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伤科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脊柱骨伤科学》编委会

顾  问
孙树椿(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科研究所)
金鸿宾(天津医院,天津市创伤交通医学研究所)
主  编
朱立国(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科研究所)
李金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科研究所)
编  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建中(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万小明(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王 平(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人彦(浙江省富阳市中医骨伤医院)
王艳国(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白金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朱立国(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科研究所)
刘 峻(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
刘秀芹(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科研究所)
刘德玉(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孙武权(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李东升(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李金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科研究所)
李念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李俊杰(北京电力医院)
李振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李盛华(甘肃省中医院)
杨利学(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杨海韵(广东省佛山中医院)
沈国权(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玉柱(浙江省富阳市中医骨伤医院)
孟冬祥(北京健宫医院)
赵文海(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洪 毅(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袁普卫(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夏 群(天津医院)
徐展望(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高书图(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高景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科研究所)
郭剑华(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
唐和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黄相杰(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
谢兴文(甘肃省中医院)
漆 伟(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
前言
中医骨伤科学是研究人体骨骼、关节及软组织伤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学科,经过长期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逐步提高,由零散的经验技术发展成为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诊疗技术的一门完整学科,脊柱骨伤科学是它的次级分科和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条件下,人们的劳动、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加之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脊柱的伤病日渐增多,并趋复杂,对当今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了明显的影响。脊柱是人体的支柱,如何做好脊柱伤病的防治是当今整个医学界、特别是骨伤科界的重大任务之一。
面对强烈的临床需求,我们一方面总结了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含骨伤科研究所)几十年的相关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一方面组织全国多家三级甲等医院骨伤科和骨伤专科医院的专家,按照各自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特长,分别承担了本书相应章节的编写工作。可以说,本书是他们宝贵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的荟萃。希望本书能够起到承载交流学术、总结经验、培养人才的作用,从而更好地解除广大脊柱伤病患者的病痛,促进我国脊柱骨伤科学的发展。不妥之处,祈望同行不吝指正。
除本书编委会成员之外,以下人员参加了本书部分章节的编写、校对工作:于杰、马善治、马子龙、王浩、王征美、王尚全、田伟、白罡、冯利、冯敏山、毕方杉、刘峰、刘进超、刘洪伟、刘渝松、许京华、孙武、孙金星、李华南、李金健、杨屾、杨阳、杨克新、杨公博、吴春宝、余跃、余兆仲、况君、宋华、张平、张威、张清、张兴平、张志勇、张君涛、张禄堂、陈忻、武琦、林海朋、罗杰、金哲峰、赵敏、赵国东、侯爵、贺志亮、胡勇文、顾骐、徐惠青、高春雨、郭亮、董永丽、蒋新、韩岳、曾庆云、靳蛟、蔡军、黎作旭、魏戌(以姓氏笔画为序)。绘图、图片加工和录入主要由赵国成、毛健行、宋晓琳、李珍等完成。
本书的编写历经数载,编写和绘图人员付出了大量的劳动,经过多次讨论和反复修改,终成此作,在此向所有参与本书编写、审稿、校对、绘图和录入等工作的人员一并致以真诚的感谢。
朱立国 李金学
2014年10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