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钦安卢铸之医学讲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脉诀(三)

前面讲过脉诀一、二,让大家去练习部位和手法,还有几个简单的脉象,有紧脉、浮脉,还有要练习呼吸,一分钟十七至,还讲了每息至数的差别含义,你们也应该练习过了,休息的时候你们互相检查。

今天讲脉诀三,讲健康人脉的标准。

脉诀三:

脉贵有神且有根,

胃气常在人永康;

暗悉脏脉作准绳:

肺脉毛而有力佳,

胃脉缓而有力神,

心脉洪勾有力喜,

肝脉弦而有力畅,

肾脉沉而有力强。

注一:有力中不失柔和,微弱中尚还有力,此即为有胃气,有缓象之脉。

注二:有胃气有肾气即是有根,有神,不论脉速快慢,只要是常脉有缓象,则是缓象之脉。

脉诀三讲了两个标准:“脉贵有神且有根,胃气常在人永康。”讲的健康脉的总标准,这两句话非常重要,概括起来说:一是胃气。胃气是什么呢?胃气就是缓,有神,还要有根。有根就在左手的肾脉上。健康人脉的标准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字:缓、神、力。这三个字一定要记到,首先,一个人的脉要有缓象,就如人走路,从从容容,不急不忙,每步步伐稳定实在,很有神,这是比喻,要自己去体会。从脉象说就是:不快不慢,不浮不沉,缓和从容。你们学过数学的,回忆一下三角里的SⅠN曲线,运动得很舒畅,圆圆的一直下去,不是三角形,三角形就是紧脉了。脉除了缓,还要有神,如果脉疲疲沓沓的,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力度也不够,就是神也不够。所以,缓、力、神三个字,是左右整体脉象的健康标准。

二是分部脉象各有准绳。这里用了准绳两个字,就是作为相对应脏是否有病的标准,特别强调的是,每一部的脉象都要加一个缓字。

肺脉毛而有力有神、缓。力和神是分不开的。毛:像鸡毛掸子的毛,摸上去轻飘飘的,浮的,这样的感觉就是毛。如果肺脉沉下去了,就有病了,紧了有病,只有毛了,加上缓而有力,就是肺脉的正常脉象。

胃脉缓而有力有神。胃主四季,以后学天干地支八卦的时候,要牵涉胃主四季,整个人身、各个部位,都要遵循这个缓,胃本身要缓。胃脾互为表里,这里的胃脉主要指脾脉。摸到脾脉缓和的,有神有力,就是健康。现在很多人多食生冷,多用凉寒药,都会体现在脾脉上,脾脉紧,说明伤了脾。我摸了这么久的脉,遇到脾胃脉有缓象的寥寥无几,这就是不当饮食和药物造成的不良后果。以后你们就用这个标准检查自己,是否乱吃药了,是否吃错药了,是否乱吃饮食了。整个脉象要缓而有力有神,胃脉更应当缓、力、神。《内经》上说:缓则生,不缓则死。可见缓字的重要,特别是病重的时候,希望你们认真体会。

心脉洪勾有力有神、缓。也是首先要有缓象。洪勾:像如意的回勾,圆圆的,心脉不同于其他脉一直往下走,而要有回过来的感觉,这叫洪勾,自己去观察如意,自己去体会。有洪勾,但没有力、神,很弱,也是不正常的。有的人说自己心力不佳,你就摸摸他的心脉,看是否是真的心脉问题,有的吃多了不舒服会误认为是心不舒适,你不要跟着跑了,要以脉来衡量,如果心脉是洪勾有力,他心力不够的表达是说的胃,吃多了,胃胀到了,考察一下胃脉。所以,有了标准脉象,我们就可以正确地判定这部脉是否有病。

肝脉弦而有力有神、缓。弦:琴弦压住拨动一下的感觉,简单说,肝脉要比其他脉窄一些,而且是畅达能通下去的。如果肝脉在中间受了阻滞,就横宽了,或者是横向跑了,这就不弦了。肝脉除了本脉弦,还要有缓象,如果是弦的,触指有绷的感觉,有点硬,还要有缓象,才是正常脉,如果没有缓象就是病脉了,到时候在危脉部分讲。

肾脉沉而有力有神、缓。肾气强不强,就看有没有缓象、沉下去没有,所以切尺脉要至骨。沉:是沉下去的,至骨才能摸到,肾脉本身要沉,不至骨就摸不到肾脉。缓、沉、神、力就是肾脉的正常脉,没有力、神,肾脉就弱了。

这就有两个尺度,一个是整体的尺度,十三部脉都要缓、力、神,是整体来考虑的,达到了缓、力、神,人身的太和之气、正气就充满全身,诊病考察人是否健康,就是正气、肾气是否旺盛,一个人肾气旺,脉就必然是缓而有力有神,六脉都是这样的,这样就百病不生,要达到这样,就能尽天年,尽天年就是能够活到百岁以上吧。从我现在观察,能达到这样脉象的人还不多,你们通过服用姜、桂、附,都可以达到尽天年。

这不是一句空话,这是一个标准。首先是整体脉的标准,然后就是五脏分部脉本脉加上缓而有力有神。

为什么要以五脏脉为标准?因为五脏统帅全身,各有所主。肺主皮毛,全身无处无皮毛,肺还主气;胃(脾)主肌腠(肌腠,就是表皮以下连着骨头的,即肉),全身无处无肌腠,你把胃脉掌握了,肌腠上的病也就掌握了;心主血,全身无处无血(管),毛细血管全身都布满了,血液的病就在心,心也主脑,脑神经的病在心;肝主筋,全身无处无筋,包括指甲,指甲是肝之余,经络大家都知道;肾主骨,全身无处无骨,人无骨不能立,人的骨有病,就疼痛。抓住五脏脉的标准,用五脏脉的标准衡量全身的疾病。

这就是人健康的两把尺子,一个总的,一个分的,这个非常重要,不掌握好这两把尺子,就没有办法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