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老中医韦绪性辨治疑难病精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突出重点

临证诊察要突出疑难病的特点,如其病性多寒热错杂、虚实互见,或大实现羸状,或至虚有盛候等,难以“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病位广泛,或多脏腑受累,或多系统失调;病证难于诊断,病程缠绵,或先天禀赋不足,或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新的疾病,而缺乏认识;在治疗上因病邪深伏,正气无力抗邪,难于一时取效等。因此,诊察病人欲突出重点,就要有明确的目的,诊察的目的性决定了选择性和专注性。诊察的目的愈明确,对诊察对象所反映的病情就会愈清晰、愈完整和愈准确。四诊所收集的各种病情资料,是诊察病证的原始依据,为了使其准确可靠,对诊察内容应突出以下三个重点。

(一)抓主症

所谓主症,是病人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其一般由医生从患者的主诉中加以分析确定。而主诉是指病人感觉最明显、最痛苦的症状、体征,或就诊的主要原因,一般应包括1~2个主要症状或体征的发生及其持续时间。抓主症要以主诉为线索,以兼症为佐证和鉴别,既条分缕析,又全面综合,以利于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地诊察。任何病证都有包括主症在内的基本临床表现,在诊察过程中,应尽早确定主症,并围绕主症收集临床资料,从而避免无目的地罗列症状。主症往往反映着疾病的主要病机,如内科常见的痞满病证,其临床证型较多,其中若具备“腹中雷鸣下利”这一主症,即说明该证型的病机特点为“胁下有水气”,而治之以生姜泻心汤。许多疑难病是以主症命名的,如鼓胀、哮喘、噎膈、关格、消渴、痴呆、癫痫等,其既是主症,又是该病证的名称。不同系统的病证有其不同的主症特点,如肺系病证以咳、喘为主,心系病证则以心悸、心痛、胸闷为主等。应围绕主症,了解其发生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缓解或加重因素等,从而为辨证论治提供可靠依据。尤其是在诊治疑难病或急重症过程中,常遇到症状繁多、病因复杂、病性交错、病位难分、虚实互见的情况,这就更要抓主症,解决主要矛盾。

(二)完整性

人体以脏腑为中心,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骨等无不通过经络与脏腑相联系,形成完整统一的整体。局部有病可通过经络影响全身;脏腑、气血的病变也可通过经络而表现于局部。同时,人体的生理机能与地理环境及自然界相统一。因此,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涉及各个方面,在收集病情资料时,应耐心细致地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力求完整。忽视病情资料的完整性,遗漏或过于简单,则难以做出准确结论,或导致漏诊、误诊。因此,对病情资料的收集必须“四诊合参”。不能片面强调或夸大某一诊法的作用,而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诊察,将四诊综合运用,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收集病情资料,如问诊时按“十问”的顺序进行,以免遗漏。同时,注意患者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考虑四时气候、地域水土、生活环境、职业性质、工作条件、生活习惯、性格爱好、精神情志、体质强弱等对病情的影响,做到察形与察神、察人体与察环境的统一。在不脱离中医理论指导的前提下,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补充四诊信息,作为望、闻、问、切的延伸,进行微观辨证,丰富辨证依据。如对无症状性冠心病做心电图检查,无疑有助于中医的诊断。对头痛、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脑电图、头颅CT检查,则有助于对颅脑器质性病变的排除,准确把握其预后与转归,辨证论治就更有的放矢。还可根据治疗前后检查结果的改善情况,为中医疗效的判定提供量化指标。

(三)准确性

由于疑难病的病情错综复杂,往往不易确诊,收集临床资料时也难免不够准确和客观,从而影响诊察内容的正确判断。判断诊察内容的准确与否,应从医生和病人两个方面着手。医生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地对病情资料进行反复调查和动态观察,防止主观性和片面性,避免先入为主,或主观臆测。如问诊时不能暗示或诱导,更不能只“问其所需”,否则就损害了临床资料的准确性,甚至失去其临床价值。病人如实、准确地反映病情也很重要,但由于病人受年龄、文化程度、表达能力、神志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有时表达不够准确、全面,甚至有隐讳、夸大等情况,医生应及时纠正、完善,以保证诊察内容的准确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