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之变化:知常变,明胜复,识标本
把握阴阳之道的基本规律,在于把握其时空运动过程中的常与变,明其胜复,识其标本。所谓:“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天之道毕矣。”
荀子曰:“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先哲们对生命及疾病常与变的研究,是从不同的角度,采用多种方法得出生命及疾病规律。《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矣。”意指自然界的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之气相承袭,终而复始,这是苍天不变的规律。但如某一气不相接续,就为“非常”,改变了常规就是“变”,可见,变就是改常而致的变动性。“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素问·六节藏象论》)。
先哲们通过“取象比类”,把人体疾病状态中的各种证候表现用“九气”“六气”等概念来表述,强调内外诸因都可导致人体气机失调而产生疾病。如《素问·举痛论》认识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素问·至真要大论》在“病机十九条”之前的首句便说:“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
无论“九气”还是“六气”,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原因在于“以之化之变也”,强调的是其间从化、转化的动态变化之胜复过程,所以才有“帝曰:六气标本所从不同,奈何”的疑问,进而更有“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得者,有取中气而得者,有取标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逆正顺也。若顺逆也。故曰,知标与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顺,正行无间,此之谓也。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足以乱经。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同气异形,迷诊乱经,此之谓也”的解答。
对于把握六气从化、胜复、标本的意义,先哲们认为“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勿损,察本与标,气可令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天之道毕矣”,并谓“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足以乱经”。至此,可以明白的是把握六气胜复之标本,即可把握人之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状态的基本规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