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穴位埋线基本技法
针刺方法有着很高的技术要求和严格的操作规程,医生必须熟练地掌握从进针到出针这一系列的操作技术。
一、持针法
1.单手持法 适用于针体较短的埋线针。以(右手或左手)拇指和食指的末节指腹相对捏持针柄,其拇指指间关节微屈,食指各节也呈不同程度的屈曲状态,中指和环指微屈或伸直抵住针体。
2.双手持法 适用于针体较长的针,在操作中以单手持针,其准确性和稳定性均较差些,故采用双手持针法。一手的拇、食指末节指腹相对,捏持针柄,中、环指如同单手持针法一样,扶持于近针柄部分的针体;另一手的拇、食指末节指腹相对捏持于近针刃部的针体,两手将针持牢,两手协同动作,完成埋线操作。
3.“OK”持针法 适用于技术娴熟的医师操作。一手的拇、食指末节指腹相对捏持针柄,其余手指微屈外展且不接触针体和其他部位,形似“OK”的手指表示法。没有条件戴手套时,这种持针法比较实用。
二、定向
确定埋线针刃口线的方向和针体与参照物的角度方向。
1.定埋线针刃口线的方向 埋线针有刃口,其主要功能是为了穿刺,当然也有切割功能。无论针刃有多大(只有0.1mm宽)也是刃,是锋利的刃。人体内的神经干、大血管(包括动脉、静脉等)及肌腱等组织是不能切断的,甚至是不能有损伤的。这样,就要求埋线的操作者必须熟悉躯干、四肢的重要血管和神经等组织的部位及走行投影等,以此为标准来确定针刃的刃口线。此外,针刃对其通过径路的肌、筋膜等组织亦应注意尽量减少切割损伤。因此,应按下列原则设定刃口线方向,我们把它称为“逐步优先”原则:
第一步:刃口线应与人体纵轴平行。
第二步:刃口线应与躯干纵轴平行。
第三步:刃口线应与腱纤维和肌纤维的走行平行。
第四步:刃口线应与大血管、神经干的走行平行。
2.定角度 定针体与皮肤表面所成的角度,这是针刃定向的另一方面。
(1)绝大部分进针点是垂直于皮面而进入体内并到达治疗部位的,符合进针捷径的原则。
(2)由于某些定点与其体内的治疗部位并不是在一条垂直线上,针体与皮面则形成了一定的角度,这便是针体垂直刺入皮肤后要调整针体与皮面的角度的程序。
(3)还有一种情况是,为了较容易找到体内标志而放弃了垂直进针的原来定点意图。在所定进针点将针体调整为某种角度,使埋线针先找到体内深部的标志,当到达体内标志的部位后,再将埋线针调到治疗部位,随之,针体又将成为垂直角度。
三、进针法
1.刺手和押(压)手 针刺操作时,一般将持针的手称为“刺手”;按压穴位局部的手称为“押(压)手”。临床施术时是用右手持针,左手按压,故常称右手为刺手,左手为押(压)手。刺手的作用,主要是掌握埋线针。刺手持针的姿势,一般以拇、食、中三指夹持针柄,以环指抵住针身,一进针时运用指力,使针尖快速透入皮肤,再行捻转,刺向深层。押(压)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穴位皮肤,使针能准确地刺中腧穴,并使长针针身有所依靠,不致摇晃和弯曲。如果运用押手方法熟练,不仅可减轻针刺的疼痛,使行针顺利,而且能调整和加强针刺的感应,以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施术时,刺手和押(压)手常配合使用。进针时一边按压,一边刺入,使针尖透入皮肤,然后按照要采用的各种手法进行操作。《标幽赋》中说:“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这是前人的宝贵经验,说明针刺时左右手协作的重要性。
2.常用进针法
(1)单手进针法 用刺手的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食指用力向下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
(2)双手进针法 双手配合,协同进针。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爪切进针法:又称指切进针法,临床最为常用。以左手拇指或食指的指甲掐在穴位上;右手持针,将针紧靠指甲缘刺入皮下。如星状神经节埋线就用爪切进针法。
②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食指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拇、食指夹持针柄;将针尖对准穴位,在接近皮肤时,双手配合,迅速把针刺入皮下,直至所要求的深度。此法多用于3寸以上长针的进针,如腰背部埋线就常用夹持进针法。
③舒张进针法:左手五指平伸,食、中两指分开置于穴位上;右手持针从食、中两指之间刺入。行针时,食、中两指可夹持针身,以免弯曲。在长针深刺时应用此法。对于皮肤松弛或有皱纹的部位,可用拇、食两指或食、中两指将腧穴部皮肤向两侧撑开,使之绷紧,以便进针。此法多适用于腹部腧穴的进针,如腹部埋线就常用舒张进针法。
④提捏进针法:以左手拇、食两指将腧穴部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此法主要适用于皮肉浅薄的部位,特别是面部腧穴的进针,如头面部埋线就常用提捏进针法。
四、快速刺入,慢速推进
针刺入过程可总结为一快一慢,如果把垂直拔出埋线针的过程也算在内,应是一快二慢。
1.一快 要快速刺入皮肤,这样可以不痛,是否能做到快速刺入,与下列条件有关:一是针尖必须锋利;二是使用腕力;三是控制力度;四是控制深度。快速刺入皮肤就是刺过皮肤即停,不能继续快速推进。
2.二慢 即推进要慢,其中有两层意思:一是针尖进入皮肤后,在推进的过程中应慢速推进,这是“慢”的一个方面;二是有些部位要摸索进针,在慢速推进的同时,还要时时询问病人的感受和反应,特别是有无窜麻感和电击感出现。一旦出现这种反应,当立即停止推进,这样才能保证安全性和准确性。
3.停退改进 即在遇到针下有异感时,或者有异常情况出现时,要立即采取合理的处理方法。停,就是停止推进和下一步的操作;退,就是退针稍许;改,就是改变针尖的方向或角度;进,就是再次慢速推进和继续操作。
五、体会层次感
埋线操作时,针通过的组织不是肉眼所见,而是需要通过手感来体会各组织的不同层次。由于各组织的组成成分不同,结构的致密度不同,实质器官和空心器官等不同,故针锋通过这些组织时会有不同的手感,这种手感传达给术者的是针锋已到达某种组织层次。
在临床工作中,许多操作都是靠手感的,尤其是各种试验穿刺的操作,如胸腔穿刺、腰椎穿刺、硬脊膜外穿刺、囊肿试穿等。这些操作都是在“盲视”下进行的,通过医生的手感,估计穿刺针已到某一组织层次,然后通过进一步的试验来确定是否到达了预定的目标。这种组织的层次感在对层次解剖和立体解剖的充分了解下才能更好地体会出来,这种层次感又为操作的埋线针长上了“眼睛”。相反,如果没有这种敏锐的层次感,等于失去了“眼睛”,须做必要的训练才行。
当然,也要时刻通过与病人的交流来帮助医师体会层次感。例如,针刺皮肤的主要感觉是刺痛感,通过正常组织是无痛感,接近或刺到神经是麻痛感,接近或刺到血管是刺痛感,接近或刺到病灶是酸胀感等。
六、治神与得气
1.治神 治神是要求医者在针刺治疗中掌握和重视病人的精神状态和机体变化。精神因素在埋线临床治疗中对医患双方都有密切的关系,它对于针刺操作手法要求是否成功,针刺疗效能否提高,都有重要意义。《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灵枢·本神》中也说:“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又说:“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十分强调治神的重要性。说明医生既要观察疾病的表现,又要了解病人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在全面掌握上述情况的前提下,运用与之相适应的针刺手法,才能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
守神是要求医生在针刺治疗中,精神集中,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体会针下感觉和观察病人的反应。《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粗守形,上守神。”“神在秋毫,属意病者。”要求医生在进针时必须做到“必一其神,令志在针”(《灵枢·终始》)。行针时做到“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标幽赋》)。
2.得气 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这种针下的感应,叫做“得气”,现代称为“针感”。针刺必须在得气的情况下,施行适当的补泻手法,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金元时期的窦汉卿曾在《标幽赋》里对得气的现象做了细致的描述:“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得气与疗效的关系是:“气至而有效”,“气速至而速效”。说明古代针灸学家对于得气的重视。
针刺得气时,病人在针刺部有酸胀重麻感,有时还出现不同程度的感传现象。医生持针的手上也会感觉到针下有沉重紧涩的现象。针刺未得气时,病人无特殊感觉,医生感到针下空虚无物。针刺得气的快慢、强弱与病人本身的情况,以及医生的针刺手法等有关。至于不得气,其原因较多,可能由于取穴不准确;或未能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或由于病人体质虚弱,经气不足,所以气行缓慢,久待不至。危重病人常不易得气,表示经气虚衰。当然,针下得气与否和疗效的关系是相对的,由于所取腧穴、针刺条件和手法的不同,以及病人的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有时虽然得气较弱,甚至没有针感,并不等于没有治疗效果。
在针刺不得气的情况下,除由于取穴不准,或因针刺角度、方向及深度有偏差,需加以纠正外,一般可以运用促使得气的方法,使其得气。
(1)留针候气 在针刺不得气时,将针留置穴内,以待气至。《素问·离合真邪论》说:“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已至,适而自护。”若久留不至,可结合应用提插以及各种辅助手法。
(2)循弹催气 运用循法、弹法等辅助手法,催气速至。
(3)补益经气 对于正气虚弱的病人,应根据具体情况,在其他已经得气的腧穴上加强补的手法,或加以温灸或加服药物辅助。
3.针感与手感 针感是病人的感觉,手感是医师的感觉,通常情况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掌握手术的针感对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也是极为重要的。进针之后,病变在浅表部位,深度已可达到,若病变在较深部位,或肌肉肥厚处进针后,深度还达不到,还要继续向深部刺入。此时要摸索进针,以针感来判断。针尖所碰到的组织,若在组织间隙,病人可诉没有任何感觉;若碰到血管,刺到正常肌肉,病人可诉疼痛;碰到神经,患者诉麻木、触电感时,应及时轻提针,稍移动1~2mm,继续进针,直到到达所需深度为止,也就是到达病变部位再施行各种埋线治疗;到达病变部位,病人诉有酸胀感,没有疼痛或麻木、触电感。在治疗过程中,如果遇有疼痛或麻木触电感时,还应立即转换针刃方向。酸、胀感是正常针感,疼痛、麻木、触电感是异常感觉。如遇异常感觉时,不能进针,更不能进行切割。没有感觉说明针在组织间隙,没有到达病变部位,一般也不要进行松解、剥离等操作。但有不少病变组织变性严重,已失去知觉,在进针和行针时也没有感觉。
针感是针刺入人体后病人的感觉,针的手感是针刺入人体后医生自己手下的感觉,此种感觉对正确判断针所到达的部位和组织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刺在肌肉上,就有一种柔软的感觉;如果针刺在筋膜和神经上,就有一种柔韧的感觉;如果针刺在病变的结节上,就有一种硬而柔的感觉;如果针刺在血管上,就有一种先是阻力较大,然后阻力又突然消失的感觉;如果针刺在组织间隙,就有一种毫无阻力空虚的感觉;如果针刺在骨头上,就有一种坚硬的感觉。依据这些不同的手感来判断针尖所到达部位不同的组织结构,同时根据层次解剖和针尖所到达部位的手感来判断针尖是否到达需要治疗的部位。埋线操作除了依据精确的诊断、明确病变部位、微观解剖、立体解剖、动态解剖、体表定位之外,还依据进针时患者的针感和医生的手感来确保针刺的安全和有效。
七、留针与出针
1.留针 留针是指进针以后,将针留置在穴位内。在留针过程中,还可做间歇行针,以加强针感和针刺的持续作用。留针与否和留针时间的长短,主要依据病情而定。一般病证,只要针下得气,施术完毕后即可出针,或酌予留置10~20分钟。对于一些慢性、痉挛性病证,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或在留针过程中做间歇运针。例如,对一些急腹症或破伤风角弓反张者,必要时可留针数小时之久。对针感较差者,留针还可起到候气和催气的作用。
2.出针 在施行针刺手法、埋线或留针后,达到一定的治疗要求时,便可出针。出针,是埋线操作中重要的一道程序。出针时,先以左手拇、食两指用消毒干棉球按于针孔周围。右手持针做轻微捻转并慢慢提至皮下,然后退出。《针灸大全》指出:“出针贵缓,急则多伤。”杨继洲认为:“凡持针欲出之时,待针下气缓不沉紧,便觉轻滑,用指捻针,如拔虎尾之状也。”
出针后是否按闭针孔,也是针刺补泻的一种辅助手法。用补法时,可用干棉球按闭针孔。用泻法时,则不按闭针孔,使邪气外泄。出针后要嘱病人休息片刻,注意保持针孔部的清洁,以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