化;后者则是感受主动或被动运动时关节活动的方向、幅度和速率的变化。

Ⅱ型感受器:Ⅱ型感受器主要位于关节囊纤维层的深部,尤其是在纤维层深部与滑膜或纤维与脂肪层之间的组织内,感受器为细长的锥形小体,其中心由一根或多根无髓神经纤维末梢构成,末梢顶端呈球形膨大或呈“丫”形分叉,外层包绕着较厚的层状结缔组织。这些神经末梢被认为是环层小体(pacinian corpusle)的变形,尽管环层小体大量地分布于关节周围组织和骨膜上,但从未在关节中观察到(图2-11)。

图2-11 Ⅱ型关节感受器

这些感受器呈簇状或环形包绕着关节血管的长轴,它们是以每簇2~4个小体的形式分布于每个关节。每簇小体都是由1对直径在9~12μm的有髓关节传入神经纤维分化而成,类似的这种Ⅱ型簇状神经末梢都存在于所有滑膜关节脂肪垫的表面。Ⅱ型小体的传入神经纤维的直径大于Ⅰ型小体的神经纤维。Ⅱ型小体在全身各关节中的分布也不均衡。在下肢远端的踝关节较近端的髋关节多得多。

Ⅱ型感受器是低阈值、快适应性机械感受器。关节静止时,Ⅱ型感受器并不兴奋,一旦关节开始运动,此型感受器几乎会同时产生兴奋冲动。这种敏感性高、适应迅速的感受器通常发出短暂、高频的冲动传至相关轴突,电位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秒。总的来说,Ⅱ型感受器属于运动机械感受器,能感受短暂、快速的关节加速和减速变化,主要参与颈椎、四肢肌肉的快速牵张反射。

Ⅲ型感受器:Ⅲ型感受器是关节囊中最大的一种感受器,与Golgi腱器同源,呈梭性分布于关节韧带的表层,它是由一薄层结缔组织囊包裹着一团致密的神经末梢细丝所构成的,发自直径在17μm以上的有髓神经纤维,沿着韧带纤维的方向纵向排列,一般靠近骨的附着点处分布。所有四肢关节和脊柱小关节的支持韧带上都发现有Ⅲ型感受器的,如膝关节的交叉韧带和髋关节的股骨头韧带等,在棘间韧带及纵韧带上未发现有此型感受器(图2-12)。

图2-12 Ⅲ型关节感受器

Ⅲ型感受器属于高阈值、慢适应性的机械感受器,故能感受持续性的关节张力变化,在关节静止状态下很少产生神经冲动,只有当关节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到达极限时,Ⅲ型感受器才发生兴奋。如关节韧带受到相当大的张力作用时,当给予肢体一个足够大的纵向牵引时,使关节韧带受到应力的作用,同样也可以激活Ⅲ型感受器。Ⅲ型感受器兴奋时,产生成串的动作电位,由关节神经中较粗大的传入纤维快速地传至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相关部位。

Ⅳ型感受器:Ⅳ型感受器是一种无髓鞘细小的神经末梢或游离神经末梢,呈网状或丛状分布于关节组织,由关节神经中最细小的传入神经的终末支分化而成,其直径为2~5μm的少髓神经纤维。Ⅳ型感受器广泛分布在关节囊、骨膜、关节内外脂肪垫和关节的血管外膜上。观察发现,丛状神经末梢在关节囊分布相对稀少,主要存在于关节内外各种韧带上(图2-13)。

图2-13 Ⅳ型关节感受器

网状神经末梢是关节囊中最主要的伤害性感受器,在关节囊及脂肪垫上分布较广,而在关节各韧带上分布有相当数量的游离神经末梢。丛状和网状神经末梢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产生兴奋,只有因关节出现明显的机械变形或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局部组织损伤产生炎性介质(如组胺、缓激肽及5-HT等),才会产生大量神经冲动。一般认为膝关节、颞下颌关节和椎间盘内有Ⅳ型感受器的存在,而在关节滑膜内层和半月板中无Ⅳ型感受器。

3)伤害性感受器:

脊柱伤害性感受器通过主要和附属关节神经,经过3条通路将冲动传至中枢神经系统。

①冲动可横向直接通过相应脊神经根后支进入脊髓灰质。通过这条通路,将来自脊柱各节段小关节、椎体和椎弓表面的骨膜和筋膜、棘间韧带、椎旁肌肉的血管以及供应椎体和椎弓的血管等组织结构的疼痛冲动传至脊髓。

②冲动也可经过返神经(Von Luschka神经或窦椎神经)传导。窦椎神经从脊神经的远端至背根神经节段,在靠近神经根出椎间孔处发出,折返进入椎管内。这种折返的窦椎神经含有从后纵韧带、黄韧带、硬膜和硬膜外脂肪组织、椎骨骨膜、硬膜外血管和进入椎体内血管网等部位发出的伤害性感觉神经纤维。

③冲动也可横向经椎旁静脉网上的神经纤维丛传导。在椎旁静脉丛中有来自前、后纵韧带、硬膜、硬膜外脂肪、椎体骨膜、肌腱和筋膜、供应椎体营养血管的管壁以及椎旁静脉丛痛觉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纤维。

2.椎弓

椎体后方呈弓状的部分叫椎弓,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那部分较窄称为椎弓根,其上下方各有1个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相邻椎弓根上下切迹共同围成椎间孔,孔内有脊神经及血管通过(图2-14)。

图2-14 腰椎结构模式图

有些学者认为每侧椎弓各有两个骨化中心,一个发育为上关节突及椎弓根,一个发育为下关节突、椎弓根及棘突,如两者不能融合或骨化中心发育障碍,可形成峡部不连或椎弓缺损而至滑脱发生,此即先天发育异常学说。但现有文献报道的婴儿尸体解剖材料并未发现有峡部缺损,难以支持上述观点。目前多数学者更趋向认为腰椎滑脱系外伤和劳损引起的。

对于椎弓的生物力学特征目前知之甚少。一些力学实验表明,椎弓的破坏多发生在椎弓根及椎弓峡部。但椎弓根部的损伤临床上非常少见,多数椎弓峡部裂的患者亦无明确的外伤史,故目前多数意见认为腰椎椎弓峡部裂实质上系由局部应力异常增高所致的疲劳骨折。

3.椎板

椎弓根向后的扁平部分称椎弓板或简称椎板,两侧的椎弓板在后部中线处融合构成了椎管后壁的主要部分,所有的脊椎附属结构都连接于椎板,而椎板本身通过椎弓根与椎体构成骨性连接,通过上下关节突与上下椎骨形成骨关节连接。相邻椎板间,由黄韧带连接。因而,椎板本身除了作为椎管壁以外,还在维持节段的稳定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图2-15)。

图2-15 腰椎斜位片投影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