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老中医韦绪性辨治疑难病精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论治疑难病,贵在从“杂治”

(一)“杂治”之要,在于“和中”

“杂治”之要,在于“和中”学术思想,为诸多疑难病的辨证论治提出新的思路,此不仅丰富了中医学理论,而且对于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由于疑难病具有多病因复合,及寒热转化、虚实相因、阴阳互损等错综复杂的病机特点,又可多病并存,证候交叉等,故其论治常需复合立法,用药多方兼顾。通过温清合用、补泻兼施、气血同治、升降并投等“杂治”措施,以解决疑难病的“杂致”,避免单一治法造成的顾此失彼。亦可根据阴阳互根、气血同源、五脏之间相互资生与相互制约等的关系、邪正虚实消长及其主次而立法;还可根据药性理论,组成酸甘化阴、辛甘化阳、刚柔相济、辛开苦降等治法,以扩大立法思路,多途径寻求治法。不论从何角度立法,要力求“杂”而不乱,配伍严谨,主次分明。

和法含有调和或和解之意,即戴天章《广温疫论》所谓“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可见,和法是一种无明显寒热补泻之偏,性质平和,全面兼顾,既能祛除病邪,又能调整脏腑功能的治法。和法具有脏腑、气血、表里、上下、三焦等多病位调和,或阴阳、寒热、虚实等多病性调和的作用。显然,和法既不同于汗、吐、下、清、消之法专主攻邪,亦不同于温、补之法的专主扶正,而是重在“调和”与“和解”。至于《伤寒论》中对某些经过汗、吐、下,或自行吐利而余邪未解的病证,运用缓剂或峻剂小量分服,使余邪尽除而不重伤其正,亦称为和法,属广义和法的范围。

《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体现了中医学调节阴阳的整体治疗观,以“调之”为原则,“以平为期”是目的。张仲景恪守经旨,论治内伤诸疾,十分重视“调和”法的运用,其在《金匮要略》中论治虚劳病,也是立足调和,寓补于调。如小建中汤治疗中焦虚寒所致的腹中拘急疼痛,仍以调理脾胃与和里缓急并用,使脾胃得健,气血调和,营卫相贯,其痛自止。和法的应用范围较广,从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内伤,百病由生”“治脾胃以安五脏”“四季脾旺不受邪”等理论出发,治病首当重视调和脾胃。脾为太阴湿土,胃为阳明燥土,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胃升降是脏腑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在生理上升降相因,纳化相助,燥湿相济,阴阳调和。在病理情况下,无论外感还是内伤,无论脾胃自病还是他脏影响,均可损伤脾胃。脾胃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纳运、升降、阴阳、气血功能的失调。调和脾胃之法,包括调纳运、调升降、调润燥、调阴阳、调寒热、调虚实、调气血、调表里、调上下、调三焦等方面,其中以调升降为关键。尤其是疑难病的脾胃功能多已受伤,故疑难病与脾胃的关系更为密切,临床常表现为各种与脾胃相关的证候,并易于表里相兼,虚实互见,寒热错杂,而脾胃之纳化又是药物吸收、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各种疑难病的治疗,理当从调和脾胃之“和中”入手。

如临床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其病位在脾胃,与肝肾密切相关,而且可相互为病。其病因既有外感时邪,亦有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素虚等。外感、内伤诸因皆可伤及脾胃,使其纳化失调,气机阻滞,大肠传导失司,而致腹痛、泄泻或便秘。情志失调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脾胃素虚乃引发本病的病理基础。其病机演变尽管复杂多变,但其病理性质不外寒、热、虚、实四端。概而言之,实为邪气郁滞,不通则痛,或湿盛伤脾而为泄泻,或邪气内结而为便秘;虚为中气不足,气血不能荣养而腹痛,或脾虚健运无权而为泄泻,或气血阴阳亏虚,大肠传导失司而为便秘。四者往往相互错杂,或寒热交错,或虚实夹杂,或为虚寒,或为实热,亦可互为因果,互相转化。故对其治疗绝不能局限于“补”,而应首重调和脾胃。淡渗、升提、清凉、疏利、酸敛、甘缓、燥脾、收涩、固肾等法,视其证情,或一法独进,或数法合施。同时还应准确把握“通法”的灵活应用,若以腹痛为主者,当辨其偏实、偏虚、在气、在血,而选用温通、健脾、理气、化瘀等法。若以泄泻为主者,当代名家韦献贵认为:“久泻亦肠间病,肠为腑属阳,腑病多滞多实,故久泻多有滞,滞不除则泻不止。”其中属实证者,治疗仍当以“通”为主,辛开苦降、化瘀通络、健脾导滞、攻逐水饮等法,可随证而施。若以便秘为主者,通下法虽然是治疗便秘的常法,但应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选用寒下、温下、润下之法,或伍以益气、养血、益肾等法。如此立法遣药,虽不言“和”而“和法”自在其中。

1.“和中”以治痰瘀虚

痰、瘀、虚及其互患系疑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其病机复杂,涉及多脏腑、多证候。三者以虚为本,以痰瘀为标,本虚而标实,痰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在疑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中均起着重要作用。痰与瘀的病理变化,异流而同源,痰来自津,瘀本乎血。生理上“津血同源”,病理上“痰瘀相关”。从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主升清降浊、主统血,“津血同源”等理论分析,结合对某些疑难病的临床观察,提示痰、瘀的形成多与脾虚有关。

先谈“和中”以治痰。“脾为生痰之源”。脾为太阴湿土,居中州而主运化,其性喜燥恶湿,故湿盛脾必困,脾虚易生湿,湿聚则为痰。其病因多端,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等均可伤脾,使水津失布而酿成痰湿。即《症因脉治》所谓:“坐卧卑湿,或冲风冒雨,则湿气袭人,内与身中之水液交凝积聚。”痰的形成也离不开肾,肾阳虚则气化失司,使水液停聚而为痰,肾阳不能温煦脾阳,则脾阳更虚,而痰益甚。故张景岳指出:“痰之化无不在脾,痰之本无不在肾。”湿邪滞于中焦,则脾运不健,气机受阻;而气不布津,则反易停痰积饮,故痰的形成与脾胃气机升降密切相关。《济生方·痰饮论治》曰:“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一失其宜,则气道闭塞,停饮聚于膈上,结而成痰。”此“气道闭塞”当与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有关。不唯如此,且痰随气升降,内而脏腑,外而经络,遍及全身,无处不到,症状复杂,故有“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说。如痰湿犯肺,致肺失宣降,则咳嗽、喘促;停胃令胃失和降,则脘痞、呕吐;阻于胸胁,气机不畅,则胁胀、胸闷;滞于经络,则肢体麻木、疼痛;留注肌肉,则肢体困重;痰阻脑络,则头晕目眩,甚或痴呆;痰阻心脉,则胸闷心悸;结于咽喉,则如物梗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其病理变化多端,常与他邪相兼,形成风痰、浊痰、瘀痰、痰热、寒痰等,而致病无穷,顽固难愈,故有“顽症多痰”之说。

治痰之要在“和中”,并关系到治肾。如《明医杂著》谓:“痰之本,水也,源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朱丹溪倡理脾之说:“脾气者,人身健运之阳气,如于之有日也,阴凝四塞者,日失其所,理脾则如烈日当空,痰浊阴凝自散。” 而“脾家之痰,则有虚有实,如湿滞太过者,脾之实也”(《景岳全书》),常用苦温燥湿之平胃散、清热利湿之四妙散、燥湿化痰之二陈汤等,以治脾之实痰。若 “土衰不能制水者,脾之虚也”(《景岳全书》),常用健脾化湿之六君子汤等,“使脾强胃健如少壮者流,则随食随化,皆成血气,焉得留而为痰”。此乃“和中”治痰之原则提示,临证当灵活变通。

如对脑卒中的治疗,其病位在脑,可涉及诸多脏腑、经络,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心、肝、脾、肾亏虚为致病之本,风、火、痰、瘀为发病之标。痰浊常为发病之先导,患者多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病史,痰象常较显著,继则痰滞而血瘀,血瘀而痰滞,因果为患。故注重从痰论治,切断病源,则可避免病情的发展,从而提高疗效。正如《丹溪心法・中风》所云:“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或属虚夹火与湿,又须分气虚、血虚。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在左属死血瘀血,在右属痰有热,并气虚。”其急性期多以标实为主,风、火、痰、瘀互见。风邪致病主要表现在发病的初期阶段,即“风病入络”。随着病情的发展,痰、火、瘀之象渐显,痰热阻滞中焦,浊邪不降,腑气不通,而成痰热腑实证,治宜星蒌承气汤加减,以涤痰通腑开窍,化瘀通络,平肝潜阳;若痰热渐去,腑气得通,则转为痰瘀痹阻脉络证,治宜涤痰汤加减,以健脾化痰,祛瘀通络。抑或风痰渐去,本虚之象渐显,病情稳定,则成气虚血瘀证或阴虚风动证,而以前者居多,治宜补阳还五汤加减,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其次谈“和中”以治瘀。瘀血是疑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具有广泛的致病性。气滞、寒凝、热壅、湿聚、痰阻、气虚、血少、阳衰、津亏、外伤等均可致瘀,或成为瘀血的诱发因素。其中脾气虚弱是“久病多瘀”的重要病理基础,脾气虚则气血生化乏源,血失其帅而易致瘀;脾气虚则血失统摄,离经之血易致瘀;脾气虚则湿聚、痰阻,气血不和而易致瘀等。若从“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角度分析,其他脏腑的病变致瘀亦无不关乎脾胃。从治疗的角度而言,逐瘀过猛无不损伤脾胃,脾胃气虚则瘀阻益甚;而欲有效活血化瘀,必以健脾益气为前提,方无化瘀伤正之虞,从而有效化瘀,否则胃气一败,百药难施。形成瘀血的病因不一,病位各异,其临床表现各具特征,可根据不同证型选方用药。《金匮要略》治疗经络之瘀血以通经活络为主,治疗离经之血以攻下瘀血为主,颇具指导意义。临证识瘀、治瘀的具体方法,“辨治瘀证,纲目分明”一节已予详述,可联系互参,兹不赘陈。

其三谈“和中”以治虚。疑难病之“虚”,多为年老体弱,或久病致虚,或因实致虚,但每多虚实夹杂,“虚实相因”为患。故《临证指南医案》云:“治病固当审乎虚实,更当察其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中夹实者,以虚证为主兼见实证;实中夹虚者,以实证为主兼见虚证。随着病程的延长,虚实之主次往往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临证应权衡虚实的因果、主次、轻重、缓急,从而使治有主从。自李东垣首创“治脾胃以安五脏”之说以降,历代医家理虚都非常重视脾胃,其他脏腑的虚证,每从脾胃着手,意在使脾胃一健,则谷气充旺,可令五脏皆安。

“脾以运为健,胃以通为补”,所以调补脾胃,宜平补、运补,不宜峻补、呆补。也可据其虚实之主次,或扶正为主,扶正以祛邪;或祛邪为主,祛邪以扶正。如肝之“积块”的形成,具有“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的特点,故古代医家力倡“养正则积自除”。《金匮要略》更具体地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因此,补气健脾一法应贯穿其治疗的始终,尤其“积块”渐久而中气大伤者,治不宜攻,否则愈攻愈虚,只宜专培脾胃以固其本,或施以攻补兼施之法。“攻补之宜”还当于孰缓孰急中求之。若以实证为主,则应着重祛邪治标,根据具体病情,灵活选用行气、化瘀、利水之剂。若腹水严重,亦常酌情暂行攻逐,同时辅以补虚;若以虚证为主,则应侧重扶正补虚,视证候之异,健脾、温肾、滋养肝肾等法,或一法独进,或数法合施,并兼顾祛邪。再如脾气虚弱,痰蒙心窍之心悸,治重健脾,俾脾气健则心气旺,痰浊化则气血畅,不治心而心悸自安。《素问·玉机真脏论》谓“五脏相通,移皆有次”即为此义。

2.“和中”以治寒热毒

运用“和中”法治疗疑难病之寒热、邪毒,主要系指寒热错杂和“内毒”而言。寒热错杂证是临床常见的复杂证候,在疑难病中更为多见,病情难以把握,治疗棘手。《伤寒论》开寒热错杂证辨证论治之先河,涉及的方剂有半夏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汤、乌梅丸、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麻黄升麻汤等。其形成多与伤寒误下,重伤脾阳,邪陷中焦,脾胃不和,升降失常,气机痞塞有关。无论缘于外感,抑或始于内伤,均责在脾胃纳运失司、升降失序、燥润失常。其证虽有脾寒胃热、脾寒肝热、肝寒胃热、上寒下热、上热下寒等不同,然病机总以脾胃升降失序为关键。治疗上自当以辛开苦降,调和脾胃法为主,若徒用苦寒清热则更伤脾阳,致邪恋不解;徒用温燥则反易助热。苦辛合用,取其味辛能通能开,味苦能泻能降。如此配伍,则泻中寓开,通而能降,且辛开无劫阴之弊,苦降无损阳之害,相得益彰,共奏温阳泄热,补虚泻实,顺应脾胃升降,恢复中焦气机斡旋之功。对辛开苦降法的具体运用,又当详察脾胃升降失调之主次,细辨气郁、食滞、湿困、痰阻、血瘀等兼证之不同,审明气、血、阴、阳偏虚之各异,权衡在脾在胃之偏重,随证配合相应治法。

如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其病因复杂,不只是肠腑局部的病变,与脾、肝、肾密切相关,病初多以湿热内蕴之标实为主,久则伤及脾肾,累及阴阳,由实转虚,又因虚致实,从而形成了本虚标实、寒热错杂的病机特点。脾阳亏虚为发病之本,湿热蕴结为发病之标,血瘀为局部之病理变化。无论初病或久病,在活动期的病机特点皆以标实为主,治疗关键在于祛邪,以先从标治,通其腑行其滞,而取效更为迅捷,故往往予附子泻心汤合芍药汤化裁。其中附子泻心汤“和中”以治寒热之妙在于,“按此证,邪热有余而正阳不足,设治邪而遗正,则恶寒益甚,若补阳而遗热,则痞满愈增。此方寒热补泻并投互治,诚不得已之苦心,然使无法以制之,鲜不混而无功矣。方以麻沸汤渍寒药,别煮附子取汁,合和与服,则寒热异其气,生熟异其性,药虽同行,而功则各奏,乃先圣之妙用也”。(《伤寒贯珠集》) “俟便次大减,黏冻、脓血俱除,始佐入补气益胃之品,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恋邪,以收全功”。(《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腹泻痢疾卷》)对标实证的治疗,虽不避寒凉之品,但燥湿清热之品不可太过,应同时顾护脾胃。脾气的盛衰是本病形成和预后的病机关键,活动期祛邪时勿过用伤脾,缓解期扶正而勿恋邪。对于久病不愈,大便次数较多,或滑脱不禁者,应适时伍用涩肠止泻,温补固摄之法。

疑难病从“毒”论治,多指“内毒”而言,且常需从调和中焦脾胃入手。“毒”在中医学文献中含义很广,如《素问·刺法论》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认为毒乃“疫毒”。《金匮要略》有“阳毒”“阴毒”的记载,晋代王叔和尚有“寒毒”之说,金元时期刘完素将邪热偏盛谓之为毒。疫毒与火热毒、六淫化毒、药毒等皆属于“外毒”。清代医家尤在泾所著《金匮要略心典》认为“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喻嘉言提出“病久不解,可蕴结成毒”。可见,中医学的“毒”是一个与病因、病机、病名等相关的综合概念,涉及临床各科的许多疾病。“毒”作为一种病因,古代多用于阐释温病和外科之痈疽疮疡。当今随着对“毒”认识的不断加深,诸多内科疾病的病因及病变过程均与毒邪有关,毒邪不仅是疑难病的致病因素,也是不少疑难病难以治愈的关键所在。“病久不解,可蕴结成毒”属于内生之毒,“内毒”常以内伤杂病为基础,多由诸邪蓄积、胶结壅滞而致,毒邪既是疑难病之果,又是加重原发病的原因。

不论内伤七情、饮食,及劳逸失度,均可损伤脾胃,使脾胃升降失调,纳化失常,燥湿失济,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停痰积饮,清浊壅滞,入络及血,日久皆可“蕴结成毒”,从而加重病情,使气机升降更为逆乱。尽管“病久不解,可蕴结成毒”的成因、病机十分复杂,但脾胃升降失调,清浊壅滞多为病机共性,或为主要方面。因此,治疗以内伤为主的疑难病,必须以辨证论治为指导,以调和脾胃升降最为关键,率不可盲目“以毒攻毒”。俾脾胃升降之枢得复,气机通畅,则纳化常,出入调,清气升,浊气降,生化有源,邪有出路,以平为安。调脾气之升,贵在顺其“以升为健”“以运为补”“喜燥恶湿”之特性。如脾失健运,湿困中焦者,燥湿健脾以降浊;脾虚不运,清气在下者,益气健脾以升清。用药总以轻疏灵动为主,慎用滋腻呆补。调胃气之降,重在顺其“以降为顺”“以通为补”“喜润恶燥”之特性。如肝气犯胃者,疏肝理气以通降;腑气壅滞者,行气导滞以通降;食滞胃脘者,消食导滞以通降;实热客胃者,清胃泻热以通降;瘀阻胃络者,活血化瘀以通降;胃阴亏虚者,滋阴益胃以润降。务求以升复降,以降助运,脾胃同调,升降相因,清升浊降,而祛邪毒。

3.“和中”以治气血悖

气血是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气血的生成与运行又依赖于脏腑的功能活动。因此,脏腑发病必然会影响到全身的气血,而气血的病变也必然影响到脏腑。气血的病理变化总是通过脏腑生理机能的异常而反映出来。所以在病理情况下,气病必及血,血病亦及气,其中尤以气病及血为多见,故《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仁斋直指方》进一步指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滑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通,则血有一息之不行。”说明气血冲和,百病不生,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疑难病的病机虽然错综复杂,但大多涉及气血失调。气的失常,主要包括气的生化不足、耗损过多或气的运行失常而形成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或气脱等病理状态。血的失常主要为血的生化不足或耗伤太过而形成的血虚病理状态,或血的运行失常而导致的血瘀、血热、血溢等病理变化。生理情况下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血阴阳相随、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故在病理情况下,不论因邪盛,抑或因正虚,或因失治误治,必致气血同病,而表现为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等方面。

气血失调证的治疗应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或从气治,或从血治,或气血同治,其中要立足于一个“和”字,通过调和气血而安脏腑,以达到“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的目的。气血失调证不论其偏虚、偏实,皆当重视“和中”。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尤其是对偏虚者,应充分重视调补脾胃,以助生化之源;而偏实者,用理气、化瘀诸药治之,多有伤正之弊,故亦当祛邪与健脾并用而“和中”,以防伤正。且气血失调证大多虚实夹杂,“和中”尤当虚实兼顾,并权衡健脾与祛邪之主次。治疗气血失调的实证,当重视调和脾胃气机升降。因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若脾气失健而不升,胃气失和而不降,气机壅滞中焦,清浊相干,极易造成气滞湿阻、痰气郁结、气滞血瘀、痰瘀互结等,日久则正气受损,从而导致症状错综复杂,虚实相兼。通过调和脾胃气机升降多可防其病情发展,并有助于提高疗效。如辛开苦降法治疗湿热胃痛,桔梗配泽泻治疗气滞湿阻癃闭,葛根伍枳壳治疗湿困中焦泄泻,苏叶黄连汤治疗妊娠恶阻、关格呕吐等,皆属于升降脾胃气机法的具体运用。

4.“和中”尚需调体质

体质与健康、疾病的关系密切,不同病理体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转归上的差异。病理体质对形成不同的“病”和“证”有着重要影响,体质因素和证共同反映着人体的病理状态。故中医临床将识别体质状况视为辨证的前提和重要依据,中医学的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也是多以体质为基础的,可见体质辨识和辨证论治关系密切。

体质禀赋于先天,充养于后天。体质的健壮,依赖脾胃化生之气血源源不断的温煦、濡养,故谓“脾胃为后天之本”。因此,脾胃与体质有密切关系。同时,体质的阶段性变化亦关系到脾胃功能的盛衰,如外感六淫、内伤情志、饮食、劳倦等皆易损伤脾胃,日久形成的脾胃气虚体质,其往往是其他病理体质形成的基础。而通过调理脾胃又可以改善脾胃气虚体质。再如原发性痛经多见于青少年初潮期,此期体质的阶段性变化有其显著特点,即肾气初盛,天癸初至,尚处于未完全成熟阶段,在经期或经后,精血更虚,胞宫、胞脉易失于濡养。而肾为先天之本,胞脉系于肾;“女子以血为本”,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因此在治疗上要“因体治宜”,既重视温肾养血,也要兼调脾胃,滋其化源。

疾病的形成、发展变化及预后与不同病理体质密切相关。如《灵枢·百病始生》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强调体质强弱是外感病是否发病的关键。感邪后邪气的寒化、热化也与体质阴阳的偏盛偏衰密切相关,即《医宗金鉴》所云:“人感受邪气难一,其形藏不同,或从寒化,或从火化,或从实化,故多端不齐也。”章虚谷进一步强调说:“六气之邪,有阴阳不同,其伤人也,又随人身之阴阳的强弱变化而为病。”内伤杂病的形成,体质同样具有决定意义,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谓“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即属此意。

不同体质类型既是立法用药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疗效的重要举措。《医学源流论·病同人异论》提出了据“病同而人异”论治的清晰思路,如谓:“天下有同此一病,同治此则效,治彼则不效,且不惟无效而反有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而人异也。夫七情六淫之感不殊,而受感之人各殊,或气体有强弱,性质有阴阳,生长有南北,性情有刚柔,筋骨有坚脆,肢体有劳逸,年力有老少,奉养有膏粱藜藿之殊,心境有忧劳和乐之别,更加天时有寒暖之不同,受病有深浅之各异。一概施治,则病情虽中,而于人之气体迥乎相反,则利害也相反矣。故医者必细审其人之种种不同,而后轻重缓急、大小先后之法因之而定。”此说既强调了辨体质的重要性,又提出了治疗原则的个体化特点,颇有临床借鉴价值。如阴虚质宜甘寒、咸寒清润,忌辛香温散、苦寒沉降,饮食又当避辛辣;阳虚质宜益火温补,忌苦寒泻火;气郁质宜疏肝理气,忌燥热滋补;湿热质宜辛开苦降,忌刚燥温热或甜腻柔润;气虚质宜补中益气,忌耗散克伐;痰湿质宜健脾化痰,忌阴柔滋补;血瘀质宜疏通血气,忌固涩收敛等。其中尤应重视调和脾胃,顾护胃气,俾祛邪而不伤正,“治脾胃以安五脏”。

疑难病的发病和病理演变与脾胃的关系尤为密切,故“和中”在疑难病的治疗中更具有重要意义。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有关的痰湿体质日渐增多。其病因多由饮食失调,或长期食欲亢进,或偏食膏粱厚味,或饮酒过多,加之运动偏少,以致脾失健运,运化转输无力,气机升降失常,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则化为痰湿、膏浊,痰湿壅滞,反致气机运行不畅,渐成痰湿肥胖之躯。对此,《素问·奇病论》早有认识:“此人必数食甘美而肥也。”《脾胃论》亦谓:“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或食少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痰湿体质多属本虚标实,本虚多为脾气虚,或兼心肺肾气虚;标实为痰湿、膏浊蓄积,或兼食滞、气滞、血瘀、水湿等,临床常有偏于本虚、偏于标实之不同。随着病程的延长,本虚标实可互相转化,如食欲亢进,过食肥甘所致之痰湿、膏浊属实,但长期饮食不节,可损伤脾胃,致脾虚不运,甚至脾病及肾,导致脾肾两虚,从而由实证转为虚证;而脾虚日久,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或土壅木郁,肝失疏泄,气滞血瘀,或脾病及肾,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可致水湿、痰湿加重,从而由虚证转为实证或虚实夹杂证。各种病理产物之间也可发生相互转化,如痰湿久积,阻滞气血,可致气滞血瘀,或痰瘀互结,或痰、湿、气、瘀日久化热,而成郁热、痰热、湿热、瘀热。上述之病机特点,使许多疑难病与痰湿、膏浊如影随形,为患甚广。举凡西医学之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痛风、高脂血症、肥胖病,以及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梅尼埃病、颈椎病、体位性低血压、不孕、不育等,多数和痰湿体质相关。对其治疗,应在辨证、辨体质的基础上,针对其本虚标实的特点,当以补虚泻实为特色的“和中”为原则。既不能一味呆补,更不能一味攻伐。补虚常用健脾益气,脾病及肾,结合益气补肾;泻实常用化痰泄浊、消食导滞、清胃泻火等法,并视其兼症,合用理气、化瘀、利水、息风、通腑等法。其中化痰泄浊法是治疗痰湿体质的主要方法,应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病程日久,往往痰、瘀互结,应重视治痰、治瘀并举;痰、瘀常可化热,耗伤肝肾之阴,而阴虚阳亢,则可配合平肝潜阳法。

5.“和中”务求阴阳平

“人之疾病,或在表,或在里,或为寒,或为热,或感于五运六气,或伤于脏腑经络,皆不外阴阳二气” (《类经》)失去相对平衡所致。故《黄帝内经》治疗疾病力倡以阴阳平衡为本。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的“治病必求于本”,即指“本”于阴阳而言。结合《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之“生之本,本于阴阳”来看,说明人体之脏腑气血,表里上下,皆本于阴阳。《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意在强调治疗疾病,必须遵循天人相应规律,明确天地阴阳感应、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所以治病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以调节生命体的阴阳平衡为根本。《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也体现了中医学调节阴阳的整体治疗观,临证当详细审察病变的阴阳属性,加以调和,以阴阳平衡为目的,用药万万不可过度。

据前所述,“和中”治则可广泛用于疑难病的治疗,但“和中”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恢复机体阴阳的平衡。如何通过“和中”以求得阴阳的平衡,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一般而言,在立法遣药中顺应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方能把握论治规律。脾胃同居中州,两者一表一里,脏腑相合,阴阳相配,燥湿相济,升降相因,相互为用。脾乃太阴湿土,胃乃阳明燥土,胃属戊土,脾属己土,戊阳己阴,阴阳之性有别。脏宜藏,腑宜通,脏腑之体用各异。故《临证指南医案》曰:“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故也。”在病理情况下,凡内伤饮食、劳倦,每易致太阴之阳受伤,脾失健运,而内不能运化水湿,外又易感时令之湿,则寒湿内生,气失斡旋,壅滞中宫,虚与湿、寒兼见。症如脘腹满闷,食后益甚,大便溏薄,手足不温,肢体倦怠,面色萎黄等,甚则脾不摄血而为崩漏、便血等。故其治疗当以温运中阳之法调和之,方选仲景理中汤为基础,寒湿偏盛者,合平胃散,以燥湿散寒;湿热偏盛者,合半夏泻心汤,以辛开苦降;浊毒蕴积者,合升降散,以泄浊化毒;水泛肌肤者,合五苓散,以化气行水等。总之,治脾用药宜刚、宜燥,而慎用滋腻阴柔。但应注意脾胃的燥润相济,力求温脾阳而不燥伤胃阴,健脾益气而不呆滞胃气。同时,脾病湿易困,且湿性重浊黏滞,易阻气机,故健脾祛湿宜配合理气,调其升降,俾气行则湿行。

阳明燥土为患,多为外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等,以致胃气不通为滞,由降反逆,而呕、痛、胀诸症作矣。其治疗常法,分别以良附丸温胃散寒,以保和丸消食导滞,以柴胡疏肝散疏肝和胃,其中以通、降之法为共性。邪气在胃,不论寒凝、食滞、肝郁皆易化热或伤阴。若胃火炽盛而见胃脘灼热疼痛、口干、口渴喜冷饮、消谷善饥、牙龈肿痛,大便秘结等症者,则急当通腑泄热以存阴;若胃阴亏虚而见胃脘隐痛、饥而不欲食、干呕呃逆或反胃、口燥咽干、大便干、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症者,又当养阴益胃,兼清余热。总之,治胃用药应遵循叶天士“宜凉、宜润、宜降、宜通”之说,而重在润降,凡辛香刚燥之品均非所宜。

脾胃病论治,临床多宗东垣,但李东垣详于升阳治脾,而略于润降治胃。叶天士师法东垣而不囿故步,治分脾、胃、阴、阳,重视五脏相关,用药有刚、柔、升、降。常法之外,又有变法,颇多创建,为后世治疗脾胃病开创了新的领域。尤其是唐容川《血证论·男女异同论》重视脾阴,认为“李东垣后,重脾胃者但知宜补脾阳,而不知滋养脾阴。脾阳虚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并列举了脾阴不足的多种表现,提出若脾阴一有不足,则损及他脏,变症丛生,从而使脾阴虚的理法方药臻于完备。由是足以说明,只有脾胃燥润相济,升降相因,纳化如常,才能使其气血充盛,阴阳平和,而顽病可愈。

对脾胃系疾患的治疗,从调理脾胃入手,固不待言。对其他疾病,不论外感、内伤,在辨证论治时,重视调理脾胃,燮理阴阳,对提高疗效仍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何以言之?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故疾病日多矣。万物从土而生,亦从土而归。‘补肾不若补脾’,此之谓也。治病不愈,寻到脾胃而愈者甚多”(《慎斋遗书》)。以外感病而言,如桂枝汤治疗太阳中风,原文曰:“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此证为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所致。其中的“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症状,就是“阳浮而阴弱”,阴阳失调的明证。故方用桂枝、生姜以辛甘化阳;以芍药、甘草、大枣,补脾胃,养营阴。药后啜热稀粥,意在以粥益养脾胃而助汗源。显然,该方系以调阴阳为核心,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以内伤病而言,如《金匮要略》所论治的虚劳病,是一类十分复杂的疑难病。其病机特点主要为阴阳俱虚,寒热错杂,其中脾胃虚弱尤为显著。在治疗上,若徒温其阳,必燥伤阴液;徒滋其阴,必滞碍中阳。以致进一步伤及气血生化之源,而影响虚劳之康复。诚如裴兆期所云:“今之不善补者,概用归地参术甘草黄芪等类,皆甜腻壅膈之物,胃强尚可,胃弱者服之,不胀则泻,不泻则呕吐,而不能食矣。病不转加者,未之有也。”《金匮要略》的肾气丸乃典型的温阳与滋阴相配之方,仲景用其治疗“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其组方之要虽在于温补肾阳,但并非峻补元阳,而是将少量温补肾阳药与大队滋阴药相配,旨在于阴中求阳,少火生气。同时补泻兼施,寓泻于补,使其补而不滞。尤其是方中山药与茯苓、泽泻合用,既能健脾益气,又能渗湿利水,防滋阴药腻胃助湿。仲景如此配伍,虽未提及“和”,而“和中”之意自在其中。至于薯蓣丸,为治疗脏腑阴阳俱虚而感受外邪,缠绵不愈诸虚劳损的主方,方中以薯蓣为主药,善于调理脾胃,补益肺气,并有平调阴阳,扶正祛邪之功,补阳而不燥,补阴而不腻,扶正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仲景治疗疑难病,如此重视调理脾胃,燮理阴阳,时时注意顾护胃气,足资后世效法。

(二)“杂合以治”,必“顾胃气”

《素问·异法方宜论》所倡导的“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对后世影响深远,促使中医临床将各种传统的治病方法,由单一疗法向综合施治方向发展。长期的临床实践表明,采用“杂合以治”的综合疗法治疗疑难病,只要能够“各得其所宜”,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整体治疗优势,提高临床疗效。“杂合以治”之要,除中药内治外,情志调摄、饮食调理、外治疗法、运动健身等综合调治方法,均有较好疗效,具有科学性和实用价值,两种或两种以上合用疗效更佳,而“顾护胃气”则需运用于病程的始终。

1.情志调摄

《素问·玉机真脏论》曰:“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临床实践亦表明,许多疑难病的发病过程,与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密切相关,以致脏腑气机紊乱,阴阳气血失调,而损害人体健康。情志内伤致病尤多见于女性,如《备急千金要方》认为:“女人嗜欲多于丈夫,感病倍于男子,加以慈恋,爱憎,嫉妒,忧恚,染着坚牢,情不自抑,所以为病根深,疗之难瘥。”因此,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情志调摄,甚至认为情志的调摄有时比药物治疗还重要。具体调摄方法多种多样,可针对患者的性格特征及情绪的变化特点,选择运用节制法、疏泄法、以情胜情法、移情易性法等情志调摄之法,因势利导,以改变患者的感受、认识、情绪、态度和行为,使其保持舒畅、宁静的心理环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首先要善于节制感情才能维护心理的协调平衡,即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其中,“恬”是安静;“淡”是愉快;“虚”是虚怀若谷,虚己以待物;“无”是没有妄想和贪求,致于自然。“恬淡虚无”实即摒除杂念,畅遂情志,神静淡泊,保持“静养”之意。

2.饮食调理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倡导以食治病,认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由于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脾胃强弱是决定疾病发生发展以及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当以脾胃为先”(《景岳全书·脾胃》)。脾胃健旺,水谷精微化源充盛,则精气充足,脏腑功能强盛,神自健旺,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饮食的调摄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尤其要根据不同体质,辨证调摄饮食,谨遵“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如气虚体质,应以补气健脾为主,可常食大枣、山药、扁豆、粳米等,不宜食苦寒之品;阳虚之体,应以温补阳气为主,可常食羊肉、狗肉、韭菜、胡桃、虾等,不宜食生冷寒凉之品;阴虚之体,宜滋阴润燥,可常食粥、汤、银耳、鸭肉和乳制品等,不宜食辛热香燥食物;痰湿体质,宜健脾化湿,应多食白萝卜、山楂、陈皮、冬瓜、赤小豆等,不宜食肥甘及滋补饮食;阳盛之体,宜清泄内热,宜多食芹菜、黄瓜、绿豆、苋菜等,不宜食温热辛燥、肥甘厚味等。

药膳的运用,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施膳,选择相应的中药与食物相配伍,运用传统的烹调技术和现代加工方法,制成色、香、味、形俱佳的可口食品。它既是美味佳肴,又能治病和强身,是一种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疗法,符合人们厌于药,喜于食的习惯,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值得普及和推广。而食物与中药一样,也具有寒、热、温、凉四性之异和酸、苦、甘、辛、咸五味之分。如果食物的性味配合得当,则有助于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从而有益于健康,即所谓“谨和五味,平衡阴阳”;反之,若性味长期配合失宜,则不利于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损害健康。

3.外治疗法

中医学的外治疗法非常丰富,包括针灸、推拿、敷贴、膏药、脐疗、足疗、耳穴疗法、熏洗、针刀及各种物理疗法等药物外治疗法和非药物外治疗法。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中药剂型也在不断创新,产生了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气雾剂、注射剂、膜剂等,这些剂型大多也可为外治所用。临床实践表明,外治疗法具有疗效独特,作用迅速,简、便、验、廉等特点。尤其治疗疑难病,更能显示出其独特优势。清·吴尚先《理瀹骈文》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药药理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本者何明阴阳识脏腑也……虽治于外,无殊治在内也。” 指出了外治法与内治法只是在给药途径上有所不同,但都必须“先求其本”,辨证而施。

4.运动健身

通过运动健身来治疗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的传统健身术十分丰富,如各种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以及武术运动等。其套路或功法虽殊,但目的则无二致,即通过坚持正确的运动健身术,以强筋骨,利关节,行气血,通经脉,平衡阴阳,调养脏腑,从而对某些疾病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或有利于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对于患者而言,由于其体质较弱,或正气大伤,因此对运动难度、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把握,一定要循序渐进,节奏和缓,呼吸自然,练养相兼,不宜操之过急。

5.顾护胃气

由于胃气的盛衰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疑难病的疗效和预后,因此,顾护胃气即为治疗疑难病的重要原则。这一治疗原则与《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等有关论述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伤寒论》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顾胃气之学术思想,治病十分重视顾护胃气,从治则、治法、方药运用,到治疗禁忌、煎药法与服药法等方面,处处以顾护胃气为本,或养胃气以祛邪,或祛邪而不伤胃气。如《伤寒论》曰:“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其“少少与饮之”,是胃中干的救治之法,仲景于此时不用任何药物,仅给予少量多次的饮水,使胃得滋润,润降恢复,方可“令胃气和则愈”。尤其是《伤寒论》在众多方药中应用生姜、甘草、大枣,以调理中焦,顾护胃气,以及辛开苦降、调和脾胃的用药特点,顺承胃气的治疗大法,和一些特殊的煎服法等,无不体现着张仲景顾护胃气的学术思想。迨至明代,《景岳全书》明确提出了“顾胃气”的治疗观,如谓“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诸可无虑”。上述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有效地指导着当今的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