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跨学科研究方法论的必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跨学科研究方法论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结果。首先,这一方法论的提出有助于落实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党教育方针、任务和培养目标的重申。在新时代到来之际,中国共产党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为实现这个新要求,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主渠道、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跨学科研究方法论的提出,必然有助于高校立德树人的新要求的实现。其次,这一方法论的提出有助于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涉及揭示意识本质的科学问题。揭示意识本质是当今世界科技研究的热点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成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视角,研究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在大学生头脑中的形成过程,把教学过程的研究与社会思想意识形成过程的研究结合起来,将会极有效地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物质构造、意识本质、宇宙演化等基础科学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信息、生物、能源、材料和海洋、空间等应用科学领域不断发展,带动了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积累。揭示意识本质,尤其是揭示思想意识本质,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跨学科研究方法论研究的题中应有之意。这一难题的破解,必将把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的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最后,这一方法论的提出有助于克服能力不足危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现实中存在一些不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没有掌握好创造、创新、执政、建设本领的情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领域中也存在这种情况。为了排除能力不足危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跨学科研究方法论也要结合新形势下能力不足的问题,借力神经科学,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入脑的知、情、意、信、行规律,参考所罗门实验设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脑科学理论研究,对理想、价值、精神、道德、法律等观念问题进行脑功能定位,确定其在大脑中的激活区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打下科学基础,以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能力不足的危险。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跨学科研究方法论的提出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是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间的不平衡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两个方面。在这两个方面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是我们的强项,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研究是我们的弱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跨学科研究方法论从教学与科研两方面推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发展,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研究,弥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的短板,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研究之间的平衡,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和建设奠定了科学基础,做好了技术准备。二是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的科学性和先进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跨学科研究从教学的高度出发,增强了教学工作与研究的科学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跨学科研究方法论运用脑科学理论对理想、价值、精神、道德、法律等思想理论的入脑问题展开研究,揭示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脑神经机制,归纳出理想、价值、精神、道德、法律等思想理论的入脑问题的脑功能定位和大脑不同区域的协同作用机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生的教学思想认知和行为提供神经基础,为揭示习总书记提出的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意识本质提供脑机制。三是推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体建设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跨学科研究方法论,以知、情、意、信、行的过程规律为依据的教学链方法、定量方法、质性方法、脑科学方法和信息化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推进了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原理的创新与发展,推进了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链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推进了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手段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推进了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脑科学的跨学科深度融合,从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方面协同推进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发展。
“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方法寻求突破的必然性与紧迫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各高校积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要牢牢把握这一关键性认识,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对象是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必须做到对大学生各种思想政治理论问题的深层次、多方位的了解和把握。为了科学认识大学生思想状况及其变化的问题,必须借助先进的科技方法,提高教学水平。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跨学科研究方法论的提出就是从教学手段上亲密接触教育对象,从源头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在思想政治理论进头脑的过程中,在每一个环节都要用好手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跨学科研究方法论以教育对象为中心,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提供了科学支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实现信息化、科学化、智能化提供了现代化手段与工具;同时也有利于构建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原理、认知心理学原理、脑科学原理于一体,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教学研究、教学实践于一体,集传统教学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现代高科技教学研究和教学手段于一体,集学校、家庭和社会于一体,集不同教学阶段和教学层次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格局。